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羅馬假日

德奧意戰爭結束後的第17個秋天,亞平寧半島迎來了一場可喜的豐收,儘管糧食大都收進了地主、資本家和政府的倉庫裡,可人們依然相信這個冬天不會像往年那樣艱難。對於那場失敗的戰爭,大多數意大利人心中的失落與悲傷都隨着歲月的流逝而漸漸淡化,這些年來,他們的生活有所改善,但溫飽仍是相當一部分平民努力追逐的目標,他們那偉大的元首所規劃的美好時代仍舊遙遙無期,然而埋怨和不滿的語言只能在酒館的角落裡聽到,和這個秋天大多數時間的好天氣一樣,意大利平民們對於目前的平靜氣氛感到滿足,他們對於羅馬重整軍備的勃勃野心顯得十分冷漠。

然而,在具有悠久歷史的羅馬城內,一股蠢蠢欲動的陰暗勢力卻打算把這個熱愛足球、追求浪漫與時尚的國度推上另一條道路。

“元首,特使來了!”

副手敲門的時候,對自身形象十分看重的意大利元首正在仔細的整理衣裝。

“請他進來吧!沒有得到我的命令之前,任何人都不準打擾我們談話!”

“遵命!”

副手側身作出一個請的姿勢。

隨後進入這個房間的人穿着一身純白的燕尾禮服,此人個子不高,長着一張典型的東方面孔,年紀看起來不過大,頂多四十七八歲的樣子,一頂高高的白禮帽小心翼翼的捏在手裡。

“噢,特使先生,你來了!請坐吧!”

墨索里尼雙手拇指卡在腰間的皮帶上不慌不忙的和對方打着招呼,並示意對方在旁邊的椅子上入座。

“尊敬的元首大人,能夠再次見到您真是榮幸之至!”來者深深的鞠了一躬,身子彎成接近90度角。放眼整個世界,也只有一個國家的人熱衷於這樣的禮儀,因而來者地身份不難揣測。

“嗯!嗯!”

整個意大利除國王維克托伊曼紐爾三世之外地位最顯赫的人對於這種禮儀顯得十分滿意,他微微昂着頭、高高挺着胸膛。緩步走到來者身旁,而對方的身高也再一次讓他感到信心倍增。

“特使先生在羅馬的飲食和住宿還習慣吧!”墨索里尼關切的問到。

來者又鞠了一大躬,“感謝元首大人關心,貴國的招待十分周到,在下謹代表我國政府向元首大人以及意大利政府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嗯!嗯!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墨索里尼繞到來者身後,“特使先生到羅馬有多少天了?”

特使不假思索地答道:

“尊貴的元首大人,在下受天皇陛下委託來此已有整整30天時間!”

“一個月!嗯!”意大利人想了想,故意問他:“閣下覺得需要多長時間完成貴國天皇交代的任務?”

“這……”特使花了一點兒時間想了想。給出了一個較爲得體的答案:

“這還要看尊貴的元首大人和貴國政府那邊的安排了!其實,我國天皇和政府並沒有給在下限定時間,只是……只是我國與德國之間的戰事元首大人也知道,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日本國民在德國人的轟炸中喪生!唉……”

原本氣氛和諧一下子變得莫名的沉重,剛剛還得意洋洋地墨索里尼臉上有些掛不住了。

“是啊,德國人地確有些欺人太甚了!對於貴國目前的處境,我們感到深深的同情和遺憾!好在經過我們意大利政府地努力以及我個人的私下游說,柏林那邊終於……”

墨索里尼說到這裡便止住了,他昂着頭等着看對方吃驚的表情。

“什麼?元首大人是說……柏林那邊同意接受我們停戰談判的請求了?”

特使果然是又驚又喜。

墨索里尼下巴昂得更高了一些,“沒錯!雖然具體的方式、時間、地點安排還沒有確定。但他們已經在原則上同意和貴國坐下來談一談如何以和平方式來結束這場戰爭!”

“噢!這真是……太感謝了!太感謝了!”

如釋重負的日本特使連連鞠躬。嘴裡不停的說着感謝,彷彿眼前這個不單單是意大利元首而是整個日本的救星一般。

“哈哈哈!”墨索里尼滿意的笑了起來,“爲了紀念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讓我們合影一張!西蒙!”

應聲推門進來地,是剛纔那位副手,他一看墨索里尼的手勢便知道元首大人又要拍照了,他連忙朝外面招呼道:“安東尼奧!”

一個戴着畫家帽、胸前跨着一部大號相機、渾身上下充滿藝術氣質的中年男性便大大方方的走進墨索里尼的書房,他熟練的找到最佳拍攝角度,而那邊的墨索里尼早已擺好姿勢。

“元首,開始了!”

咔……咔……

閃光燈的強光讓來自日本的特使有些眩暈,但微胖地意大利元首看來是愈發的精神了,臉上始終洋溢着發自內心的笑容。雖說這位特使帶着秘密使命而來,但性質並非不可告人。所以墨索里尼吩咐副手在沖洗照片的時候要多洗一份,他將在親筆簽名之後送給這位來自東方的特殊客人。

在耐心的滿足了這位意大利元首的表現欲之後,日本特使再次鞠躬。

“尊貴的元首大人,如果沒有其他吩咐的話,在下就先回去覆命了,國內也一定在焦急等待着我們的消息!”

墨索里尼揮手讓攝影師出去,等房門被關上之後,他走到特使身旁,壓低聲音說道:

“希望貴國不會忘了之前允諾的事情!”

“元首大人請放心。只要德國人解除對日本的海空封鎖,我們就會在第一時間將禮物送來!當然,如果元首大人願意的話,也可以派遣艦船到日本來!”

聽到這話,墨索里尼滿意的點點頭。

“嗯嗯,我相信貴國政府的誠意!作爲一個愛好和平的人,我也衷心希望貴國能夠早日迎來和平!”

又一次將身子彎成大蝦米狀之後,日本人滿心歡喜的離去了。這種變異的心態在以往恃強凌弱的戰爭中並不少見。甲午戰爭中的清朝官員們就是這樣讓國人心碎。

時過境遷,當年的勝利者如今也陷入同樣的窘境。

“西蒙!”

日本人離開之後,墨索里尼旋即喚來自己的副手。

“元首有何吩咐?”

“發報給格蘭迪伯爵,告訴他們可以在那份協約上簽字了!”

說這話的時候,墨索里尼嘴角洋溢着一種得意的笑容,而他的這句話,正是數百公里之外一場重要會議的關鍵點。

希臘雅典,以地中海區域各國海上防務力量均衡爲主題地國際性軍備會議正在進行中。與會各國均是地中海沿岸國家——希臘、德國、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法國、阿爾及利亞、塞爾維亞。值得一提的是,先後重獲獨立的阿爾及利亞和塞爾維亞並沒有屬於自己的海軍,他們僅有的海上力量是少得可憐的近海巡邏艇,根據德阿、德塞協定,他們的海岸線由德國海軍代爲保護。

除去阿爾及利亞和塞爾維亞,剩下的六個國家以德國和土耳其最強,希臘、意大利、西班牙實力較爲接近,受限於德法停戰協定,法國海軍只能建造和使用一些噸位較小的輕型艦艇,屬於純粹的防禦性海軍。

在以往地非戰爭時期。德國和土耳其在地中海地戰艦數量、噸位通常佔到這一區域海上力量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這種一邊倒的情況下地中海成了這個世界上最平靜地海域。然而,近年來這種情況正悄然發生着改變。

產生變化的首要因素當屬德日戰爭的爆發,爲了對付擁有強大海軍的日本帝國。德國人將自己在地中海區域的大部分軍事力量調往遠東和印度洋,不久之後,土耳其也組建了以原地中海艦隊爲骨幹的派遣艦隊遠征東方,整個地中海頓時出現一種“海軍力量真空”;其次,意大利人的重整軍備也是引起地中海局勢變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德奧意戰爭結束後,意大利人失去了全部的海軍主力艦,儘管奧匈帝國解體之後奧意協定中限制意大利人建造和擁有戰艦的條款已然失效,可是限於財政等等原因,意大利人在1923年之前都沒有一支像樣地艦隊,直到1923年初意大利政府宣佈建造戰後首艘戰列艦“羅馬”號。人們纔想起這個曾經的準一流海軍強國。

1925年夏天,標準排水量3.3萬噸、滿載排水量達到3.5萬噸的“羅馬”號正式加入意大利海軍戰鬥序列。這艘裝備9門343毫米艦炮、最高航速達到28節的戰列艦現代化程度頗高,它的服役讓一海之隔的希臘感到壓力陡增,雖然此時的希臘擁有三艘戰列艦,卻都是1914年以前下水的舊無畏艦,雖然火力可觀但航速、機動性以及主要設備性能都已大大落後於時代。於是,在意大利人宣佈建造羅馬級第二艘“愷撒”號之時,希臘政府迫不及待的向德國提出購建一艘3萬噸級新式戰列艦和一艘沙恩霍斯特級重巡洋艦地請求,這筆訂單在1926年初方獲得德國政府批准。

並由德國的不萊梅日爾曼尼亞海軍造船廠和不來梅造船廠承建。

希臘人原本希望憑藉這兩艘新銳戰艦來平衡伊奧尼亞海的力量對比,然而在這兩艘戰艦完工之前,意大利人又開工建造了一艘重型巡洋艦和一批新式潛艇,並宣佈組建了意大利海軍潛艇部隊。儘管德國和土耳其先後對意大利人的這一舉動表示了擔憂,但德俄戰爭和對日戰爭準備使得這兩個國家無暇對意大利政府採取進一步的限制措施。

1928年秋,當同盟國聯軍在東南亞、印度洋、太平洋中部以及大洋洲與日軍激戰正酣之時,“羅馬”號的姊妹艦“愷撒”號完成最後的測試和裝配投入現役,加上同期服役的另一艘戰艦“那不勒斯”號——意大利人在戰後建造的首艘輕型航空母艦,意大利海軍正式成爲足以傲視希臘和西班牙海軍的強大力量,即便是德國,也必須集中自己在地中海的主力艦隻才能和這支全新的意大利艦隊抗衡。

在這種情況下,意大利人,確切的說是墨索里尼和他的政府,並沒有就此放慢加強海上軍備的腳步。在1929和1930兩個財年,內閣先後批准了兩艘羅馬級改進型戰列艦和一艘中型航空母艦的建造計劃,一旦兩項計劃得以完成,意大利海軍的實力將成倍增加,爲此感到深深憂慮的已經不是國力有限的希臘政府,就連地中海東岸的土耳其和德國政府也坐不住了。於是,由希臘人提出召開、德土等國積極響應的地中海區域部長級防務會議應運而生,在地中海沿岸八國中,意大利政府是最後一個接受邀請的,他們派出的代表也是各國代表中最後抵達希臘雅典的。

帶着相同的目的,除意大利之外的7個國家代表很快就達成一致,他們認爲應該簽署一份防務力量限制意向書,限定各國海軍艦艇數量和噸位,以避免惡性軍備競賽、保持地中海的穩定局勢,這可以看作是地中海範圍內的“華盛頓條約”。儘管這個結果並不要意大利人拆毀現役以及在建中的任何一艘戰艦,意大利代表卻始終不願接受這份協定,他們今天提出協定中意大利海軍的規模應該提高,明天又提出各國主力艦數量應一同縮減到一個合理的水平,後天又以必須向國內請示爲由進行拖延,以至於原本一週就能結束的會議到了第三個星期仍沒有結果——由於這項協定本來就是針對意大利的,一旦意大利人中途退出,會議也就毫無意義了,德土等國只好在會場之外作努力。

僅在這點上,墨索里尼政府的決策無疑是很成功的,雖然這並不是德國接受意大利作爲中立第三國在德日之間進行停戰斡旋的唯一決定因素,卻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德國人下決心提前結束這場戰爭。當羅馬的密電傳到雅典之後,意大利代表格蘭迪伯爵爽快的在這份意向書上簽字,地中海迎來了一個新的時代——海軍假日。

第144章 夏威夷之夜第8章 馬德里街頭第71章 轉折第30章 炮火第21章 盟友與敵人第1章 法國人的微笑第16章 裝甲穿插作戰第37章 訓兵術第33章 合擊第36章 各自領命第44章 故人來訪第10章 勇者之戰第15章 倫敦天空第29章 亂世浮生第47章 忍者pk第8章 最後一課第46章 潛流第9章 歐亞大橋第37章 瓜分和平第22章 法國莽夫第46章 在天空中賽跑(中)第32章 女王的復活第19章 尊嚴第3章 我們絕非軟柿子第153章 春雪第12章 維也納和會第9章 暴風驟雨第22章 葬禮第41章 擴軍時代第11章 梳理第50章 我的世界我作主第5章 右路危機第26章 貢比南騙局第131章 利矛與堅盾(下)第77章 七.七第2章 我猜我猜第39章 橙色計劃第7章 邊境摩擦第127章 一路向北(下)第82章 見風駛舵的參戰國第13章 挖掘第10章 看不見的陰影第9章 展示會的特殊客人第30章 嘿,我要走了第43章 不經意之間第49章 灰色天空,風邊世界第22章 永恆的主題第20章 追擊邱吉爾(中)第5章 落葉第49章 灰色天空,風邊世界第69章 意外的焦點第16章 吃了還想吃第16章 狩獵第29章 鋼鐵優勢第147章 濃縮就是精華(中)第12章 空之主宰者(5)第138章 時代的分界線(上)第22章 法國莽夫第18章 忠誠的代價第21章 狂飈急進第22章 無恥的旗幟第2章 右路拼殺第5章 戰爭休止符第40章 血染長空第8章 厲害角色第18章 橋(1)第32章 新秀第50章 超級夜襲第41章 擴軍時代第15章 答案第36章 衝向戰場第21章 奔騰年代第18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5)第88章 花瓶第88章 花瓶第14章 柏林的新戰略第7章 最長的一天(7)第29章 我的艦隊第22章 咖啡與果品之爭第7章 興登堡奇蹟第56章 圈套第37章 徹底的革命第69章 意外的焦點第47章 U213第6章 百年慶典第23章 最後的馬賽曲第49章 法蘭西的夜空第45章 開幕式第64章 解放第31章 共怒第23章 東線戰幕第12章 鷹之怒第1章 新的世界第12章 維也納和會第2章 最長的一天(2)第11章 皇家軍火第15章 使壞第33章 進退第6章 安內
第144章 夏威夷之夜第8章 馬德里街頭第71章 轉折第30章 炮火第21章 盟友與敵人第1章 法國人的微笑第16章 裝甲穿插作戰第37章 訓兵術第33章 合擊第36章 各自領命第44章 故人來訪第10章 勇者之戰第15章 倫敦天空第29章 亂世浮生第47章 忍者pk第8章 最後一課第46章 潛流第9章 歐亞大橋第37章 瓜分和平第22章 法國莽夫第46章 在天空中賽跑(中)第32章 女王的復活第19章 尊嚴第3章 我們絕非軟柿子第153章 春雪第12章 維也納和會第9章 暴風驟雨第22章 葬禮第41章 擴軍時代第11章 梳理第50章 我的世界我作主第5章 右路危機第26章 貢比南騙局第131章 利矛與堅盾(下)第77章 七.七第2章 我猜我猜第39章 橙色計劃第7章 邊境摩擦第127章 一路向北(下)第82章 見風駛舵的參戰國第13章 挖掘第10章 看不見的陰影第9章 展示會的特殊客人第30章 嘿,我要走了第43章 不經意之間第49章 灰色天空,風邊世界第22章 永恆的主題第20章 追擊邱吉爾(中)第5章 落葉第49章 灰色天空,風邊世界第69章 意外的焦點第16章 吃了還想吃第16章 狩獵第29章 鋼鐵優勢第147章 濃縮就是精華(中)第12章 空之主宰者(5)第138章 時代的分界線(上)第22章 法國莽夫第18章 忠誠的代價第21章 狂飈急進第22章 無恥的旗幟第2章 右路拼殺第5章 戰爭休止符第40章 血染長空第8章 厲害角色第18章 橋(1)第32章 新秀第50章 超級夜襲第41章 擴軍時代第15章 答案第36章 衝向戰場第21章 奔騰年代第18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5)第88章 花瓶第88章 花瓶第14章 柏林的新戰略第7章 最長的一天(7)第29章 我的艦隊第22章 咖啡與果品之爭第7章 興登堡奇蹟第56章 圈套第37章 徹底的革命第69章 意外的焦點第47章 U213第6章 百年慶典第23章 最後的馬賽曲第49章 法蘭西的夜空第45章 開幕式第64章 解放第31章 共怒第23章 東線戰幕第12章 鷹之怒第1章 新的世界第12章 維也納和會第2章 最長的一天(2)第11章 皇家軍火第15章 使壞第33章 進退第6章 安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