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百萬雄師計劃

“根據我們國家的國土面積以及人口總數來說,我認爲我們要有100萬左右的常備軍。因此我制定了這個《百萬雄師》方案,陸軍保留100個師的編制,其中60個步兵師,10個騎兵師,20裝甲師,10個機械化步兵師。海軍要四大艦隊,北海艦隊、黃海艦隊、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空軍將組建十八個空軍大隊,這將是我們的常備軍。”張安樂在軍事改革研討會上簡單的說了一下自己的計劃,方案的詳細內容已經分到了各位代表的手中。

“除此之外部隊的兵役制度也需要改革,我認爲可以實行志願兵和義務兵並存的兵役制度。以後士兵的服役期限爲三年,三年期滿表現優異而願意留在部隊的,可以轉成志願兵。志願兵最高服役期限爲15年,連長以上級軍官不在此列。”張安樂見大家翻了翻資料,等他們消化完了前面那段話之後繼續說道。

“這種兵役制度確實是行之有效的,志願兵的存在可以保證部隊的戰鬥力和凝聚力,而義務兵經過三年的部隊生涯也得到了鍛鍊,一旦有戰爭發生,他們可以直接再次變成軍人。”帖木新格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志願兵和義務兵並行制度的好處。

“這樣的制度是好,但是就怕下面的人會反對。現在很多地方的軍事長官把軍隊看成他們的私人物品,總司令的這個改革會被他們當做是奪權,我想真要是實施的話阻力不小。”楊度一語說出了這個計劃最關鍵的部分。

“改革總會觸動既得利益者,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另外這個計劃必須是徐徐圖之,不可以一蹴而就。這100個師在三年內成型就算不錯,我們可以把這個計劃作爲我們軍隊的五年計劃來做,我想五年的時間足夠完成這個計劃了。”張安樂對於楊度說的事情已經考慮過了,現在國內的大形勢不可能再爆發內戰了,只要那幫傢伙腦袋沒有壞掉頂多就是耍點小花招,與大事無礙。

“總司令考慮的很周全,只是裝甲師20個師是不是有些多了。”帖木新格先是送了一記馬屁。然後問道。

“20個不算多,按照我原來的計劃要建成最少40個裝甲師。可惜的是坦克的產量跟不上,研發的進度也不夠快。現在的坦克已經有些落後了,裝備得太多就是一種浪費。相信我,在未來的戰爭中,坦克這個移動的炮臺和堡壘絕對發揮着決定性的作用。這次中蘇戰爭更堅定了我的這種想法。當然這20個師也不是一下子就建成的,我們現在只有一個裝甲師幾百輛坦克而已,想建成20個裝甲師沒有幾年是不可能的。”張安樂見到帖木新格質疑裝甲師的數量,對他一笑接着說道。

“裝甲師好理解,那機械化步兵師是什麼?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概念。”魏洪軍有些不解的問道。

“機械化步兵師你可以簡單地的理解爲坐着汽車的步兵師。他們的人員裝備都由車輛拉着,這樣一來部隊可以快速反應、快速出擊和快速轉移。這是因爲我們國家目前的汽車產量有限所以纔會有這個概念,其實所有的步兵都應該是機械化部隊。”張安樂簡單的給魏洪軍解釋了一下。

“原來是這樣,快速反應、快速出擊,這個理念好啊。”也不知道魏洪軍有沒有明白,只見他點了點頭一副瞭然於胸的樣子說道。

“你懂了沒有,就點頭。”張奇峰一臉鄙視的看着魏洪軍。

“只有你這種豬腦子不懂,機械化步兵師就是依靠汽車的機動性來實現快速反應、快速出擊、快速轉移。達到快速作戰目的的步兵。說穿了就是兵法上講的兵貴神速。像你這種人估計說了也不明白。”魏洪軍可不是好脾氣的人,他將張安樂的話換個方式講了一遍,然後實現了對張奇峰的鄙視。

“你!”張奇峰被魏洪軍這麼一說,一下子語塞不知道說些什麼。

“夠了,每次開會都吵吵鬧鬧成何體統!”張安樂見兩人吵完了,纔不痛不癢的訓斥一聲。

見張安樂不滿。兩個人連忙正襟坐好,一副乖寶寶的樣子。

衆人對這種情況都有些見怪不怪了。這對活寶每次開會都會來這麼一段。

“除了編制和兵役制度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軍銜和勳章制度。現行的三級九等制我覺得有些太少。我們可以在將級的上面增加元帥和大元帥軍銜。元帥軍銜必須是成爲上將10年之後,或者是上將去世奪情追贈。大元帥是虛銜,國防軍總司令自動晉升爲大元帥銜。總司令離職之後自動撤銷大元帥軍銜,去世之後可以追贈予。勳章授給作戰勇敢的個人或者集體,可以多設計幾種,根據立功表現經過裁定之後授予。比如我們可以設立一箇中華英雄勳章,獲得該勳章必須有三次突出重大立功表現。或得該勳章本人可以免費乘坐各種交通工具,本人退役後自動成爲地方議員。他的子女只要願意可以優先入伍,優先被軍事院校錄取。每年可以享受國家給予的生活補貼,擁有一定的政治特權等等。”張安樂將自己關於軍銜和勳章方面的想法說了出來。

“總司令的想法非常好,可是這樣的話這個中華英雄的的權利會不會有點太大?”依舊是帖木新格提出了疑問。

“的確有點這方面的意思,我們就是要通過這種手段告訴百姓,想要獲得社會的尊重就要對這個國家有所貢獻。另外在中華英雄評定的時候,要特別的謹慎,不要讓這個榮譽受到玷污。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個初步的構想,具體的實施辦法還需要各位一起研究。”張安樂毫不掩飾自己的想法,他認爲只要是真正對這個國家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國家應該有所表示。至於說權利有些大,特權有些多,這沒有什麼,只要中華英雄的評定十分嚴格甚至說是苛刻就可以了。

“我非常認同總司令的想法,這樣的勳章制度有利於培養軍人的榮譽感,也有利於提高軍人的社會的社會地位。”楊虎城聽張安樂說完連忙表態。

“沒錯,以前社會上的人都看不起我們這羣當兵的,動不動就說什麼丘八,臭當兵的。有了這些勳章制度,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勇士能夠真正的得到社會的承認。”李虎臣在楊虎城說完之後也張口說道。

“你們說的也不全對,以前老百姓看不起我們當兵的,主要原因還是我們這些當兵的沒有好好的對待百姓。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誰對他們好,誰對他們壞,他們心裡都有數。”張安樂對李虎臣說的有些不以爲然,以前軍閥混戰,士兵們經常搶老百姓的東西,老百姓又怎麼會真正的喜歡他們呢。

一番話說的在場很多人都不好意思的低下頭來,看來他們以前沒少幹欺負百姓的事情。

“好了今天的會先開到這裡吧,大家回去把方案好好看看,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下次開會一併提出來。散會吧。”張安樂說完站起身來,向門外走去。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剛坐下,張奇峰就敲門進來了。

張安樂沒有搭理他,反而拿起一份文件看了起來。

張奇峰可不知道什麼是客氣,他往沙發上一靠,伸了伸懶腰,發出了滿意的呻吟聲。

張安樂依舊沒搭理他,繼續看着自己的文件。張奇峰也不說話,就這麼在沙發上靠着。剛開始他還覺得很舒服,可是漸漸的他感覺有些不對勁。自己這樣是不是有點太無禮了,於是他挺直了身子往前挪了挪。

張安樂還是在看着自己的文件,張奇峰這才感覺到總司令對自己很不滿。他連忙將自己再往前挪了挪,半個屁股坐在沙發上,挺直了腰桿,雙手放在自己的大腿上,非常標準的軍人坐姿。

“說吧,找我來有什麼事情?”又過了幾分鐘,張安樂覺得對這小子的懲罰差不多了,這才合上文件曼斯條理的問道。

“我來主要是想向總司令確認一下,我們師也要改成裝甲師是吧?”張奇峰還是惦記着自己的部隊成爲裝甲兵的事。

“直屬師成爲裝甲師?誰說的,我怎麼不知道?”張安樂聽張奇峰這麼一說,忍不住想敲打他一下開口後說道

“總司令您不能不承認啊,當時在蘇聯的時候您就親口答應過我。”張奇峰意見張安樂要不認賬,當下着急的說道。

“呵呵,你看我像是言而無信的人麼?”張安樂覺得逗得差不多了,哈哈笑道。

“原來您是逗我玩呢,這樣我就放心了。”張奇峰見張安樂這麼說,知道自己實在是太緊張了,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你小子這急脾氣可得改一改了,還有不要每次開會都和魏洪軍嗆聲,實在是不想搭理他就不要說話。直屬師改成裝甲師不會改了,你回去準備吧。”張安樂抓住這個機會,不忘再教育一下張奇峰。

“是總司令,您放心好了,我絕對把直屬師建成最好的裝甲師!”張奇峰見自己的目的達到了,起身行禮保證道。

第55章 飛機下線第53章 拿下平型關第34章 中原大戰爆發第33章 實力大增第35章 部署防務第24章 蒙古軍南下第79章 南滿守備軍被滅第15章 怎麼又是你?第24章 武昌之戰(三)第44章 巨流河戰役第21章 雙喜臨門第7章 敲打顧維鈞第24章 建還是不建第5章 父子對話第18章 蘇聯撤軍第74章 爲張學良立威第19章 兵諫第43章 最後的衝鋒第72章 誓師北伐第27章 我們不殺俘虜第46章 角色轉變第13章 視察海軍基地第32章 皇帝出宮第9章 一切順利第9章 外交的勝利第53章 蘇聯的底線第34章 中原大戰爆發第1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7章 孫中山北上(二)第4章 系統啓動第12章 好事成雙第3章 張學良說媒第17章 初見黃金榮第3章 聲東擊西第35章 段府宴會第3章 張學良說媒第60章 各方反應第42章 直奉聯合第11章 武力威脅第25章 收回租界第8章 小有收穫第35章 金蠶脫殼第11章 你是親我爸爸第28章 猛虎連第35章 段府宴會第25章 佔領張北縣第18章 一人一杯喝多了第55章 送富貴第10章 秋操軍演第34章 抵達天津第41章 雛鷹初啼第13章 入主鈴木(上)第28章 倉皇北逃第48章 形式上的統一第31章 北京政變第6章 國民軍又投降了第59章 武功再高 也怕陰招第33章 實力大增第70章 戰事又起第20章 英國考察團到來第54章 一個月的時間第14章 初入上海灘第80章 三足鼎立第37章 孫中山北上(二)第33章 視察裝甲師第39章 戰爭爆發第28章 倉皇北逃第39章 戰爭爆發第28章 倉皇北逃第51章 最後一戰第45章 各方反應第73章 皇姑屯事件第36章 孫中山北上第13章 入主鈴木(上)第42章 重創阿穆爾河艦隊第2章 《哈爾濱條約》第76張 捉賊給賊第56章 英國想結盟第21章 被小姑娘算計第33章 實力大增第40章 血戰馬家軍(上)第38章 各懷鬼胎第53章 拿下平型關第1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3章 實力大增第23章 武昌之戰(二)第6章 都想要海軍第22章 武昌之戰(一)第23章 風雨欲來第62章 不賣給日本人第四十八 掌對四川下手第19章 兵諫第10章 整編魯軍第17章 初見黃金榮第4章 調虎離山第62章 不賣給日本人第42章 直奉聯合第56章 英國想結盟第50章 孫中山逝世第54章 活捉傅作義
第55章 飛機下線第53章 拿下平型關第34章 中原大戰爆發第33章 實力大增第35章 部署防務第24章 蒙古軍南下第79章 南滿守備軍被滅第15章 怎麼又是你?第24章 武昌之戰(三)第44章 巨流河戰役第21章 雙喜臨門第7章 敲打顧維鈞第24章 建還是不建第5章 父子對話第18章 蘇聯撤軍第74章 爲張學良立威第19章 兵諫第43章 最後的衝鋒第72章 誓師北伐第27章 我們不殺俘虜第46章 角色轉變第13章 視察海軍基地第32章 皇帝出宮第9章 一切順利第9章 外交的勝利第53章 蘇聯的底線第34章 中原大戰爆發第1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7章 孫中山北上(二)第4章 系統啓動第12章 好事成雙第3章 張學良說媒第17章 初見黃金榮第3章 聲東擊西第35章 段府宴會第3章 張學良說媒第60章 各方反應第42章 直奉聯合第11章 武力威脅第25章 收回租界第8章 小有收穫第35章 金蠶脫殼第11章 你是親我爸爸第28章 猛虎連第35章 段府宴會第25章 佔領張北縣第18章 一人一杯喝多了第55章 送富貴第10章 秋操軍演第34章 抵達天津第41章 雛鷹初啼第13章 入主鈴木(上)第28章 倉皇北逃第48章 形式上的統一第31章 北京政變第6章 國民軍又投降了第59章 武功再高 也怕陰招第33章 實力大增第70章 戰事又起第20章 英國考察團到來第54章 一個月的時間第14章 初入上海灘第80章 三足鼎立第37章 孫中山北上(二)第33章 視察裝甲師第39章 戰爭爆發第28章 倉皇北逃第39章 戰爭爆發第28章 倉皇北逃第51章 最後一戰第45章 各方反應第73章 皇姑屯事件第36章 孫中山北上第13章 入主鈴木(上)第42章 重創阿穆爾河艦隊第2章 《哈爾濱條約》第76張 捉賊給賊第56章 英國想結盟第21章 被小姑娘算計第33章 實力大增第40章 血戰馬家軍(上)第38章 各懷鬼胎第53章 拿下平型關第1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3章 實力大增第23章 武昌之戰(二)第6章 都想要海軍第22章 武昌之戰(一)第23章 風雨欲來第62章 不賣給日本人第四十八 掌對四川下手第19章 兵諫第10章 整編魯軍第17章 初見黃金榮第4章 調虎離山第62章 不賣給日本人第42章 直奉聯合第56章 英國想結盟第50章 孫中山逝世第54章 活捉傅作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