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沈譽

儘管從小受到父親的鐘愛,可在由主母,也就是他的嫡母把持家務的家中他還是受盡了歧視和冷遇;他越是優秀和俊美,越是不卑不亢,這樣的歧視和冷遇就越是明顯。這樣的生活使他的性格堅毅但情緒有些陰沉。他努力讀書,十七歲就考取了進士合格,沒有依仗父兄的庇廕供職於門下省做了個錄事。明君治下,晉身官場這個嶄新的廣闊的世界,令他見識增長了不少,填補了他生活上的一部分不如意。最大的樂趣是結識了一些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物,就好象清河郡王李翼——出身高貴,卻沒有半點迂腐的架子,爲人豪放曠達,待人誠懇真摯。李翼確實是很喜歡這位文采飛揚、樣貌俊秀的少年。當聽到他決意永不納妾的宣言時,嘖嘖稱奇之後,就半開玩笑的說:“看來沈五郎是做駙馬的最佳人選。等有機會我就向皇上推薦沈五郎。”沈譽一聽,也不謙虛,大大咧咧地道謝:“如果真是這樣,必定奉上八大缸的謝媒酒。”

原本是朋友間的玩笑,李翼不料卻真有這樣的機會——皇后向他徵詢長寧公主的駙馬人選。於是他先假惺惺的說了幾個名字,就重點的推薦好友沈譽。這樣做不但是實現承諾,更重要的是他確實對自己的這位朋友的樣貌、才華和性情都有信心;而且對長寧公主這位堂妹也是真心喜愛的,對成全這樣一對璧人認爲是義不容辭。不想則已,一有這個想法,他就發現倆人各方面還真是很般配。一從宮中出來,他就直奔沈府。

自從沈譽在朝中做了官,他在家中的地位就上升了,還與李翼這樣的宗親貴族交上朋友,府上的各人都對這位五少爺另眼相看了。僕人很恭敬的把李翼帶到沈譽所在的書房。

一見面,李翼就嚷道:“謝媒酒我要西市的慶雲春——八大缸,你說的。”

沈譽感到莫名其妙,放下書卷,瞪着眼睛要求對方講清楚。

“哎,還是不要高興得太早……”李翼稍微收斂剛纔的興奮情緒,把在宮中發生的事告訴了沈譽。最後他說“就是這樣了,皇后要爲公主選駙馬,要是你被叫到宮中,也不要驚慌,鎮定就是了——說不準,你這小子真的要當駙馬爺了!”

沈譽俊臉一紅,心猛的跳了起來:雖然也許對於一些貴胄子弟來說做駙馬並不等於上了天的事,可對於他來說,卻是最好不過的了。做了駙馬就幾乎等於可以擺脫這個家庭:因爲在生活上駙馬和公主自然有御賜的府邸,那樣自己就可名正言順的搬出這座宅院;在身份上,成了駙馬同自己那些嫡出的兄弟不但能夠平起平坐,甚至還要高出一截了,嫡母再也不能夠給臉色自己看——雖然知道不應該,可只在心裡想就覺得痛快。況且這些姑且都不論,就是隻看娶公主這事本身,也是天下男子寐求不得的美事,誰不知道張太妃是以教養和美貌見寵於先帝的,她的女兒也是一個美麗而且文雅的公主。想到這裡他反而覺得這樣美好的事是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

看見沈譽的臉色先是變紅,然後又變白,李翼不明究竟,問道:“怎麼啦,是不想當駙馬,還是擔心當不了?”

“李兄你是知道的。離開這裡另立門戶是我的夙願,可高攀公主這樣的事,我豈敢奢望。”

“我就知道你會擔心這個,可我覺得皇后倒是沒有這樣的考量,只要對公主好就行,我也是覺得你會好好的善待長寧才極力推薦你的。畢竟,長寧是我的堂妹,我是想你做我的堂妹夫,彼此也攀攀親戚。至於其他的,反正咱們也控制不了——而且說到公主,誰敢說不是高攀呢?問題是皇后和皇上讓不讓你高攀而已。”

沈譽沉默不語。

“對自己有信心,我確實是覺得長寧對於你來說是再也沒有更好的姻緣了。”

沈譽用眼神謝過李翼,對方輕鬆地拍拍他的肩,一切心意盡在不語中。

第一次這樣的近觀皇后,他完全同意他的父親曾經說過的話:那女人天生是皇后,誰也拉不倒她。在這樣近距離的看,美麗——無疑是的,高貴又天然嫵媚的氣質,莊重又不失靈活的神態,華貴又不失清雅的穿戴打扮。簡而言之,她的獨特魅力在於即使是在一百名絕世美人中也會被認出這是一位皇后。難怪宮中盛傳她失寵,可皇上一直都沒有廢她,也許就連後宮佳麗三千的皇帝也找不到這樣一位好象天生就戴着一頂后冠的女人。

面對沈譽情不自禁的打量、顯得有些失禮的目光,皇后的神色沒有一點改變,反而輕輕的微笑着,她一見到沈譽就想清河王的話果然不是騙人的;眼前的這位年輕的男子,面如冠玉,蘊藉風流,對答自如,態度不卑不亢,最難得的是眉宇間的那份沉穩的氣質,那蘊藏了一份能夠提供長在深宮的少年公主最好的呵護的保證。她很滿意,同時得意的想,正在簾後窺看的那對母女也會滿意的。

從明德殿出來,沈譽已有七分把握:皇后對他是滿意的;第二天,連剩下的三分也肯定了,因爲皇帝要在御書房單獨召見他。

李重第一次這樣認真的打量這位年輕的門下省錄事:果然有一張討女人歡心的臉,可在碰上他的目光的那一刻,他也對這位通過了自己妻子和妹妹考驗的美少年生出好感——眼睛是不會騙人的,這是一雙正直而有抱負的男人的眼睛。先前李重已經把沈譽考進士的應策看了一遍,覺得這位士官子弟應該是務實而正直的人,現在這種感覺得到了印證。於是就在當刻,皇帝把沈譽加封爲給事中。這在品位上比原來是升了二級,實際上,給事中是很有實權的職位,屬於“三司受命”中的一司,直接爲皇帝辦事,所以只授予皇帝信任的有能力的人。

當沈譽回到沈府的時候,整座侍郎官邸都沸騰了。須知道,在沈家的子侄當中,家長沈侍郎以下就是沈家的長子、身居戶部郎中的沈益,雖同是五品上的官品,但論實權和榮耀,還遠比不上“三司受命”的給事中。老侍郎竟控制不住喜極而泣,那位平日白眼相待的嫡母,此刻也扯出虛假的笑容。終於有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可他知道更大的驚喜還在後頭。

五天後,聖旨下,許降長寧長公主於戶部侍郎沈望之子、給事中沈譽!這一次,不但沈府,而是整個朝廷都沸騰了,人人不甘落後的去巴結這一位新出爐的駙馬都尉、當今天子的妹婿。

兩月後,皇宮裡的唯一一位公主出嫁,皇室已經很久沒有辦喜事了,皇后完全有理由爲公主操辦一個熱鬧豪華的婚禮。

當日,帝后登御太極正殿,盛裝的公主和駙馬在此向帝后行禮後,由西門出,一路節幡鼓鐸,儀物華美,喧鬧非凡,京都士庶莫不爭道觀之。最後送親行列到達昌化裡,公主的新府邸就在這裡。一對璧人從此在此相親相愛,扶持一生,這無需庸語。

再說皇宮裡的宴會,分爲兩處,一在延喜樓,由皇帝賜宴在京五品以上官員的公宴;另一處設在那一位嫁出女兒的張太妃所居住的明和宮園子裡,純粹是皇族的家宴。這是皇后的主意,原本做母親的在這樣的日子就要重視的,而且在不那麼正式的庭院裡,家宴的氣氛更濃。

在臨時擺設出來的宴席上衆位皇親國戚起先還謙讓有禮,慢慢的就不客氣起來,男女雜相而坐,情態放縱。之所以會這樣,黃湯的功力必不可少,可人人望其馬首是瞻的皇帝的表現也讓衆人放下了顧慮。幾杯下肚,李重的臉就泛出迷醉的紅暈,坐在他身旁的皇后不由提醒他不要貪杯,可他就是像要逞強的少年一樣,再一氣猛灌幾杯,然後歪歪斜斜的靠在皇后身上,這時候大家都還都清醒,看着他們平日尊貴冷峻的皇帝是如此酒後失態,同時也看到以冷靜矜重著稱的皇后是怎樣帶着無奈的微笑一次又一次企圖不留痕跡的推開自己的丈夫,並非常耐心的低聲提醒他要注意儀態。再過一陣,其他人也醉醺醺的時候,納蘭實在不能再忍受皇上幾乎把身體重量全壓到她身上,就招呼李牧把皇帝扶回長生殿——讓他去歇息吧,趁着還有幾分意識,要不真醉倒了,要讓人擡回去多不雅觀啊。

天子的雙眼,因爲醉意呈現迷濛的紅色,這雙眼睛擡起來看看伸手扶他的李牧和其他幾位太監,又看看自己懷中的納蘭,帶着醉意一手撥開李牧等人,繼續摟靠着皇后,熾熱的氣息呼在皇后的脖子間,像任性的孩子不肯離開自己的母親溫香的懷抱。納蘭的臉也開始發燙了,她下意識的別開李重的臉,不讓他把那些熱乎乎的帶着酒味的氣息呼到自己的脖子上,可她實在控制不了一個醉了的、沉甸甸的男人的無意識舉動,剛別開,下一刻,他就又恢復了原先的形態。

看着皇后爲難又羞澀的摸樣,李牧建議道:“皇上醉了,不如就勞煩皇后送皇上回宮。”

納蘭看看衆人,似乎已經沒什麼人注意到她現在狼狽的樣子了,想這有道理。就同另外一位年輕的太監扶着李重起來。這回皇帝沒有拒絕,搖搖擺擺的站起來,一隻手摟着皇后,一隻手靠着那名太監,由着他們把自己帶出去。

到達長生殿的時候,納蘭已是香汗淋漓——想不到一個男人的一半重量有這麼沉。小心地扶着皇上躺在牀上,她不禁坐在牀沿上氣喘噓噓。醒酒的蜜茶送上來了,她正要去端來,牀上的人以爲她要離開,伸手一下抓住她的手,呢喃道:“不要走!”

納蘭心一驚,回頭看李重,通紅的臉和脖子,眼睛是閉着的,雙眉緊蹙,嘴脣有些乾裂,心裡一時生出無限的憐愛,她輕輕的抽出自己的手,柔聲說:“皇上要喝蜜茶了。”

這話象有魔法似的,眉頭舒展了,手也鬆開了。納蘭接過宮女手中的醒酒茶,李牧把皇帝扶坐起來,納蘭一口一口地喂他喝,對方順從的一口一口,不緊不慢的喝着,他一邊喝一邊以高溫的目光籠罩着皇后的臉龐。在這宮裡只有他的皇后可以這樣坦然的直面他的目光,哪怕這目光比平時的熾熱百倍,她還是能夠神色不動——他不禁有些失望和氣惱。

其實納蘭在這樣的目光的注視下已經很不自在了,只是她的自制力很不一般,表面上若無其事的繼續喂李重喝蜜茶,心裡是焦急地想着趕快完事離開;不知爲何,她恐懼這樣的目光,這種恐懼是無法說清楚的……李牧何等老到,他一見這樣的氣氛,就悄悄地揮手讓所以的人都退下去。

終於喝下最後一口,納蘭鬆了一口氣,因爲按平常的情形,她做妻子的責任就完了,可以退下去了;可回頭一看,身後的太監和宮女一個都不見了,殿上空蕩蕩、靜悄悄的,只剩牀上醉酒的人和坐在牀沿伺候的自己!

她覺得氣氛遽然變的緊張、曖昧甚至有些詭異,慌忙欠身向皇帝告退,“陛下好好歇息,臣妾也告退了。”

李重早就注意到其他人悄悄的退下了,心想這李牧雖老,卻不糊塗,知情識趣。現看到一向冷清的皇后被嚇住了,心裡生出幾分邪惡和得意的感覺。其實他不想在酒醉的現在要了他這位數月來一直討好不果的妻子,他決心要在最好的時機下好好的品嚐這位夢寐以求的、有着“妻子”之名十年的女人。可是……不妨嚇唬嚇唬她!——“已經很晚了,皇后辛苦半日,不必回去了,今夜就在這裡安歇吧。”

納蘭擡起頭吃驚萬分的看着李重那張似笑非笑的臉,認定他只是在開玩笑,可一時不知道說什麼才能使自己脫困。片刻才咬咬牙說:“臣妾還是回自己的宮裡睡得舒適,在這裡會打擾陛下歇息的。”

“可朕願意被皇后打擾呢?”皇后爲難的樣子他覺得很有趣,繼續戲弄道。

“可臣妾覺得自己的寢宮睡的舒適。”——納蘭從不擔心會得罪這個男人,這是十年來養成的習慣。

“如果朕的每位妃子都像皇后這麼說,那朕豈不是真成了‘孤家寡人’了。”——半醉的皇帝聽到這樣的話自然覺得不快,以嘲弄的口吻提醒她:你是高高在上的皇后,可畢竟也是屬於我的女人,不要太放肆了。

皇后臉一紅,頭再也擡不起來了,低聲說:“如果陛下……要人……伺寢,我讓李總管去宣……”

“朕一夜用不着兩位嬪妃伺寢。”李重第一次看到皇后這樣羞澀不知所措的樣子,心像要被融化似的。有要把對方緊緊摟在懷中的衝動,於是故意說這樣不正經的、有違他平常作爲的話。

以夫妻的名義相伴了十年,經歷了人成長中最重要的時期,納蘭太瞭解李重了,明知道他確實是故意逗自己,要讓自己爲難的——就像少年時代故意爲難自己而要她扇一夜扇子一樣,想剛纔還對他心生憐憫,好心的喂他醒酒茶,就覺得恨恨的。可到底也奈何不了他,只得說:“那臣妾就在這裡伺候吧。”說完,就站在原處不動,心裡想:好,看你能把我怎麼樣,扇一夜的扇子這時還嫌涼,而且喝了那麼些酒就不相信你不睡覺!

見皇后似乎是真生氣了,知道玩笑開太大了,又想起自己以前的那些“劣跡”,李重覺得愧疚起來,口氣溫和了下來,說:“你生氣了?”

不做聲。

“莫要生氣!朕只是跟皇后開玩笑罷了。不過,皇后真是辛苦了,就在這裡歇吧。”——從來不曾有過的溫柔語氣,幾乎是哀求。

聽到這樣的話,納蘭疑惑地看着他,猜量着他又是打什麼主意。

“過來!”——還是很溫柔的語氣,更是加上誘惑人的神態。

——這難道是被他的嫡母、她的姑母評價爲生了一副絕好的皮囊,卻不解風情的男子嗎?納蘭的疑惑更深,腳下像生了根似的,一動不動。

年輕的皇帝耐性就那麼一點,見對方還是不爲所動,就氣惱了,不禁厲聲道:“叫你過來!”

這纔是正常的他——納蘭反而鬆了口氣,自覺移步上前,還是很疑惑的看着李重,目光在詢問:你想幹什麼——直說吧!

李重覺得剛纔好一點的精神現在又被眼前的這個女人耗盡了,沒好氣的說:“上來睡吧,我也累了。”說完就自顧躺下,閉上眼了。

睡就睡吧,難道要抗旨不成?

躺在牀上,納蘭涌起一陣懷念的感覺,十年前,倆人也是這樣躺在同一張牀上,情形也是這樣互不干擾,各睡各的。雖然說對於一對夫妻而言,這是不正常的,可現在她生出一種類似頓悟的感覺,即使不是真正的夫妻,在這個鮮少真情的宮廷裡倆人已經相伴生活了十年,這十年發生了多少變故?經歷了多少人和事?這裡麪包含的情義還是彌足珍貴的——像朋友,也像家人;而且……對於自己而言,沒有其他人可以相伴了——除去了他,沒有人了,沒有了他,也就失去了存活的意義了……是啊,無論自己怎樣努力,怎樣掙扎,怎樣自欺欺人,“崔納蘭”這個人到底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一個叫崔納蘭的皇后而已——所以,他還是自己最重要的人。

掖庭宮就這麼點大,宮裡人的事就這麼點多;天還沒有亮,皇后在長生殿皇上的御牀上過夜的消息就傳遍了內宮,怕是沒到天黑,就可以傳到外朝諸位親貴大臣的府上了。

5.長寧公主8.情義兩全成佳偶7.芸兒4.落水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8.情義兩全成佳偶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14.第 14 章13.遇刺5.長寧公主1.金秋壽慶2.裴中洛8.情義兩全成佳偶1.金秋壽慶1.金秋壽慶7.芸兒10.千秋節2.裴中洛8.情義兩全成佳偶6.沈譽8.情義兩全成佳偶10.千秋節4.落水2.裴中洛7.芸兒8.情義兩全成佳偶4.落水5.長寧公主5.長寧公主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14.第 14 章11.崔彥朋8.情義兩全成佳偶13.遇刺6.沈譽4.落水7.芸兒4.落水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11.崔彥朋13.遇刺11.崔彥朋1.金秋壽慶7.芸兒4.落水13.遇刺10.千秋節11.崔彥朋10.千秋節14.第 14 章1.金秋壽慶11.崔彥朋8.情義兩全成佳偶10.千秋節4.落水6.沈譽2.裴中洛4.落水7.芸兒7.芸兒11.崔彥朋14.第 14 章11.崔彥朋13.遇刺10.千秋節7.芸兒7.芸兒1.金秋壽慶10.千秋節7.芸兒13.遇刺6.沈譽11.崔彥朋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7.芸兒1.金秋壽慶5.長寧公主8.情義兩全成佳偶2.裴中洛7.芸兒4.落水7.芸兒11.崔彥朋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8.情義兩全成佳偶14.第 14 章5.長寧公主11.崔彥朋
5.長寧公主8.情義兩全成佳偶7.芸兒4.落水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8.情義兩全成佳偶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14.第 14 章13.遇刺5.長寧公主1.金秋壽慶2.裴中洛8.情義兩全成佳偶1.金秋壽慶1.金秋壽慶7.芸兒10.千秋節2.裴中洛8.情義兩全成佳偶6.沈譽8.情義兩全成佳偶10.千秋節4.落水2.裴中洛7.芸兒8.情義兩全成佳偶4.落水5.長寧公主5.長寧公主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14.第 14 章11.崔彥朋8.情義兩全成佳偶13.遇刺6.沈譽4.落水7.芸兒4.落水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11.崔彥朋13.遇刺11.崔彥朋1.金秋壽慶7.芸兒4.落水13.遇刺10.千秋節11.崔彥朋10.千秋節14.第 14 章1.金秋壽慶11.崔彥朋8.情義兩全成佳偶10.千秋節4.落水6.沈譽2.裴中洛4.落水7.芸兒7.芸兒11.崔彥朋14.第 14 章11.崔彥朋13.遇刺10.千秋節7.芸兒7.芸兒1.金秋壽慶10.千秋節7.芸兒13.遇刺6.沈譽11.崔彥朋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7.芸兒1.金秋壽慶5.長寧公主8.情義兩全成佳偶2.裴中洛7.芸兒4.落水7.芸兒11.崔彥朋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8.情義兩全成佳偶14.第 14 章5.長寧公主11.崔彥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