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炮臺遺址
概況
大沽炮臺遺址位於天津市塘沽區海河與渤海的交匯處。大沽口是北方的海防要隘,自古就是入京的水道咽喉,歷史上被稱爲“津門之屏”。明代嘉靖年間爲了抵抗倭寇,開始在此築壘設防。現存的大沽炮臺遺址佔地20公頃,包括南岸“威、鎮、海”三座炮臺遺址、長炮臺遺址四座、南岸營盤東側遺址、南側圍牆遺址局部、北岸“石頭縫炮臺”舊址。2005年11月,大沽炮臺遺址被中宣部公佈爲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1997年,在“威”字炮臺遺址上,天津市人民政府修建了大沽炮臺遺址紀念館,佔地1.69公頃。紀念館的正門是一座鐫刻着“海門古塞”四個大字的仿古牌坊。
進門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黑色大理石的“大沽炮臺遺址紀念碑”。由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署名的碑文,介紹了大沽炮臺的歷史沿革及其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的重要作用。碑文的末尾寫道:“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我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洗雪國恥,舉國同慶。天津軍民,撫今追昔,緬懷英靈,整修炮臺。歷史之鑑,永世不忘。特刻石銘志。”1997年7月1日這一天,是大沽炮臺遺址紀念館建成開放的日子。天津市人民慶祝香港迴歸祖國的紀念大會也於同一天在這座紀念碑前舉行。
在大沽炮臺遺址紀念碑東邊是“威”字炮臺遺址。順着坡形的馬道登頂炮臺後,大沽海口盡收眼底。遠眺天水盡頭波濤蒼茫,大小船隻進出海口。炮臺上陳列的一門門鐵炮斑駁鏽跡,歷經百年風雨的“三合土”炮臺遍體鱗傷。
在“威”字炮臺遺址北側,是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建築外形呈不規則的放射形,猶如炮彈爆炸的形狀,取義於“東西方文化的碰撞、民族精神的迸發”。整個建築用高強度鋼板覆蓋,用鏽色體現歷史的厚重與深沉,極富震撼力與藝術性。
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屬於遺址類博物館,建築面積3900平方米。主要由展廳、3D影院、臨時展廳等組成。
主展廳面積約1700平方米,由序廳、京畿海門、沽口禦侮、國門淪陷等部分組成,採取博物館與紀念館相結合的陳列藝術形式、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陳列方法,通過聲、光、電等現代手段,客觀而生動地展現大沽口炮臺歷經外敵入侵、幾經興廢的悲壯歷史和中國人民不畏列強、頑強抗爭的史蹟,更多地體現大沽口炮臺在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及豐厚的歷史積澱。
3D影片《沽口悲歌》依託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獨特的愛國主義和歷史知識教育資源,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示了大沽口炮臺鼎盛時期的防禦體系及第四次大沽口保衛戰的壯觀場面,是博物館展陳內容的延續和昇華。
硝煙中的
炮臺
大沽口是京津門戶,海河要隘。自古以來就是海防重鎮,素有“南有虎門,北有大沽”的說法。大沽口炮臺是“外接深洋,內系海口”的“海門古塞”。在中國近代史中,大沽口炮臺更是成爲中國重要的海防屏障。
明朝嘉靖年間,爲了抵禦倭寇,開始在大沽口構築堡壘,正式駐軍設防。1816年,清政府在大沽口南北兩岸分別修建了一座圓形炮臺。炮臺高度約爲一丈五尺,寬九尺,進深六尺。內用木料、外用青磚、白灰灌漿,異常堅固。這是大沽口最早的炮臺。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炮臺進行增修加固。至1841年,大沽口已建成大炮臺5座、土炮臺12座、土壘13座,組成了大沽炮臺羣,形成較爲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1858年,欽差大臣僧格林沁鎮守大沽口,對炮臺進行了全面整修,共建炮臺5座,其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別以“威”、“震”、“海”、“門”、“高”五字命名,寓意炮臺威風凜凜鎮守在大海門戶的高處。
大沽口炮臺見證了中華民族抗擊侵略、不畏強暴的歷史。從1840年至1900年整整六十年間,外國列強爲奪取在華的經濟利益和政治特權,於1858年、1859年、1860年、1900年先後四次對大沽口發動侵略戰爭。他們依仗着先進的武器,侵犯大沽口,甚至進逼京畿,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在侵略者槍炮威逼下,清政府簽訂了一個個不平等條約。
面對強大的侵略者,大沽地區軍民,在四次大沽口保衛戰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同入侵略者進行了殊死搏鬥,向世界顯示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勇敢堅強的民族氣概。其中,著名將領羅榮光就是諸多爲國捐軀英烈中的代表。
1901年,根據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清政府被迫將大沽口炮臺拆毀。後來只有“威”字南炮臺和“海”字老炮臺兩座遺址保存較好,其它炮臺已不復存在。
100多年前的歷史,充滿了傷痛。但是,一個古老民族的靈魂是決不會被帝國主義的大炮摧垮的。不甘屈辱的中國人在硝煙中站起來了。今天的大沽炮臺,就像不肯倒在戰場上的勇士。它揹負着往日的屈辱,帶着滿身的傷痕,毅然挺立在中華民族的北方國門。
沽口悲歌
從1858年至1900年,外國列強爲奪取在華經濟利益和政治特權,先後4次進攻大沽炮臺。面對強大的侵略者,中國軍民一次次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同入侵者進行殊死搏鬥。在四次大沽口保衛戰中,只有第二次作戰取得了勝利,在近代民族反抗侵略的歷史上書寫下精彩一頁。
1858年,欽差大臣僧格林沁奉旨對大沽口炮臺進行重建,在加強防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例如,從大沽口到山海
關一線的衆多海口,選擇戰略要地屯兵設防;實行新老兵混合編制,以老帶新;重視戰備訓練,獎優罰劣,提高兵員訓練熱情等一系列積極措施。此外,僧格林沁汲取第一次保衛戰中的慘痛教訓,上書朝廷掌握了更大的指揮自主權,以便於自己根據實際情況,把握戰機。
《天津條約》簽訂後,英法政府仍不滿足既得利益,蓄意利用換約時機,重新挑起戰爭。1859年6月,英法公使率領艦隊從上海北上,目標直指海河口。6月18日上午,大約有20餘艘聯軍艦船駛抵攔沙江一帶。
當天中午,聯軍8艘軍艦突然直闖內河。僧格林沁當即傳令南北炮臺“安準炮位,點配火繩,準備轟擊”。但聯軍並沒有立即發動進攻,只是接連在附近進行偵察,鳴槍發炮,恣意挑釁。對此,僧格林沁始終按兵不動,密切關注聯軍的動向。
25日拂曉,在破壞最外層攔河鐵鏈、木柵以及鐵戧等障礙物手,聯軍艦隊的多艘船隻豎起紅旗,並行驅進,肆意挑釁。面對嚴峻的形勢,僧格林沁隱忍未動,並派官員前往聯繫,謀求建立對話通道,但遭到拒絕。
25日下午3時,第一道障礙物被拆除後,英軍“竟將合船蜂擁直上,衝至第二座炮臺”,直接開炮向岸上轟擊。此時,僧格林沁下令守軍還擊。
一時間炮聲隆隆,海河口內外白浪翻滾,水柱沖天。激戰到下午4時左右,抵近岸灘的聯軍艦船大部分都被擊傷。美國遠東艦隊司令此時也揭開中立者的僞裝,加入聯軍的陣營,展開對清軍的攻勢。
下午5時,聯軍司令賀佈下達了登陸作戰命令。英法聯軍陸戰隊1000餘人在艦炮掩護下,向大沽海口南岸強行登陸,企圖首先奪下南岸的三座炮臺。僧格林沁察覺到聯軍的意圖後,立即調集火器營前往迎擊,北岸炮臺也發炮支援。聯軍因死傷過多而停止前進,龜縮於壕溝中和土堆後。
入夜後,英法聯軍企圖偷襲炮臺。聯軍雖有多人爬到炮臺下面第一道壕溝邊,但因步槍塞滿泥漿,隨軍帶來的便橋和雲梯又損壞不能使用,因此無法對炮臺展開有效進攻。守軍集中火力向隱藏在壕溝邊的聯軍射擊,迫使其向海口撤退。半夜時分,聯軍殘部才陸續爬上艦船。
英法聯軍遭此沉重打擊後,自知此次很難取勝,不得不收兵南撤。在參戰的13艘英軍艦艇中,有4艘被擊沉,有6艘被嚴重擊傷,喪失了戰鬥力。參戰的英軍陸戰隊1200人,死傷達578人。參戰法軍約60人,死傷14人。
清軍在這次防衛戰中,傷亡僅32人,大沽炮臺也只遭到輕度破壞。中國軍隊取得了自鴉片戰爭以來抵抗外國侵略軍的最大勝利。這次勝利,迫使美國特使按照清政府的要求在北塘換約。這一事件在近代以來的中國外交史上尚屬首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