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二毛被抓

話說子晴一賭氣回了屋子,田氏氣的要跟過去,老爺子拉住了她,“你拉我幹什麼?你沒聽見她說的話,這是一個小輩該說的話?她以爲她是誰?她爹孃都沒敢這樣開口跟我說話,反了她的,老二,還不過去教訓她一頓,就幹看着你娘受委屈?”

“娘,晴兒說的沒錯,如果你們當初不是算計她,就不會讓三毛簽了那份契約,明明知道三毛也是個好吃懶做的性子,吃不了這份苦,什麼也做不了,你們還要讓他去工地,不就是想混點工錢嗎?幸而子晴早想到了這一點,不然,哪裡說的清,娘,你也不要埋怨子晴,子晴能給三毛一個機會就不錯了。”曾瑞祥辯道。

“合着子晴這丫頭早算計好了,在這等着我們呢?真是個壞心眼的丫頭,連自家表弟都算計。這丫頭也不知隨了誰,真是,真是,真是氣死我了。”田氏氣的語無倫次了。

“娘,說到算計,到底是誰算計誰?”曾瑞祥臉一沉,問道。

老爺子嘆了口氣,拉着田氏走了,曾瑞祥進屋看着子晴,摸着子晴的頭,說道:“孩子,你儘量體諒些你阿婆吧,她這些年也不容易。”

子晴問道:“爹,她還不容易?那我娘呢?我阿婆也太偏心了,她對幾個姑姑也太過了一些,怎麼說,也是咱們養着他們,合着咱們既出了銀子,還要受氣,上哪裡說道理去?爹,既然我阿婆這麼心疼幾個姑姑,當初她怎麼還會出銀子讓你和大爹唸書呢?”子晴問出了心裡糾結已久的疑問,爲什麼不直接把銀子省下來給幾個姑姑做嫁妝?

“這事說來就話長,當初你老阿婆在世的時候,家裡還是有一點底子的。老阿婆就你阿公一個兒子,你阿公也上過幾天的私塾。後來娶了你阿婆,你阿婆的性子。在家也是嬌養的,不愛做事,不會侍候公婆。也就不大招人喜歡,據說。那家底也就漸漸搬到了你姑婆家,你姑公漸漸地發達起來,可能跟你老阿婆也有一些關係。我和你大爹唸書,那是因爲你老阿婆還在世的時候讓進的學堂,後來,見我有幾分悟性,頗得老人家的喜歡。就送去了縣學,也因此花光了家裡所剩的銀兩,害得你二姑的病沒有及時醫治,留下了病根,你大爹就放棄了學業,開始在安州城裡找了份工作。你老阿婆走後,還交代過你姑公給我出了點學費。你阿婆多年的媳婦熬成了婆,性子自然就霸道了些。”

曾瑞祥說的話很含蓄,不過,子晴倒是聽出來了。【悠*悠】合着田氏就是要把自己所受的委屈全部從媳婦那討回來,她怪老阿婆把家底給了女兒,她沒有家底可給,就使勁地壓榨兒子。壓榨老阿婆偏心的兩個孫子,可惜,老大不搭理她。尼瑪,這心態也太不正常了吧,連沈氏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田氏可就徹底歪了,不知道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子晴嘆了口氣,無語,幸好自己沒有家婆。

這日,正想着家裡無事,沈氏要回孃家白塘村看看,曾瑞祥聽了便說他陪着一同去,便留下子晴子雨看家,兩人剛走了半個時辰,秋玉扶着田氏和春玉過來了,子晴見他們哭哭啼啼的,說二毛被抓了,想讓曾瑞祥找人能不能把二毛贖出來?

“阿婆,大姑,我爹孃這會只怕到我外婆家了,只怕要下午才得回來,不如你們先找別人?不過,二毛表哥是因爲什麼被抓的呀?”子晴問道。

田氏這下也顧不上申斥子晴該問不該問了,只一味地怪罪曾瑞祥沒事不好好在家呆着,跑什麼丈母孃家,正經親孃家裡有了事,人影都找不着。

“阿婆,我爹我娘輕易不出一趟門,只能說是太不巧了,打過年到現在,我爹還是頭一次去我外婆家呢。要沒別的什麼事,你們先回去吧,我肯定會轉告的。”子晴聽了田氏的抱怨很惱火,當場攆人了。

田氏被噎了一句,正要發作,秋玉一五一十地把事情說了一遍。

原來是二毛一夥人在賭場裡輸了銀子,幹起老本行,被當場抓獲,又正值安州城裡近日發生了好幾起的盜竊事件,幾下裡一審,就水落石出了,人贓並獲,還有什麼好說的,立刻下了大牢。

子晴想着前幾日還說到二毛不知幹什麼了,這才幾天,就被抓了,正月裡大姑還沾沾自喜,二毛給她掙銀子蓋新房了,卻不知好好管教孩子,也不問銀子的出處。真真小姑說的糊塗人,這會有哭的功夫,能怎麼樣呢?

“阿婆,要不找大爹問問吧,大爹在衙門口當值,打聽衙門的事,總比我爹熟慣些。”子晴說道。

“他眼裡連爹孃都沒有,他能管我的事?我就是立馬餓死在他面前,他都不會眨下眼睛掉一滴淚的,他的心,就是石頭做的。”春玉駁道。

子晴聽了也不再說什麼,還是讓她們回去了。誰知這日沈氏和曾瑞祥偏偏在白塘村多耽擱些時間,何氏的身體自年後就一直不太好,沈氏想接回家裡來,何氏不依,沈氏只好經常買些吃食和補藥過去,畢竟老人今年有六十八了。沈氏陪母親待了好半天,看天要黑了,兩人才回家來,哪曾想,進家凳子沒坐熱,春玉和田氏又過來了。

“家裡有事到處找不到人,你們一個個倒有閒心走親串友的,你外甥都下大牢了,你們也沒個人問一聲。”田氏上來就開始哭着數落。

曾瑞祥看看子晴,子晴才把事情經過告訴了他們,曾瑞祥聽了說:“娘,我們剛進家,還不知道呢。玉梅她娘身子不便,這不才回去看看。再說了,外甥下大牢,不是還有他爹孃麼?妹夫難道沒有託人打聽下,看看怎麼個情況?”

“他哪裡會這些,只會在家唉聲嘆氣的,安州城的衙門口朝哪開。他都不知道,再說了,他哪裡有銀錢去打聽這個?兒啊。不如你去一趟,實在不行,找找你大哥。你去找總比你妹夫去找強一些,你也知道你大哥的性子。從來就沒正眼瞧過你妹夫一眼。”

曾瑞祥聽了皺眉,剛要說出拒絕的話,田氏又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哭訴,“兒呀,都這時候了,人命關天的大事,你還不肯看顧一下?你就忍心看着你妹子和你娘傷心。你就聽聽孃的勸,先去打聽一下吧?”

“好吧,看在孃的面上,我明日去找大哥問問情況,至於別的事情,還是你們自己去處理。不過,我也有一個條件,這一趟出門,肯定是有些花銷的,衙門口的人不花錢打點肯定是不行的。春玉家既然沒有銀錢。就讓妹夫和三毛接着在子晴那做工抵賬吧。”

田氏一開始聽了忙點頭,臉色才和緩了些,後又聽到要大女婿去做事抵賬,臉又開始陰了。說道:“又不是外人,自己的外甥出一點力,還不是應當應分的,要什麼銀錢?虧你想得出來,居然叫你妹夫和三毛去做苦工抵賬,你也不怕別人笑話了去。”

“娘,妹子當初算計我的時候,怎麼不說怕別人笑話了去?我不爲別的,我是怕開了這個頭,以後妹子家裡有什麼事情又開始三天兩頭的上門來求情,爹孃也說了,各過各的日子,這些年,我也對得起她了,個人有個人的緣法,怪不得別人。我這也是爲以後孩子們着想。”曾瑞祥解釋道。

春玉也把眼淚擦了,又開始說些家裡過日子的艱難,二毛一出事,定親的人家也上門要求退親了,家裡又要急着給桂英說親,說來說去也說不到好人家,還得預備一份嫁妝。

曾瑞祥心不在焉地聽着,沒有答言,見春玉越發地說的不堪了,說什麼子晴請外人做活,一年十幾兩的銀子,對夏玉那就更不用提了,連秋玉丈夫也能找到輕巧的事做,可憐她家的三毛做了快一個月,好幾百的工錢,愣是不給一文,現在居然還要去做白工等等。

曾瑞祥至此很不耐煩了,瞪了春玉一眼,說道:“子晴的事是康平的事,你們對這兩個孩子做過什麼,還好意思要活做?三毛都做什麼了?給他的活還沒做到一半呢,還想要工錢?我每年給爹孃十二兩銀子,四季衣服單算,米麪單算,爹孃自己種着菜養的雞,一年統共也用不了二三兩銀子,剩下這些銀子有一大半到你家了吧。你還不知足,從來沒見你給爹孃花過一個子,爹孃還要大包小包地往你家拉東西,連菜地的菜都摘好了給你送過去,你還想怎樣?你以爲我真的相信你拿不出一點銀錢出來?你不是早就想好了在這算計我嗎?連自己的兒子出了事你們不想着趕緊託人打聽,還想着怎麼省錢,你不覺得羞愧嗎?你嫂子這些年自己撐起一個家,也沒花我半點銀兩,吃了多少苦,你們都看不見?我家的子晴子雨還要自己去地裡做事,你們的孩子成天都幹些什麼?你要再這樣叨叨沒完,你家的破事我還就懶得管了,你愛找誰找誰?給句痛快話吧,到底做不做?不做就你們自己去打聽。”

春玉聽了呆了,因爲曾瑞祥很少發脾氣,除了那次大毛做錯事,幾乎沒有當面訓斥這樣給過她難堪,她一直以爲曾瑞祥並不是一個太計較太精明的人,要不那些年她也不可能從孃家劃拉這些東西。田氏見曾瑞祥發脾氣了,一看討不了好,忙把春玉拉走了。

次日一早,剛吃過早飯,老爺子帶着燕仁達和三毛過來了,燕仁達耷拉着腦袋,說道:“二哥,二毛的事還得仰仗二哥幫忙。家裡也確實沒有銀錢,我和三毛去工地做幾天事情吧。”

曾瑞祥進屋和子晴商量了一下,子晴想了想,說道:“聽佟先生說,現在還在清理淤泥,不過他們都回家割麥子去了。不如就找三堂叔劃分一塊小水塘,讓姑爹和三毛兩個包了,省的和別人攪和在一處,出工不出力的,這塊水塘不清理出來,他們就別回家唄,讓他們當着阿公的面答應下來,就說做不完橫豎有林康平盯着。”

曾瑞祥一想也是這理,省的到時糾纏不清的,幾人談妥了後,曾瑞祥帶着燕仁達去了工地,交代好他們要做的事情,然後去學堂給孩子們佈置了作業,想了想,還是立刻僱車去了城裡,找到衙門口的人一打聽,才知這回二毛是撞到槍口上了,新任的知府大人剛到沒幾天,就趕上了好幾起的偷盜,正好拿着這幾個毛賊做伐子,立立威,很快就升堂判決了,誰也不能說情了,二毛被判了五年,說是沒被流放就不錯了。

曾瑞祥聽了,想想還是找曾瑞慶問問清楚。?誰知曾瑞祥在外面等了曾瑞慶半天,最後等來門房傳話,說不見。

曾瑞祥沒有見到曾瑞慶的人影,氣得只想闖進去,無奈門房攔着,曾瑞祥託門房進去傳話,“我只問他一句話就走。他要不來,我就等到他下值。”

曾瑞慶到底出來了,找了個僻靜點的地方,離曾瑞祥三步遠站住,看着曾瑞祥,說道:“想問什麼就趕緊問,我還有事呢。”

“我只問你一句話,你還當不當我是兄弟,你還認不認爹孃,你還認不認曾家?”

“什麼兄弟不兄弟,曾家不曾家的,我告訴你,虧你還是個讀書人,天下的百姓都是一家,四海之內皆兄弟。”曾瑞慶說完就自己先走了。

“那爹孃呢?”曾瑞慶頓了頓,沒有回答。

曾瑞祥只得黯然轉身。回到家一說,春玉又開始嚎哭,田氏也只能在一旁陪着垂淚,老爺子見了大喝一聲:“夠了,我和你娘還沒死呢,嚎什麼喪?有這會哭的功夫,早做什麼了?打小這孩子就不走正路,讓你們好好管管,你們誰聽了?給你銀子蓋房時你不問問哪來的,這會倒有功夫哭了,五年出來他也才二十三歲,學好了不一樣娶媳婦生孩子。家去吧,沒幾天就五月節了,桂英不是要說親了嗎?還不會去預備預備,把下面的幾個孩子好好管管。”

“那孩子他爹呢?還在工地做事呢?”春玉問道。

老爺子看了看曾瑞祥,曾瑞祥說道:“我給他的活,兩人好好做,辛苦點,端午前應該能做完。”

曾瑞祥說完趕緊告辭回家。

第259章 裝第111章 二毛斷腿第112章 子萍懷孕第110章 合作第47章 製作傢俱(二)第288章 親家醉鬧二十分一第46章 製作傢俱(一)第51章 添妝第219章 子晴教弟二第284章 遇險第419章 盤問第407章 秦夫人的笑話第449章 出洋第410章 沈氏看望田氏第116章 麻將第189章 歸家第148章 子祿說親第15章 大年三十第23章 出苗第178章 回門第45章 小帳房第208章 鴨牌服飾第292章 問責第一百九十七 做壽後續一百七十章 老爺子做壽二第390章 松柏長慧第327章 姐妹同喜第266章 兄弟決裂(二)第235章 兩個小廣東第301章 上門的乞討者第413章 送別第453章 意外的邀請第267章 茭白第467章 小翊說身世第372章 吃大戶第473章 緊急回鄉第487章 拍賣第410章 沈氏看望田氏第18章 二毛玩火第一百零九 子萍出事九父子交心第186章 巧遇(二)第284章 遇險第432章 討價還價第422章 接風宴第233章 分菜的尷尬第87章 滿月第466章 特殊的禮物第371章 威嚇第250章 周氏提親第72章 報賬第456章 小翊請客第407章 秦夫人的笑話第441章 聖旨到第61章 周氏受傷第404章 巧遇秦大人第369章 子福升了第434章 摺子第328章 壽材事件三十四四下齊進第468章 李翊的承諾第341章 田氏的養老(一)第256章 香皂作坊第195章 田氏做壽(一)第281章 相繼產女第一百一十七一 筆大財第一百九十七 做壽後續第467章 小翊說身世第291章 大鬧學堂第224章 橙樹開花第385章 童趣第153章 晴園十六嫣然的觸動第306章 三、子喜成親第420章 放下第381章 特殊的禮物第440章 曾瑞祥的來信第133章 攤牌第320章 新的產業第324章 說出身世第381章 特殊的禮物第301章 上門的乞討者第199章 試廚第319章 執子之手第458章 賭注第338章 殤(一)二十三密謀第414章 再進林家第369章 子福升了第346章 報應第253章 上門求情第11章 找到財路第323章 子喜的想法第491章 書睿留洋十四書睿娶親第220章 沈家第486章 康平回家第151章 家庭會議第469章 永蓮的親事
第259章 裝第111章 二毛斷腿第112章 子萍懷孕第110章 合作第47章 製作傢俱(二)第288章 親家醉鬧二十分一第46章 製作傢俱(一)第51章 添妝第219章 子晴教弟二第284章 遇險第419章 盤問第407章 秦夫人的笑話第449章 出洋第410章 沈氏看望田氏第116章 麻將第189章 歸家第148章 子祿說親第15章 大年三十第23章 出苗第178章 回門第45章 小帳房第208章 鴨牌服飾第292章 問責第一百九十七 做壽後續一百七十章 老爺子做壽二第390章 松柏長慧第327章 姐妹同喜第266章 兄弟決裂(二)第235章 兩個小廣東第301章 上門的乞討者第413章 送別第453章 意外的邀請第267章 茭白第467章 小翊說身世第372章 吃大戶第473章 緊急回鄉第487章 拍賣第410章 沈氏看望田氏第18章 二毛玩火第一百零九 子萍出事九父子交心第186章 巧遇(二)第284章 遇險第432章 討價還價第422章 接風宴第233章 分菜的尷尬第87章 滿月第466章 特殊的禮物第371章 威嚇第250章 周氏提親第72章 報賬第456章 小翊請客第407章 秦夫人的笑話第441章 聖旨到第61章 周氏受傷第404章 巧遇秦大人第369章 子福升了第434章 摺子第328章 壽材事件三十四四下齊進第468章 李翊的承諾第341章 田氏的養老(一)第256章 香皂作坊第195章 田氏做壽(一)第281章 相繼產女第一百一十七一 筆大財第一百九十七 做壽後續第467章 小翊說身世第291章 大鬧學堂第224章 橙樹開花第385章 童趣第153章 晴園十六嫣然的觸動第306章 三、子喜成親第420章 放下第381章 特殊的禮物第440章 曾瑞祥的來信第133章 攤牌第320章 新的產業第324章 說出身世第381章 特殊的禮物第301章 上門的乞討者第199章 試廚第319章 執子之手第458章 賭注第338章 殤(一)二十三密謀第414章 再進林家第369章 子福升了第346章 報應第253章 上門求情第11章 找到財路第323章 子喜的想法第491章 書睿留洋十四書睿娶親第220章 沈家第486章 康平回家第151章 家庭會議第469章 永蓮的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