義和團,是晚清時期的民間團體組織,由山東、直隸一帶的義和拳、民間秘密結社和練拳習武的組織發展而來。義和團運動,又稱“庚子事變”,19世紀末在中國發生的一場以“扶清滅洋”爲口號,主要針對西方侵略者及其在華附庸以及和西方文明成果有關的科學器物和相關人士,是具有強烈的樸素的愛國主義思想的完全自發的民間運動。面對八國聯軍的侵略,義和團得到了清**的扶持,並進行了英勇抵抗,同時在客觀上也對19世紀60年代以來中國的近代化成果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毀壞鐵路、拆毀電燈。義和團帶有濃厚的神秘主義色彩,用畫符唸咒、請神附身等“術法”動員羣衆,廣泛宣傳“持符唸咒、神靈附體”來鼓舞鬥志。他們信奉的神祇除佛、道以外,還有小說、戲曲、民間故事中的神怪和人物。義和團散發各種傳單、揭帖,以樸素的語言和歌謠形式,進行驅逐侵略者、保衛國家的宣傳。1899年10月上旬,山東省冠縣飛地蔣家莊(今邢臺市威縣),教民和當地民衆發生衝突,義和團衝擊當地的教堂。知縣蔣楷派兵前往鎮壓。朱紅燈率團民數百人與清軍進行戰鬥,將其擊敗。由於德國在山東的侵略行徑,使得山東人民對外國侵略者極爲反感。早在1897年就發生了鉅野教案,山東巡撫李秉衡因此被貶職。在此之後,山東的民教矛盾有增無減。1897年,山東冠縣飛地梨園屯(今邢臺市威縣)村民與教堂因歷史上的土地糾紛引起衝突。威縣梅花拳師趙三多應村民閻書勤等的邀請,前往援助。後趙三多將梅花拳改名爲義和拳。1898年6月,山東巡撫張汝梅上奏朝廷,認爲義和拳本屬鄉團,建議“改拳勇爲民團”。並明確說義和拳就是“義和團”,在清朝官員中首次提出了“義和團”的概念。同年10月趙三多等人在冠縣飛地蔣家莊(今邢臺市威縣)豎起“扶清滅洋”的旗幟“起義”,遭清軍鎮壓而失敗。
次年(1899年),山東平原縣知縣蔣楷鎮壓義和團,當地義和拳首領李長水請求荏平、高唐等地的義和拳首領朱紅燈支援,朱紅燈在槓子李莊整齊隊伍正式豎起了“天下義和拳興清滅洋”旗幟。10月11日,蔣楷率領勇役數十人前來鎮壓,被義和拳打敗。這次事件後來被稱爲“平原起義”。後來清廷加派袁世敦等人前來鎮壓,在森羅殿戰鬥中擊敗義和拳。其後清軍遊擊馬金敘活捉義和拳首領朱紅燈、心誠和尚等人。當時的山東巡撫是毓賢,他仇視外國侵略者,對民衆反基督教情緒比較同情。他罷免了蔣楷、袁世敦等,對義和拳採取剿撫兼施,以撫爲主的措施,有說法指出正是毓賢改拳爲團,還向朝廷上奏將民教矛盾的責任歸結於教會一方。其態度遭到外國敵視,在列強交涉下毓賢被革去職務。但毓賢對義和拳也進行了鎮壓,在其離職前下令將朱紅燈、心誠和尚、於清水等義和團首領殺害。1899年12月,袁世凱代替毓賢署理山東巡撫。1899年,袁世凱在濟南就任山東巡撫後,對義和團始終持敵對態度,在其任山東巡撫後嚴格限制義和團的活動,並從1900年6月開始血腥鎮壓復起的義和團。1900年春,義和團開始向直隸等地轉移。清**嚴禁義和團,先後派出多批軍隊參與鎮壓。1900年5月12日,淶水縣高洛村發生教案,練軍分統楊福同前往彈壓。5月22日,數千義和團在石亭設伏擊斃楊福同,被稱爲“淶水大捷”。這次戕官事件使清廷大爲震驚。隨後的1900年5月27日,直隸中部蘆保鐵路沿線約3萬義和團佔據了涿州城,知州龔蔭培無計可施,便絕食坐以待斃,這是義和團佔據和控制的第一個州城。在此之後,清**又派出聶士成等參與鎮壓,與義和團多次交戰。但此時直隸地區的義和團運動已呈現出“誅不勝誅”的局面。
霍元甲,字俊卿,生於天津靜海縣。清末著名愛國武術家,滄州十大武術名人。霍元甲出身鏢師家庭,其父親爲燕青拳掌門人,繼承家傳“秘宗拳”絕技,獨創迷蹤拳,父親霍恩第,祖籍河北省東光安樂屯(屬滄州地區),世居天津靜海小南河村(今屬天津市西青區南河鎮)。霍恩第是燕青拳(又稱秘宗拳)掌門人,秘宗拳第六代傳人。霍恩第以保鏢爲業,武藝超羣,秘蹤拳更是出神入化,常出入關東道上爲客商保鏢。他從事保鏢事業從未失過手,但卻和不少強人結下仇,正因爲如此,他在四十多歲後便退出鏢行,回鄉務農,閒來則教子侄們習文練武。霍恩第有三子:霍元英、霍元甲、霍元武,霍元甲排行第二。霍元甲幼年體弱,父親霍恩第不讓他習武,擔心元甲習武日後有損霍家名聲,拒不授藝於他。但元甲志存高遠,偷藝於父傳兄弟之機。苦練於舍外棗林之僻。後爲父知,受責。元甲保證絕不與人比武,不辱霍家門面,方準父兄一起習武。 元甲天資聰穎,毅力驚人,功藝長兄亢進,在兄弟之中出類超羣,並在24歲那年5分鐘之內擊敗了一位打敗了霍元甲的哥哥與弟弟的人。父見此,一改舊念,悉心傳藝於他。後元甲以武會友,融合各家之長,將祖傳“秘宗拳”發展爲“迷宗藝”,使祖傳拳藝達到了新的高峰。1890年秋天,霍元甲打敗了一個找上門來比武的武師,有了“武藝高強”的名聲。之後,由於喜歡行俠仗義,霍元甲逐漸在天津一帶有了名氣。霍元甲在腳行(惡霸剝削搬運工的組織)做過管事,後來又到天津城北門外懷慶藥店打工。在藥店幹活期間,他能挑動千斤藥材,力推兩個大青石碌碡,人們送給他一個綽號:“霍大力士”。 在懷慶藥店打工時,霍元甲結識了藥店掌櫃農勁蓀。農勁蓀曾留學日本,知識淵博,他常給霍元甲講一些中外故事,使之大開眼界,明白了不少道理。1901年,有個叫斯其凡洛夫的俄國大力士來到天津戲園表演,他聲稱:“打遍中國無敵手,讓東亞病夫們見識見識,開開眼界。”霍元甲找上農勁蓀,到戲園和斯氏比武。當斯其凡洛夫私下了解到霍元甲武功高強時,決定妥協。到約定比武那天,斯其凡洛夫臨陣求饒,說:“我只是來天津表演的,我說的那些話不算數。”霍元甲讓他登報認錯,斯氏只好應允,隨後很快離開了天津。1909年,英國大力士奧彼音(實爲在一個英國馬戲團工作,並不是大力士)在上海擺下擂臺,譏諷中國人是“東亞病夫”,上海民衆十分不滿,但又無人敢應戰。農勁蓀從報上得知此消息,遂向上海知名人士、同盟會員、革命黨人陳其美推薦了霍元甲。霍元甲一到上海,上海各大報紙用大號字體刊登消息。霍元甲挑戰奧彼音,奧和霍約定比武中不得使用指戳、足勾等中國武術技法,並約期在張園公開比賽。但到了比賽時間,卻不見他的蹤影,原來奧彼音已逃之夭夭。1910年9月,日本柔道會對霍元甲嚇跑俄、英大力士之事,很不服氣,便挑選了十幾名高手,找霍元甲較量。霍元甲先讓他的徒弟劉振聲上場,劉以靜制動,連勝對方五人。日領隊非常惱火,自恃技藝純熟,點名與霍元甲較量。雙方剛一交手,日領隊便知對手厲害,他企圖黑手傷人,但被霍識破。霍元甲虛晃一招,用肘急磕其臂,日領隊骨斷筋折,只好認輸。張園擂臺比武雖沒打成,但在上海掀起了習武熱潮,各大學校蜂擁而至,邀請霍元甲及其弟子去講習武術。這一時期,有一人對霍元甲影響很大,促成了霍元甲從講求傳統武德,向武術救國轉變。這個人,就是霍元甲青年時代的知己農勁蓀。霍元甲是在腳行幹活時認識農勁蓀的。當時的農勁蓀是孫中山手下的革命者,在天津開辦懷慶藥棧,以採藥爲由掩護革命。霍自正告訴記者,農勁蓀早年留學日本,通外語,有學問,也愛好武術。“孫中山希望他結交一些武術名家,爲推翻滿清統治作準備,而曾祖父又渴望學知識,兩人一見如故,成了莫逆之交。”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農勁蓀等人幫助下,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精武體操會”(後改名精武體育會),廣收門徒。在招收的門徒中排行第五的徒弟,就是陳真,精武門的弟子們稱爲五師兄。霍自正說,在尋求救國的道路上,霍元甲邁出了很不容易的兩步:“第一是打破家規,開始收外姓人爲徒。霍家七代家傳絕技迷蹤拳,向來是不傳給外姓人的,爲救國,曾祖父破了家規;第二是把迷蹤拳改爲迷蹤藝,讓花哨的套路變得更實用,以便讓人們能夠儘快掌握要領,學會防身。”迷蹤藝以霍家絕技爲基礎,又囊括了各派之精華。霍自正說:“此拳不難學,但是極難練,柔中有剛,邁步如貓,急如閃電。與人交手時,往往對方還沒有看清門道就被擊倒,令對手眼花繚亂,迷失蹤跡,因此得名。”孫中山先生對霍元甲將迷蹤拳公之於世的高風亮節非常讚許,親筆寫下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贈送給精武體育會。當時上海蓬萊路一帶爲日僑聚居之地,日本柔道會得知霍元甲勇挫俄、英兩國大力士,今又創立了“精武體操會”,很不服氣, 特從國內選派十幾名武術高手,由柔道會長親自率領來華,以研究爲名,請霍元甲等人來技擊館比武,雙方各自擇定公證人。比賽開始時,霍元甲先命徒弟劉振聲出陣,令其採用誘敵之法,尋機取勝,劉振聲上場後,穩如泰山一般,日方人員認爲有機可乘,使用多種招數,竟沒有撼動他。即使日方派出其力氣最大者上陣,也被劉振聲一腳踢得倒地不能動彈。劉振聲以靜制動,以逸待勞,連勝日方五人。日本領隊見此情形非常惱火,便出陣向霍元甲挑戰,二人一經交手,未經幾個回合,日本領隊便領教到霍元甲的厲害,於是企圖暗中傷人,誰知霍元甲已看出破綻,虛顯一招,當場用肘將其臂骨磕斷。日方隊員見此情形,便蜂擁而上,當即被中方公證人制止。這時,日本人改變了策略,在比賽後舉行宴會招待霍元甲。席間聽聞霍元甲患有嗆咳症,並在此次比武中也有外傷,就介紹一名叫秋野的醫生爲霍元甲治病。平生胸懷坦蕩的霍元甲毫無懷疑之心,欣然接受。並留住虹口白渡橋的秋野醫院。霍元甲服藥後,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逐漸惡化。此時精武會欲接霍元甲出院,秋野百般阻撓,後經多方周旋纔出院,由精武會同仁陳子正救治,因中毒太深而無藥可救,於1910年9月14日長逝於上海精武體育會。霍元甲的徒弟和朋友們拿着霍元甲每日吃的藥去化驗,才知是一瓶慢性爛肺藥,明白了這是日本人暗下的毒手。逝世時年僅42歲。霍元甲逝世後,當時精武會弟子和上海武術界愛國人士爲霍元甲舉行了隆重葬禮,敬獻了“成仁取義”輓聯,安葬於上海北郊。轉年,由弟子劉振聲扶柩歸裡,遷葬於小南河村南。上海精武會由元甲之弟元卿、次子東閣任教。各地分會相繼分起,十數年後,海內外精武分會達43處,會員逾40萬之衆。有傳說霍元甲被日本人下毒藥害死之後,他的愛徒陳真替他報仇,血洗上海日本虹口道場,後逃到馬來西來隱居。
公元1900年5月28日,以大英帝國、美利堅合衆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大日本帝國、意大利王國、奧匈帝國爲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大清帝國的武裝侵略戰爭。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成爲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以此爲藉口,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行瓜分和掠奪大清帝國之實。侵華軍隊總人數前後約爲5萬人,裝備精良,聲勢浩蕩。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徹底淪陷,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搶掠!從紫禁城、中南海、頤和園中偷竊和搶掠的珍寶更是不計其數!其中著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繼英法聯軍之後再遭劫掠,終成廢墟。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在後來也承認,‘’所有大清帝國此次所受毀損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將永不能查出,但爲數必極重大無疑。‘’八國聯軍的侵略成功鎮壓了義和團運動,義和團以及清軍的潰敗迫使慈禧太后和光緒帝逃往西安,北京城徹底淪陷,聯軍燒殺搶掠,清朝損失慘重。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條約》的簽訂爲結果,中國自此徹底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當時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空前沉痛的災難。1900年5月,各國公使眼看清**已無法控制形勢,總理衙門也“無力說服朝廷採取嚴厲的鎮壓措施”,便策劃直接出兵平亂。5月20日,公使團會議,提出調兵來北京。八國在各國駐華公使會議上正式決定聯合出兵鎮壓義和團,以“保護使館”的名義,調兵入北京,清**被迫同意。1900年5月30日至6月2日,八國的海軍陸戰隊400多人,陸續由天津乘火車開到北京,進駐東交民巷。1900年5月31日,北京東交民巷外國使館要求加強保護。英、美、法、俄、日、意六國從天津派水兵及陸戰隊349人登岸,乘火車於當晚抵北京。隨後,各國繼續向中國增兵,各國軍艦24艘集結大沽口外,聚集在天津租界的聯軍達2000餘人。1900年6月3日,德、奧派兵83人抵京。1900年6月6日前後,八國聯合徵華計劃相繼得到各自**的批准,進攻中國的戰爭爆發。1900年6月10日,北京使館對外通訊斷絕。各國駐天津領事及海軍將領召開會議後,決定組成聯軍,由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於次日乘火車前往北京。北京東交民巷各使館築起防禦工事,由英國全權公使竇納樂負責指揮抵抗。使館區內被圍者約3000人,當中2000人爲尋求保護之華人,外國男性400人,女性147人,兒童76人。保護使館的包括409名外國水兵及陸戰隊員,配備三支機關槍及四門小火炮。使館內有足夠水井及糧食。英使館內更有小馬150匹可供食用。1900年6月11日,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領八國聯軍2000多人強佔火車由天津駛往北京。帝國主義的徵華戰爭,激起義和團堅決抵抗。1900年6月12日,義和團與清軍董福祥、聶士成部聯合作戰,切斷侵略軍與天津的聯繫。1900年6月14日至18日聯軍被義和團羣衆包圍在廊坊、落岱、楊村一帶,面對用近代槍炮武裝的聯軍,義和團奮勇殺敵,視死如歸,以血肉之軀與敵人拼搏,表現出極大的勇氣和愛國熱情,打死打傷敵軍300餘名,西摩爾潰不成軍,被迫沿北運河退回天津,義和團粉碎了八國聯軍進犯北京的計劃。1900年6月中旬,侵華帝國主義海軍在沙俄海軍將領指揮下,聯合進攻大沽口炮臺,遭到守軍堅決抵抗,清軍共擊傷擊沉敵艦6艘,斃傷敵軍200餘名。正當戰事激烈時,守將羅榮光中彈犧牲,清軍失去指揮,大沽炮臺失守。同日,慈禧召開御前會議後,發出解散義和團民的上諭。但一天後慈禧接到手下守舊派大臣僞造八國出兵實際是要求她退位讓光緒復位的情報後,憤怒之下讓守舊派統領義和團。1900年6月後,日本使館書記生在前往永定門接應西摩爾聯軍時被清兵當作間諜處死,德駐華公使克林德在東單牌樓被守軍擊斃。實際是日本人代表各國去清廷總理府衙門要求保護使館區的情況下途中被清軍神機營軍官恩海伏擊殺死,導致戰爭真正意義上爆發。21日,清**向各國“宣戰”。並且在北京貼出賞文懸賞殺洋人。清**“宣戰”。大沽口失陷後,俄、英、德、美援軍數千人,闖入天津海河西岸紫竹林租界,對天津城及其外圍發動猛攻,義和團奮起投入天津保衛戰。董福祥率義和團一部進攻老龍頭火車站,斃傷俄軍500餘名(一說112人),數度佔領車站。張德成率義和團及清軍一部圍攻紫竹林,以“火牛陣”踏平雷區,衝入租界。聶士成部清軍堅守城南海光寺一帶。1900年7月,八里臺一戰,聶士成身中7彈,腹破腸流仍堅持戰鬥,直至血竭而亡。14日,聯軍付出傷亡900餘人(一說882人)的代價,併發射毒氣炮後,攻陷天津。但實際上守將聶士成一直與義和團有矛盾,認爲義和團是拳匪,認爲他們只會禍國殃民,導致義和團在聶士成死守天津時偷襲其後方。1900年8月中旬,聯軍2萬餘人由天津進犯北京。8月中從天津進至北京的部隊其實只有七國(當中兩國只爲象徵式的掌旗兵)約一萬六千人。分別爲:日軍八千人,俄軍四千八百人,英軍(主要由印度人組成,還包括**及威海衛華人)三千人,美軍二千一百人,法軍八百人(主要由越南人組成),奧軍五十人,意軍五十三人。次日,進抵北倉,受到清軍馬玉昆、呂本元等部及李來中所部義和團頑強阻擊,再次施放毒氣,才攻佔北倉。但聯軍付出死傷635人(一說400餘人。其中日軍近300人)的代價,毒氣炮(“列低炮”)也被擊毀。 1900年8月13日,聯軍進至北京城下,進攻東便門、朝陽門、東直門。英軍率先由廣渠門破城竄入。1900年8月14日,北京失陷。8月15日晨,西太后和光緒皇帝倉惶出逃。聯軍入城後,解除了義和團對東交民巷和西什庫教堂的圍攻,義和團被迫退出北京,轉往外地堅持抗擊侵略者。慈禧太后在流亡途中,指定李鴻章爲與列強議和全權代表,發佈徹底剷除義和團的命令。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後,派兵四處攻城略地,擴大征伐。9月,俄軍在攻佔秦皇島、山海關同時,集中龐大兵力,分五路對東北地區實行軍事佔領。10月中旬,德軍統帥瓦德西率兵3萬來華,攻佔保定、張家口等地。但法、德聯軍在侵犯井陘、娘子關一帶時,受到清軍劉光才部的頑強阻擊,付出重大傷亡後敗退。1900年12月22日,英、俄、德、美、法、日、意、奧以及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等十一國公使聯合向奕劻、李鴻章遞交《議和大綱》十二條。清**於27日同意接受。1901年1月15日,奕劻、李鴻章在《議和大綱》十二條上正式簽字畫押。1901年2月21日,清**接受了列強要求處死的十二人名單,即載漪、載瀾、載勳、英年、趙舒翹、毓賢、啓秀、徐承煜、徐桐、剛毅、李秉衡、董福祥等;到4月,列強要求嚴懲的地方官員,共達142人之多。1901年5月11日,奕劻、李鴻章照會列強公使,接受四億五千萬兩賠款總額的要求。5月23日,德皇威廉二世電召瓦德西回國,並轉告各國**取消他所擔任的聯軍總司令職務。5月26日,清**照準各國賠償四百五十兆兩,四釐息。1901年8月8日,八國聯軍從北京撤退完畢。1901年9月7日,總理外務部事務和碩慶親王愛新覺羅·奕劻和文華殿大學士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代表清廷與帝國主義簽訂了《辛丑條約》十二款及其十九個附件。條約規定:中國賠銀4億5千萬兩;北京使館區及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交由外國駐軍;禁止中國人民組織反帝組織等。《辛丑條約》保住了清**權位,加強了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統治,清**由此成爲帝國主義的傀儡。義和團運動發生後,列強各國都乘機對中國出兵,進行大肆掠奪。消息傳到俄羅斯,沙皇**認爲是侵略中國的大好機會,除積極參加八國聯軍之外,1900年7月16日,製造了海蘭泡慘案,居住在海蘭泡的數千名中國人幾乎全部被俄軍慘殺,泅水逃生的不到百人。17日-21日,俄羅斯侵略軍又先後將江東六十四屯居民萬餘人趕至黑龍江邊槍殺或用斧頭砍死,剩下的被趕入黑龍江淹死,只有極少人泅水得生。8月28日,俄羅斯軍隊佔領齊齊哈爾,黑龍江將軍壽山自殺殉國;9月22日,佔領吉林,28日,佔領遼陽;10月1日,進入盛京(瀋陽)。俄軍所到之處,燒殺擄掠,無惡不作。1900年11月,俄羅斯脅迫奉天將軍增祺簽訂《奉天交地暫且章程》,企圖把軍事佔領合法化,企圖把俄羅斯獨佔東三省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因遭中外反對而作廢。俄軍利用軍事佔領的機會,大肆掠奪中國東北的金礦、煤礦和森林資源。八國聯軍侵華期間,德軍、俄軍、法軍有濫殺、強姦、搶劫、燒燬等非人道暴行。在北京,以樊國樑爲首的教士們發出“佈告”容許天主教徒在8月教堂解圍後八天之內搶奪生活必需品,規定搶奪不滿50銀兩的,不用上繳;超過50銀兩的,應負責償還,或交教堂處理。法國媒體曾刊登回國士兵的陳述:“從北堂我們開向皇宮,修士們跟着我們去……他們慫恿我們屠殺、搶劫……我們行搶都是替教士乾的。我們奉命在城中爲所欲爲三天,愛殺就殺,愛拿就拿,實際搶了八天。教士們做我們的嚮導。我們進一家就隨便拿東西,我們把店掌櫃抓了當僕役,教士們把搶來的東西,讓他們揹着運到北堂去了……”。根據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撰文的揭露,僅在河北任丘縣一處,美國基督傳教士梅子明以“用人頭抵人頭”爲口號就殺害了中國無辜農民680人。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清**在民衆的壓力下,表面上向列強各國“宣戰”,暗地裡卻破壞義和團運動,向侵略軍妥協投降。1900年7月14日天津失陷後,清**8月7日任命慶親王奕劻爲全權大臣,李鴻章爲協辦大臣正式向外國列強求和。1900年12月,列強各國(除出兵八國外,另外又加上三個國家——比利時王國、荷蘭王國、西班牙帝國)向清**提出《議和大綱》,後又訂立詳細條款,於1901年9月7日在北京正式簽字。《辛丑條約》共有12條正文和19個附件,主要內容是:1.清**向各國共賠款4.5億兩,以關稅、鹽稅和常關稅作擔保,分39年還清,年息4釐,本息共9.8億兩;2.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爲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3.拆除大沽炮臺和北京至海通道的各炮臺;在天津周圍20裡內不得駐紮中國軍隊,列強可以在北京駐紮防守使館的衛隊,並在京榆鐵路沿線包括山海關在內的12個要地駐紮軍隊;至少兩年內禁止中國進口軍火和製造軍火的材料;4.永遠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參加"與諸國仇敵"組織,違者處死;各省官吏必須保護外國人的安全,否則即行革職,永不敘用;懲辦贊助過義和團運動的"首禍諸臣",在外國人"遇害被虐"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試五年"。5.對德、日“謝罪”。清**分派親王、大臣赴德、日兩國表示“惋惜之意”,在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殺之處建立石牌坊。6.中國將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改爲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並指定皇族親貴擔任外務大臣。《辛丑條約》,簽訂後,中國完全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完全成爲西方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變成了“洋人的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