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空中重錘

.當德國的宣戰照會遞交到美國政府手中時,正好是美國東部時間7月7日中午12點。

回到德國駐華盛頓大使館之後,德國大使維爾納普利爾從這個大使館向柏林發去最後一封明碼電報:使命已達成,戰爭正式開始,帝國萬歲!

在這之後,維爾納帶着使館工作人員匆匆離開,德國派駐美國的外交官均將在三天之內乘中立國的船隻離開美國,而美國派駐德國的外交官和使節也同樣要在限定時間裡離開德國。

就在美國接到德國政府的宣戰照會後半個小時,墨西哥政府緊接着也向美國宣戰了,理由十分簡單,墨西哥人要討回自己70多年前失去的土地。

儘管對於德國政府的宣戰幾乎沒有絲毫的心理準備,美國總統沃倫,哈定和他的幕僚們還是迅速從巨大的震驚中清新過來:德國人業已宣戰,時局畢竟是無可挽回了,在距離東海岸距離紐約不到2000海里的瓜德羅普,德國海軍的主力艦隊早已集結待命——龐大的護航艦隊爲何在那裡一呆就是一個多月,爲的恐怕就是這一刻吧!在南面與自己毗鄰的墨西哥,40萬德國軍隊和70萬墨西哥軍隊已經集結到了邊境,他們根本不是來搞什麼狗屁演習的——那分明就是有組織有預謀的進攻準備!

除此之外,還有更加糟糕的事情嗎?

沃倫哈定突然想起了還在東京與日本高層進行秘密會談的國務卿查爾斯休斯,想起了一直蠢蠢欲動的日本政府,在今天之前,他一直覺得以菲律賓和夏威夷爲籌碼向日本人換取和平只會讓那個貪婪的民族胃口越來越大,可是現在,當兩線作戰的局面即將擺在自己面前時,沃倫哈定有生以來頭一遭感到如此害怕。

“發電報給國務卿,要他無論如何也要阻止日本人加入德國人一方!不惜一切代價!”

在這個時候還想着太平洋局勢,不得不說沃倫哈定的大局觀還算不錯。可是等他召集陸海軍將領到白宮商討如何應對德國人可能的進攻時,那已經是德國遞交宣戰照會一個小時之後的事情了。在此之前,電波早已從柏林傳到瓜德羅普和墨西哥,蓄謀已久的“泰坦計劃”,正式開始了!

下午1點將至,在墨西哥西門尼斯、馬德拉、基諾、帕雷東和利納雷斯地軍用機場上,一架架金屬戰鷹依次騰空而起,它們大多數是銀灰色塗裝的德國戰機,也有一些塗着墨綠色油漆的墨西哥戰機。在有些晃眼的熾熱陽光下。數以百計的戰鬥機、攻擊機和轟炸機陸續從這些機場起飛,分成3個波次朝美國邊境飛去。

居於第一波的,是德國空軍第4戰鬥機聯隊的6個戰鬥機中隊、第11攻擊機聯隊的4個攻擊機中隊和墨西哥空軍地兩個戰鬥機中隊。從各自機場起飛之後,96架容克斯一亨克爾d型戰鬥機、54架梅塞施密持四型戰鬥機、25架兀鷲d型攻擊機、75架兀鷲dd型攻擊機和50架墨西哥戰鬥機空中完成編隊,然後按照預定計劃飛向各自的目標——目前美國陸軍在南部邊境一側主要有3個大型軍用機場、11箇中小型軍用機場和5個飛艇駐泊基地,根據此前德國偵察機深入美國境內得出的偵察報告,這14個距離邊境線100到300公里的軍用機場共駐有280-320架飛機、飛艇75至80艘,這些也是美國在南部邊境所部署的一線航空部隊。

與第一波機羣相隔半個小時航程的,是以3個德國戰鬥機中隊、2個德國攻擊機中隊和4個德國轟炸機中隊構成的第二波攻擊羣,戰鬥機中隊仍以容克斯一亨克爾d型戰機爲主力。該主力戰鬥機於1919年6月試飛。同年9月開始批量生產,南美戰爭中曾有兩個裝備該戰機的戰鬥機中隊前往智利參戰,併成功協助智利聯軍奪奪取戰場制空權。顧名思義。這款戰機由著名的軍機設計師容克斯博士和亨克爾博士聯合設計,翼展12.4米,機長9.3米,機高4米,最大起飛重量2.6噸,裝備一臺700馬力水冷發動機,最高時速420公里,可加掛副油箱,最大航程800公里,裝備6挺7.92毫米機槍。有裝甲防護,採用全封閉的氣泡式座艙,性能基本達到另一個世界30年代初主力戰機地水平,較著名地颶風戰鬥機略遜一籌。

德國部署在墨西哥的15個戰鬥機中隊中,梅塞施密特d型戰機佔到了1/4,這是一種全新的主力戰鬥機,1923年7月試飛,12月開始批量生產,目前主要裝備德國空軍和陸軍航空部隊。到德美戰爭爆發時一共裝備了278架。令人稱奇地是,這款戰鬥機的設計師居然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小夥子——威利梅塞施密特,這個1898年出生在德國法蘭克福的青年從小就是個滑翔機愛好者,15歲還在上中學的時候就製作了一架全金屬滑翔機(史實),顯示出了在飛機設計方面的才能。中學畢業之後,梅塞施密特進入慕尼黑工程大學機械電器系學習,即便在緊張的學習期間也對飛機設計念念不忘,並以此作爲自己的畢業論文答辯。從大學畢業後,梅塞施密特原本準備創辦屬於自己的飛機制造廠,就在這個時候,吉吉航空的軍機設計負責人容克斯博士親自找上門,此時地容克斯在德國已是家喻戶曉的一代名師,梅塞施密特非常欣喜的接受了這份夢幻般的邀請,而容克斯將不辱使命的將這個無價之寶帶回自己的設計室。

不久之後,梅塞施密特d型戰鬥機便問世了,這種新式戰鬥機雖然借鑑了容克斯一亨克爾四型戰鬥機的許多經驗,卻憑藉梅塞施密特本人的巧妙思路成爲一種與容克斯一亨克爾d型戰鬥機截然不同的主力戰機。梅塞施密特d型戰機採用懸臂下單翼設計和可收放起落架,在外觀上更多地採用直線修形,在構造上它選用了高強度薄鋁板和精密壓鑄版,強化的機身能夠承受高速的俯衝和急速橫向翻滾,翼展10.5米,機長9.4米。機高2.8米,最大起飛重量3.1噸,使用1臺750馬力的直列水冷式發動機,最高時速450公里,可加掛副油箱,最大航程850公里。裝備一門20毫米機炮和4挺7.92毫米機槍,火力上與亨克爾dd型艦載戰鬥機相同,但在作戰性能上卻高出一個等級。這一點在德國陸海軍聯合演習中已經得到證明,爲此海軍部已經要求梅塞施密特專門爲海軍設計一款與陸基梅塞施密特四型性能相近的艦載戰鬥機。

在德國空軍中,除了上述兩款主力戰鬥機之外,目前現役數量較多地還有一種名爲黑鷹dd型的單翼雙發大型遠程戰鬥機,該機由吉吉航空的兩位荷蘭籍設計師——比爾林博士和斯查特斯博士合作設計完成,1921年10月試飛、次年開始批量生產,體積較容克斯一亨克爾四型大近一號,翼展15.7米,機長12.8米,機高4.2米。採用兩臺800馬力的奔馳發動機。最高時速390公里,掛載副油箱時的航程達到1150公里,以2門20毫米機關炮和4挺7.92嘔毫米機槍爲機載武器。最大起飛重量5.4噸。

根據此前德國諜報人員所收集的情報,目前美國最好的戰鬥機是波音公司生產的pw-9戰鬥機和寇第斯公司地p-7戰鬥機,其中波音pw-9有兩種外觀區別很大的機型即pw-9a和pw-9b,a型爲雙翼機,使用螺栓固定的鋁管組成機身結構,機身小巧而緊湊,使用一臺450馬力的風冷發動機,最高時速310公里,機身可掛在一枚200公斤重的航空炸彈;b型採用肩扛式單翼加鋁製硬殼式機身,採用一臺500馬力風冷發動機。最高時速較a型快了25公里,但因爲升力有限而取消了機身下的炸彈掛架。這兩種戰鬥機的航程均爲480公里,不僅裝備美國陸軍,海軍部也有裝備,它們的海軍型號則被命名爲f4a和f4b,尾部裝有着艦用的攔阻鉤。

相比波音公司的戰鬥機,寇第斯公司地戰鬥機則更多地借鑑了德國戰機的設計,自從容克斯一亨克爾四型出現在南美戰場之後,寇第斯公司的設計師們就根據飛行員們地描述開始研究這種外形奇特。在戰後的幾年時間裡,他們又通過陸軍情報部門蒐集的零散資料對這種德國戰鬥機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並於1923年推出美國第一款懸臂式下單翼飛機,這種戰鬥機採用全鋁製硬殼式機身和收放式起落架,機長12.3米,翼展17.7米,但由於其裝備的600馬力星形發動機功率不足,其時速只有280公里,儘管其1挺12.7毫米機槍加1挺7.62毫米的火力強於波音公司兩款戰鬥機的2挺7.62毫米機槍,但美國軍方似乎對其新穎的設計、過慢的航速以及昂貴的價格有所顧忌,因此陸軍和海軍只是分別訂購了25架和21架,遠遠少於波音公司兩款戰鬥機地120架和150架。

此外,美國陸軍和海軍還各自裝備着數以百計的p-3、p-4、p-5等稍早研製生產的戰機,美國將軍們堅信,自己的飛艇將在本土防禦戰中毫無疑問的奪取絕對制空權。到了1924年的時候,美國的飛艇技術在這個世界的確無人能及,就連在戰爭中最先大規模使用飛艇的德國人也不得不甘拜下風。儘管如此,35艘德國飛艇還是從遙遠地歐洲來到墨西哥,它們也被美國軍方視爲空中的第一勁敵。

可是即便在德國人的第三波空中攻擊羣裡也找不到飛艇的蹤影,2個戰鬥機中隊、1個攻擊機中隊和6個轟炸機中隊將在前兩波攻擊羣壓制美軍空中和地面抵抗之後對美軍機場、油庫、兵營、鐵路樞紐和其他軍事目標進行低空轟炸,以達到迅速奪取前線制空權的作戰目的。

正當從前線機場起飛的機羣準備攻擊自己的目標時,在聖路易斯波託的機場上,一架又一架大型轟炸機也在陸續起飛,這種單翼四發的道尼爾dd型遠程轟炸機由吉吉航空的轟炸機設計部於1922年完成設計,次年4月樣機開始試飛,11月開始投入量產,目前產量每月50架,隨着泰坦計劃的實施,這一速度也將提高至少十倍。

從前線機場出發的攻擊機羣開始進攻的時候,5箇中隊125架道尼爾dd型遠程轟炸機在聖路易斯波託上空完成集結,這些翼展有32.2米、機長21.6米、機高5.2米的龐然大物體積比起木質蒙皮時代的德國貓頭鷹轟炸機和俄國伊利亞穆羅梅茨轟炸機還略小一號,可是各項性能已經大大超越古老的雙翼機,尤其是薄裝甲和分別佈置在6座雙聯裝機炮塔裡的12挺7.92毫米機槍使得這種飛機在防禦力上大大超越同時代的任何一款轟炸機,加上4臺800馬力的大功率發動機,道尼爾dd型可以在280公里的巡航,速度下將4噸重的炸彈投擲到3200公里外的目標上,最大時速甚至可以達到320公里。

這個時候,美國人顯然沒有對這種遠程戰略轟炸機產生什麼興趣,或許在這些自以爲是的傢伙看來,巨型飛艇不論航程、載彈量還是威攝力都遠遠強於所謂的戰略轟炸機,或許就連軍用飛艇的始祖齊柏林伯爵也沒有想到,美國人將比德國人還要虔誠於自己的發明。

用不了多久,美國人就會懊惱的發現自己所犯下的錯如是多麼的巨大——一架道尼爾dd型轟炸機的造價僅有大型氫氣飛艇的1/3、氦氣飛艇的1/20,卻能夠在飛艇轟炸一次的時間裡對目標進行4次以上的轟炸,而且受氣候的影響遠遠小於飛艇。

在道尼爾dd型轟炸機起飛之後不久,2個容克斯一亨克爾d型戰鬥機中隊和,個黑鷹dd重型戰鬥機中隊也陸續從聖路易斯波託機場起飛,它們將護送轟炸機羣飛過邊境區域,在這之後,轟炸機羣將以5000米的飛行高度飛向美國的東北部重工業區。

第49章 軍火第13章 直擊要害第41章 擴軍時代第7章 狙擊喬治.巴頓第3章 出招第9章 歐亞大橋第26章 貢比南騙局第50章 高麗之刃第41章 風雨欲來第15章 前仆後繼第3章 左滿舵第7章 老虎駕臨第39章 橙色計劃第131章 利矛與堅盾(下)第47章 U213第48章 怨怨相報第25章 坦克星球第149章 萬花叢中(上)第50章 幸運中的不幸第84章 航跡第30章 鴨媽媽與超級鴨媽媽第32章 新秀第34章 兄弟第25章 速度之賽第7章 老虎駕臨第32章 戰鬥的號角第2章 逼宮第28章 光榮的撤退第34章 進軍薩洛尼卡第42章 刺秦第19章 我的地盤第9章 戰場第71章 大海軍競賽第10章 普利茅斯鬧劇第103章 轟炸第9章 展示會的特殊客人第15章 使壞第31章 共怒第9章 莎莎、大火箭與RPG第153章 春雪第28章 放國王的鴿子第8章 最後一課第15章 反對無效第21章 施立芬新傳第26章 開羅之行第15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2)第38章 海盜第11章 來自帝國內部的風第23章 橋(6)第59章 冷血動物第48章 華麗的演出第18章 這裡,我們說了算第96章 海嘯第6章 左腳弧線第37章 海上決戰第145章 借人道主義之名第13章 空之主宰者(6)第59章 冷血動物第19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6)第48章 探密吉吉航空第59章 冷血動物第26章 蓄勢第13章 一道奇怪的命令第88章 花瓶第49章 法蘭西的夜空第26章 開羅之行第37章 鋼鐵塞納河第32章 風雪第64章 解放第31章 康復治療第20章 死神曲第30章 矮人戰士第152章 做客第30章 密約第27章 托馬斯郵局第1章 俘獲甘古特第94章 世紀海戰之序幕第21章 狂飈急進第49章 前進威尼斯灣第5章 落葉第31章 流矢第14章 俄國人的虛僞勝利第22章 吞日巨獸第48章 怨怨相報第11章 皇家軍火第95章 世紀海戰之交鋒第29章 初見裕仁第37章 皇位第35章 勳章第59章 冷血動物第14章 百老匯第4章 知足第21章 盟友與敵人第42章 刺秦第19章 橋(2)第35章 角逐的開始第9章 歐亞大橋第18章 閃擊英雄第27章 肉彈
第49章 軍火第13章 直擊要害第41章 擴軍時代第7章 狙擊喬治.巴頓第3章 出招第9章 歐亞大橋第26章 貢比南騙局第50章 高麗之刃第41章 風雨欲來第15章 前仆後繼第3章 左滿舵第7章 老虎駕臨第39章 橙色計劃第131章 利矛與堅盾(下)第47章 U213第48章 怨怨相報第25章 坦克星球第149章 萬花叢中(上)第50章 幸運中的不幸第84章 航跡第30章 鴨媽媽與超級鴨媽媽第32章 新秀第34章 兄弟第25章 速度之賽第7章 老虎駕臨第32章 戰鬥的號角第2章 逼宮第28章 光榮的撤退第34章 進軍薩洛尼卡第42章 刺秦第19章 我的地盤第9章 戰場第71章 大海軍競賽第10章 普利茅斯鬧劇第103章 轟炸第9章 展示會的特殊客人第15章 使壞第31章 共怒第9章 莎莎、大火箭與RPG第153章 春雪第28章 放國王的鴿子第8章 最後一課第15章 反對無效第21章 施立芬新傳第26章 開羅之行第15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2)第38章 海盜第11章 來自帝國內部的風第23章 橋(6)第59章 冷血動物第48章 華麗的演出第18章 這裡,我們說了算第96章 海嘯第6章 左腳弧線第37章 海上決戰第145章 借人道主義之名第13章 空之主宰者(6)第59章 冷血動物第19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6)第48章 探密吉吉航空第59章 冷血動物第26章 蓄勢第13章 一道奇怪的命令第88章 花瓶第49章 法蘭西的夜空第26章 開羅之行第37章 鋼鐵塞納河第32章 風雪第64章 解放第31章 康復治療第20章 死神曲第30章 矮人戰士第152章 做客第30章 密約第27章 托馬斯郵局第1章 俘獲甘古特第94章 世紀海戰之序幕第21章 狂飈急進第49章 前進威尼斯灣第5章 落葉第31章 流矢第14章 俄國人的虛僞勝利第22章 吞日巨獸第48章 怨怨相報第11章 皇家軍火第95章 世紀海戰之交鋒第29章 初見裕仁第37章 皇位第35章 勳章第59章 冷血動物第14章 百老匯第4章 知足第21章 盟友與敵人第42章 刺秦第19章 橋(2)第35章 角逐的開始第9章 歐亞大橋第18章 閃擊英雄第27章 肉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