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趙三

客人與劉謝在院中石桌相對而坐,曹玦明在側相陪,臉色依然不大好看。

劉謝早聽說來客是淮城過來的大商人,又是蔣友先先生的座上客,習慣性地將自己放在低一等的位置上,只是性格使然,不會顯得過分,倒讓人覺得十分禮敬。那人對此似乎很是受落,笑容更加親切,說話的語氣也更加和軟了。

青雲自那人進門報了身份後,就一直裝靦腆小女孩,除了十分積極熱情地幫着端茶倒水,一句話也沒多說,不過倒完茶水後,就抱着茶盤站到劉謝身後,豎起耳朵細聽來人說話。

這位淮城大商人姓趙,名德光,人稱趙三爺,原是淮城本地人,據說外祖家還是清河縣遷過去的,因此他言談間總說自己也是清河子弟。他年少時出外闖蕩,如今早已功成名就,攢下了一副豐厚的身家,因爲年紀大了,尋思落葉歸根,就回清河來了,得知清河大亂之後遇到一位賢能的父母官,正是百廢待興之即,便決意要爲家鄉出一分力。

他一臉誠懇地道:“不瞞劉大人,趙某先父早亡,叔叔爲霸佔家產,將我母子二人趕出家門,先母只能帶着趙某投奔外祖家,因此趙某自小是在清河長大的,這裡一草一木,都令趙某覺得分外親切。先母勞累成疾,早已仙逝,連外祖家也沒幾個親人留下了。趙某有心報答親長大恩,卻無從報起,只能將這滿腔的情意寄託在清河的山水之間!若能爲外祖、母親的家鄉父老盡一份心力,趙某即便肝腦塗地,也心甘情願!”

劉謝被感動得一蹋糊塗:“趙三爺能有此心,劉某銘感五內!你放心,你的好意,我們縣令周大人絕不會辜負的!他一定會將清河治理好!讓這裡的百姓都過上好日子!”說得眼睛都溼潤了。

青雲在他身後卻雞皮疙瘩冒個不停,她相信劉謝是真心說這些話的,但趙三爺呢?難道他回報清河的方法,就是將清河的荒地都買下來?她不信,只要是個商人,就沒有不想着掙錢的,更何況這趙三爺聽起來還是白手興家,沒點手段頭腦都得不到今天的成就。

她悄悄瞥了曹玦明一眼,趙三爺進門時稱呼曹玦明爲“小曹太醫”,她雖不清楚曹玦明怎麼小小年紀就做了太醫,但也知兩人肯定早就認識,那曹玦明是不是對趙三爺有所瞭解?這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呢?她希望他能給一點提示。

可惜眼下曹玦明正心緒不定,沒有接收到青雲的訊息,只盯着桌面默默不語,偶爾擡起杯子喝口茶,或是迴應一下劉趙二人的詢問,不過是“嗯”、“是啊”、“說得是”之類的話,完全沒打算擡頭看一眼青雲。青雲白白對着他使了半天眼色,眼皮都幾乎抽筋了,還沒得到半點回應,只得鬱悶地停止,免得叫趙三爺看出端倪來。

趙三爺會等不及劉謝返回縣衙的吏舍,也要趕過來與他相見,當然不僅僅是爲了向他表白一下思鄉之情。很快,趙三爺就說出了自己的來意:“我聽說劉大人剛剛買下了城西的兩塊地……”

青雲腦中警鈴大作,所有鬱悶都一掃而光,全副心思都放在趙三爺的話上了。不過劉謝很快地打斷了對方的話:“趙三爺誤會了,那兩塊地不是我買的,是我一個朋友,還有我這乾女兒要買,我就替他們帶了個路。”他指了指青雲。

趙三爺的視線掃了過來,青雲客氣地笑着福了一禮,但沒多說什麼。劉謝替她做了解釋:“我那位朋友,正是城西同福客棧的掌櫃,因近日過路的客商漸增,他那客棧太小,住不下那麼多人,早就尋思着要擴建客棧,就想把周圍的空地買下來。而我這幹閨女,在清河無親無故的,只能賃房子來住。縣裡的流民俱能按戶分得一塊空地蓋房,她也算是一戶了,只是女孩兒家不好跟一羣大老爺們湊在一起抽籤,便等到大家都分到了地以後,從剩下的荒地裡挑一塊出來。她與同福客棧的人素來親近,就想着能住得離他們近些。這孩子向來孝順,劉某無能,別的不能爲她謀劃,這點兒小事卻還能辦到,就稱了她的意。”

“原來如此。”趙三爺笑得依舊親切,“這也是應該的,同福客棧的名聲我早有耳聞,日後若能做大,我們這些行商的也能得了方便。只是不知道小姐打算蓋什麼樣的房子?趙某手下倒也有幾個擅長蓋房建園子的夥計,興許能幫得上忙。”

青雲忙微笑道:“不必勞煩您了,王叔答應了幫我的。況且我能有幾個錢?還建什麼園子?不過是隨便蓋間能遮風擋雨的小屋,在附近僱幾個人來就夠了。”

“哦?”趙三爺略頓了一頓,“小姐若是手頭不方便,趙某倒有個主意。趙某正打算在城西商道旁蓋幾間鋪子,正好離小姐的地不遠,小姐買的地也多,劃出些來賣與我,也能得幾個閒錢,將自家屋子收拾得更精緻,豈不更好?小姐只管放心,價錢好說。”

原來他打的是這個主意!

青雲故作驚訝地道:“原來趙三爺是這麼想的,這還真是個好主意!過路清河的客商這麼多,蓋幾間鋪子,租給人做生意,也能收不少租金呢!趙三爺您真聰明!”說罷喜滋滋地轉向劉謝:“乾爹,不如我也不蓋房子了,就蓋商鋪,到時候租出去,掙幾個錢來給您零花,好不好?”

劉謝早知道她的打算,心中好笑,也不欲在外人面前揭穿她,只順着她的口風道:“你這鬼靈精,卻是借了趙三爺的東風,怎麼好意思當着趙三爺的面說這話?還不趕緊賠不是?”

青雲便真個向趙三爺行禮了:“是我失禮了,趙三爺別見怪。”

趙三爺十分好涵養,仍舊是笑眯眯地:“小姐聰慧,如何說是失禮呢?趙某的一點淺見能得小姐認可,也是趙某的福氣。”他沒有再提起具體的價錢,只拿些本地風土人情與劉謝、曹玦明閒聊,又說了些對新父母官未來施政的期望,沒過多久就告辭而去了。

他一走,青雲就飛快地關上門,轉過身來小聲抱怨:“快吃飯了,他才跑過來,鬧得所有人都餓着肚子。”劉謝笑了,摸摸肚子,確實餓了。

高大娘從屋裡出來招呼他們:“我把菜熱在鍋裡呢,趕緊進屋來吃吧,外頭蚊子多,仔細咬人。”

青雲飛快地應了,劉謝也暫時將煩心事拋開,叫了曹玦明一聲,便樂呵呵地進屋享用美食,獨曹玦明還呆呆坐在桌邊不動。

青雲心中奇怪,便走過去推了推他:“曹大哥,你怎麼了?進屋吃飯呀?”

曹玦明擡頭看了她一眼,欲言又止。青雲更奇怪了:“到底怎麼了?”

曹玦明吞吞吐吐地:“剛纔那位趙三爺……”

“哦,你認識他是不是?”青雲忽然想起來了,“我差點兒就忘了呢,他到底是什麼來頭呀?你們幾時認得的?他怎麼叫你小曹太醫呢?難不成你做過太醫?!”問到最後一句,她已經兩眼發光了,曹玦明醫術好,她早就知道,但如果強到沒成年就能當上太醫,那她以後豈不等於有個高明的私家醫生?要知道,古代人最怕生病了……

曹玦明臉上的表情有些複雜,不知是懊悔,還是羞惱,但他很快就端正了表情,沉聲道:“明兒我再與你細說,現在……先吃飯!”

青雲與他相處了幾個月,又見他醫術高明,性情溫文爾雅,更是盡心盡力爲流民與貧民醫治,真真是仁心仁術,人品正直,壓根兒就沒有懷疑他的意思,聽他這麼一說,只當是真有什麼不方便讓外人知道的秘密,也就應了。等到第二天吃過早飯,高大娘出門串門子去了,曹玦明才讓半夏先去醫館幫忙,麥冬看門,然後進屋將他想了一晚上的“真相”告知青雲。

原來曹家出的那位太醫,不是別人,正是曹玦明的親生父親曹化!曹化當年進太醫院時還很年輕,資歷也淺,但在婦科上頭可說是聖手,當今皇后娘娘姜氏——那時候還是淑妃——生那位早逝的二皇子時,情況十分兇險,就是曹化在場,才讓她化險爲夷,順利生下了二皇子。因爲這件事,姜淑妃對曹化可說是信任有加,從皇帝那裡求得了旨意,任命他爲自己與二皇子的專屬太醫。只可惜二皇子命薄,沒幾年就被人暗算死了,姜淑妃悲痛欲絕之際,也是曹化診出她的喜脈,極大的寬慰了她的喪子之痛。姜淑妃一躍升爲正宮皇后,連帶的曹化也水漲船高,出任太醫院院判,只在院使之下。

可惜曹化運氣不好,就在他事業得意之際,他忽然得了急病去世了。剛從家鄉聽聞喜訊趕來與他團聚的妻兒一到京城,就碰上他出殯,曹玦明之母真是傷心欲絕。姜皇后也十分難過,不但命人爲曹化風光大葬,還接連賞賜他的妻兒,並命身邊親信內侍出宮安慰。託姜皇后的福,曹玦明母子雖然沒了依靠,但還是在京城安頓下來,無人敢欺負。

曹玦明自幼聰明,習醫很有天賦,他母親馮氏也是杏林世家出身,對兒科十分擅長,姜皇后經常召馮氏進宮,爲新生的三皇子研究強身健體的藥膳食譜。而當曹玦明滿了十二歲後,無意中顯露出醫術上的極佳天賦,姜皇后十分欣喜,也常常召他去說話,偶爾還會讓他給自己的小病小痛開點兒方子,本來只是試一試罷了,後來連太醫院院使都說方子開得極好,她才正視起來,常常鼓勵曹玦明好好學醫,將來繼承父親的位子,做一位好太醫。

曹玦明苦笑着對青雲道:“先父自做了太醫,就與家人分隔兩地,聽他身邊隨侍說,因憂心貴人玉體,幾乎夜不能寐,外人瞧着風光,其實心中苦不堪言。因此,雖然皇后娘娘青眼有加,家母卻不願我也重蹈先父覆轍,便命我藉口歷練醫術,離開京城,她也尋機返回老家去了。昨兒那位趙三爺,他在京城頗有名氣,聽說背後有王侯貴人撐腰,只是沒有明證。我偶爾在權貴之家見過他,因此認得,他叫我一聲小曹太醫,其實不過是打趣,我還不是太醫呢。”

青雲聽了並沒有起疑,反而笑說:“這樣也好,反正有皇后娘娘撐腰,你也不怕有哪家權貴欺負你,做了太醫,反而危險,要是什麼時候惹惱了皇帝,拖你出去斬了,那不是很冤枉?現在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還自在多了!”

曹玦明聽了,神色有些古怪:“姜妹妹的想法還真是與衆不同,你家裡人就曾說我不知好歹,竟敢離了京城,實在有負皇后娘娘隆恩。你也是姜家人,皇后娘娘是你姑姑,你反而覺得我不做太醫更好。”

青雲汗顏,她還沒習慣自己有門顯赫的親戚呢,忙笑着混過去:“這個……我都忘了家裡人是什麼樣兒的了,天天見你,自然待你更親近些……”

曹玦明不知爲何,忽地耳根一紅,忙低頭去喝茶,但那茶早已冷了。

青雲忙起身去廚房:“我給你添點兒熱水。對了,鍋裡還有一點粥,你要不要再吃點兒?當心一會兒忙起來連吃飯的功夫都沒有了……”

曹玦明靜了一靜,就在青雲以爲他不會回答時,忽然奇怪地幽幽嘆了口氣:“姜妹妹,你別慌。姜家雖然至今不曾來信,但他們肯定不會丟下你不管的。”

青雲僵住,乾笑着回過身:“我沒慌呀,你哪裡看見我慌了?”

曹玦明卻繼續說:“你總說不記得姜家,忘了他們是什麼樣的,但他們是你至親之人,你已沒了父母,獨在異鄉,怎會不想着回家去?你放心,從清河到河陽相隔近千里地,興許是捎信的人在路上遇到什麼意外,耽擱了。咱們再等些日子,姜家一定會來的。即便他們不來,還有我呢。我是絕不會丟下你不管的。”

他擡起頭來,直望着青雲,頰邊還帶着一抹紅暈,臉上卻露出堅定而又帶點兒詭異的微笑:“如果真有那一天,我……我帶你回家去的!”

第86章 觀戰第51章 山賊第67章 盤算第90章 回莊第109章 審理第78章 反目第13章 到達第82章 密道第54章 送行第24章 探病第111章 天亮第30章 金秋第27章 佈置第84章 大皇子第63章 決斷第44章 驚疑第8章 盤算第11章 赴宴第7章 執念第51章 推斷第1章 送菊第91章 利誘第36章 手段第26章 處罰第54章 送行第44章 野心第53章 匹配第43章 欺瞞第57章 露餡第60章 爭奪第51章 推斷第47章 出動第26章 差事第10章 劇變第66章 路遇第24章 隨筆第84章 大皇子第31章 端倪第22章 鄙夷第46章 渾人第16章 口風第49章 罪證第111章 天亮第62章 騙局第88章 遇險第38章 搜索第60章 心冷第21章 借力第10章 劇變第10章 劇變第18章 安置第27章 誤會第19章 雷劈第53章 秘辛第94章 選擇第102章 流言第41章 偷窺第71章 對付第78章 反目第2章 殷勤第94章 選擇第31章 變故第13章 到達第44章 迴歸第53章 驚聞第49章 罪證第107章 殷勤第79章 上門第97章 巧言第50章 雨歇第33章 陽錯第24章 逃奴第46章 渾人第18章 商議第12章 清晨第2章 殷勤第69章 八卦第83章 繞道第56章 絡繹第90章 身份第16章 防備第29章 送人第54章 流言第60章 心冷第47章 尷尬第30章 壓力第24章 探病第82章 荷包第59章 庚帖第68章 賞賜第104章 私語第78章 反目第36章 躲避第63章 決斷第88章 誤會第70章 新芽第27章 誤會第57章 露餡第9章 出行第79章 密報
第86章 觀戰第51章 山賊第67章 盤算第90章 回莊第109章 審理第78章 反目第13章 到達第82章 密道第54章 送行第24章 探病第111章 天亮第30章 金秋第27章 佈置第84章 大皇子第63章 決斷第44章 驚疑第8章 盤算第11章 赴宴第7章 執念第51章 推斷第1章 送菊第91章 利誘第36章 手段第26章 處罰第54章 送行第44章 野心第53章 匹配第43章 欺瞞第57章 露餡第60章 爭奪第51章 推斷第47章 出動第26章 差事第10章 劇變第66章 路遇第24章 隨筆第84章 大皇子第31章 端倪第22章 鄙夷第46章 渾人第16章 口風第49章 罪證第111章 天亮第62章 騙局第88章 遇險第38章 搜索第60章 心冷第21章 借力第10章 劇變第10章 劇變第18章 安置第27章 誤會第19章 雷劈第53章 秘辛第94章 選擇第102章 流言第41章 偷窺第71章 對付第78章 反目第2章 殷勤第94章 選擇第31章 變故第13章 到達第44章 迴歸第53章 驚聞第49章 罪證第107章 殷勤第79章 上門第97章 巧言第50章 雨歇第33章 陽錯第24章 逃奴第46章 渾人第18章 商議第12章 清晨第2章 殷勤第69章 八卦第83章 繞道第56章 絡繹第90章 身份第16章 防備第29章 送人第54章 流言第60章 心冷第47章 尷尬第30章 壓力第24章 探病第82章 荷包第59章 庚帖第68章 賞賜第104章 私語第78章 反目第36章 躲避第63章 決斷第88章 誤會第70章 新芽第27章 誤會第57章 露餡第9章 出行第79章 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