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廣場
概況
天安門廣場是北京的心臟地帶,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它北起天安門,南至正陽門,東起國家博物館,西至人民大會堂,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1997年7月,天安門廣場被中宣部公佈爲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廣場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紀念碑和莊嚴肅穆的毛主席紀念堂,廣場東側是中國國家博物館,西側是人民大會堂,南側是兩座建於14世紀的古代城樓——正陽門和前門箭樓。整個廣場宏偉壯觀、整齊對稱、渾然一體、氣勢磅礴。
天安門位於紫禁城中軸線上,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造型威嚴莊重,氣勢宏大,是中國古代城門中最傑出的代表。城樓通高37.4米,紅牆、黃瓦、五個拱形門洞,金碧輝煌,蔚爲壯觀。下層牆臺高大,色彩濃郁,上有兩層重檐樓,有黃色琉璃瓦,60根硃紅色通天圓柱,地面由金磚鋪成。東西九間,南北五間,象徵皇權的“九五之尊”。
房間南北兩面均爲菱花格扇門,36扇硃紅菱花門扉;天花、門拱、樑枋上雕繪着傳統的金龍彩繪和吉祥圖案。殿內有一個重450公斤的八角宮燈和16個各重350公斤的六角宮燈組成的衆星捧月圖案。
城臺下有五個拱形門洞,中間的最大,位於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纔可以由此出入。現在正中門洞上方懸掛着巨幅毛澤東畫像,兩邊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的大幅標語。
矗立在天安門廣場中央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高37.94米,是新中國誕生後在廣場修建的第一座建築,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紀念碑。
紀念碑採用17000多塊花崗岩和漢白玉砌成,碑基面積3100餘平方米,由兩層月臺、兩層須彌座、碑身和碑頂組成。
底層月臺呈海棠型,東西寬50.44米,南北長61.54米;二層月臺爲方形,四面設有臺階,精美的漢白玉欄杆環繞四周。月臺上邊的大須彌座束腰處四面鑲嵌着十幅漢白玉浮雕,記述了100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可歌可泣的革命鬥爭史。
上層小須彌座四周鐫刻牡丹、菊花、荷花、垂幔等組成的8個花環,表示對先烈的崇敬和永遠懷念。小須彌座上的高大碑身共計32層,由413塊花崗岩石壘砌而成。
巨大的碑身上有毛主席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蒼勁有力的鎏金大字,碑的背面是由毛澤東撰文、周恩來楷書題寫的114字鎏金碑文: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
時起,爲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碑頂是中國傳統頂式建築,四面成斜面,頂上成水平面,頂下有垂幔。整座紀念碑雄偉壯觀,莊嚴肅穆,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對革命先烈的懷念和敬仰。
人民大會堂位於廣場西側,高46米,長336米,寬206米,建築面積則達17萬平方米。大會堂的正面有12根大理石門柱,每根高達25米。中央大廳爲桃紅色大理石地面和漢白玉石柱,頂部掛着水晶玻璃花燈。中央大廳後面是萬人大禮堂,禮堂裝飾典雅,燈光宜人。大會堂的北部是可容納五千個席位的宴會廳,大如足球場,裝設富麗堂皇。
從滄桑走向新生
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最初僅是一座三層五間式的木結構牌樓,名字叫做“承天門”,是承天啓運、受命於天的意思。天順元年(1457年),天安門與華表樓毀於雷火,八年後重建爲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的門樓。這次重建,奠定了天安門的形制。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軍隊攻入北京,承天門再次被毀。清順治時,在廢墟上進行了大規模改建,重修爲一座城樓,取名“天安門”,有“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意。後來又經過幾次大規模修繕,基本保持了順治時改建的形制。明清時期,天安門前的廣場是一個長約540米、寬約65米的御道,兩側叫千年廊。廊外有城牆,形成一個封閉式的廣場。
明清的皇帝們一般都在天安門頒佈重要詔令,稱爲“金鳳頒詔”。此外皇帝大婚、將領出徵時祭旗、御駕親征時祭路、刑部在秋天提審要犯、科舉殿試公佈“三甲”等重大儀式也都在此舉行。
天安門廣場見證了近現代中國歷史的風雲變幻。
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城;1900年,八國聯軍又接踵而至。
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的巨瀾從天安門廣場波及全國各地,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從此揭開了新的篇章。
1926年3月18日,當北京各界羣衆舉行遊行,抗議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武裝干涉時,遭到了反動奉系軍閥的血腥鎮壓,釀成震驚中外的三一八慘案。魯迅把這個血腥的日子稱爲“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併發出吶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在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華民族的危亡時刻,爆發了一二九愛國運動;在新中國成立前的最黑暗的時刻,爆發了“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民族運動。這些運動都是從天安門廣場發起,並席捲全國的。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八年抗日戰爭和三年解放戰爭,北平(1928年6月至1949年9月,北京複稱北平)於1949年1月31日宣告和平解放。天安門廣場從此獲得
新生。
1949年2月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舉行了莊嚴的入城儀式。雄壯的隊伍從正陽門浩浩蕩蕩進入天安門廣場。
1949年7月7日,爲了紀念抗日戰爭爆發12週年,北平20萬市民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羣衆集會。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檢閱了雄壯的羣衆隊伍。這是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第一次歡慶人民勝利的大會。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地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從此,天安門城樓成爲新中國的象徵,它莊嚴肅穆的形象也是中國國徽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中國成立後,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多次大規模的國慶閱兵活動。其中建國5週年、35週年、50週年和60週年的5次大閱兵影響較大且最具代表意義。
北京的絕世之最
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和標誌。每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親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莊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現有的國旗杆是在1990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頒佈實施後改建的。改建後的旗杆基座平面爲三層,內層爲邊長各6米、高45釐米的正方形漢白玉平臺,四周是80釐米高的漢白玉欄杆,四面各有2米寬的出入通道。基座中心是30米高的銀灰色國旗杆,頂端的旗杆頭爲黃色。第二層是環繞基座的2米多寬的褚色花崗石石帶,象徵“人民江山萬代紅”。第三層是5米寬的綠化帶,綠草四季常青不衰,象徵社會主義祖國欣欣向榮。國旗基座四周是56個金黃色銅製隔離墩連成的護欄,象徵56個民族手拉手、心連心,團結在國旗下。
在對旗杆進行改建的同時,升(降)旗儀式也於1991年5月1日開始改革,分爲節日升旗儀式和平日升旗儀式。每年元旦、春節、國際勞動節、國慶節和每月1日、11日、21日舉行節日升旗儀式。節日升旗儀式由武警國旗護衛隊38人、軍樂團62人實施,行進時吹奏《歌唱祖國》,升旗時吹奏國歌。其他時間爲平日升旗儀式。平日升旗儀式由國旗護衛隊38人實施,升旗時播放國歌錄音。降旗儀式由國旗護衛隊單獨執行。天安門廣場的國旗長5米、寬3.3米,堪稱共和國的第一旗。
當國旗護衛隊走出天安門城門,擎旗手肩扛鮮豔的國旗,邁着矯健的步伐,英姿颯爽地走向旗杆,迎着東昇的旭日,伴着威武雄壯的國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緩緩升起時,廣場內外,行人駐足,觀禮人羣自覺肅立瞻仰。
專程前來觀看升(降)旗儀式的人絡繹不絕。每天清晨和傍晚的客流量超過了白天,有時多達數十萬人,被譽爲“北京的絕世之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