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朝堂激辯

bookmark

羣臣譁然,誰也想不到範閒竟是寧折不彎的性情,死都不肯自辯一二。吏部尚書顏行書將臉一黑,正準備說些什麼,一擡眼卻看見列在自己前方的那幾位超品大員都悶不作聲,這纔想起來,事情肯定不會這麼簡單。

樞密正使秦老將軍花白鬍子在殿風裡蕩着,老眼微眯,似是睡着了。顏行書往側下方一瞄,秦老將軍的兒子樞密院參贊秦恆也緊緊閉着嘴,再也沒有初春時提議範閒出使北齊的勇氣。

軍方保持沉默是應有之義,一方面他們與監察院的關係良好,另一方面這是京都官場的侵伐,他們沒有必要插言。但是文官之首的舒大學士也是一臉恭謹,卻像是沒有聽到殿前這番對話,幾位尚書都成了泥塑的菩薩。

顏行書暗自揣摩一二,似乎沒有必要爲了遠在信陽的長公主得罪範閒這個愛生事的小黑狗,於是也把嘴巴閉了起來。

見沒有大臣出言訓斥範閒,皇帝陛下的臉色卻依然沒有緩和,眸子裡閃過一道寒光,盯着範閒說道:“你不自辯,那就聽聽賴卿如何分說吧。”

左都御史賴名成領旨上前,將奏章中關於範閒的道道不法事全數唸了出來,一筆一筆,倒真是清清楚楚。範閒心頭叫苦,心說這位左都御史果然不愧姓了個賴字,怎麼把什麼事兒都賴到自己頭上了?一處那些小兔崽子上個月索的賄銀,和自己能有什麼關係?

朝堂之上一片議論之聲,投往賴名成與範閒的眼光都變得有些古怪了起來。都察院所參之事中,首當其衝的,便是宮中戴公公涉嫌爲其侄戴震檢蔬司事發,向監察院提司行賄銀兩。衆大臣以想你這小賴怎麼還敢把事情扯到宮中?另一方面又在鄙視範閒。這大好的機會,居然只收了老戴一千兩銀子,這朝上站着的前輩們,誰還有那個心思收這些小錢?

聽到事情涉及宮中,皇帝陛下卻是面色不變,竟是直接喊侍衛去傳了淑貴妃那宮中的戴公公來朝堂對質。

衆官雖然心知這等查案地法子實在有些胡鬧,但誰也知道陛下不是位拘囿於腐規俗矩的人物,加上也都好奇這件事情到底會怎麼了局。所以都悶不作聲。

不一時,戴公公便被領上殿來,他早就知道今天朝會上說的何事,心中惴惴之餘,也是好生納悶,心想自己送銀票只不過經了宜貴嬪的手,那位主子性情開朗,但向來嘴風極嚴。加上與範閒又是拐着彎的親戚,怎麼也不會將自己賣了亞,這風聲又是怎麼傳到都察院去了?

上殿之後,先呼萬歲,再呼冤枉。戴公公蹶着屁股老淚橫流,對着皇帝止不住的磕頭,力承絕無此事:“陛下向來嚴禁宮中奴才們與朝臣相通,老奴膽子小。更不敢違例,說到這位小范大人,奴才確實聽說他的名字,因爲……”

戴公公可憐兮兮地看着龍椅上的皇帝陛下:“這全天下人都知道範詩仙地大名,奴才雖是個殘廢,但也是慶國的殘廢,聽說小范大人出使北齊,爲聖上增光添彩。心裡也自然高興,日常閒談中免不了會提到小范大人。可是,奴才連小范大人的面都沒有見過,又怎麼可能行賄?”

左都御史賴名成冷冷問道:“戴公公真沒有見過範提司?”

戴公公跪的膝蓋生痛,心裡早已經將這個多管閒事的御史罵了無數遍,聽到問話後驟作恍然大悟狀:“想起來了,去年送聖旨去範府的時候,曾經見過小范大人一面。不過當時是傳旨。所以是進門即走,如果這算見過……也只有這一面。”

戴公公接着嚎哭着賭天發誓道:“萬歲爺啊。老奴真的只見過小范大人這一面,如果我還見過他,讓我腸穿肚爛,不得好死,下輩子還做公公。”

這誓發的夠毒,陛下怒罵道:“說地什麼狗屁話!”

賴御史卻是眉間微有憂色,說道:“行賄之事,也不見得雙方一定要見面……戴公公,本官問你,你是否有位遠房侄兒叫戴震,在燈市口檢蔬司做個小官?”

戴公公不敢隱瞞,點了點頭。

賴御史正色稟道:“陛下,那位戴震便是位貪……”他將監察院一處查案的事情全數說了一遍,然後雙眼盯着範閒,冷冷說道:“敢請教範提司,這位戴震如今又在何處?”

範閒想了一會兒之後,回答道:“此案已結,這名叫戴震的小官吐出贓銀後,已經奪職,如今的去向,本官卻是不知。”

賴御史冷冷說道:“好一個不知,明明是你受了戴公公賄賂,私法犯官,那戴震在檢蔬司六年,不知道貪了多少宮的銀子,提司大人一句不知,一個奪職,只是收了些許銀子便將他放走,真不知道這其中有何等樣地玄妙。”

範閒不慌不忙,有條不紊地應道:“院中查實,戴震六年裡一共貪了四百七十二兩銀子,依慶律第三則之規定,數目在五百兩以下者,奪職返銀,加處罰金,並不需要移送刑部。此案審結,戴震除官,罰銀千兩,不知道賴御史以爲本官如此處治有何不妥,有何玄妙?”

戴震的案子是監察院查的,至於他到底貪了多少,還不是範閒的一句話。

賴御史氣急反笑道:“四百七十二兩?範提司莫不是欺瞞這朝中百官沒長眼睛吧?”

這話就說地極重了,範閒卻反而笑了起來:“當然,戴震經手還貪了些青菜瓜果之類,依例也應該折算成現銀,如此說來,的確是院中辦事不夠細緻,賴御史提點的有理,本官在此謝過。”

賴御史見他一味胡攪瞞纏,大怒喝道:“豈有此理!那戴震這六年裡少說也貪了四千兩銀子!民怨沸騰至極,範提司一力爲其瞞護,究竟意欲何爲!”

朝堂上一片安靜,只聽得到這位御史大夫怒意充盈的逼問。

範閒緩緩擡起頭來,用微寒的目光看了這位御史大夫一眼,往前輕輕踏了一步。

賴御史看見他那張俊美面容上的寒意,一時心志爲其所懾,下意識地退了一步。

範閒盯着他的雙眼,忽然開口一字一句說道:“意欲何爲?民怨沸騰?”

他深吸了一口氣,譏誚說道:“敢請教賴御史,你身爲都察院御史,身負風聞奏事之責,既然你口口聲聲說戴震貪了這麼多銀兩,民怨沸騰極大……那這六年裡,都察院怎麼沒有一篇奏章提及此事?難道你纔是真正想瞞護其人罪行的官員?民怨沸騰,你怎麼不提請京都府尹捉拿歸案!”

他驟然發怒,朝堂中衆臣都爲之一怔。

範閒不給賴御史說話地機會,寒聲說道:“本官執掌一處不過月餘,便查出戴震貪贓之事。賴御史這六年裡久知戴震民怨極大,卻是不言不語,當個啞巴!監察院查了案子,倒成了不是,都察院的御史大人們整整當了六年啞巴!……”

“當了六年啞巴!如今卻說我監察院貪贓枉法!”

範閒對着龍椅上的皇帝揖手一禮,回身怒意十足地質問着賴御史:“我倒想請教大人,您究竟意欲何爲!”

連環炮一樣的逼問,當場就把左都御史打蒙了,他知道自己先前說了一句錯話,結果就被範閒抓住了把柄——如果承認都察院對戴震貪贓一事並不知情,那範閒強說戴震只貪了四百多兩銀子,也沒可能再翻案。他先前一怒之下,說出戴震貪銀極多,民怨極大,卻是中了範閒的套——身爲都察院御史,既然明知此事,爲什麼六年裡沒有一絲動靜?偏偏要在監察院查了案子的情況下,跳將出來參劾查案之人,這個事實經由範閒點出之後,便成了都察院眼紅監察院,誣攀虛構罪名的有力佐證。

朝堂上的衆大臣看着賴御史地目光便有些不善了,而看着小范大人地眼光卻有些佩服,這些老狐狸們當然清楚這件事情中的根節,只是範閒當廷挖洞,賴御史當廷跳下,這份功力與準頭,實在是令這些老狐狸們也有些忌憚——這哪裡像一位入官場不過一年地年輕人!

衆人在心中暗歎,這範閒是詩也寫的,架也打的,如今官也會做,真不知道範建這個老錢簍子的命怎麼會這麼好,養了這麼好一個私生子出來。

左都御史賴名成氣的雙脣直抖,一拂雙袖,對陛下跪了下來,沙啞着聲音激動稟道:“臣職行有虧,請陛下嚴懲。但範提司枉法一事,陛下不能輕縱,由大理寺細細查探,定有所得!”

皇帝早已經聽的有些不耐煩了,看見範閒的表現,龍目之中閃過一絲微喜,旋即狀作不耐道:“好了好了,你堂堂左都御史,不知道一個送菜小官的貪贓枉法事也是正常,有什麼好懲的。只是記住了,日後莫要再在朝堂之上誇大其事,用民怨來說事兒……朕不是北魏或北齊的皇帝,慶國也不是那種國度,邀清名這種事情以後莫要做了。”

邀清名?賴名成又羞又怒,死也不肯接受這種名聲,咬着牙跪在地上不肯起身,連連叩頭。

末章後來第15章 糖葫蘆與慶廟第11章 避暑何須時第30章 同一條路第116章 看,上去很美第154章 荊戈刺秦!第34章 官司臨頭第30章 鬥狠第100章 笑看英雄不等閒(二)第101章 笑看英雄不等閒(三)第10章 第五宗師?第151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下)第147章 正陽門前的伏擊第116章 月明非爲夜行人第74章 宮中小樓隱風動第84章 都是京都來的人第四十六章第6章 河畔新絲令人倦第125章 明家悲情的背後第150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上)第2章 山裡的月光第30章 有歌者來第60章 葡萄架倒了第101章 春之道第1章 朝議(一)第157章 定州軍的定第62章 御前栽贓第2章 無名黃書第105章 夢中雪山,盆中血水第28章 王十三郎第39章 老範與小范第128章 宮與朝第34章 雨夜回憶第48章 螞蟻上樹?第8章 再闖府第76章 祝您飛黃騰達第四十五章第9章 獨一處第76章 第三代第31章 攔街第6章 他鄉遇故知第102章 荒唐言第119章 驚豔一槍第35章 京中殺人細無聲第139章 波瀾起第49章 種毒第85章 拼第八十八章第43章 收樓第140章 誰不驚?第32章 馬車春色第6章 河畔新絲令人倦第49章 陳園有客第161章 南慶十二年的彩虹(三)第148章 那些月兒第30章 京外第42章 我的人,他們的人第56章 別院之間苦心思第63章 破題第20章 榮歸(一)第134章 誰家府上第15章 窗外第2章 爭道第57章 墳第39章 望京第35章 慶曆四年春第89章 夜風中的輪椅第75章 空有一物,劍有一手第117章 京都閒人第37章 人在廟堂,身不由己第41章 梳頭第84章 子系中山狼(上)第31章 攔街第10章 你糊我糊大家糊第18章 京官的反擊第123章 亂江南第四十七章第38章 司理理的秘密第15章 黑與白的間奏第120章 冬又至第42章 大婚(一)第33章 竹帥第四十八章第84章 子系中山狼(上)第144章 蘇州城來了位異客第147章 輻射風情畫以及傳奇第3章 老丈人笑談君山會第51章 鴻門宴上道春秋(四)第144章 蘇州城來了位異客第72章 滿身風雨,我從海上來(一)第14章 歸來第122章 開樓殺人夜第17章 權臣剛剛上路第134章 誰家府上第145章 廟裡有個人(下)第25章 蓋羊毛毯的老人第40章 算術第3章 大將軍府第6章 點卯太常寺第9章 獨一處
末章後來第15章 糖葫蘆與慶廟第11章 避暑何須時第30章 同一條路第116章 看,上去很美第154章 荊戈刺秦!第34章 官司臨頭第30章 鬥狠第100章 笑看英雄不等閒(二)第101章 笑看英雄不等閒(三)第10章 第五宗師?第151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下)第147章 正陽門前的伏擊第116章 月明非爲夜行人第74章 宮中小樓隱風動第84章 都是京都來的人第四十六章第6章 河畔新絲令人倦第125章 明家悲情的背後第150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上)第2章 山裡的月光第30章 有歌者來第60章 葡萄架倒了第101章 春之道第1章 朝議(一)第157章 定州軍的定第62章 御前栽贓第2章 無名黃書第105章 夢中雪山,盆中血水第28章 王十三郎第39章 老範與小范第128章 宮與朝第34章 雨夜回憶第48章 螞蟻上樹?第8章 再闖府第76章 祝您飛黃騰達第四十五章第9章 獨一處第76章 第三代第31章 攔街第6章 他鄉遇故知第102章 荒唐言第119章 驚豔一槍第35章 京中殺人細無聲第139章 波瀾起第49章 種毒第85章 拼第八十八章第43章 收樓第140章 誰不驚?第32章 馬車春色第6章 河畔新絲令人倦第49章 陳園有客第161章 南慶十二年的彩虹(三)第148章 那些月兒第30章 京外第42章 我的人,他們的人第56章 別院之間苦心思第63章 破題第20章 榮歸(一)第134章 誰家府上第15章 窗外第2章 爭道第57章 墳第39章 望京第35章 慶曆四年春第89章 夜風中的輪椅第75章 空有一物,劍有一手第117章 京都閒人第37章 人在廟堂,身不由己第41章 梳頭第84章 子系中山狼(上)第31章 攔街第10章 你糊我糊大家糊第18章 京官的反擊第123章 亂江南第四十七章第38章 司理理的秘密第15章 黑與白的間奏第120章 冬又至第42章 大婚(一)第33章 竹帥第四十八章第84章 子系中山狼(上)第144章 蘇州城來了位異客第147章 輻射風情畫以及傳奇第3章 老丈人笑談君山會第51章 鴻門宴上道春秋(四)第144章 蘇州城來了位異客第72章 滿身風雨,我從海上來(一)第14章 歸來第122章 開樓殺人夜第17章 權臣剛剛上路第134章 誰家府上第145章 廟裡有個人(下)第25章 蓋羊毛毯的老人第40章 算術第3章 大將軍府第6章 點卯太常寺第9章 獨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