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洛陽賦】 【第2?06章】雲楓書齋

楊雲楓暗道李白果然回來了,本想問羅冬林李白是否帶回好消息了,但是此刻卻突然不想這般早的知道結果,因爲他心中有種不好的預感,覺得這次很玄乎。

楊雲楓上得客棧二樓,李白與高適正在自己的房間坐着飲酒,高適滿臉堆笑,李白卻面無表情,楊雲楓一時也猜不透事情結果,李白與高適見楊雲楓回來,高適立刻起身讓楊雲楓過來同坐,楊雲楓坐到桌前,李白給楊雲楓斟了一杯酒,遞給楊雲楓,高適在一旁道:“雲楓兄,宗府那邊情況如何”

楊雲楓搖了搖頭,將在宗府的始末說與二人聽,但是卻沒說遇到楊昊一事,高適聽完笑道:“看來宗小姐的確是對雲楓兄有意,宗老爺的意思是想招雲楓兄入贅宗家啊,這也難怪,宗家只有宗小姐一女,宗老爺有次想法卻也不奇,倒是雲楓老弟美色當前,富貴厚祿在後,卻不爲所動,實在是讓達夫佩服啊”

楊雲楓沒有說話,轉頭看向李白,問道:“太白兄,楊家那邊如何答覆”

李白這時放下手中的酒杯,看着楊雲楓良久也沒有說話,最後一嘆道:“雲楓老弟,某無用,楊家拒絕了婚事”

楊雲楓早就預料到了如此,心中也並不意外,只是淡淡問道:“拒絕的理由呢”

李白嘆道:“楊老爺說楊小姐已有婆家”

楊雲楓聽到這裡只是點了點頭,隨即端起酒杯笑道:“太白兄,雖然結果如此,但是小弟還是要感謝你爲我走此一遭,小弟先乾爲敬了”

高適卻拉住楊雲楓的手,勸慰道:“雲楓兄,你要看開點,大丈夫何患無妻呢,更何況以雲楓兄之大才,只怕天下美女都爲之嚮往,宗小姐就是一例,不過雲楓兄對楊小姐的一往情深,倒是讓達夫佩服”

楊雲楓也不明白自己心中爲何一點也不失望,也許他自己本身與楊玉環本就沒有什麼感情,只是體內楊釗的記憶在作祟吧,楊雲楓淡淡笑道:“達夫兄過獎了”說着站起身來,走到窗前嘆道:“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高適與李白聞言,各自品評着楊雲楓的這首新作,除了暗自讚歎楊雲楓之高才,也爲楊玄圭不識楊雲楓這枚寶珠,而感到遺憾與不平。

楊雲楓一方面拒絕了宗老爺的入贅要求,一方面又被楊玄圭拒絕了他想楊玉環提親,可謂患得患失,自那日後,楊雲楓只顧與李白等人飲酒作樂,而張旭最近書寫了一本伯高好友詩集錄,被李白取來欣賞,李白欣賞的卻是張旭的字,要是論字,李白也是行家,不過與張旭一比,李白也只能遠而觀之,驚歎不已。

楊雲楓拿來看時,卻發現自己“所作”的幾首詩也盡數被張旭收入在了這本伯高好友詩集錄當中了,就連前幾日被楊家拒婚而“作”的那首自遣也在其中。當中除了自己的詩句外,還有李白、杜甫、高適、賀知章、李適之等人的詩句。

楊雲楓雖然對草書不是很懂得欣賞,不過他知道手中的這本詩集錄的價值,這是張旭手寫的孤本,世間只怕只此一本了,若是留到後世,只怕是價值連城了,同時楊雲楓也想到,這個時代的文人墨客都是靠自己的墨寶來賺錢餬口的,這些人雖然平時孤傲不凡,但是往往也會爲鬥米而折腰,不免也會淪落到販賣自己的作品換取錢財。

楊雲楓心中想,既然自己來到了這個時代,能一下子結交這麼多的文人好友,這豈不就是上天的恩賜,自己爲何不能可利這些資源,謀取一條生財之道呢自己在洛陽已經月餘,除了每日與李白、杜甫等人飲酒作樂,醉生夢死之外,真可謂是一無是處,碌碌而爲啊,如此下去只怕只能在這個盛唐之中庸碌一生了,享有那些虛無的名氣,又有何用即便與李白杜甫等人齊名,又有何用

更何況自己在這月餘裡花費也不小,長期這般下去,只怕生計都成問題了,但是想到李白等人的孤傲,他們是決計不屑如此做,自己要想一個好辦法,來勸服他們,而第一個要勸服的就是張旭,應該楊雲楓已經想到了一個生財之道。

這日楊雲楓買好了酒菜去見張旭,在洛陽遇到的這幫朋友中,楊雲楓除了與杜甫最不熟悉之外,便是與張旭很少說話了,李白、高適等人要自己作詩,自己還能剽竊幾首,裴旻若是問自己劍法,自己還能糊弄幾句,但若是張旭問自己書法造詣諸如此類的問題,楊雲楓卻是不知道如何開口的,張旭是個書法行家,自己如何能在他面前賣弄所以楊雲楓是從心裡一直躲着張旭的。

張旭的住所在洛陽的南城,這裡多時貧民居所,楊雲楓剛到張旭的住所門口,就聞到一股胡味,楊雲楓還道是張旭的住所着火了,立刻一腳將張旭的房門踹開,卻見張旭正蹲在地上,拿着紙在燒。張旭聞聲一驚,還以爲遇到強盜了,見楊雲楓提着酒壺站在門口,滿臉驚愕地看着自己,這才道:“原來是雲楓兄啊”

楊雲楓見張旭滿臉的污漬,連忙奇道:“伯高兄,你這是做什麼”

張旭將手上的紙盡數放進火盆後,這才站起身來,笑道:“哦,只是一些廢稿,怕被別人拿去變賣,所以我就先下手爲強了”

張旭如此一說,楊雲楓頓時響起了一個典故,張旭流傳的真跡一直很少,只因張旭精益求精,寫的不好的寧毀不傳,這也正是張旭的字爲何如此值錢的一個原因。

張旭看着火盆裡的紙燒盡之後,這纔對楊雲楓道:“雲楓兄竟然上門請我飲酒,真是千古奇事啊,不知道這是否爲鴻門之宴啊雲楓兄不是對伯高避之不及的麼”

楊雲楓聞言哈哈一笑,他雖然與張旭交情不是很深,但是畢竟是個酒友,同爲醉八仙,知道張旭是個直腸子,向來是有什麼說什麼,將酒菜放好之後,這才道:“伯高兄說笑了,伯高兄這等書法大家,一字千金,雲楓是求之不得見,又豈有躲避之理”

張旭看着楊雲楓,笑道:“雲楓兄真是能言善辯,不過無事不登三寶殿,雲楓兄有話不如直說吧”

楊雲楓立刻哈哈一笑道:“伯高兄真是快人快語,與伯高兄的書法一樣,蒼勁有力,從來不拖泥帶水”

張旭聞言心中一動,立刻指着楊雲楓笑道:“好你個雲楓兄啊,你是不是想來向伯高求字了”

楊雲楓拍手道:“伯高兄是個明眼人,雲楓也就不繞彎子了,伯高兄的詩集錄,雲楓已經看過了,至今仍放在枕邊,時刻拿出欣賞”

張旭哈哈一笑,道:“原來是詩集錄既然雲楓兄喜歡,我送你又何妨”

楊雲楓卻搖手道:“伯高兄誤會雲楓的意思了,我是想與伯高兄談一筆買賣”

張旭聞言眉頭微微一皺,他與楊雲楓相識也一月有餘了,自然是從李白口中聽說過楊雲楓的商人本色,他也並不是看不起商賈,只是未能明白楊雲楓的意思,卻聽楊雲楓這時繼續道:“伯高兄,你的伯高好友詩集錄,太白兄,達夫兄,子美兄與雲楓一樣,都甚是喜愛,若非伯高兄每人書寫一份送他們麼”

張旭笑道:“即便如此,書寫幾冊,又有何妨況且詩集錄裡,本就是收錄了你們的詩”

楊雲楓立刻又對張旭道:“如果整個洛陽城,都喜歡這本詩集錄呢伯高兄也書寫麼若是整個天下都喜歡呢伯高兄書寫到什麼時候”

張旭又皺起眉頭,他雖然是個書法名家,對書法方面吳行可謂是天下無二,但其他方面的心計卻是一般,更何況楊雲楓說出這麼一番話來,本來就很囫圇,詫異地道:“雲楓兄,伯高未能明白你的意思”

楊雲楓立刻笑道:“如果我將伯高兄的詩集錄印刷成書,伯高兄可有異議”

張旭聞言一鄂,這倒是他沒有想過的問題,以前他缺錢了,最多也就是賣幾副自己的草書換錢,而且他性格孤傲,即便是賣字,也是別人親自來求,從來不主動販賣,那些人真金實銀來買的莫不過是自己的親筆書寫,如今印刷成書,這已經不是自己的真跡了,又如何能賣出錢來

楊雲楓一眼便看穿了張旭所想,立刻對張旭道:“伯高兄,你若是隻是親自書寫販賣,你的草書那些人拿回去了,奉若珍寶,自然是裱起來供奉着,但是他們是否當真懂你的字呢如果印刷成書,現在洛陽售賣,首先是讓整個洛陽對伯高兄你的墨寶有興趣的人,都能一睹真顏,又可以提高伯高兄你的名氣,知道伯高兄草書的人越多,伯高兄的字就越是值錢,伯高兄以爲如何”

張旭怔怔地看着楊雲楓,楊雲楓的這一套說辭,他心中是不太明白的,但是楊雲楓如此自信滿滿,而且將自己的擔憂全部化解,本來自己還擔心自己的字到處都是,豈不是說自己的字很普通麼,他堅信着物以稀爲貴的道理,但聽楊雲楓說的名氣與價值成正比的道理,又似乎覺得有些道理,但是畢竟自己只懂寫字,不懂經營之道,也不知道與楊雲楓如何說明。

楊雲楓看出張旭已經心動,立刻又道:“雲楓兄,真正喜歡你草書的人,自然是不惜重金來買的,但是真正能買得起你真跡的又有幾人連看都沒看過你草書,他們又如何知道你草書的好況且擁有一本詩集錄並不算什麼,真正喜歡的,還是會要伯高兄你的真跡,這兩者也並不衝突”

張旭聽楊雲楓這般一說,心中已經完全釋懷,這纔對楊雲楓道:“既然如此,就以詩集錄爲例,雲楓兄先試試,我再看以後如何,不知可否”

楊雲楓畢竟以前也沒接觸過出版業,這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次,本也就是想借着張旭的這本伯高好友詩集錄試運行一下,看看效果與反向如何,這才決定自己是否當真以此謀生。見張旭與自己不謀而合,立刻舉杯對張旭道:“有伯高兄首肯,雲楓即可放手一搏了”說完與張旭碰杯。

選擇張旭的詩集錄,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畢竟這裡除了張旭的字之外,還有李白、杜甫、高適、李適之與自己的一些詩詞,自己姑且不說了,光是李白、杜甫兩人的詩,加上張旭的字,楊雲楓已經是信心十足了。

勸服了張旭,楊雲楓便準備開始着手聯繫印刷了,但是轉念一想,還是不行,乾脆自己購買了一套印刷器材,隨後又高薪撬來一些印刷人才,同時又租了一間門面,這樣一來,楊雲楓身上的本錢也就花銷的差不多了,楊雲楓如此孤注一擲,也算下足了血本,只能成功,不許失敗。

楊雲楓先是進了一批紙張,對於紙張的選擇,楊雲楓也是很講究苛刻的,雖然將張旭、李白等人的作品平民化,但是畢竟是做生意,要講究策略,所以楊雲楓並沒有完全的平民化,而是將第一批顧客鎖定在那些中高階層,喜歡附庸風雅,但是又花不起大價錢去買真跡的人羣身上,所以紙張一定要好。

李白與高適本來很擔心楊雲楓因被楊家拒婚,從此頹廢,不過近日見楊雲楓忙的不亦樂乎,也就放心了,但是他們卻不明白楊雲楓是要做什麼,每次相問,楊雲楓都說,事後便知道。

而近日來,楊雲楓卻發現宗露卻沒有再出現在自己面前了,按照自己當初的預料,自己越是決絕,宗露就越是對自己念念不忘纔是,怎麼如今卻適得其反呢楊雲楓想不明白,不過這也是楊雲楓閒時纔想的問題,他此刻是一心撲在了出版事業上了,那些兒女私情就姑且拋之腦後吧。

一切準備就緒,楊雲楓就開始着手印刷了,不過門面的裝潢也很重要,不能與一般的書販混爲一談,自己走的是高端路線,包裝自然不可或缺,所以楊雲楓不惜本錢,將門面裝潢成頗爲典雅、古色古香的,當中除了販賣書籍的櫃檯之外,另外一半卻被楊雲楓裝修成了一個茶樓,以方便文人學士們在此討論,而書齋的名號就定爲“雲楓齋”,匾額還是請張旭親筆書寫的,光是這匾額便價值千金了。楊雲楓還讓羅冬林找了一個算卦的,挑了一個黃道吉日,最終定在初九開業。

此後楊雲楓與羅冬林也從客棧中搬出了,當時租門面的時候,也就選好了是帶後院的,除了放一些印刷器材之外,也方便自己與羅冬林住,所以楊雲楓此刻在洛陽,也就算落地生根了,有了自己的一個安樂窩。

初八中午,第一批成本總算完成了,在此之前其實已經出過一套成本的,楊雲楓卻嫌印刷的不好,所以全部冷藏了,又讓工人們趕印了這最新的一批,楊雲楓拿着一本成本仔細的翻閱着,要知道這時候的印刷技術還處於雕版印刷的階段,雕版印刷始於晉朝,興於宋朝,不過唐朝的雕版技術也算是高明瞭,張旭的狂草被雕刻出來,雖沒有張旭原跡的神韻,但也相差無幾。不過由於印刷成本的提高,也註定這本詩集定然定價偏高。新書散發出淡淡的書香,楊雲楓對於這一次的印刷還算滿意,隨即讓羅冬林組織人手開始上架。

楊雲楓這時突然又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隨即立刻讓人去請張旭,李白、杜甫與高適來書齋後院飲酒,此時李白與杜甫、高適都知道楊雲楓要開書齋了,自然是張旭所說,但是卻不知道楊雲楓找自己來是何事,但見酒桌之上放着十餘本書,都覺得奇怪,各人拿起一本翻閱,卻聽楊雲楓端着酒杯對衆人道:“明日雲楓的書齋就要開業了,所以想向各位仁兄索取一樣禮物,作爲開業之禮,不知幾位仁兄可否捨得”

李白率先笑道:“這本是應分之事某已經爲雲楓老弟準備好了一份禮物,也不知道合不合你心意”

楊雲楓卻笑着道:“太白兄送的任何禮物,雲楓都會喜歡,但卻不是雲楓最想要的”

四人聞言均有些好奇,相問楊雲楓到底想要什麼,楊雲楓這才道:“雲楓想幾位仁兄各自在一本伯高好友詩集錄上籤了大名,不知可有爲難”

李白雖然不明白楊雲楓的意思,但還是笑道:“這有何難拿筆來,某先簽”

楊雲楓早就讓羅冬林準備好了四本書,放到四人面前,李白率先在書頁上籤下“青蓮居士李太白”七個大字,隨後杜甫與張旭、高適也紛紛各簽了一本。

楊雲楓連聲道謝,讓羅冬林收好後,這才與四人飲酒,四人相問緣由,楊雲楓卻笑而不語,只是相邀四人蔘見明日開業典禮,四人紛紛應允,幾人豪飲到半夜,這才散去。

第七卷【遼東行】 【第8?19章】登門拜訪第六卷【廢立興】 【第6?13章】招爲駙馬第二卷【洛陽賦】 【第2?34章】乘機要挾第七卷【遼東行】 【第8?23章】大年三十第七卷【遼東行】 【第8?17章】早已看破第七卷【遼東行】 【第7?13章】兩女談判第七卷【遼東行】 【第8?36章】遼城之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8?21章】就地正法第二卷【洛陽賦】 【第2?14章】元宵佳節第二卷【洛陽賦】 【第2?43章】衛墨的劍第三卷【長安曲】 【第3?07章】崔府療傷第七卷【遼東行】 【第7?43章】雙方叫價第七卷【遼東行】 【第8?31章】丹東兵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7?28章】天下無匹第六卷【廢立興】 【第6?40章】大明宮變第二卷【洛陽賦】 【第2?37章】狐臭之謎第四卷【蜀道難】 【第4?05章】巴州救災第四卷【蜀道難】 【第4?04章】將門虎女第七卷【遼東行】 【第7?05章】軍事基地第七卷【遼東行】 【第7?21章】魚水之歡第三卷【長安曲】 【第3?05章】萬盛樓上第七卷【遼東行】 【第9?20章】再回益州第一卷【蒲州起】 【第1?08章】刺史上門第三卷【長安曲】 【第3?28章】紫宸宮宴第二卷【洛陽賦】 【第2?23章】販賣考題第三卷【長安曲】 【第3?14章】以爲表率第二卷【洛陽賦】 【第2?45章】豐王秘密第七卷【遼東行】 【第9?08章】險些撞破第四卷【蜀道難】 【第4?01章】欽差出巡第七卷【遼東行】 【第8?08章】佳人相約第六卷【廢立興】 【第6?22章】一封休書第六卷【廢立興】 【第6?11章】宣旨入宮第七卷【遼東行】 【第8?06章】王宮兵變第五卷【南詔撫】 【第5?15章】怒而殺之第二卷【洛陽賦】 【第2?12章】楊家有女第七卷【遼東行】 【第9?13章】安使進京第七卷【遼東行】 【第7?30章】騎兵構想第三卷【長安曲】 【第3?28章】紫宸宮宴第七卷【遼東行】 【第7?10章】遼城一霸第六卷【廢立興】 【第6?32章】死而復生第五卷【南詔撫】 【第5?14章】鴻鳳一閣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新羅大亂第七卷【遼東行】 【第7?42章】皇上回京第二卷【洛陽賦】 【第2?18章】步步緊逼第七卷【遼東行】 【第8?56章】晉升爲父第二卷【洛陽賦】 【第2?33章】最後計劃第五卷【南詔撫】 【第5?19章】險種已深第七卷【遼東行】 【第8?16章】自動請辭第七卷【遼東行】 【第9?06章】攪和相親第三卷【長安曲】 【第3?10章】太真道姑第七卷【遼東行】 【第7?29章】安排棋子第七卷【遼東行】 【第8?20章】遼城一日第五卷【南詔撫】 【第5?26章】奴隸起義第四卷【蜀道難】 【第4?26章】吐蕃滋事第三卷【長安曲】 【第3?30章】臨行前夕第二卷【洛陽賦】 【第2?40章】生死關頭第四卷【蜀道難】 【第4?16章】益州事變第五卷【南詔撫】 【第5?33章】節度使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7?42章】皇上回京第七卷【遼東行】 【第7?20章】燥熱難耐第二卷【洛陽賦】 【第2?41章】林中遇險第六卷【廢立興】 【第6?39章】血濺含元第四卷【蜀道難】 【第4?12章】宴請名流第七卷【遼東行】 【第9?20章】再回益州第四卷【蜀道難】 【第4?29章】訓練新軍第七卷【遼東行】 【第7?36章】姐妹重逢第六卷【廢立興】 【第6?19章】二度洞房第二卷【洛陽賦】 【第2?17章】極力拉攏第二卷【洛陽賦】 【第2?24章】天父地母第四卷【蜀道難】 【第4?27章】出其不意第一卷【蒲州起】 【第1?05章】囤積不售第三卷【長安曲】 【第3?25章】張伯高策第二卷【洛陽賦】 【第2?22章】雲楓週刊第七卷【遼東行】 【第7?36章】姐妹重逢第五卷【南詔撫】 【第5?01章】巡撫南下第五卷【南詔撫】 【第5?23章】神秘女子第七卷【遼東行】 【第8?01章】鴨綠江畔第六卷【廢立興】 【第6?13章】招爲駙馬第七卷【遼東行】 【第7?14章】查無此人第五卷【南詔撫】 【第5?02章】初到戎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7?15章】羣英薈萃第四卷【蜀道難】 【第4?07章】俠女鞭法第七卷【遼東行】 【第8?36章】遼城之變第二卷【洛陽賦】 【第2?30章】千人上書第五卷【南詔撫】 【第5?05章】戰事預謀第二卷【洛陽賦】 【第2?06章】雲楓書齋第六卷【廢立興】 【第6?09章】重返長安第四卷【蜀道難】 【第4?25章】公主駕到第六卷【廢立興】 【第6?17章】大婚之日第二卷【洛陽賦】 【第2?28章】酒席之亂第三卷【長安曲】 【第3?27章】一箭雙鵰第七卷【遼東行】 【第7?44章】疑雲重重第二卷【洛陽賦】 【第2?24章】天父地母第七卷【遼東行】 【第8?11章】浪漫雪夜第二卷【洛陽賦】 【第2?14章】元宵佳節第七卷【遼東行】 【第7?04章】前線來人第七卷【遼東行】 【第7?21章】魚水之歡第二卷【洛陽賦】 【第2?04章】拒贅宗府
第七卷【遼東行】 【第8?19章】登門拜訪第六卷【廢立興】 【第6?13章】招爲駙馬第二卷【洛陽賦】 【第2?34章】乘機要挾第七卷【遼東行】 【第8?23章】大年三十第七卷【遼東行】 【第8?17章】早已看破第七卷【遼東行】 【第7?13章】兩女談判第七卷【遼東行】 【第8?36章】遼城之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8?21章】就地正法第二卷【洛陽賦】 【第2?14章】元宵佳節第二卷【洛陽賦】 【第2?43章】衛墨的劍第三卷【長安曲】 【第3?07章】崔府療傷第七卷【遼東行】 【第7?43章】雙方叫價第七卷【遼東行】 【第8?31章】丹東兵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7?28章】天下無匹第六卷【廢立興】 【第6?40章】大明宮變第二卷【洛陽賦】 【第2?37章】狐臭之謎第四卷【蜀道難】 【第4?05章】巴州救災第四卷【蜀道難】 【第4?04章】將門虎女第七卷【遼東行】 【第7?05章】軍事基地第七卷【遼東行】 【第7?21章】魚水之歡第三卷【長安曲】 【第3?05章】萬盛樓上第七卷【遼東行】 【第9?20章】再回益州第一卷【蒲州起】 【第1?08章】刺史上門第三卷【長安曲】 【第3?28章】紫宸宮宴第二卷【洛陽賦】 【第2?23章】販賣考題第三卷【長安曲】 【第3?14章】以爲表率第二卷【洛陽賦】 【第2?45章】豐王秘密第七卷【遼東行】 【第9?08章】險些撞破第四卷【蜀道難】 【第4?01章】欽差出巡第七卷【遼東行】 【第8?08章】佳人相約第六卷【廢立興】 【第6?22章】一封休書第六卷【廢立興】 【第6?11章】宣旨入宮第七卷【遼東行】 【第8?06章】王宮兵變第五卷【南詔撫】 【第5?15章】怒而殺之第二卷【洛陽賦】 【第2?12章】楊家有女第七卷【遼東行】 【第9?13章】安使進京第七卷【遼東行】 【第7?30章】騎兵構想第三卷【長安曲】 【第3?28章】紫宸宮宴第七卷【遼東行】 【第7?10章】遼城一霸第六卷【廢立興】 【第6?32章】死而復生第五卷【南詔撫】 【第5?14章】鴻鳳一閣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新羅大亂第七卷【遼東行】 【第7?42章】皇上回京第二卷【洛陽賦】 【第2?18章】步步緊逼第七卷【遼東行】 【第8?56章】晉升爲父第二卷【洛陽賦】 【第2?33章】最後計劃第五卷【南詔撫】 【第5?19章】險種已深第七卷【遼東行】 【第8?16章】自動請辭第七卷【遼東行】 【第9?06章】攪和相親第三卷【長安曲】 【第3?10章】太真道姑第七卷【遼東行】 【第7?29章】安排棋子第七卷【遼東行】 【第8?20章】遼城一日第五卷【南詔撫】 【第5?26章】奴隸起義第四卷【蜀道難】 【第4?26章】吐蕃滋事第三卷【長安曲】 【第3?30章】臨行前夕第二卷【洛陽賦】 【第2?40章】生死關頭第四卷【蜀道難】 【第4?16章】益州事變第五卷【南詔撫】 【第5?33章】節度使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7?42章】皇上回京第七卷【遼東行】 【第7?20章】燥熱難耐第二卷【洛陽賦】 【第2?41章】林中遇險第六卷【廢立興】 【第6?39章】血濺含元第四卷【蜀道難】 【第4?12章】宴請名流第七卷【遼東行】 【第9?20章】再回益州第四卷【蜀道難】 【第4?29章】訓練新軍第七卷【遼東行】 【第7?36章】姐妹重逢第六卷【廢立興】 【第6?19章】二度洞房第二卷【洛陽賦】 【第2?17章】極力拉攏第二卷【洛陽賦】 【第2?24章】天父地母第四卷【蜀道難】 【第4?27章】出其不意第一卷【蒲州起】 【第1?05章】囤積不售第三卷【長安曲】 【第3?25章】張伯高策第二卷【洛陽賦】 【第2?22章】雲楓週刊第七卷【遼東行】 【第7?36章】姐妹重逢第五卷【南詔撫】 【第5?01章】巡撫南下第五卷【南詔撫】 【第5?23章】神秘女子第七卷【遼東行】 【第8?01章】鴨綠江畔第六卷【廢立興】 【第6?13章】招爲駙馬第七卷【遼東行】 【第7?14章】查無此人第五卷【南詔撫】 【第5?02章】初到戎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7?15章】羣英薈萃第四卷【蜀道難】 【第4?07章】俠女鞭法第七卷【遼東行】 【第8?36章】遼城之變第二卷【洛陽賦】 【第2?30章】千人上書第五卷【南詔撫】 【第5?05章】戰事預謀第二卷【洛陽賦】 【第2?06章】雲楓書齋第六卷【廢立興】 【第6?09章】重返長安第四卷【蜀道難】 【第4?25章】公主駕到第六卷【廢立興】 【第6?17章】大婚之日第二卷【洛陽賦】 【第2?28章】酒席之亂第三卷【長安曲】 【第3?27章】一箭雙鵰第七卷【遼東行】 【第7?44章】疑雲重重第二卷【洛陽賦】 【第2?24章】天父地母第七卷【遼東行】 【第8?11章】浪漫雪夜第二卷【洛陽賦】 【第2?14章】元宵佳節第七卷【遼東行】 【第7?04章】前線來人第七卷【遼東行】 【第7?21章】魚水之歡第二卷【洛陽賦】 【第2?04章】拒贅宗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