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稀釋兵權

天子聽了三鬥師兄師部說的話反問:“朕懂你說的,我也知道紋龍將軍絕非是要害朕之人,他兩次均無逼架之意我都知道,但是就是兩次朕都從內心裡感到了種無形的壓力,這種壓力從第一次到第二次,雖經過了紋龍將軍兵權的衰減,但壓力未減絲毫。

朕有一種感覺在那裡,只要是紋龍將軍,無論他手裡有百萬軍隊,還是現在的六十萬,都有一種氣蓋雲天的氣勢,壓得人喘不過所來,再也不像是在青龍寺期間,只要有道謹師兄在,我就感覺到非常安全,沒有擔驚受怕。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感覺難道就是因爲我當了天子而紋龍恢復了將軍之職就產生了?”

三鬥師兄說:“對,我也覺得是這樣,當他是道謹的時候,他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奉先王之命,保證皇上的安全。而當他是紋龍將軍的時候,先王已經不在了,但是出於對先王的絕對忠誠,紋龍將軍的任務就是保全整個大江。

他一介武將,還得爲全大江的長久發展去考慮更多,所以他不得不更加嚴格的扶正皇上,讓皇上在天子之位,穩定發展,這麼做也真是難爲他了。我覺得沒有見到先王最後一面,也是紋龍最懊悔的了,他在先王臨終都沒有給他下一個任務,他就只能竭盡全力地保全大江,而忽略了天子的內心感受了。”

天子說:“也就是說,父王的離世,還在影響着整個大江的發展?”

三鬥師兄說:“是的,先王對於大江,有太多放不下,大江還有好多事都沒能在先王身上完成,所以皇上繼承了帝王之位,自當以繼任先王遺志,繼續將大江發揚光大纔是。”

天子說:“這些我自然知道,但是這種無形的壓力你得想辦法幫我除掉才行。”

三鬥師兄說:“皇上若真要這樣,也不是不可,只是得委屈了紋龍將軍。”

天子連忙問到:“你又有什麼妙計?”

三鬥師兄:“此不爲計,只是再將軍隊做個調整而已,皇上總是擔心紋龍威望太大,氣勢壓人,只需將其調離京城,離皇上遠點即可。”

天子說:“紋龍向爲全國大將軍,要他離京,就得罷其職位,這是萬萬不可的。”

三鬥師兄解釋說:“我之意,並非罷其大將軍之職。紋龍大將軍之職不可動搖,朝中軍中,人人皆知。既然降不了他,我們可心提其他人上來,與其平起平坐,這樣,同職位多了,就可以實行隨機調離京城,大江全國都得駐軍,要調紋龍去哪,全憑皇上之意了。”

天子不惑,示意三鬥師兄說的詳細些,三鬥師兄便將自己詳細之意慢慢說來。

想當年先王南征北戰,身邊從不乏驍勇之將,雖紋龍將軍以不敗將軍而名耀天下,傲視羣雄。但其他將軍征戰多年也缺常用將軍,仔細查查大江創立史,不少將軍均是赫赫有名。而如今還健在朝中爲官的,加上紋龍還有二十四人,他們個個身經百戰,常勝少敗。

以這些人的威望,和紋龍將軍平起平坐,絕對夠格。

天子立馬要求三鬥師兄回去整理好另二十三人的戰績的傳記,一秉上報。天子仔研讀一番後,覺得可行,便擇一日,在早朝對包括紋龍將軍在內的二十四名將軍重新嘉獎,追爵加封。

朝中,太監光念二十四將軍顯赫戰功,都花了近兩個時辰,追加獎勵,並賜他們爲“大江全國二十四大將軍”,特別強調其職不用功赫功淺論高低。二十四大將軍全賜黃金萬兩。

二十四大將軍中,二十名分列於全國二十大州郡,各州郡一名大將軍,因地不同,各領兩萬至三萬不等駐各州郡,總計五十萬。分隊排號第五軍至第二十四軍,分隊爲名號均以大將軍姓名命名,各自爲營。

剩餘十萬將士均分爲四大分隊,排第一至第四軍,分別爲:

第一軍王閏士部,領兩萬五千軍駐京東錦州地界;

第二軍蔡維來部,領兩萬五千軍駐京南克州地界;

第三軍孫思倍部,領兩萬五千軍駐京西盛安郡地界;

第四軍羅克部,領兩萬五千軍駐京北肖城郡地界。

此四人在戰亂時,戰功戰績最爲平淡,但常常在關鍵時刻起到救急作用,多次救架有功,得到先王的絕對信任,於是自然成了保護京城東南西北的主力軍。

二十四大將軍無人異議,追爵加封之事得到完全認可。剩餘二十軍,也在第二天皇榜中詔千天下:

第五軍,孫德部,駐鵝郡;

第六軍,羅給部,駐坍郡;

第七軍,馬吉克部,駐奧城;

第八軍,孫思部,駐大非;

第九軍,齊野部,駐小非;

第十軍,衛爾夫部,駐達州;

第十一軍,彭力部,駐蘭州;

第十二軍,彭來垠部,駐新城;

第十三軍,林梓部,駐孟州;

第十四軍,柯英部,駐賽卡;

第十五軍,赫特部,駐麥城;

第十六軍,魏澤德部,駐華郡;

第十七軍,鮑克部,駐密州;

第十八軍,任途部,駐多州;

第十九軍,龐森部,駐齊州;

第二十軍,賴可部,駐都城;

第二十一軍,白努部,駐葛州;

第二十二軍,夏特部,駐駱駝峰;

第二十三軍,蔣致部,駐幽州。

最後分封的就是第十二四軍,紋龍部,領兵兩萬整,駐守大江最北邊塞,湖州。所謂皇命不可違,尤其是這十二四大將軍倒是忠誠之士,皇上又是以嘉獎之法分封官爵,他們再沒有理由拒絕。

分軍駐地之事在短短數日內火速完成,紋龍將軍也不例外地領了兩萬軍隊去了大江最北邊的湖州駐守。

駐進湖州,此處條件極爲艱苦,一片荒涼,百里無人,爲此,天子還特意調集大量物資,在這裡建設軍營。

剛來到這裡,手下便有將士抱怨:“這湖州荒野,百里開外,纔有人居住,大江界外更是荒無人煙,自古以來,還沒有哪個朝代在此駐軍,爲何我們要在這裡駐軍?”

關於在湖州駐軍,紋龍早已看出端倪,紋龍一生經歷的戰爭無數,條件比這裡艱苦百倍的也有,但他都不懼怕,只是搞不懂天子爲何出此意,大江十九大州郡,加上保衛京城四方,只容得下二十三位大將軍,這湖州也自是勉強加上的一個州,其實這根本不算個州,在幾天前連個地名都沒有,人們只叫此處爲北塞。

紋龍想過若天子只是在爲少一個州郡安置大將軍,自己可主動提出不領軍駐地,但想想或許是天子不想再有武將在朝中,一心相以文治國,倘若是天子這樣爲國着想,那自己願意到這艱苦的地方來。

於是也教育自己的屬下:“皇上這樣安排肯定是有他的道理,我等奉命行事即可,雖說條件最艱苦,但是皇上對於咱們的物資也是給的最多的,既天子寄予厚望於此,我等當以堅決執守此地,方對得起皇上厚愛。”

屬下繼續報怨:“早聽說過跟隨紋龍將軍,就不怕打敗仗,但是在這等荒涼之地,簡直就是屈材了紋龍將軍。”

紋龍將軍示意屬下不要再報怨,說:“既然大家都知道和我一起從不會打敗仗,那就不要報怨,我紋龍從來不會虧待手下每一個將士。我紋龍不打敗仗,並不是因爲專門找皇上挑好打的仗打,我也打過不少以少勝多的仗。我所打之仗,全是先王親自派定,並不是我去挑選,好打的仗誰都想打,那不好打的硬仗就不用派人去打了嗎?

和平年代也是一樣,好的駐地誰都想去,艱苦的地方難道就不用派人去駐守嗎,這裡難道不是大江的國土嗎,你們不想來此,別人不想來此,大家都不想來此,那這裡就永遠不駐守嗎?

不管前朝守不守軍,如今是大江,這塊土地就是大江的,作爲大江的將士,就該不論好壞地駐守每一寸土地,不是嗎?”

說完屬下將士全都沉默不言,紋龍將軍繼續說:“我打仗從來不強求將士,只帶自願跟我的人,今天也是一樣,凡是有不願意留此地者,均可以找我說,我立刻將你們調進大江任何一個你們想去的地方駐守,沒有任何條件。不只今天,今後任何時候誰覺得吃不了苦的都可以提出離開,我絕不強留。”

說完將士們的士氣立刻被提了上來,沒有一個人提出離開的,衆將士一起高喊:“誓死跟隨紋龍將軍、誓死跟隨紋龍將軍……”日後實際也證明這兩萬將士絕對是剛強之軍,無論條件多麼的艱苦,都沒有一個人離開。

鼓舞的兩萬將士的士氣,紋龍親自帶着他們開荒拓土,在條件極其差的情況下建立駐地,艱難地完成了皇命。守衛着大江的最北塞。

紋龍將軍也常常想起當今天子,從他的休官留職,到後面的減稅福民,再到減輜留精,最後到分封官爵,全大江上上下下,從百官到州官,從商人到平民,每個大江的人,都在受到天子愛戴和照顧,大獲利好。唯有自己從全國大將軍,成爲了一方駐守的將領。

第一百零四章 假裝議和第八十八章 青門七子第三十一章 登峰問天第一百八十九章 紋龍傳說第三十四章 何以逍遙第五章 獨闖青門第八十章 恨別恩師第二章 青峰七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獨挑羣雄第一百六十三章 痛失愛徒第五十九章 覓蹤黑石第八十八章 青門七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暫歸太平第三十章 如意人生第八十九章 神力趨影第一百二十七章 青門再帖第六十八章 覆滅逍遙第一百零三章 十級青峰第一百八十章 力證青龍第一百四十九章 連敗衝靈第一百六十六章 進軍靈盳第一百一十二章 暫歸太平第九十三章 又得寶刀第五十八章 尋石覓影第一百四十七章 會聚武林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門大亂第二十八章 鬥志乾坤第七十三章 七子謝罪第一百四十九章 連敗衝靈第四十七章 再造寶刀第一百一十四章 不計前嫌第三十二章 造極顯趨第九十四章 滿血歸來第一百五十章 頂級較量第一百六十二章 焚堂指路第三十三章 峰聚英雄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雨腥風第六十六章 七級青峰第二百零一章 再返青龍第三十七章 獨戰八門第一百七十一章 敗走靈盳第二百章 重整三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真假歸元第一百一十八章 恩情再造第一百八十四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六十八章 巧破誘計第一百三十九章 青門遇劫第一百九十章 季民是福第二百零九章 毀寺保國第一百六十二章 焚堂指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青門掌局第三十四章 何以逍遙第九十七章 徵王陵室第一百零五章 信以爲真第九十一章 重鑄紋鋼第八十章 恨別恩師第七十七章 解禁歸元第三十一章 登峰問天第十四章 二斗戎平第一百一十章 談判靈界第二百零九章 毀寺保國第六十六章 七級青峰第三十章 如意人生第一百四十一章 暫別青門第一百三十四章 共討青門第一百零五章 信以爲真第一百一十六章 捨生取義第三十三章 峰聚英雄第一百零五章 信以爲真第一百一十五章 義氣用事第八十七章 七子讓位第一百六十五章 主攻靈盳第三十一章 登峰問天第一百零七章 矛盾升級第一百零一章 狂妄自囂第一百一十二章 暫歸太平第四十七章 再造寶刀第一百三十四章 共討青門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捨東月第一百三十八章 靈界無往第一百一十一章 三訪靈盳第一百九十二章 休朝再起第三十四章 何以逍遙第二十四章 三鬥戎平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回青門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靈二冕第六十一章 巧奪鐵石第一百三十九章 青門遇劫第七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四十七章 會聚武林第一百七十四章 歸元赴靈第六十五章 獨孤迷案第九十二章 喜覓高徒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尚天子第二百章 重整三軍第五十二章 殆盡鐵石第一百四十三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五十二章 復門之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主攻靈盳第八十一章 怨極生恨
第一百零四章 假裝議和第八十八章 青門七子第三十一章 登峰問天第一百八十九章 紋龍傳說第三十四章 何以逍遙第五章 獨闖青門第八十章 恨別恩師第二章 青峰七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獨挑羣雄第一百六十三章 痛失愛徒第五十九章 覓蹤黑石第八十八章 青門七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暫歸太平第三十章 如意人生第八十九章 神力趨影第一百二十七章 青門再帖第六十八章 覆滅逍遙第一百零三章 十級青峰第一百八十章 力證青龍第一百四十九章 連敗衝靈第一百六十六章 進軍靈盳第一百一十二章 暫歸太平第九十三章 又得寶刀第五十八章 尋石覓影第一百四十七章 會聚武林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門大亂第二十八章 鬥志乾坤第七十三章 七子謝罪第一百四十九章 連敗衝靈第四十七章 再造寶刀第一百一十四章 不計前嫌第三十二章 造極顯趨第九十四章 滿血歸來第一百五十章 頂級較量第一百六十二章 焚堂指路第三十三章 峰聚英雄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雨腥風第六十六章 七級青峰第二百零一章 再返青龍第三十七章 獨戰八門第一百七十一章 敗走靈盳第二百章 重整三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真假歸元第一百一十八章 恩情再造第一百八十四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六十八章 巧破誘計第一百三十九章 青門遇劫第一百九十章 季民是福第二百零九章 毀寺保國第一百六十二章 焚堂指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青門掌局第三十四章 何以逍遙第九十七章 徵王陵室第一百零五章 信以爲真第九十一章 重鑄紋鋼第八十章 恨別恩師第七十七章 解禁歸元第三十一章 登峰問天第十四章 二斗戎平第一百一十章 談判靈界第二百零九章 毀寺保國第六十六章 七級青峰第三十章 如意人生第一百四十一章 暫別青門第一百三十四章 共討青門第一百零五章 信以爲真第一百一十六章 捨生取義第三十三章 峰聚英雄第一百零五章 信以爲真第一百一十五章 義氣用事第八十七章 七子讓位第一百六十五章 主攻靈盳第三十一章 登峰問天第一百零七章 矛盾升級第一百零一章 狂妄自囂第一百一十二章 暫歸太平第四十七章 再造寶刀第一百三十四章 共討青門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捨東月第一百三十八章 靈界無往第一百一十一章 三訪靈盳第一百九十二章 休朝再起第三十四章 何以逍遙第二十四章 三鬥戎平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回青門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靈二冕第六十一章 巧奪鐵石第一百三十九章 青門遇劫第七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四十七章 會聚武林第一百七十四章 歸元赴靈第六十五章 獨孤迷案第九十二章 喜覓高徒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尚天子第二百章 重整三軍第五十二章 殆盡鐵石第一百四十三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五十二章 復門之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主攻靈盳第八十一章 怨極生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