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_吉鴻昌將軍紀念館

吉鴻昌將軍紀念館

紀念館簡介

吉鴻昌將軍紀念館由河南省扶溝縣烈士陵園改建而成,陵園建成於1964年。1979年,吉鴻昌烈士紀念館開始籌建。1984年,陵園更名爲吉鴻昌將軍紀念館。2005年,該館被中宣部公佈爲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吉鴻昌將軍紀念館佔地面積6300平方米,由廣場和展廳組成。紀念館大門朝東,仿古式門樓正上方鐫刻着由江澤民在1995年親筆題寫的館名“吉鴻昌將軍紀念館”。

進入大門,園內兩側有“河南省重點烈士建築物保護單位”的立碑和小何莊殉難烈士紀念碑。沿路北行是紀念館廣場,廣場面積600平方米,吉鴻昌半身銅像矗立於廣場的正中央,銅像底座爲花崗岩砌成。

穿過廣場,繼續北行,迎面是吉鴻昌將軍紀念館的主展館,主要介紹吉鴻昌的生平事蹟。

2007年,扶溝縣爲緬懷吉鴻昌,開始規劃建設吉鴻昌將軍紀念館新館。2009年10月18日,新館正式建成開放,館區新增了國防教育園和休閒公園2個部分組成。主展館包括4個主展廳、1個多功能廳、1個廉政教育廳和半景畫館。

廣場西側新增的國防教育園中,陳列着空軍某部贈送的一架退役的殲-6教練戰鬥機,還有濟南軍區贈送的退役坦克及兩部大炮等。

碧血丹心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吉鴻昌

1895年10月18日,吉鴻昌出生於河南省扶溝縣一個農民家庭。1913年,還未成年的吉鴻昌放棄學業,在愛國將領馮玉祥的部隊裡做了一名小兵。由於表現突出,吉鴻昌很快得到了馮玉祥的賞識和提拔。

1925年10月,吉鴻昌升任綏遠省督統署直轄騎兵團團長兼警務處處長,不久又被任命爲第36旅旅長。十幾年裡,吉鴻昌雖不斷升官,但卻絲毫沒有改變“當兵救國,爲民造福”的初衷,時刻銘記着父親“作官即不許發財”的教誨,平時省吃儉用,興辦公益事業。他嚴於律己,也約束部隊不許擾民。在這期間,吉鴻昌結識了共產黨員宣俠父等人,開始接觸革命思想。

1926年9月,馮玉祥在五原誓師,響應北伐。吉鴻昌率部參加了西安之戰。1927年4月,吉鴻昌所部擴編爲第19師,吉鴻昌升任師長,歸屬馮部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所轄。國民革命軍沿隴海路東征,吉鴻昌率部攻克洛陽、鞏縣,又強渡黃河,佔領豫北重鎮新鄉,奉軍被打得抱頭鼠竄。吉鴻昌部被譽爲“鐵軍”。

1930年4月,蔣、馮、閻中原大戰爆發。9月,馮玉祥的西北軍戰敗,吉鴻昌爲了保存實力,接受了蔣介石的改編。不久,蔣介石派吉鴻昌前往光山、商城一帶,向鄂豫皖蘇區進軍。

吉鴻昌對進攻蘇區十分反感。他託病到上海與中國共產黨組織取得了聯繫,隨後又化裝到鄂豫皖蘇區進行了考察,思想上受到很大觸動。隨後在潢川組織所部起義參加工農紅軍未果。蔣介石發現吉鴻昌有“謀反”之意,便解除了他的軍職,逼迫他出國“考察”。

1931年9月21日,堅決主張抗日的吉鴻昌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剛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比如那裡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卻對日本人畢恭畢敬。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贊勸道:“你爲什麼不說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吉鴻昌回到旅館便在胸前掛了一個木牌,上面寫道:“我是中國人!”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爆發。吉鴻昌聞訊,即刻趕回上海。看到四處懸掛着日本的膏藥旗,吉鴻昌心碎不已。蔣介石的消極抗日,積極內戰讓他十分失望和憤慨。他想現在只有中共可以解救中國了,於是他聯繫上中共組織,決心爲中華民族貢獻自己的一切。

同年4月,吉鴻昌在北平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由一個愛國的舊軍人轉變爲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從此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他按照黨的指示,到湖北黃陂、宋埠一帶召集舊部策劃起義。起義失敗後,他赴泰山動員馮玉祥出山組織武裝抗日。吉鴻昌毀家紓難,變賣家產6萬元購買武器,積極聯絡各地抗日零散武裝,準備起兵抗日。

1933年5月26日,吉鴻昌同馮玉祥、方振武等愛國將領依靠蘇聯的武器支援和集合東北義勇軍在張家口宣佈成立“察哈爾民衆抗日同盟軍”,吉鴻昌任前敵總指揮兼第2軍軍長,率部向察北日僞軍進擊。在收復康保、寶昌、沽源等城池後,吉鴻昌又指揮部隊向多倫進攻。經過五晝夜血戰,吉鴻昌於7月12日收復多倫,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鬥志。然而,蔣介石卻反誣同盟軍破壞“國策”,令何應欽指揮16個師與日軍夾擊同盟軍。

1933年8月26日,吉鴻昌率領3000多人試圖去商都同抗日同盟軍高樹勳部會合,建立蘇區。但遭到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蘇區因而無法建立。吉鴻昌無奈之下找到了方振武,準備一同進攻由國民革命軍駐守的北平城。

10月10日,吉鴻昌部隊在北京附近的昌平被中央軍夥同晉軍、西北軍包圍,軍隊大部崩潰。

隨後,日軍主力在察邊境集結,並驅使敗退僞軍準備重新進攻。蘇聯在國民政府的壓力之下也停止了對同盟軍的支援。國民政府中央也派出要員去說服同盟軍領袖馮玉祥放棄獨立割據的念頭,將部隊交給中央指揮。

內憂外患之時,同盟軍內部的東北義勇軍部首先表示歸附中央,馮玉祥也發表聲明取消了同盟軍司令的頭銜。

8月15日,日僞軍重新進攻多倫。分崩離析的同盟軍不敢正面對抗。在15日夜放棄多倫,全軍轉移。轉移之後,剩下的5萬抗日同盟軍徹底瓦解。

吉鴻昌戰至10月,部隊已經彈盡糧絕。爲了保存抗日實力,吉鴻昌與方振武到國民黨第32軍駐地同商震談判。不料,蔣介石卻電令商震把吉鴻昌和方振武押送北平審問。途中,吉鴻昌用計使方振武脫身。車行至北平城外,押送人員在吉鴻昌感化下,冒着生命危險放走了吉鴻昌。

1934年5月,吉鴻昌在天津組織成立了“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同時建立了大同盟中央委員會,其中有馮玉祥、李濟深、方振武、任應歧等各地反蔣抗日力量代表,吉鴻昌被推選爲主任委員,進行統一戰線工作。爲了抗日宣傳工作,吉鴻昌還在他的家裡秘密設立了一個印刷所,出版機關刊物《民族戰旗》。吉鴻昌的住宅也成了黨組織的地下聯絡站,因而被黨內同志稱爲“紅樓”。

吉鴻昌想方設法積極在各地發展人民武裝自衛軍組織,又通過以前的舊關係,聯絡到一批原西北軍中的愛國將領。吉鴻昌先把他們約到天津集合,接着,又將他們分別派往西北各省,以及豫南、豫西、安徽等地,組織人民武裝抗日自衛軍。短短的幾個月中,吉鴻昌重舉武裝抗日大旗的工作取得了很大進展。

1934年11月9日晚,吉鴻昌在法租界秘密開會時遭軍統特務暗殺受傷,被法國工部局逮捕。蔣介石隨即向法租界行賄,要求引渡吉鴻昌。不久,吉鴻昌被押送到國民黨“北平軍分會”。

11月23日,北平軍分會舉行了一場所謂的“軍法會審”。何應欽向吉鴻昌逼問道:“你爲什麼搞抗日活動?說出你們的秘密來!”

吉鴻昌義正詞嚴地答道:“抗日是四萬萬中國人民的事情,有什麼秘密?只有蔣介石跟你們禍國殃民,和日本暗中勾結,幹些不明不白的勾當,纔有秘密。我要救國,蔣要賣國,我不得不爲抗日而討蔣。”何應欽不管怎麼問,都被吉鴻昌駁得啞口無言,只好趕緊結束了“審訊”。

1934年11月24日,是吉鴻昌殉難的日子。當“立時槍決”的命令傳來,吉鴻昌顯得異常鎮靜安詳。他向敵人要了筆、墨、紙、硯,然後揮筆疾書,將自己怎樣走上革命的道路,國民黨蔣介石反動政府禍國殃民的種種罪行,都一一列出。然後,他又分別給自己的妻子、兄弟和朋友寫了簡短的遺囑。他在給妻子的遺囑中寫道:“夫今死矣,是爲時代而犧牲。”並再三叮囑要好好教育孩子“以成有用之材”。吉鴻昌犧牲時,年僅39歲。

2009年9月14日,吉鴻昌被評爲“100位爲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濮陽單拐革命舊址

革命舊址簡介

濮陽單拐革命舊址位於河南省清豐縣雙廟鄉單拐村。抗日戰爭後期,這裡曾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冀魯豫分局(平原分局)、冀魯豫軍區司令部和冀魯豫第一兵工廠所在地。2005年,濮陽單拐革命舊址被中宣部公佈爲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1986年,新建立的濮陽市政府開始籌建冀魯豫軍區紀念館,宋任窮(時任冀魯豫軍區司令員)爲紀念館題寫了館名。不久,中共中央北方局、平原分局、冀魯豫軍區司令部、冀魯豫日報社和冀魯豫軍區第一兵工廠等共11處革命舊址,全部得到整修。

紀念館共徵集革命文物2000多件,並對已整修的舊址、舊居進行了復原陳列。設立了“冀魯豫抗戰史蹟”、“鄧小平生平”、“邊區百名將軍”、“邊區民俗”、“減租減息”、“大生產運動”、“抗戰用品”、“抗戰勝利品”8個專題展室,布展面積達2100平米。

歷史背景

1944年初,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節節失利,爲了打通從中國的東北到東南亞的大陸交通線,支援太平洋戰場的作戰,日軍先後從華北、華中抽調大量兵力,發動豫湘桂戰役。

在此大背景下,日軍分佈在冀魯豫地區的兵力顯著減少,當地僞軍軍心渙散,不堪一擊。但此時,冀南區的境況仍舊十分嚴峻。

爲了適應這種南緩北緊的形勢,統一和增強對敵鬥爭力量,1943年11月,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共冀魯豫分局,統一領導冀南、冀魯豫兩區工作。1944年5月11日,冀魯豫和冀南兩區合併,宋任窮任司令員,下轄11個軍分區和一個獨立團。

冀南、冀魯豫兩區合併後,邊區軍民在分局和軍區的領導下,對日僞作戰由游擊戰變爲攻勢作戰。1944年5月,冀魯豫軍區發起昆張戰役和清豐戰鬥。昆張戰役徹底摧毀了壽張至鄆城的日僞軍封鎖線,使中心區向東擴展100餘華里。清豐戰鬥消滅了日軍聯絡部日軍官兵10餘名、僞軍200人,俘虜僞縣長、警察所長等40餘名、日軍聯絡官7名、僞軍官兵1500多名。

1944年9月,冀魯豫軍區爲了進一步擴大戰果,解放濮陽和南樂縣城及豫北的大部分地區,決定將指揮部前移,遷入清豐縣雙廟鄉單拐村。

194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指示北方局遷入冀魯豫平原,協助冀魯豫分局,領導當地農民開展減租減息的鬥爭。3月上旬,時任北方局代理書記的鄧小平帶領北方局20餘名機關人員來到濮陽,並於半個月後進駐單拐村。

爲打擊日僞勢力、擴大根據地,冀魯豫軍區在這裡領導了多次戰役,積極發動當地貧苦農民建立政權,領導農民開展減租減息、增資增佃的鬥爭,爲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

第一門大炮

如今在中國軍事博物館裡,保存着一門70毫米口徑步兵炮,名爲“蓋亮號”。它是中國共產黨軍隊兵工史上的第一門大炮,而這門大炮就誕生在冀魯豫軍區第一兵工廠。

冀魯豫軍區第一兵工廠,是1945年8月遵照朱德總司令的指示,由四個修械所合併而成,設在單拐村陳氏祠堂大院內。

兵工廠有職工220人,各種機械設備25臺,不僅爲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軍隊製造了各種槍械零件、炮彈底火,修理許多輕重機槍和各種炮,還試製成功了中國共產黨軍隊兵工史上第一門大炮——92式70毫米步兵炮,揭開了中國共產黨軍隊兵工史的新篇章,有力地支援了前線。

紅色故事

單拐革命舊址展覽館裡,保存着一雙棉鞋,這雙鞋看起來普普通通,且十分陳舊,可在它的背後,卻蘊藏着一個感人的故事。

1944年秋,剛剛擔任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的楊勇,來到清豐縣單拐村,住在了村民陳合修的家裡。陳合修的父親早已病故,母親雙目失明,母子倆相依爲命,家裡十分困難。

這年冬天,天氣非常寒冷。一場大雪過後,楊勇和陳合修在院裡打掃積雪。掃地時,楊勇發現陳合修穿的是一雙單布鞋,還露着腳趾頭,便問道:“合修,你怎麼不穿棉鞋?腳都凍壞了!”

陳合修先是憨厚地笑,然後不好意思地小聲說道:“俺娘看不見,俺又沒媳婦,誰給俺做棉鞋?”

楊勇聽了心裡一陣難過,二話沒說,就把自己的一雙軍用棉鞋拿了出來,遞給陳和修說:“快把這個穿上!”

陳合修接過鞋來,摸着舒服的鞋面,心裡涌上一股暖流。可陳合修只是看了一會,就又把鞋遞了回去,認真地對楊勇說:“楊司令員,您的心意俺領了,可這雙鞋俺不能要。俺知道您帶部隊打鬼子離不開棉鞋,您只要多消滅幾個日本鬼子,俺就是不穿棉鞋心裡也高興!”

聽完這番話,楊勇是既高興又心疼,趕忙說:“我現在不是穿着棉鞋?這雙是多出來的,你快穿上吧!”可任憑楊勇怎麼勸,陳合修就是不接。

棉鞋最終還是沒有送出去,可一想到陳合修

被凍紫的腳趾頭,楊勇的心裡就發堵。爲了把棉鞋送出去,楊勇找到陳合修的母親,讓老人把鞋轉交給兒子,可老人也是說什麼都不肯收。

楊勇靈機一動,說道:“大娘,這棉鞋不是我個人的,是八路軍後勤部送給合修的,您要是不收,我怎麼向組織交代呀?”

陳母聽了,這才點點頭說:“那俺就謝謝八路軍了!”楊勇看到老人收下了棉鞋,心裡的一塊大石頭才放了下來。

陳合修一回家,母親便把鞋拿給他看。陳合修埋怨母親道:“娘,這雙棉鞋不是組織上送的,是楊司令員自己的棉鞋,您被他給騙啦!”陳母說道:“啥騙不騙的,楊司令員好心好意待你,你就把鞋穿上吧!”陳合修搖搖頭說:“娘,這雙鞋我不能穿,我要把它當成傳家寶,世世代代傳下去。”

陳合修說話算話,這雙軍用棉鞋他精心保存着,一直沒肯穿。解放後,他把鞋捐獻給了國家,這雙鞋從此成了革命文物。

商丘淮海戰役陳官莊烈士陵園

陵園簡介

商丘淮海戰役烈士陵園位於河南省永城市東北25公里陳官莊村南,311國道北側,是爲紀念淮海戰役第三階段陳官莊地區殲滅戰中犧牲的烈士而建。2009年5月,被中宣部公佈爲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該陵園修建於1974年,1978年建成並對外開放。陵園佔地13萬平方米,2300多名在淮海戰役陳官莊地區犧牲的革命烈士長眠於此。

陵園正中爲花崗岩烈士紀念碑,高25米,上刻周恩來手書“淮海英雄永垂千古”八個大字。紀念碑前方爲廣場,在紀念碑的後方,烈士陳列館和殲滅戰紀念館分列兩側。

除此之外,陵園中還設有淮海戰役陳官莊地區殲滅戰紀念館、烈士事蹟陳列館、烈士公墓、單身烈士墓羣等紀念建築物。

淮海戰役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中的“三大戰役”之一。戰役自1948年11月6日開始,至1949年1月10日結束,歷時65天,中國人民解放軍共消滅國民黨軍主力55.5萬人,蔣介石的骨幹力量幾乎在這場戰役中被消滅殆盡。

1948年秋天,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在濟南戰役中大獲全勝。9月24日,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粟裕向中共中央軍委提議,希望乘勝進攻淮陰、淮安、寶應、高郵、海州、連雲港等地國民黨軍,主要目標是殲滅離徐州較遠、位置突出的黃百韜兵團,爲奪取徐州做好準備。毛澤東經過慎重考慮,同意了粟裕的建議。

不過,讓粟裕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個計劃定“小”了。黃百韜兵團僅僅是毛澤東眼中的一盤小菜,他真正的計劃是圍殲整個徐州兵團!

1948年11月6日,華東野戰軍分路南下。10日,黃百韜兵團被華東野戰軍分割包圍于徐州以東的碾莊地區。經過10天激戰,黃百韜兵團10萬餘人被全部殲滅,黃百韜自殺。11月16日,中原野戰軍攻克宿縣,完成對徐州的戰略包圍。

28日,蔣介石被迫決定徐州守軍做戰略退卻。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撤至蚌埠,副總司令杜聿明留在徐州指揮。12月1日,國民黨軍放棄徐州向西南逃竄。4日,華東野戰軍追擊部隊將徐州逃敵包圍。6日,國民黨孫元良兵團妄圖突圍,但迅速被人民解放軍殲滅,孫元良隻身潛逃。同日,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集中9個縱隊的優勢兵力,對黃維兵團發起總攻。經過激戰,全殲黃維兵團12萬餘人,黃維被俘。

此後,爲配合平津戰役,人民解放軍對杜聿明集團圍而不殲,部隊就地進行20天休整。

1949年1月6日至10日,華東野戰軍對被包圍的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經過4天戰鬥,全殲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共30萬人,俘獲杜聿明,邱清泉自殺,李彌逃脫。至此,黃淮地區再無戰事。

在淮海戰役中,人民解防軍在兵力數量和武器裝備上均處劣勢,但解放軍統帥部表現了高超的戰略指導和戰役指揮藝術,果斷決策,精心謀劃,迅速判明敵情,最終以60萬裝備落後的兵力戰勝了80萬裝備精良的國民黨軍,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的奇蹟。

遠在千里之外的斯大林聽聞解放軍淮海大勝的消息後,曾在記事本寫道:“60萬戰勝80萬,奇蹟,真是奇蹟!”

英烈譜

在陳官莊烈士陵園中有一座碩大的義士合葬墓,碑上雕刻了15位在淮海戰役中犧牲的義士略傳,每一個烈士的事蹟,都足以讓觀者眼含熱淚、欷欷不已。尚立民、方泉、陳潔就是其中的3名烈士。

尚立民,山東廣饒縣人,1926年出生於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1945年,尚立民入伍,第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入伍後,尚立民在新安戰爭以及濟南戰爭中榮立一等功以及特等功,犧牲時任班長。

在淮海戰役魯樓戰鬥中,尚立民領導全班士兵發揚了猛攻恪守的戰爭作風,槍彈打光了,就用刺刀與敵人拼殺。在敵人突破前沿陣地時,他臨危不懼,高呼:“同敵人血戰到底,與陣地共存亡!”接連打退敵人七次衝鋒,保住了陣地,尚立民卻因負傷過重,英勇犧牲。

方泉,廣東省惠陽縣人,1922年生,貧農出身,1943年入伍,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班長、武工隊長、排長。方泉作戰機智驍勇,在魯南、長清全鄉等戰爭中屢建勳績。

淮海戰役決戰中,國民黨軍隊某部在七輛坦克、四架飛機的掩護下向解放軍29團2營陣地連續反攻,將解放軍陣地大部搗毀,情況萬分危急。方泉見此情景,積極申請受2營指揮,率隊向敵人側翼猛烈出擊。最終,2營擊潰了頑敵,一舉攻佔了閻閣以西的劉樓,進一步壓縮了包抄圈,爲全殲杜聿明集團創造了有利條件。方泉在淮海戰役的謝樓戰鬥中犧牲。

陳潔,女,原名鄭潔芳,廣東省人,1922年生,1940年參軍,先後在華東野戰軍1縱文工團、2師文工團任職。在炮火紛飛的歲月裡,陳潔隨軍轉戰在蘇、魯、豫一帶,既當宣揚員,又當戰爭員、衛生員,她以堅強的毅力,征服重重困苦,勝利地實現了行軍、戰爭演出、戰地救護、宣揚等各項艱鉅工作,榮獲團體大功一次,團體四等功一次。1947年7月,陳潔榮耀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她說:“黨教育了我,之後我理當踊躍其黨事情,爲革命孝敬我的終身。”

淮海戰役一開始,陳潔就向黨宣誓,隨時準備捨棄自己的生命。1949年1月,淮海戰役即將終場,陳潔懷着勝利的喜悅,帶病搶救傷員,清掃戰場,結果不幸遭遇敵機掃射,英勇犧牲。

在淮海戰役中,許多革命英烈爲解放中國,不畏犧牲,前赴後繼,最終粉碎了蔣氏王朝在大陸上最後一個強大的美械設備軍事集團,爲建立新中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本章完)

河南省_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安徽省_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江西省_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河南省_駐馬店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河南省_吉鴻昌將軍紀念館河南省_吉鴻昌將軍紀念館江西省_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河南省_鎮平彭雪楓紀念館江西省_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河南省_鎮平彭雪楓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河南省_鎮平彭雪楓紀念館河南省_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安徽省_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江西省_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河南省_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安徽省_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河南省_鎮平彭雪楓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河南省_駐馬店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河南省_駐馬店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河南省_吉鴻昌將軍紀念館河南省_鎮平彭雪楓紀念館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江西省_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江西省_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河南省_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河南省_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河南省_吉鴻昌將軍紀念館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安徽省_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江西省_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河南省_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河南省_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河南省_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安徽省_陶行知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江西省_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河南省_鎮平彭雪楓紀念館江西省_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河南省_鎮平彭雪楓紀念館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河南省_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安徽省_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安徽省_陶行知紀念館河南省_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河南省_駐馬店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河南省_駐馬店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安徽省_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河南省_駐馬店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河南省_吉鴻昌將軍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安徽省_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河南省_駐馬店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安徽省_陶行知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安徽省_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河南省_鎮平彭雪楓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
河南省_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安徽省_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江西省_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河南省_駐馬店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河南省_吉鴻昌將軍紀念館河南省_吉鴻昌將軍紀念館江西省_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河南省_鎮平彭雪楓紀念館江西省_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河南省_鎮平彭雪楓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河南省_鎮平彭雪楓紀念館河南省_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安徽省_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江西省_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河南省_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安徽省_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河南省_鎮平彭雪楓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河南省_駐馬店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河南省_駐馬店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河南省_吉鴻昌將軍紀念館河南省_鎮平彭雪楓紀念館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江西省_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江西省_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河南省_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河南省_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河南省_吉鴻昌將軍紀念館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安徽省_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江西省_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河南省_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河南省_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河南省_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安徽省_陶行知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江西省_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河南省_鎮平彭雪楓紀念館江西省_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河南省_鎮平彭雪楓紀念館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河南省_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江西省_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安徽省_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安徽省_陶行知紀念館河南省_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河南省_駐馬店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河南省_駐馬店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安徽省_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江西省_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河南省_駐馬店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河南省_吉鴻昌將軍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安徽省_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河南省_駐馬店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安徽省_陶行知紀念館江西省_方誌敏紀念館安徽省_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河南省_鎮平彭雪楓紀念館河南省_林州紅旗渠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