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屠殺!!!

船行江上,逆水

月明星稀,清冷的月光下,烏鴉朝着樹杈轉了三圈,一艘巨大的五層樓船在緩緩的向北行去。度過了很短一段自西向東的順水旅程之後,便轉向北方,大船將沿着京杭大運河一路北上,一直開到運河的終點、齊國的都城上京。

在支流河道上,這種龐然大物顯得格外笨重,尤其是逆水行舟之時,窗外的景色許久都不會變換,讓人不得不懷疑,是不是步行也比這個快?

好在船上的人們並不焦急,他們甚至希望這趟旅程永遠都走不到終點纔好呢。

尤其是在船頂露臺上,月下對酌的二位使節大人——周延年和趙無病。

只見兩人對坐在一張圓桌邊,桌上擺着精美的菜餚,卻沒人動一筷子。兩人一個勁兒的低頭喝着悶酒,也不說話,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周延年很鬱悶,因爲他在自己風生水起的地方摔了跤……十九年前,他還是鴻臚寺的小小主事時,便隨着使團南下楚國,與正值壯年的景泰帝談判。在經過歷時長達兩個月的艱苦談判後,終於達成了共同出兵協議,爲齊國的大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戰後論功行賞,使團人人受獎,他更是因爲表現突出,被連升兩級,一躍成爲五品郎中,之後十幾年官運亨通,歷任右侍郎、左侍郎,終於在前年熬死了上級,達到了個人事業的新高度,榮任禮部侍郎!

而今戰端將啓。他又受命來到了南楚,沿着十九年前走過的水路,他希望能共重複昔日的榮光,爲更進一步奠基……在啓程前,上官丞相已經向他許諾。只要可以帶回與十九年前類似地盟約,他便可以離開禮部這個清水衙門,履新吏部尚書一職。

吏部乃是六部之首,吏部尚書又稱天官,是齊國文官序列中,僅次於丞相大人的存在,這是多大的榮耀啊!

然而理想與現實總是差得太遠,就像上京與神京的距離。出發時躊躇滿志的孟尚書。做夢也想不到,楚國非但毫無誠意,而且頗有背棄昔日盟友地意思。在這種前提下。自然談不攏,不甘心的尚書大人,做出了最後的努力,但還是大敗虧輸。爲了維護國家的體面,只能憤然離開神京。

雖說是爲了抗議而離去,卻怎麼看都有些灰溜溜敗走的感覺。

吏部尚書啊,永別了。我的仕途啊,完結了……一邊哀嘆着。一邊飲下杯中的苦酒,正所謂借酒澆愁愁更愁啊。

孟尚書在那裡長吁短嘆,武英侯這邊也不好過,他雖然出身好、後臺硬、不擔心什麼前程不前程的問題。但他實指着這次立個大功,好讓一直對自己橫挑鼻子豎挑眼地哥哥另眼相看,這下可好,回去不捱揍就不錯了。仰頭幹掉杯子裡的酒。正所謂亂我之心多煩憂啊……

愁更愁大人和多煩憂大人正在長吁短嘆的時候。樓下突然傳來一陣騷動聲。兩人不以爲意地繼續對飲,卻不想過了沒多會兒。武英侯親兵們便連滾帶爬的跑上來,滿面驚駭道:“大事不好了,大大大人,有刺客……”

“啊……”愁更愁大人嚇了一跳,連聲道:“侯爺,我們還是躲躲吧。”

多煩憂大人惱火的瞪了那些大驚小怪的親兵一眼,粗聲道:“你們地刀槍都是擺設嗎?竟被些許蟊賊嚇成這樣!”端杯子的手都沒有一絲顫抖,頗有乃兄的風範。林雷

見自家侯爺鎮定如常,親兵們也恢復了平靜,一個頭領滿面羞愧道:“是啊,不就是區區四五百蟊賊嗎,我們可有足足上千人呢!”說着朝侯爺一拱手道:“請侯爺親自督戰,激勵將士們誓死殺敵……”

只聽啪得一聲,侯爺手中的酒杯便落在了地上,摔成了八瓣。而侯爺的手也跟得了雞爪瘋似得,不停地哆嗦起來。

“侯爺,侯爺……”在親兵地連聲呼喚中,武英侯大人才從呆滯中恢復過來,舌頭不打彎道:“我需要冷靜一下……”說着便跌跌撞撞的起身,躲進船艙裡,緊緊關上門,色厲內荏的聲音從艙中傳出來:“兄弟們給我頂住!頂住!”

望着這極具喜劇色彩的一幕,親兵們不由面面相覷,他們雖然知道二將軍從未上過戰場,卻總覺着戰神的弟弟,起碼也該是個半神吧,實在沒想到他竟然如此慫包。

倒是那孟尚書勉強鎮定下心神,沉聲道:“胡大人,你速速帶人組織防守,本官爲你們壓陣!”

這時候有個出頭的總是好,那胡隊長望着孟尚書,心道:您可別也是光說不練啊。

孟尚書看懂了胡隊長的眼神,苦笑一聲道:“還不扶我起來?”胡隊長這才知道,尚書大人已經嚇得腿都軟了。

趕緊上前將尚書大人扶起來,胡隊長陪笑道:“要不您也進去歇歇?”

孟尚書緩緩地搖頭道:“本官雖然沒帶過兵,也知道正副使都躲起來地話,這軍心士氣可就要一落千丈了。”

親兵們聞言果真士氣大振,心道:別看尚書大人白面書生一個,還真有幾分膽色!便不再管自家侯爺,各自整備兵卒去了。秦雷和他的黑衣衛換上快船,沿着河岸急追,僅用了兩個時辰,便看到了運河上游那緩緩北上地巨船。

此時月朗星稀。並不是殺人越貨的好時候,但黑衣衛們並不在乎。隨着中間快船上的一聲哨響,三十多艘小艇倏地分散開來,很快便如羣狼一般,將那八丈高地樓船圍了起來。

幾乎是一接近那樓船。黑衣衛們便紛紛扣動扳機,飛射出手中的矛勾,無數條細而堅韌的繩索便呼嘯着被帶了出去。

只聽咄咄咄咄,一陣如啄木鳥啄木一般的聲響,幾百個矛勾便扎進了樓船的兩舷和船尾部位。黑衣衛們毫不猶豫地拽住繩索,猿猴般輕盈敏捷的向上攀越起來。

藉着月光遠遠望去,數不清的小黑點急速的向大船上爬去,便如羣蟻附羶一般壯觀。

這樓船雖然有八九丈高。但最低層的甲板距離水面卻僅有兩丈不到的距離,對於身手敏捷的黑衣衛來說,根本不費吹灰之力。是以當被驚動的守衛慌忙上前阻擋時。大半地黑衣衛都已經爬上船來。

雙方一照面,齊國兵士就大喊大叫着衝上來。而黑衣衛卻沉默不語,牢牢的站在船邊,只是用手中的連弩招呼對手……他們要掩護後上來地袍澤。因爲是在盟國境內。齊國兵士並沒有枕戈待旦,大部分人都是一聽到動靜便拎着兵器跑出來,拿着盾牌的都很少,更別提穿着盔甲的。

事實證明,打仗就像請客吃飯。還是穿戴整齊了纔好。這些身着單衣,缺少防護的齊國兵士,在黑衣衛密集而持久地箭雨中死傷慘重,寸步難行,不一會便躺到了一地被紮成刺蝟的兵士。其餘人也裹足不前,甚至直接退回艙裡,尋找可以抵擋弓箭的護具。

這樣的情形發生在底層的每一處。沒用多會兒功夫。黑衣衛們都爬上了船。見所有人都上了船,小隊正們便開始招呼各自隊員。結陣開始剿殺這一層地敵人。

黑衣衛的陣勢幾經改進,終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名喚鴛鴦連環陣,乃是秦雷從一個叫戚繼光的牛人那裡學來的。這是一個近乎完美的戰鬥隊列,因爲它有着無可挑剔的位置組合和武器裝備。整個隊伍由十一個人組成,其中有一個是隊長,主要任務是指揮隊伍、隨機應變,他站在隊伍地前列中央,其餘十個人分成兩列縱隊,站在他地背後。

雖說只有十個人,但這十人卻持有四種不同的武器,並組成了五道互相配合地攻擊線,在隊長身後,是兩名持有連弩的盾牌兵,他們用盾牌掩護自己和後面的戰友,並首先發射連弩發動進攻。這種連弩乃是特製的,十分沉重,但威力強大、可連發五十枚,且弩箭喂毒,見血封喉,實乃當代最強之單兵殺人利器。

掩護盾牌兵的,是站在他們後面的狼筅兵,所謂狼筅,是一種特製的兵器,形狀十分怪異,以兩丈多長的鐵棍爲主幹,上面一層層扎滿鐵枝和倒刺,往前一挺,跟舉着一棵大松樹似得,任誰也殺不過來。

狼筅兵的後面,是四名鐵槊兵,他們是隊伍的攻擊主力,看見敵人,就使用長槊刺。隊列的最後,是兩名大刀手,一手持刀,一手持弩,防止對手迂迴,從側翼保護長槍手。

這是一個毫無弱點的陣型,十一個人互相配合,互相掩護,構成一個完美的殺陣,就是強悍如樂布衣者,也無法攻破,只能望風披靡、望而興嘆矣。

但這東西有個缺陷,就是太大,且渾身是刺,十分不好攜帶。尤其是這次因爲異鄉作戰,當然無法拿着那松樹般的狼筅招搖過市,所以狼筅兵並未攜帶自己的制式武器。

可這玩意兒是保護隊伍不受敵方衝擊,以及輔助鐵槊兵攻擊敵人的利器,如果陣中缺了它,威力大減不說,還會使敵人輕易地靠近,所以又缺不得。

好在秦雷什麼都缺,就是不缺辦法,他見楚中多竹,便吩咐手下砍些長而多節的毛竹,在頂端裝上鐵槍頭,兩旁枝刺用火熨燙的有直有勾,再灌入桐油,敷上毒藥。這樣即使對方的刀再利,也無法砍斷軟枝,且竹節層層深,能擋住長槍刺入。戰鬥時狼筅兵在前衝陣。長槊兵緊隨左右,大刀兵接應於後,殺得敵人死傷無數。

但齊兵多是出自燕趙齊魯之地,好勇鬥狠,悍不畏死。且齊國軍隊以步戰聞名天下。慣於結陣、軍紀嚴明,短暫的慌亂之後,便重新好隊形,拼了命的往前衝。但還沒走幾步,很多人就被飛來地強弩射倒,運氣好點的繼續衝,就會被盾牌擋住,或者是被狼筅鉤住。倒刺拉扯幾次,就算不死也要掉層皮。

但這狼筅雖然恐怖,卻並不是致命的武器。鴛鴦陣最大的殺招乃是緊隨狼筅兵身側的一對長槊兵。只要見到有人被狼筅掛住了,便快速上前,想捅哪捅哪,戳出花來都沒人管。就算齊人拼死反擊。但前面有狼筅和盾牌擋着,只能乾着急,眼睜睜地看對方捅,不被捅死,也被氣死了。

事實又一次證明。技術雖然不是戰爭地決定性因素,但確實可以大大提升一支軍隊的戰鬥力,且這種提升是與軍隊本身的訓練、士氣等因素成正比的。齊國的兵士不可謂不悍勇,眼看着前面的同袍踩死在這種古怪軍陣中,但仍前赴後繼撲上去,卻依舊無法撼動其分毫。

鮮血在夜空中漫天飛舞,殘肢斷體在片片碎裂。慘叫聲、喊殺聲、聲聲震天。漸漸的。齊軍絕望的發現,鮮血也好殘肢也罷。慘叫也好哀號也罷,全都是自己一方地。對方的那羣裝備精良的黑衣人,竟然一個都沒有倒下,甚至罕有受傷地。

這陣勢太強悍、太完美了,以至於在沒有弄清它的結構與奧妙與之前,竟是毫無還手之力。放在一天以前,如果有人說,秦國的步軍可以屠殺齊國的步軍,恐怕連秦國人也要笑他說夢話。因爲面對着軍紀嚴明、進退有序地齊軍,秦國除了用裝甲騎兵硬碰硬的衝擊之外,並沒有什麼好法子。

然而就在今天,屠殺,一邊倒屠殺,就出現在靜靜的大運河上,是秦軍屠殺齊軍,步軍屠殺步軍。

歷史將從這一刻被改寫,雖然要等到很久以後,世人才能真正意識到它可怕的威力,但回顧整個三國一統的歷史,這個血腥而黑暗地夜晚,便是歷史轉折的起點……因爲從這一天開始,三國軍隊之間那種微妙的制衡終於被打破了。當然,在戰船上遭受屠殺的齊國兵士們,是不會關心今日在歷史上的地位,他們要考慮的是,如何活下去……是的,是活下去,而不是戰勝敵人,因爲他們絕望地意識到,至少在今天,這些可怕地敵人是無敵的。

齊兵雖然不怕死,但無法接受這種束手無策地屠殺,終於有人拋下手中的兵刃,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竄,但整個巨大的樓船上,已經變成了殺戮的修羅場,處處是恐怖的狼筅,處處是尖利的鐵槊,處處是奪命的飛矢,能往哪裡逃?該往哪裡逃?

跳!跳水吧!兵士們扔下手中的兵刃,撲通撲通從船上跳到水裡,雖然他們大多是旱鴨子,卻寧肯跳到可以淹死人的水裡,也不願再在那人間地獄中,接受被殺戮的命運。

但他們顯然不瞭解這支軍隊的指揮官,秦雷是一個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的傢伙。在包圍樓船的快艇上,依舊留着足夠數量的弩兵,他們悠閒自在的瞄準射擊,將跳到水裡的齊軍悉數射殺。

不留活口,這便是此次的作戰命令,對於身經百戰,心如鐵石的黑衣衛來說,這不是什麼難事,無論從哪個方面講 wωω_ттκan_¢ O

第557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662章 《勸戰書》第448章 別了!神京城!第523章 立秋第38章 見母妃第365章 京都變奏曲之高潮第350章 這裡黎明靜悄悄第320章 爆竹聲聲辭舊歲 梅花點點慶新春第203章 花好月圓夜第223章 爲理想而犧牲的王爺第296章 秀才遇到兵第174章 一曲秦風譜壯歌第294章 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怕!嗎?第683章 火龍出水對射日第128章 明月別枝驚鵲第229章 活土匪第15章 秦教官深山練兵第296章 秀才遇到兵第672章 勝第249章 湯中牢丸第278章 隆郡王拐人 秦球球跳水第113章 二十年的狀元紅號外號外新書上傳朋友們捧場去啊第210章 父女第363章 京都變奏曲之狹路第254章 秦雨田智激老宗親 秦玄仩憤聲話龍起第19章 反了?反了?第379章 爹親孃親不如舅母親第484章 麻雀戰第468章 非暴力不合作,文明的不服從第566章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第17章 突襲齊營第641章 開始了第575章 兩位將軍走了第298章 偏向虎山行第24章 激戰!!第215章 再堅持一會多好第415章 駝娘子與鬼谷子請假條第30章 祈我公孫,佑吾平安第467章 道義第13章 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第554章 陛下,要挺住啊!第194章 不止是擁抱第578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第204章 一個元帥多少錢?第120章 歸去來兮第565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1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646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76章 這麼兇幹嘛?第二百四六章 那一吻第102章 昭武帝的態度第507章 戰爭的陰雲第377章 取士第294章 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怕!嗎?第651章 你究竟有幾個好妹妹?第628章 得意洋洋第475章 憤青過年第555章 阿彌陀佛第149章 伯賞別離的態度第286章 隆郡王勉勵子弟兵 京水河畫舫菁英會第649章 天佑之治(上)第30章 祈我公孫,佑吾平安第196章 事關復興衙門存亡第13章 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第682章 桃花汛第529章 反間計與苦肉計第193章 烏雲抽風第624章 灰黑色的回憶(中)第305章 陽謀論第510章 出發出發!第628章 得意洋洋第654章 老鼠會?第69章 爲人四海的沈舅舅第五四一章 上兔子急了還咬人第569章 一個人的傳奇第648章 因爲你是秦雨田完本了第115章 山中元無雨 空翠溼人衣第143章 江上行第507章 戰爭的陰雲第21章 甕中之鱉?第162章 競標第633章 一切恍若從前第624章 灰黑色的回憶(中)第511章 函谷關下第281章 秦球球終於把軍參 隆郡王撫慰衆新丁第456章 一個瘋子的落幕第291章 很嫩很單純第444章 金刀公主第215章 再堅持一會多好第511章 函谷關下第387章 怒火燎原第606章 宣戰第2章 龍游淺水遭蝦戲 落難皇子處境艱第441章 放放血第260章 秦革月猜天地玄黃 樂向古請九菜一湯第514章 告捷!第19章 反了?反了?
第557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662章 《勸戰書》第448章 別了!神京城!第523章 立秋第38章 見母妃第365章 京都變奏曲之高潮第350章 這裡黎明靜悄悄第320章 爆竹聲聲辭舊歲 梅花點點慶新春第203章 花好月圓夜第223章 爲理想而犧牲的王爺第296章 秀才遇到兵第174章 一曲秦風譜壯歌第294章 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怕!嗎?第683章 火龍出水對射日第128章 明月別枝驚鵲第229章 活土匪第15章 秦教官深山練兵第296章 秀才遇到兵第672章 勝第249章 湯中牢丸第278章 隆郡王拐人 秦球球跳水第113章 二十年的狀元紅號外號外新書上傳朋友們捧場去啊第210章 父女第363章 京都變奏曲之狹路第254章 秦雨田智激老宗親 秦玄仩憤聲話龍起第19章 反了?反了?第379章 爹親孃親不如舅母親第484章 麻雀戰第468章 非暴力不合作,文明的不服從第566章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第17章 突襲齊營第641章 開始了第575章 兩位將軍走了第298章 偏向虎山行第24章 激戰!!第215章 再堅持一會多好第415章 駝娘子與鬼谷子請假條第30章 祈我公孫,佑吾平安第467章 道義第13章 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第554章 陛下,要挺住啊!第194章 不止是擁抱第578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第204章 一個元帥多少錢?第120章 歸去來兮第565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1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646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76章 這麼兇幹嘛?第二百四六章 那一吻第102章 昭武帝的態度第507章 戰爭的陰雲第377章 取士第294章 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怕!嗎?第651章 你究竟有幾個好妹妹?第628章 得意洋洋第475章 憤青過年第555章 阿彌陀佛第149章 伯賞別離的態度第286章 隆郡王勉勵子弟兵 京水河畫舫菁英會第649章 天佑之治(上)第30章 祈我公孫,佑吾平安第196章 事關復興衙門存亡第13章 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第682章 桃花汛第529章 反間計與苦肉計第193章 烏雲抽風第624章 灰黑色的回憶(中)第305章 陽謀論第510章 出發出發!第628章 得意洋洋第654章 老鼠會?第69章 爲人四海的沈舅舅第五四一章 上兔子急了還咬人第569章 一個人的傳奇第648章 因爲你是秦雨田完本了第115章 山中元無雨 空翠溼人衣第143章 江上行第507章 戰爭的陰雲第21章 甕中之鱉?第162章 競標第633章 一切恍若從前第624章 灰黑色的回憶(中)第511章 函谷關下第281章 秦球球終於把軍參 隆郡王撫慰衆新丁第456章 一個瘋子的落幕第291章 很嫩很單純第444章 金刀公主第215章 再堅持一會多好第511章 函谷關下第387章 怒火燎原第606章 宣戰第2章 龍游淺水遭蝦戲 落難皇子處境艱第441章 放放血第260章 秦革月猜天地玄黃 樂向古請九菜一湯第514章 告捷!第19章 反了?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