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夜遇敵寇

.“紅鷹2號,紅鷹2號,有沒有什麼發現?”

“暫時沒有!我這邊一切正常,你那邊呢?”

“一樣!”

“再飛10分鐘返航!再飛10分鐘返航!”

“明白!”

兩架銀灰色的戰鷹低空呼嘯而過,機腹下那黑黝黝、圓滾滾的炸彈在地面上也能看見。

就在它們剛剛飛過的一片樹林中,一雙雙警惕的眼睛終於將目光挪向別處。

“白天睡大覺,晚上行動,我們是老鼠嗎?噢,可憐的老鼠!”

坐在大樹下的俄國兵言語中充滿了失望和無奈,他們穿着土黃色軍服,身上卻沒有背囊,旁邊也沒有槍支,手裡那着一種非常奇怪的皮氈帽,沒有帽檐,沒有棱角,看來更像是用來保護腦袋不受撞擊的。

就在這時,從這名俄國兵不遠的一棵大樹後面傳來低低的交談聲,仔細聽去,那竟是兩人在用日文交談:

“青山君,他們在說什麼呢?”

“他覺得很鬱悶,不能光明正大的行軍,竟要像老鼠一樣躲藏!”

“笨蛋,在德國戰鬥機和轟炸機眼皮底下行軍不是自找死路嗎?”

“少佐說的極是,這場戰場似乎是沒有懸念的,可怕的德國人!”

“不,戰爭還不能這樣結束,德國人必須在俄國付出代價,最好是元氣大傷,這樣他們就沒有功夫來干涉我們大日本帝國的大東亞戰略了!”

“少佐覺得我們多久能夠擊敗支那軍隊?半年還是一年?”

“噢不不不,三個月,最多三個月!”

“可是我們的陸軍和海軍在澳大利亞打了一年多才……”

“青山君,請不要將澳大利亞人和支那人混爲一談!澳大利亞人多是英人後裔,戰爭中又得到英人的大力協助,戰爭才捱了那麼長時間,但那也只是負隅頑抗罷了!就憑我們大日本帝國陸海軍的強大實力,那場戰爭從一開始就是註定了結果的!”

“少佐認爲支那戰爭也是如此?”

“當然,只要該死的德國人不插手。青山君,相信我,皇軍三個月足以佔領整個支那!”

當一陣低沉的嗡嗡聲從空中傳來的時候,日語交談地聲音嘎然而止,不止是這個聲音,整片樹林中幾乎只能聽到風的聲音,不一會兒,兩架銀灰色的戰機再一次從樹林上空飛過。然後越飛越遠知道完全消失。

從那棵大樹後面走出來兩個人,兩個與俄國人相比十分矮小的人,一個臉上長着兩塊橫肉,表情顯得非常不善,另一個比他稍爲高那麼一點,臉瘦瘦長長,戴着一副與臉型極不相配的圓框眼鏡。

“青山君,激烈的戰鬥近日將至,祝君好運了!”說話的是那臉上有橫肉的傢伙。

“明石少佐……”眼鏡一個立正,很是感動地鞠了一躬。”祝君在這歐洲之地爲帝國爭光!”

橫肉男即是他口中的明石少佐。扶着腰佩的戰刀,同樣回了一個鞠躬禮。

在兩人身後不遠處一個有一個用枝葉遮蓋住上半部分的大傢伙,從這裡望去能夠看到下半部的暗色履帶。放眼望去。在空中難以觀察到的地方,這樣的東西還很多很多,它們上面都塗着俄國陸軍的徽標,但這並不妨礙它們擁有一顆三菱重工的“心”。

這支所謂的俄國第4獨立坦克旅裡所有地坦克都是在遠東地海參威重型機械工廠組裝的,而建立於1927年的這個機械工廠實際上是俄日秘密地合作項目,即俄日共同出資,日方提供技術人員、圖紙、發動機、火炮和裝甲鋼板,主要物資從日本運來,然後由俄方工人進行組裝,坦克所有權歸屬俄國。但是生產技術卻屬於日本,此外日本陸軍還派遣了一批“志願”人員駕駛其中一部分坦克,德俄戰爭爆發之後,這些人更是隨同俄軍一道調往前線,明石久嘉少佐就是這些日本“志願者”的指揮官。

隨着日落的臨近,炎炎夏日的熱潮終於漸漸散去了,站在樹蔭下,從身旁吹過的風逐漸恢復了清晨時候的那種涼爽。一個舒服的午覺之後,在這片樹林中走動的人變得多起來。晚飯時間到了,人們各自拿出背囊中的乾糧就着涼水吃起來。先遣那兩個日本人也不例外,他們與另外一些各自一樣矮小的同類圍坐在一起,數量居然有五十人之多。這些人吃地不僅有面包、幹饃之類的俄軍食品,還有好些從本國帶來的油汪汪的肉罐頭,儘管沒有加熱,但那淡淡的油肉香味還是吸引了許多俄國兵。

日本人卻不管這麼多,一個個吃得有滋有味,一個低級士兵模樣的還拿着一個大水壺給軍官們一一倒“水”,那清酒的香味隨風飄散開來,俄國士兵們不禁羨慕得口水直流。

可是,一陣疾馳而至的馬蹄聲打攪了這些人的美餐,一名騎着白馬地哥薩克神情緊張的從樹林外奔來,一直到樹林中一座小小的營帳前才翻身下馬,惹得周圍的人都將目光聚集到了那裡。

半分鐘之後,一位穿着少將軍服的俄國大鬍子從營帳內走出來,左右環顧幾眼,對一旁候命的副官低聲交待了一通,副官點點頭,高喊:

“集合,準備戰鬥!”

從同伴那裡得知俄國人的意思之後,那長着兩塊橫肉的明石少佐扔下手中的麪包站了起來,拔出戰刀,嘰裡咕嚕說了好一段,然後率先奔向不遠處的一個“大草堆”,猴子般爬到上面,掀去蓋在上面的樹枝,打開一個鐵蓋子,一哧溜鑽了進去。不一會兒,“草堆”後面噴出一陣清煙,緊接着開始移動,待枝葉紛紛掉落之後,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輛與普通卡車差不多大的履帶戰車,細節上雖與德式坦克有很大區別,但看得出來設計者的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德國石頭系列坦克和美國克里斯蒂系列坦克的影響,小而圓高的雙人炮塔,炮管口徑、長度適中,但車底到地面的距離明顯較高。這樣的設計有利於越野行進,但最大的缺點便是增加了坦克地整體高度,2.6米的高度幾乎與德國的iv型坦克一樣,但是這種被命名爲“八六式”的中型坦克整體卻只有15噸,比德國的iv號坦克少了8噸,比德軍目前使用的iii號改進型也少了將近3噸。

見自己的頭兒行動迅速,剛纔還圍攏在一起的日本兵們也不甘落後,他們一個個飛快地奔向自己的坦克。根本不用說清理地上殘留的食物了,那些印着日文的罐頭也就這樣被丟棄在大樹下面。

沒過多久,由尼基塔將軍指揮的這支俄國第4獨立坦克旅便做好了出發的準備,這時太陽剛剛下山,光線雖然在逐漸減弱,但吃盡了德國空軍苦頭的俄國人還是耐心的等待天完全黑下來纔將坦克一輛一輛開出樹林。

在這片樹林南面大約10公里的地方,隸屬於德國中央集羣的一支裝甲先遣部隊正打算從西面快速穿插到斯摩棱斯克後方,以截斷俄第5集團軍地後路,在里加、佈列斯特、基希納烏還有基輔,德軍所使用地都是這種以裝甲部隊爲先鋒的快速穿插戰術。並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圍殲戰的勝利。唯有明斯克地俄國守軍溜的比較快,使得德國北集羣在那裡撲了一個空。

天黑之後,德國空軍的空中偵察和掩護作用大大減弱。在這種情況下,瓦爾特摩德爾上校謹慎的命令他的部隊稍稍放慢行進速度並以戰鬥隊形前進——一個擁有25輛坦克和15輛突擊炮的坦克營位於部隊的最前方,兩個裝甲戰鬥營和四個坦連混合居中,接着是一個摩托化步兵團、一個搭乘卡車的機械化步兵團和一隊裝載輜重的後勤卡車,居於最後方的仍是一個標準坦克營。

1891年出生於東普魯士耶裡霍夫肯特欣地瓦爾特摩德爾有一位擔任普魯士皇家樂隊指揮的父親。中學畢業之後的1909年,小摩德爾參軍了,並且被分配到著名的東普魯士集團軍,以少尉軍銜參加了1914年的世界大戰,戰爭中曾兩度負傷,到戰爭結束時已經晉升爲陸軍上尉。此後繼續在德國第8集團軍中服役,陸續擔任步兵營長、機械化步兵團長職務。1923年調任德國裝甲集羣第2裝甲軍任第9機械化旅擔任參謀長,在1924年隨部隊一道遠征美國,其才能受到上級的賞識,戰後晉升裝甲兵上校並擔任該裝甲軍第2裝甲師的一名旅長。

作爲經歷過1914年比亞維斯托克戰役的德國軍官,摩德爾不會忘記俄國人避開德國空軍偵察長途偷襲基蒙的驚人舉動,更不會忘記沃爾貝克師一天之內損失上萬人地慘劇,沒人能夠否認偵察機在戰爭中的作用,但是過於依賴這些高技術兵器的話。基蒙和沃爾貝克師便是最好的教訓。

良好的警惕性讓這支執行快速穿插的德國裝甲部隊免除了一場災難,在斯摩棱斯克西北方15公里處,做好伏擊準備的俄國坦克旅與自己的目標——對敵手還茫然不知的德國快速裝甲旅相遇了。

在幾乎同一時間,上百門俄國坦克炮將47毫米、57毫米和75毫米的穿甲炮彈統統砸向位於最前方的德國坦克營,可以說德美戰爭之鑑終究給了日本人許多重要的提示,美軍裝甲部隊的覆滅讓他們看到了德國坦克火力與防護的強大,因此日本政府委託三菱重工和藤田兵器研究所開發在火力、防禦上能夠與德國主力坦克相抗衡的坦克和反坦克武器,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藤田兵器研究所開發出了40倍徑的47毫米炮、38倍徑的57毫米炮和35倍徑的75毫米炮,而三菱重工也用原有的航空汽油發動機改進成爲200馬力的坦克發動機,坦克主體也由三菱重工的設計師設計完成,一座擁有30毫米正面裝甲的炮塔位於車體縱向中心偏右位置,分爲裝配57毫米炮的a型和裝備75毫米炮的b型,a型可在1000米距離上擊穿50毫米厚的鋼質裝甲,b型則可以在同樣距離上擊穿80毫米厚的鋼質裝甲,當然,這些數據都是用日本本國的鋼質裝甲試驗時取得的,而日本裝甲質量之劣是公認的事實。

且不論雙方武器性能如何,日德主力坦克之間的第一次碰撞就這樣發生了!俄軍在800米距離上的第一輪炮擊聲勢很足,雖然光線不是太好,但是密集的炮彈還是紛紛落在公路附近,正沿着公路行進的那些德國坦克和突擊炮當場吃了好些炮彈,第一時間便有一輛iii號坦克被俄軍的75毫米穿甲彈貫穿了車體裝甲,連鎖的爆炸將這輛尚有七成新的坦克化成一團火球,另外幾輛走在最前方的iii號情況也不太好,在履帶被炸壞之後,它們只得在原地向俄軍坦克隱藏的陣地開火,但是不一會兒便被對方強大的火力徹底擊毀。

相比之下,擁有厚實裝甲的iv號坦克在敵方的第一波打擊面前損失稍爲小一些,只有兩輛被打壞了履帶,剩下的則紛紛離開公路邊退邊射擊,十幾輛突擊炮原本就車體低矮,而且是在iii號和iv號坦克後面,因此在俄軍的第一波炮火中大都安然無恙,但是車長們絲毫不敢怠慢,剎車、左轉、倒車,一輛一輛推到道路另一側的田野中。

遭此突然打擊,摩德爾心裡也咯噔了一下,看到自己的先頭部隊在俄軍的猛烈炮火打擊下損失不小,他迅即命令到:

“坦克1營,各車保持正面朝向敵人,以倒車檔有序後退!坦克2營迅速離開公路進入左側曠野地帶,裝甲戰鬥團、機械化步兵團的士兵立即下車散開!第3坦克營呈戰鬥隊形散開,注意保護車隊後部!通訊兵,向軍部發報!”

訓練有素的德國士兵們在這種突發情況下並沒有太多的慌亂,尤其是遭遇炮擊的先頭坦克部隊更是在摩德爾下達命令之前就自覺的採取了一些有利於避免損失擴大的行動,但是俄軍佔據着有利地形,火力相對集中,在短短几分鐘之內就又有幾輛德國坦克發生爆炸。

第1章 我難過第41章 重返柏林第104章 訪問南京第50章 幸運中的不幸第3章 月夜惡魔第40章 誤會第45章 推土機行動第33章 烽煙起第24章 明爭暗鬥第41章 皇家野獸軍團第100章 別了,美利堅第42章 誘迫第45章 在天空中賽跑(上)第45章 不安靜第16章 死神的風笛第58章 空中管風琴第3章 我們絕非軟柿子第21章 憨人第44章 平靜之海第17章 維也納之夜第7章 興登堡奇蹟第49章 專家的寶貴意見第94章 世紀海戰之序幕第17章 甲級戰犯第6章 男爵歸來第17章 揚名之戰第19章 不期而遇第32章 回光第15章 威廉大帝第8章 馬德里街頭第52章 殺敵一千第14章 我是間諜我怕誰第74章 王牌第91章 玫瑰.鮮血第69章 意外的焦點第40章 塞翁失馬第93章 一批巡洋艦第38章 聯合艦隊第38章 聯合艦隊第29章 沉淪的島國第5章 潘興的助手第11章 皇家軍火第79章 橫掃千軍第1章 新的世界第15章 選人風波第33章 碰壁第142章 刀鋒上的較量(中)第26章 走向抗戰第96章 海嘯第18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5)第9章 戰場第11章 鋼鐵雄心第39章 虎狼之鬥第23章 海軍會議第49章 不列顛艦隊第46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25章 狼與狽第11章 鋼鐵雄心第32章 戰鬥的號角第131章 利矛與堅盾(下)第11章 來自帝國內部的風第42章 狂風暴雨第39章 兵匪遊戲第17章 寶庫第17章 寶庫第13章 空之主宰者(6)第19章 我們都是騎士第36章 外交糾紛第15章 選人風波第17章 奮力一博第15章 反對無效第32章 命運行動第42章 狂風暴雨第18章 蘇30第17章 大西洋攻略第43章 山東響馬第47章 海的力量第40章 獨中兩元第50章 再會,海參威第99章 最後的對決第8章 殺意第23章 巨人肩膀第35章 財富與慾望第24章 不列顛的黃金第42章 面對面第34章 兄弟第10章 名人第29章 海軍榮耀第100章 判斷第17章 維也納之夜第11章 敗家子第48章 砸殼第43章 各自前進第32章 女王的復活第27章 旅行第25章 戰在遠東第12章 鷹之怒第20章 重返華盛頓第48章 新格局第8章 殺意
第1章 我難過第41章 重返柏林第104章 訪問南京第50章 幸運中的不幸第3章 月夜惡魔第40章 誤會第45章 推土機行動第33章 烽煙起第24章 明爭暗鬥第41章 皇家野獸軍團第100章 別了,美利堅第42章 誘迫第45章 在天空中賽跑(上)第45章 不安靜第16章 死神的風笛第58章 空中管風琴第3章 我們絕非軟柿子第21章 憨人第44章 平靜之海第17章 維也納之夜第7章 興登堡奇蹟第49章 專家的寶貴意見第94章 世紀海戰之序幕第17章 甲級戰犯第6章 男爵歸來第17章 揚名之戰第19章 不期而遇第32章 回光第15章 威廉大帝第8章 馬德里街頭第52章 殺敵一千第14章 我是間諜我怕誰第74章 王牌第91章 玫瑰.鮮血第69章 意外的焦點第40章 塞翁失馬第93章 一批巡洋艦第38章 聯合艦隊第38章 聯合艦隊第29章 沉淪的島國第5章 潘興的助手第11章 皇家軍火第79章 橫掃千軍第1章 新的世界第15章 選人風波第33章 碰壁第142章 刀鋒上的較量(中)第26章 走向抗戰第96章 海嘯第18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5)第9章 戰場第11章 鋼鐵雄心第39章 虎狼之鬥第23章 海軍會議第49章 不列顛艦隊第46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25章 狼與狽第11章 鋼鐵雄心第32章 戰鬥的號角第131章 利矛與堅盾(下)第11章 來自帝國內部的風第42章 狂風暴雨第39章 兵匪遊戲第17章 寶庫第17章 寶庫第13章 空之主宰者(6)第19章 我們都是騎士第36章 外交糾紛第15章 選人風波第17章 奮力一博第15章 反對無效第32章 命運行動第42章 狂風暴雨第18章 蘇30第17章 大西洋攻略第43章 山東響馬第47章 海的力量第40章 獨中兩元第50章 再會,海參威第99章 最後的對決第8章 殺意第23章 巨人肩膀第35章 財富與慾望第24章 不列顛的黃金第42章 面對面第34章 兄弟第10章 名人第29章 海軍榮耀第100章 判斷第17章 維也納之夜第11章 敗家子第48章 砸殼第43章 各自前進第32章 女王的復活第27章 旅行第25章 戰在遠東第12章 鷹之怒第20章 重返華盛頓第48章 新格局第8章 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