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露餡

如果說蔡姨娘與周櫻有意巴結,青雲還能理解的話,王老太太和杜氏婆媳倆也跑來湊熱鬧,她就弄不明白了。

這兩個女人該不會覺得說幾句奉承她的好話,她就會忘記當年王家給劉謝造成的麻煩了吧?再說,王家的問題是曾經跟着藩王造反,是站在先帝對立面的,雖然世人不知道她是先帝之女,她好歹也是明擺着站在太后和當今皇帝這邊的人,會因爲幾句好話就擡舉反賊家眷?王家的女人也想得太美了些。他家其實已經算是運氣好了,因爲只能算是從犯,又沒有真正做過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所以只是丟了爵位而已。王家老爺是後來病死的,王大爺——也就是周王氏的哥哥,是因爲身體不好,在獄中病死的,都不是因罪而死。王家想要翻身,也只能靠小一輩的努力。難道巴結上位者巴結得好,就能讓皇家忘了王家曾經從逆的罪行嗎?

青雲一邊腹誹着,一邊在周家丫環的引領下,入了席。

她作爲女賓中身份最高的人,今日坐的是首席。這一席上坐的除了作東的周老太太、周王氏以外,就是周康幾位新上司的夫人,後者的女兒們則與周楠、周櫻姐妹坐在次席,接下來的是周康平級的同僚們的女眷,還有比他略低一級的下屬們的妻女。女賓們人數衆多,足有十席,除去親友外,基本是照着女賓丈夫和父親的品階來排的。而王家婆媳由於是親家,也被安排到了比較靠前的席位上,跟周老太太的孃家表親和世交家的女眷坐在一處。

以王家如今的地位,這個安排已經算是很給面子了。雖然王老太太認爲自己和媳婦都應該坐在首席上,被當作是貴客來招待,纔是正理,無奈周老太太與周康都不肯給她們這個臉面。周王氏說什麼話都沒用,還好籌備宴席的是周楠,她是個做事不給人留把柄的姑娘,纔沒有將王老太太與杜氏安排在末席上,哪怕以王家的地位,那纔是她們該坐的地方。

然而,周楠的一片好意,王老太太和杜氏都是體會不到的。她們一向與周老太太不睦,與後者的親友坐在一處,自然得不到什麼好臉。而與她們相鄰的那一桌。則都是都察院官員的妻女,都察院的人大都從科舉入仕,講究清貴、剛正。對勳貴本來就有些看不上,一聽說這婆媳倆是前虞山侯的妻子和兒媳,心裡就硌應了。

周康新入都察院,他家裡的情況,衆人都早已爛熟於心。且不說前任與現任兩位虞山侯都是跟讀書人過不去的性子,光是王家曾經做過的事,就夠叫人瞧不起的了。從前他們只是私下跟家裡人說說周家姻親的閒話,再感嘆幾句周康娶妻不賢,如今對着正主兒,那些太太姑娘們彼此對視一眼。都懶得搭理了。杜氏本來還端着笑臉跟人問好,人家眼皮子都沒擡一下,她也無心去自討沒趣了。

她們竭力打扮得儘可能華貴氣派。就是爲了在席間多認識點人,拓展人脈,爲自家兒孫謀點好處,沒想到吃飯沒吃好,反添了一肚子氣。自然要把帳記在周楠身上,杜氏還在心下埋怨周王氏無能。竟沒給她們介紹幾個好相處的官太太。

周王氏這會子哪裡有空管這些?她現在忙着呢!

她既要籠絡丈夫上司們的太太,又要誇獎推銷自己的兒子,順便推銷一下女兒,同時又要表現一下自己的賢惠能幹,反正人人都誇今日的宴席安排得好,不但地點上擋次,景色好,菜色也很美味別緻,外人不知道這些都是周楠安排的,周王氏也就厚着臉皮攬下一大半功勞了——沒敢全攬,不然婆母會當場拆穿她的,再說,女兒能幹也是件很有面子的事,那也說明她教導得好啊!

除此之外,周王氏還得顧及青雲。因爲在場的不是老夫人就是貴太太,沒一個跟青雲能說得上話的,但又不能把青雲這種身份的貴客往姑娘們那一席上領,她只得時不時奉承幾句,又引着其他太太們與青雲搭話了。周老太太心裡也知道青雲是得罪不得的,雖然拉不下老臉跟着奉承她,但看到媳婦主動出手,她也就不拆臺了,偶爾還笑着附和兩句。

青雲其實對跟官太太們說話沒有太大興趣,從頭到尾她只是微笑着聽別人說,介紹到自己時,一律微笑致意,話題裡牽涉到自己了,也是不鹹不淡地迴應幾句。在場的官太太們都是火眼金睛,明白這是小姑娘不樂意跟大媽們結交,也不大放在心上——別說人家是位宗室貴女了,即便是一般人家的女孩兒,也沒幾個喜歡跟老太太、大嬸們說話的。

Wшw◆ TTKΛN◆ ℃O

不過該誇的她們還是會誇的。青雲長得端莊秀麗,是世人眼中有福氣的女孩兒長相,禮數周到,言辭文雅,舉止嫺靜,端坐如儀,完全就是大家閨秀的典範!加上又有這麼個身份,還十分得太后寵愛。傻子纔會當面說出不好聽的話來。即使是性子最不合羣、丈夫又最清高耿介的一位官太太,也不過是冷淡些,沒誇青雲太多話罷了。

其實這些太太們心裡也很好奇,周康離京在外任官已經有很多年了,聽說他的女兒一直陪在他身邊,又是怎麼認得清河縣主這樣的貴女的?聽說是從小兒認識的好友,多年的交情,又不由得懷疑是周康還在京中做六科給事中時,周楠結交的朋友。當時虞山侯府還在,周楠認識幾位貴女也是有可能的,但這麼多年過去了,周家幾番起落,居然還有貴女願意認周楠這個朋友,實在是難得。她們不由得在心中給青雲留下了“不慕權勢”、“對友真誠”之類的評價,對她又高看了一眼。

青雲雖然不在意周王氏對自己的巴結,但周圍女賓們看她時眼神的變化,態度的細微轉變,她還是能感受出來的。這似乎並不是件壞事。她的微笑便更深了些,說話時也更和氣些,更有耐性。言談間偶爾還透露出自己這幾年閒下來時修習的才藝。其實只是點皮毛。但託了清江王這位真正有才的皇兄的福,她三年來耳渲目染,那點皮毛也足夠讓人刮目相看了。衆太太們又不約而同地回想起當年溫郡王太妃年輕時也有過才名,還有溫郡王妃姜氏原是出身書香望族,書法、棋藝都有些名氣,難怪清河縣主也如此不凡,這是家世淵源之故!

青雲認祖歸宗後,社交圈子一直很窄,除了宮中和城外的莊園,很少到別人家去。也就是去年才添了姜家這一戶親戚走動,另外就是幾家與太后或溫郡王太妃關係比較好的宗室家裡,一年裡頭還能上門拜訪個兩、三回。這是她頭一次出現在士人與中、低層官員的圈子裡。甫一出現就得了好評,從今往後,外界再提起她這個有些神秘的宗室貴女,便不僅僅是“身世神秘”、“沒落王府的孤女”以及“太后寵愛的義女”這三個標籤了,也開始出現真正與她本人性情有關的評價:溫和。有禮,端莊,貴氣,有才華……等等等等。至於是真是假,倒是沒幾個人在意,反正她們眼睛看到的清河縣主。就是這樣的形象。

託青雲今日裝逼成功的福,與她交好的周楠也得了許多好評。周楠不用裝也是個真正的淑女,在外省幾年。當家作主,也歷練得十分能幹爽利。有經驗、有眼色的太太們只須觀察一陣子,就知道這是個上好的媳婦人選,而且很適合做嫡長媳、宗婦一類的,自然就熱心地打聽起了她訂親沒有。

周王氏心中驕傲得不行。雖然人家對她長子沒啥興趣,讓她覺得有些掃興。但能給女兒尋門好親事也不錯,說不定還能幫扶兒子一把呢,忙忙將女兒還未許人之事說了,又在那裡感嘆:“說來都是我們家老爺糊塗,把女兒帶到任上這麼些年了,竟沒給她挑一個稱心如意的女婿,害得孩子如今都成老姑娘了。我這心裡是成天都在愁啊……”

“前兒太后召了楠兒入宮晉見,不是說了會爲她的親事做主麼?”周老太太大概是終於忍受不了兒媳的張狂樣兒了,終於吐了她的嘈,“有太后在,你還有什麼可愁的?”她覺得周王氏一定是忘記她們已經沒辦法決定周楠的婚事了。

周王氏正說得興起,被婆母這冷水一潑,頓時噎住了,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的。

其實她是真心想給女兒說一門好親的,可婆母這話一出口,在場的太太們誰還願意再提這事兒呀?萬一傳到太后耳朵裡,太后覺得她們的兒子本不上週楠,那豈不是很丟臉?

場面有些冷清,有些難堪,青雲低頭喝了口茶,當作什麼都不知道。都察院右都御史的太太倒是個和氣人,非常有眼色地提起了別的話題,都是京中最新的傳聞之類的,漸漸地又把席間的氣氛帶動起來了。

有人提起了這兩日剛到都察院報到的一位關經歷,由於他新來,當時周家的帖子都送完了,他自然是沒有份的,周康後來補了一份送給他,他卻說自己剛到京中,妻子染了風寒病倒,家中忙亂,實在無法赴宴。大家開始討論這位關經歷的人品如何,他的太太性情好不好。

說起這位關經歷,卻也是世家之後,族人曾經也在京中爲官的,只是後來沒落了,直到關經歷,纔再次出了京官。鄰席的周楠回頭問起關經歷是哪裡人,便笑說:“倒是有些淵緣,家父在錦東爲官時,同僚裡有一位關通判,就與這位關經歷是族人呢,我還跟關家的姑娘交好。”

青雲挑了挑眉,嘴角露出了明瞭的微笑。果然席間就有人說起:“這麼說來,齊郡王妃養在跟前的那個女孩兒,好象也是關家的?”

最早提起關經歷的人笑道:“我原也以爲是一家子,不過這裡頭看來有些誤會。昨兒晚上我去關家探關太太的病,才知道他家聽說了關姑娘的事後,也十分吃驚,原以爲那姑娘小小年紀就夭折了,沒想到現在還活着,便打發人去接來吃茶,順便問問她這些年過得如何。誰知齊王府的人報給王妃知道後,連門都沒讓關家的人進,就把人當叫花子打發了。關太太氣不過,又打發人到關姑娘清修的庵裡去找人,那關姑娘也是閉門不見。關太太氣得直罵呢,說關家的家教絕對教不出這樣的姑娘,況且族中那個女兒早就死了,怎麼還在這裡,又對族人避而不見呢?”

衆人聽了,都吃了一驚,有人便道:“難不成,她壓根兒就不是關家的女兒,不過是恰好姓關,才攀人家的門楣,想要擡高自己的身份?如今關家人進京了,她怕被拆穿,所以才避而不見的?”

衆人你望我,我望你的,又偷偷去看青雲。青雲故作嚴肅地道:“竟有這種事?那可得查清楚,太后還給那位關姑娘賜婚呢!這完全是看在她是世家女的份上,如果是冒充的,那可一定要嚴懲才行!”

ps:

大家國慶節快樂~~~

第18章 舊居第50章 變數第84章 憂鬱第36章 手段第7章 親戚第38章 秋日第55章 打點第7章 執念第53章 匹配第60章 心冷第86章 見面第8章 盤算楔子第6章 升職第18章 商議第66章 路遇第11章 目的第28章 攤牌第31章 端倪第11章 消息第5章 糊塗第8章 盤算第61章 破壞第95章 失蹤第83章 攀親第70章 暗涌第91章 利誘第46章 渾人第8章 試探第12章 席上第33章 詭死第70章 暗涌第29章 夜談第61章 破壞第19章 雷劈第108章 開堂第90章 身份第62章 招認第43章 脫逃第18章 舊居第79章 密報第73章 撞見第3章 重遇第76章 西門第88章 誤會第104章 私語第87章 煩惱第78章 整頓第24章 逃奴第68章 勸服第57章 露餡第19章 買地第76章 安排第8章 盤算第18章 商議第5章 糊塗第111章 天亮第16章 迷霧楔子第49章 滯留第28章 攤牌第49章 罪證第88章 誤會第81章 變故第47章 尷尬第62章 父親第41章 偷窺第53章 匹配第75章 姐弟第87章 煩惱第14章 內鬥第39章 賬冊第54章 送行第19章 對策第34章 皇族第2章 殷勤第27章 誤會第12章 清晨第99章 御前第48章 打臉第44章 野心第35章 功勞第66章 路遇第93章 攤牌第27章 誤會第78章 整頓第38章 搜索第41章 苦肉計第34章 激將第79章 密報第104章 私語第5章 請帖第34章 皇族第85章 半夏第78章 整頓第47章 宿怨第18章 商議第71章 說親第42章 惡化第31章 變故
第18章 舊居第50章 變數第84章 憂鬱第36章 手段第7章 親戚第38章 秋日第55章 打點第7章 執念第53章 匹配第60章 心冷第86章 見面第8章 盤算楔子第6章 升職第18章 商議第66章 路遇第11章 目的第28章 攤牌第31章 端倪第11章 消息第5章 糊塗第8章 盤算第61章 破壞第95章 失蹤第83章 攀親第70章 暗涌第91章 利誘第46章 渾人第8章 試探第12章 席上第33章 詭死第70章 暗涌第29章 夜談第61章 破壞第19章 雷劈第108章 開堂第90章 身份第62章 招認第43章 脫逃第18章 舊居第79章 密報第73章 撞見第3章 重遇第76章 西門第88章 誤會第104章 私語第87章 煩惱第78章 整頓第24章 逃奴第68章 勸服第57章 露餡第19章 買地第76章 安排第8章 盤算第18章 商議第5章 糊塗第111章 天亮第16章 迷霧楔子第49章 滯留第28章 攤牌第49章 罪證第88章 誤會第81章 變故第47章 尷尬第62章 父親第41章 偷窺第53章 匹配第75章 姐弟第87章 煩惱第14章 內鬥第39章 賬冊第54章 送行第19章 對策第34章 皇族第2章 殷勤第27章 誤會第12章 清晨第99章 御前第48章 打臉第44章 野心第35章 功勞第66章 路遇第93章 攤牌第27章 誤會第78章 整頓第38章 搜索第41章 苦肉計第34章 激將第79章 密報第104章 私語第5章 請帖第34章 皇族第85章 半夏第78章 整頓第47章 宿怨第18章 商議第71章 說親第42章 惡化第31章 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