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蜀道難】 【第4?19章】奔赴梓州

而這時突然聽着一聲脆響,卻見趙半華的脖子上突然多了一道皮鞭,衆人都尚未反應過來之時,趙半華已經被皮鞭勾到了一邊,楊雲楓剛聽到鞭響,就猜到了是郭婞茹,不想剛纔爭論之時,郭婞茹一直默默無聲,此刻卻依然出手了。

郭婞茹雙手用力一扯,趙半華立刻到了楊雲楓與李琦面前,又見郭婞茹的手腕一動,隨即想起一聲脆響,趙半華的雙腿頓時感到一痛,立刻跪倒在地,陳梓傑見狀立刻上前一把將趙半華的脖子勒住,將寶劍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在場所有人都驚呆了,不想郭婞茹出手竟然如此之快,眨眼間就擒拿住了趙半華,要知道這趙半華無論如何說,也是雅州的總兵,即便是武藝不如郭婞茹,但是蠻力總歸要比郭婞茹大吧,誰也沒有想到,郭婞茹一個女子,竟然有如此大的力氣,只是微微一扯,就將趙半華扯了過去。

楊雲楓見大局已經被控制,立刻對涌上來的士兵道:“諸位,如果不想趙將軍有事,就別來賭本官的耐性”

衆士兵聞言都是一愕,看了看趙半華,這時緩緩退了下去,王大人見狀連忙上前勸道:“諸位,王爺、楊大人、趙將軍,你們這是何必呢,大家都是爲朝廷,爲皇上辦事,何必兵戎相見呢”

楊雲楓聞言冷笑道:“本官也不想如此,只是此時刻不容緩,今日之內必須調集五萬兵馬趕赴梓州,片刻不得耽誤”說着蹲下身子看向趙半華,只見趙半華此時正瞪着楊雲楓,冷聲道:“楊大人,你莫要忘記了,這裡可是在雅州,末將若是有什麼事,這雅州可是要出大亂子的”

楊雲楓聞言也是冷冷一笑,沉聲道:“趙將軍,本官敬你是一條漢子,但是此事今日必須如此解決,你此刻回頭,隨王爺與本官調集兵馬,還來得及”

楊雲楓話音剛落,卻聽趙半華立刻冷笑道:“末將還是那句話,若是沒有元帥的調令,末將絕對不會發一兵一卒”

李琦在一旁看的着急,立刻上前搶過了陳梓傑的寶劍,衝着趙半華喝道:“趙將軍,念在你我昔日的交情上,本王也不想爲難你,但是你如此可是要誤了大事的,此刻也由不得你了,若是你再不發出調令,本王只要殺一儆百了”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凜,暗道,自己說那些話不過是嚇嚇趙半華,如果當真要在雅州殺了趙半華,只怕會引起兵變,那時情況就會愈發不可收拾了,不但無法支援梓州的郭子儀,只怕這雅州也出不去了。楊雲楓見李琦一臉憤慨之色,完全不想作假爲何趙半華的樣子,楊雲楓還真怕李琦一怒之下殺了趙半華,連忙上前,搶過李琦手中的寶劍,推着李琦走到一旁,低聲道:“王爺,此時還不能殺他,若是殺了他,只怕雅州兵變”

李琦聞言臉色微微一變,看了楊雲楓一眼,又看向趙半華,只見趙半華一臉的不屑,顯然也是不相信李琦當真敢殺了他,他自然也清楚若是李琦殺了自己,後果會是怎樣。

李琦見趙半華如此,心中更是惱火,伸手來搶楊雲楓手中的寶劍,楊雲楓知道此時李琦正是怒火攻心之下,更何況還是皇子、王爺之身,什麼事都可能做出來,連忙將寶劍交給陳梓傑,隨即立刻對李琦道:“王爺,如今最要緊的是梓州的事情,我們無需在雅州多惹是非,此事交由下官解決”

李琦聽楊雲楓如此一說,悶哼一聲,瞪了趙半華一眼後,站到一邊。

楊雲楓這時走到趙半華的身前,蹲下身子看着趙半華,低聲道:“趙將軍,事以至此,本官就沒有什麼好隱瞞的了,此刻巴州災民造反,已經殺到了梓州,若是不加以控制,只怕很快就殺到益州了,如果益州淪陷,整個蜀中就會陷入一片混戰之中,到時候不但吐蕃會乘勢發兵,只怕西南的蠻夷也會伺機而動,這個罪責皇上若是降罪下來,本官與網頁自然是逃不過皇上的責罰的,但是你想想,王爺再如何也是皇上親子,到時候皇上自然要袒護的,那麼這個罪責應該誰來扛”

趙半華聞言看着楊雲楓,眼神閃爍,顯然是在想着楊雲楓的話,這時突然眼神一動,看向楊雲楓,那意思似乎在告訴楊雲楓,如果皇帝要找替罪羔羊,自然是要找他楊雲楓的。

楊雲楓自然也看出了趙半華的意思,隨即一笑道:“趙將軍是明白人,按照常理,此時自然會怪罪在本官的頭上,但是趙將軍莫要忘記了,本官是欽差大臣,是代皇上來蜀中的,若是怪罪到本官頭上,豈不是向天下說明,皇上用人不善麼所以這個替罪羔羊,也絕對不會是本官,那麼就只有在蜀中找了趙將軍你想,若是本官想皇上奏明,曾經來雅州調兵,而趙將軍你執意不肯發兵的話,這個罪責該是誰來擔當”

趙半華聞言心中一動,沉吟了半晌之後,沉聲道:“如果皇上執意要找末將頂罪,末將也毫無怨言,末將依然還是那句,沒有元帥的調令,或者皇上的親筆聖旨,末將絕對不發兵”

楊雲楓這時哈哈一笑,竟然給趙半華鼓起掌了,連道了幾聲好,他並不是故意如此,而是由衷的爲趙半華倒好,本來楊雲楓以爲趙半華是李林甫的人,所以才執意不肯發兵,只是爲了刁難自己,不過此刻自己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他依然不肯發兵,只能說明此人很有原則,楊雲楓想至此,立刻笑道:“趙將軍未免想的太天真了,你以爲若是災民殺到了益州,就只會治你的罪麼將軍應該知道此事的嚴重性,到時候莫說是將軍了,就連將軍的妻兒子女,將軍屬下的將領,他們的家眷,只怕沒有一個能得以保全了吧”

趙半華聽楊雲楓說到這裡,臉色頓時一變,楊雲楓看在眼裡,心中暗道,看來再有原則的人,也是有弱點的,不等趙半華說話,立刻又乘熱打鐵道:“趙將軍,若不是梓州真有急情,王爺與本官犯得着連夜趕來雅州麼本官也不爲難你,你此刻若是還是堅持己見,本官也只能放你回去,不過事後如何,本官是在難以意料,說不定你我將同爲階下囚了”楊雲楓說到這裡站起身子,對陳梓傑道:“陳將軍,放開趙將軍吧”

陳梓傑一陣猶豫後,還是鬆開了手,楊雲楓立刻扶起了趙半華,李琦看在眼裡,剛欲說話,卻見楊雲楓衝着自己使了一個眼色,立刻閉嘴不語。

楊雲楓這時走到一旁,伸手對趙半華道:“趙將軍,此刻決定權在你手中,本官與王爺絕不強求將軍,不過本官有義務告誡將軍一聲,你的一個決定可是關乎千萬條性命的”

趙半華這時活動了一下筋骨,看向楊雲楓,慢慢向自己士兵的方向而去,不時轉頭看來,見楊雲楓有沒有派人暗中下手,一直到自己走到自己士兵身前,楊雲楓依然站在原地看着自己,這才放心,手下的士兵這時上前擁護住趙半華。

趙半華沉吟了半晌,眼神恍惚,不時看向楊雲楓與李琦,良久之後,這纔對楊雲楓拱手道:“楊大人,剛纔你對末將所言,當真屬實”

楊雲楓點了點頭道:“千真萬確,絕無半句謊言”

趙半華又沉吟了片刻之後,道:“這樣吧,五萬軍馬末將實在不敢調撥,最多隻能調撥兩萬軍馬給王爺與楊大人您”

李琦不想趙半華此刻竟然鬆口了,先是一愕,隨即立刻道:“至少要三萬”

楊雲楓沒有說話,只是看着趙半華,卻見趙半華猶豫了片刻後,立刻道:“好吧,三萬就三萬,王爺,楊大人,你們也知道雅州不同其他州府,西臨吐蕃,南靠蠻夷,半分不得馬虎,末將也是小心駛得萬年船,剛纔多有得罪之處,還請王爺與大人見諒”

楊雲楓聞言立刻笑道:“趙將軍也是爲國盡忠職守,王爺又豈是小氣之人”

李琦聽楊雲楓如此一說,立刻微微一笑,對趙半華道:“趙將軍太多客氣了,本王剛纔也不過是一時氣憤,說了一些過激的話,趙將軍也莫要放在心上纔是”

王大人這時見暴雨已過,連忙上前笑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他自然開心了,若是在他管轄的崖州發生了將領軟禁王爺與欽差,或者是王爺與欽差殺了將領,他這個刺史都別想幹下去了,人頭能不能還在脖子上都兩說,如今雙方化干戈爲玉帛,他早在心裡拜了菩薩了。

楊雲楓與李琦也不久留,立刻隨着趙半華去了軍營,看着趙半華調集了三萬兵馬,親手將兵權交給了李琦,楊雲楓爲了使趙半華放心,還親筆寫了一個調兵奏摺留給趙半華,意思是告訴趙半華,若是有什麼問題,李琦與他楊雲楓會毅力承擔,雖然趙半華已經答應了調兵,應該就不會介意這些了,但是楊雲楓依然還是要安撫一下趙半華,畢竟他是掌控者西南軍事要地的一個總兵,也許以後還有用得着他的地方。

調兵遣將之後,趙半華本來還準備了水酒,但是楊雲楓與李琦都惦記着梓州的事,也就沒在雅州軍營多留,立刻帶着軍隊直奔梓州而去。陳梓傑是將領世家,楊雲楓對其頗爲放心,所以建議李琦將兵馬交給了陳梓傑。

衆人馬不停歇地趕赴梓州,大隊路過之處,騰起層層灰沙,在大道一側的某處山坡上,一隊十餘人的馬隊正看着軍隊遠去,其中爲首那人帶着一個獨眼罩,正是楊雲楓的老對頭羊志,他身後一人上前道:“老大,楊雲楓來調兵,看來梓州一事已經是千真萬確了,我們下一步當如何處之”

羊志沉吟了片刻之後,這時道:“你們設法前去阻礙楊雲楓,不能讓他順利到達梓州,再派人繼續去梓州煽動災民,此事成敗在此一舉,成則你我兄弟皆歡,敗則你我兄弟在大堂再無立足之地”

衆人在羊志身後,皆顯得慷慨不已,一副雄心萬丈之狀,不是衆人分道揚鑣,各司其職,羊志獨留山崗,看着楊雲楓的隊伍遠去,喃喃道:“楊雲楓,你莫要再壞了老子的大事纔是”

楊雲楓與李琦一路向梓州而去,不日便到了益州城外百里之處,前方是一片樹林,李琦轉頭看一眼身後的官兵,這時對楊雲楓道:“楊大人,今日估計也趕不到梓州了,不如在前方樹林中小歇片刻如何”

楊雲楓看了一下天色,發現夕陽已經映紅了半邊天,轉頭見身後的士兵卻並無疲倦之態,這也難怪,這些戍邊的將士,每天都是在訓練,平日裡急行個幾天幾夜都沒關係,又豈會行了半日路程就累呢不過楊雲楓也知道,將士們雖然如此,而李琦畢竟是皇子,沒有受過這樣的苦,只好讓陳梓傑吩咐下去,在前方的樹林小歇半個時辰。

楊雲楓等人進了樹林,只覺得樹林格外的寂靜,將士們三五一羣,倒坐在樹幹旁,小聲說笑,楊雲楓拿出水袋遞給李琦,李琦飲了一口,看向一旁站着的郭婞茹,問道:“郭姑娘,你渴不渴”

郭婞茹搖了搖頭,沒有說話,轉身走近了樹林的深處,打探了一番後,回到楊雲楓身邊,坐在楊雲楓身旁,這才低聲道:“我說,我覺得這樹林裡有些不對勁,有點異常的安靜了”

楊雲楓剛纔踏進樹林之時也有這種想法,此刻側耳傾聽,除了將士們的說笑聲,的確再無其他聲音,這個時代的樹林可與後世的不同,應該多有生禽猛獸的,然而此刻卻是鴉雀無聲,實在有些出乎常理了,不過楊雲楓又細想了一番,這裡離益州也不過百里之地,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吧,這中原腹地,難道還有伏兵不成,況且此刻自己手中還有三萬將士呢。

郭婞茹見楊雲楓沒有說話,立刻推了一下楊雲楓,低聲道:“姑奶奶在和你說話呢,你應一聲不行”

楊雲楓這時伸了一個懶腰,乾脆躺在地上,喃喃地道:“我說姑奶奶,您就別疑神疑鬼的了,一會還要抓緊趕路呢”

郭婞茹白了楊雲楓一眼,眼睛又看向了樹林深處,這時李琦走到郭婞茹身邊,問道:“郭姑娘,你是不是發現了什麼”

郭婞茹擡頭看了一眼李琦,搖了搖頭,站起身來,走到一邊,李琦楞了一下,緊跟着過去,楊雲楓看在眼裡,連忙坐起身來,暗自奇道:“這李琦不會真的看上郭婞茹這丫頭了吧按理說他是龍子龍孫,口味不會這麼差吧還是漂亮的,賢淑的都看膩了,想換換口味了”

楊雲楓想着看向李琦與郭婞茹,卻見李琦和跟屁蟲一般跟在郭婞茹的身後,噓寒問暖,而郭婞茹卻似乎並不待見李琦,給李琦的臉色也不好看,但越是如此,李琦卻越是跟在郭婞茹的身後,郭婞茹不厭其煩,乾脆走到楊雲楓的身邊坐下,隨即對楊雲楓道:“楊大人,上次我爹爹和你說的事,你考慮的怎麼樣了”

楊雲楓聞言一陣詫異,郭子儀啥時候和自己說什麼事了爲何自己一點印象也沒有,楊雲楓詫異地看着郭婞茹,卻見郭婞茹朝着自己眨了幾下眼,楊雲楓立時就明白了,這郭婞茹雖然表面上大大咧咧的,不像是個女兒家,但是似乎也看出了李琦對她有意思,所以才故意來找自己打岔吧

楊雲楓心中一陣好笑,暗道,好吧,看在你老子的份上,就幫你這一回吧想着立刻“哦”了一聲,道:“你說的那件事啊,我還要考慮一下,等手上的事忙完,便會給你爹爹答覆”

李琦聞言一臉詫異地看着楊雲楓與郭婞茹,卻聽郭婞茹這時立刻又道:“這事還有啥好考慮的,我爹爹的意思就是親上加親,你莫非是嫌棄我不成”

楊雲楓聽到這裡,已經感覺不對了,立刻站起身來,看着郭婞茹,卻見郭婞茹依然在對着自己使眼色,楊雲楓再笨也明白,郭婞茹這是藉着自己過橋呢,什麼親上加親,什麼嫌棄她,這不明擺着是告訴李琦,郭子儀是向自己提親麼

楊雲楓尚未說話,李琦已經奇道:“什麼楊大人,此事當真麼”

楊雲楓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這事若是自己承認了,豈不是明擺着和李琦搶女人麼,若是不承認,郭婞茹這妮子肯定也會恨自己,還真是左右爲難啊。

李琦見楊雲楓沒有說話,連忙又道:“楊大人,你與郭子儀不是結拜兄弟麼郭子儀又如何能將自己的女兒許配你給這豈不是了麼”

楊雲楓聞言一陣汗顏,真不知道如何回答纔好,豈知郭婞茹這時立刻上前拉住楊雲楓的胳膊,道:“其實這是我要求爹爹這麼做的”

第四卷【蜀道難】 【第4?39章】皇上有旨第四卷【蜀道難】 【第4?30章】替人做媒第七卷【遼東行】 【第7?06章】山海關外第六卷【廢立興】 【第6?18章】賓客滿至第四卷【蜀道難】 【第4?35章】出謀和親第四卷【蜀道難】 【第4?37章】八閩才女第四卷【蜀道難】 【第4?31章】拜訪楊宅第二卷【洛陽賦】 【第2?32章】各懷鬼胎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便宜老爹第四卷【蜀道難】 【第4?09章】發財之道第六卷【廢立興】 【第6?39章】血濺含元第四卷【蜀道難】 【第4?19章】奔赴梓州第六卷【廢立興】 【第6?01章】再赴長安第六卷【廢立興】 【第6?41章】喪心病狂第七卷【遼東行】 【第9?04章】惠妃之約第七卷【遼東行】 【第7?05章】軍事基地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吳氏之謀第四卷【蜀道難】 【第4?04章】將門虎女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新羅大亂第四卷【蜀道難】 【第4?08章】酒宴敲詐第七卷【遼東行】 【第8?17章】早已看破第七卷【遼東行】 【第7?45章】爾虞我詐第三卷【長安曲】 【第3?20章】外調賜婚第七卷【遼東行】 【第9?21章】險中逃困第二卷【洛陽賦】 【第2?05章】欲擒故縱第六卷【廢立興】 【第6?31章】大喪期間第四卷【蜀道難】 【第4?17章】反賊突起第二卷【洛陽賦】 【第2?13章】皇室宗親第七卷【遼東行】 【第7?12章】吳府顯威第二卷【洛陽賦】 【第2?09章】兵鋒相對第七卷【遼東行】 【第8?23章】大年三十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南北割據第六卷【廢立興】 【第6?18章】賓客滿至第三卷【長安曲】 【第3?13章】奉命徵糧第三卷【長安曲】 【第3?16章】劍拔弩張第二卷【洛陽賦】 【第2?16章】聚散有時第六卷【廢立興】 【第6?44章】再進鴻鳳第七卷【遼東行】 【第8?20章】遼城一日第七卷【遼東行】 【第9?09章】皇室恥辱第一卷【蒲州起】 【第1?11章】監牢若市第三卷【長安曲】 【第3?28章】紫宸宮宴第七卷【遼東行】 【第8?56章】晉升爲父第六卷【廢立興】 【第6?03章】江氏之毒第七卷【遼東行】 【第7?23章】薊州遇襲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新羅大亂第二卷【洛陽賦】 【第2?10章】公孫大娘第一卷【蒲州起】 【第1?04章】第一桶金第六卷【廢立興】 【第6?13章】招爲駙馬第七卷【遼東行】 【第8?26章】準備作戰第七卷【遼東行】 【第7?43章】雙方叫價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便宜老爹第七卷【遼東行】 【第8?56章】晉升爲父第三卷【長安曲】 【第3?18章】三百狀紙第七卷【遼東行】 【第9?21章】險中逃困第七卷【遼東行】 【第7?04章】前線來人第七卷【遼東行】 【第7?20章】燥熱難耐第四卷【蜀道難】 【第4?32章】細說原委第二卷【洛陽賦】 【第2?24章】天父地母第六卷【廢立興】 【第6?30章】詐死之計第七卷【遼東行】 【第8?20章】遼城一日第四卷【蜀道難】 【第4?37章】八閩才女第二卷【洛陽賦】 【第2?17章】極力拉攏第四卷【蜀道難】 【第4?28章】大將出兵第三卷【長安曲】 【第3?13章】奉命徵糧第六卷【廢立興】 【第6?20章】安排副使第二卷【洛陽賦】 【第2?21章】連環陷害第七卷【遼東行】 【第7?05章】軍事基地第四卷【蜀道難】 【第4?29章】訓練新軍第六卷【廢立興】 【第6?12章】宮宴羣臣第七卷【遼東行】 【第8?17章】早已看破第二卷【洛陽賦】 【第2?18章】步步緊逼第六卷【廢立興】 【第6?39章】血濺含元第二卷【洛陽賦】 【第2?02章】千金買壁第七卷【遼東行】 【第8?10章】深謀遠慮第二卷【洛陽賦】 【第2?13章】皇室宗親第七卷【遼東行】 【第7?44章】疑雲重重第七卷【遼東行】 【第7?36章】姐妹重逢第七卷【遼東行】 【第9?08章】險些撞破第七卷【遼東行】 【第8?12章】遼東政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皇上失憶第七卷【遼東行】 【第8?28章】愛火重燃第七卷【遼東行】 【第9?01章】當朝請辭第三卷【長安曲】 【第3?01章】盛世長安第五卷【南詔撫】 【第5?06章】戎州之變第六卷【廢立興】 【第6?08章】替友牽線第三卷【長安曲】 【第3?13章】奉命徵糧第三卷【長安曲】 【第3?24章】含元殿試第一卷【蒲州起】 【第1?07章】衛大小姐第七卷【遼東行】 【第8?22章】青梅煮酒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吳氏之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9?22章】安史之亂第五卷【南詔撫】 【第5?25章】生死之間第二卷【洛陽賦】 【第2?09章】兵鋒相對第七卷【遼東行】 【第8?21章】就地正法第四卷【蜀道難】 【第4?04章】將門虎女第七卷【遼東行】 【第8?22章】青梅煮酒第五卷【南詔撫】 【第5?10章】兵發安戎第五卷【南詔撫】 【第5?01章】巡撫南下第七卷【遼東行】 【第8?54章】大戰在即第四卷【蜀道難】 【第4?19章】奔赴梓州
第四卷【蜀道難】 【第4?39章】皇上有旨第四卷【蜀道難】 【第4?30章】替人做媒第七卷【遼東行】 【第7?06章】山海關外第六卷【廢立興】 【第6?18章】賓客滿至第四卷【蜀道難】 【第4?35章】出謀和親第四卷【蜀道難】 【第4?37章】八閩才女第四卷【蜀道難】 【第4?31章】拜訪楊宅第二卷【洛陽賦】 【第2?32章】各懷鬼胎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便宜老爹第四卷【蜀道難】 【第4?09章】發財之道第六卷【廢立興】 【第6?39章】血濺含元第四卷【蜀道難】 【第4?19章】奔赴梓州第六卷【廢立興】 【第6?01章】再赴長安第六卷【廢立興】 【第6?41章】喪心病狂第七卷【遼東行】 【第9?04章】惠妃之約第七卷【遼東行】 【第7?05章】軍事基地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吳氏之謀第四卷【蜀道難】 【第4?04章】將門虎女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新羅大亂第四卷【蜀道難】 【第4?08章】酒宴敲詐第七卷【遼東行】 【第8?17章】早已看破第七卷【遼東行】 【第7?45章】爾虞我詐第三卷【長安曲】 【第3?20章】外調賜婚第七卷【遼東行】 【第9?21章】險中逃困第二卷【洛陽賦】 【第2?05章】欲擒故縱第六卷【廢立興】 【第6?31章】大喪期間第四卷【蜀道難】 【第4?17章】反賊突起第二卷【洛陽賦】 【第2?13章】皇室宗親第七卷【遼東行】 【第7?12章】吳府顯威第二卷【洛陽賦】 【第2?09章】兵鋒相對第七卷【遼東行】 【第8?23章】大年三十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南北割據第六卷【廢立興】 【第6?18章】賓客滿至第三卷【長安曲】 【第3?13章】奉命徵糧第三卷【長安曲】 【第3?16章】劍拔弩張第二卷【洛陽賦】 【第2?16章】聚散有時第六卷【廢立興】 【第6?44章】再進鴻鳳第七卷【遼東行】 【第8?20章】遼城一日第七卷【遼東行】 【第9?09章】皇室恥辱第一卷【蒲州起】 【第1?11章】監牢若市第三卷【長安曲】 【第3?28章】紫宸宮宴第七卷【遼東行】 【第8?56章】晉升爲父第六卷【廢立興】 【第6?03章】江氏之毒第七卷【遼東行】 【第7?23章】薊州遇襲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新羅大亂第二卷【洛陽賦】 【第2?10章】公孫大娘第一卷【蒲州起】 【第1?04章】第一桶金第六卷【廢立興】 【第6?13章】招爲駙馬第七卷【遼東行】 【第8?26章】準備作戰第七卷【遼東行】 【第7?43章】雙方叫價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便宜老爹第七卷【遼東行】 【第8?56章】晉升爲父第三卷【長安曲】 【第3?18章】三百狀紙第七卷【遼東行】 【第9?21章】險中逃困第七卷【遼東行】 【第7?04章】前線來人第七卷【遼東行】 【第7?20章】燥熱難耐第四卷【蜀道難】 【第4?32章】細說原委第二卷【洛陽賦】 【第2?24章】天父地母第六卷【廢立興】 【第6?30章】詐死之計第七卷【遼東行】 【第8?20章】遼城一日第四卷【蜀道難】 【第4?37章】八閩才女第二卷【洛陽賦】 【第2?17章】極力拉攏第四卷【蜀道難】 【第4?28章】大將出兵第三卷【長安曲】 【第3?13章】奉命徵糧第六卷【廢立興】 【第6?20章】安排副使第二卷【洛陽賦】 【第2?21章】連環陷害第七卷【遼東行】 【第7?05章】軍事基地第四卷【蜀道難】 【第4?29章】訓練新軍第六卷【廢立興】 【第6?12章】宮宴羣臣第七卷【遼東行】 【第8?17章】早已看破第二卷【洛陽賦】 【第2?18章】步步緊逼第六卷【廢立興】 【第6?39章】血濺含元第二卷【洛陽賦】 【第2?02章】千金買壁第七卷【遼東行】 【第8?10章】深謀遠慮第二卷【洛陽賦】 【第2?13章】皇室宗親第七卷【遼東行】 【第7?44章】疑雲重重第七卷【遼東行】 【第7?36章】姐妹重逢第七卷【遼東行】 【第9?08章】險些撞破第七卷【遼東行】 【第8?12章】遼東政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皇上失憶第七卷【遼東行】 【第8?28章】愛火重燃第七卷【遼東行】 【第9?01章】當朝請辭第三卷【長安曲】 【第3?01章】盛世長安第五卷【南詔撫】 【第5?06章】戎州之變第六卷【廢立興】 【第6?08章】替友牽線第三卷【長安曲】 【第3?13章】奉命徵糧第三卷【長安曲】 【第3?24章】含元殿試第一卷【蒲州起】 【第1?07章】衛大小姐第七卷【遼東行】 【第8?22章】青梅煮酒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吳氏之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9?22章】安史之亂第五卷【南詔撫】 【第5?25章】生死之間第二卷【洛陽賦】 【第2?09章】兵鋒相對第七卷【遼東行】 【第8?21章】就地正法第四卷【蜀道難】 【第4?04章】將門虎女第七卷【遼東行】 【第8?22章】青梅煮酒第五卷【南詔撫】 【第5?10章】兵發安戎第五卷【南詔撫】 【第5?01章】巡撫南下第七卷【遼東行】 【第8?54章】大戰在即第四卷【蜀道難】 【第4?19章】奔赴梓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