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高難度任務

接下來的十幾天張安樂一直在忙,剛剛把事情理出一個頭緒,一件讓他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這一天他正在旅部查看檔案,系統突然蹦出一個對話框:

《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簽訂

1924年5月15日中俄簽訂《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蘇聯政府承認外蒙是中國的領土;代表中華民國的北洋政府承認外蒙古“自治”及其君主立憲制政府,並聲明經雙方協議簽訂後一個半月之內,蘇軍即由外蒙古撤出。

兩個選項一個是承認協定合法,影響是外蒙古是中國領土,外蒙自治,與蘇聯關係+5。

第二個選項就是不承認協定合法,暫時無明顯影響,與蘇聯關係-5。

就在張安樂不知道怎麼選的時候,系統再次蹦出來一個對話框。

系統任務:成爲蒙古督軍。

任務要求:爲了中國領土完整,你要在1個月內成爲蒙古督軍。

任務獎勵:你將獲得一支精銳騎兵,一支精銳步兵。

任務失敗:蒙古將獨立。

獲得部隊作爲獎勵在全面戰爭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可是張安樂從來沒有想到過在現實中也能獲得一隻部隊作爲獎勵。不過這個任務難度夠大的,怎麼可能在一個月的時間就成爲蒙古督軍呢。

不過既然失敗了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蒙古後世就獨立了)那就接受吧,張安樂點擊了接受任務,那是承認協定還是不承認呢?

張安樂突然發現這個選項沒法選,光標放上去顯示您沒有決定權。看來這個決定權不在自己,應該是由張作霖決定的事情。

這個突然任務讓張安樂有些心神不寧,他不知道怎樣才能說服張作霖讓他當督軍。就在他手足無措的時候,張作霖突然派人讓他去大帥府開會。

張安樂還有些納悶,什麼時候自己有資格去大帥府開會了?他也不想想現在他手握一旅之師,兵力上萬,在加上張宗昌的萬餘人馬,他們爺倆在奉系中已經算是很大的一股力量了,只不過張安樂現在還沒有大人物的自覺,但是別人已經開始把他當成一股重要的勢力。

來到大帥府張安樂發現奉系高官都在,又過了一會陸續又有人來到,見人來的差不多了張作霖開始說話了。

“前幾天老毛子和北京政府簽訂了什麼狗屁《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最近老毛子一直在讓人試探我承認還是不承認這個協定。大家說說咱們是承認好還是不承認好。”張作霖很簡單的說明了情況。

他這麼一說手下的人愣了,你要說怎麼打仗他們多少還能插上話,這外交方面的事,誰懂這個。更何況有些人連什麼是《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都不知道。

有幾個知道一些的人,他們因爲摸不透張作霖的心思,所以乾脆就裝聾作啞不說話。在他們看來承認和不承認都沒有什麼區別,承認了那地盤也不歸我們,不承認咱們的地盤也不會讓給別人。所以者承認還是不承認都沒有什麼意思,因此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就是不說話。

“都他孃的一羣飯桶,平時咋咋呼呼人五人六,一到正事全他孃的廢物!”張作霖見手下都不說話便罵道。

“大帥我有一些看法。”張安樂知道機會來了,並出言說道。

“安樂有什麼看法大膽的說。”張作霖很高興,終於有人肯說話了,現在他心裡很亂不知道怎麼辦,不管什麼人能說個意見對他來說都是一個參考。

“其實承認與不承認現在看來與我們都沒有太大的關係,我們承認還是那樣,不承認也是那樣。那就無所謂,不過如果我們承認或者不承認對我們有好處那就不一樣了,如果有好處的話,那我們就要看看選哪個的好處大。”張安樂慢慢說道。

“你說的道理我懂,可是這件事情擺明了和咱們沒有太大的關係,怎麼會和我們有好處呢?”張作霖反問道。

“呵呵,大帥您不要忘了,您可是蒙疆經略使,如果你承認這個協議,蒙古是我們的領土,那麼您這個蒙疆經略使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行駛自己的權利了,比如往蒙古派軍。”張安樂笑道。

張作霖一聽確實是這麼回事,怪不得老毛子要打聽自己的意思呢“不對啊安樂,照你這麼說,老毛子應該不希望我承認啊,他爲什麼希望我承認呢?”張作霖反問道。

“只要您承認蒙古自治,那麼老毛子就可以策動蒙古真正獨立,比如搞個全民投票一致通過蒙古獨立,那個時候您已經承認蒙古自治,蒙古獨立之後您就不能干涉了。如果您不承認蒙古自治,蒙古的投票的結果對您來說都是無效的。”張安樂繼續回答道。

“那我是承認好還是不承認好呢?”張作霖繼續問道。

“這就得看蒙古那邊的意思了,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人去蒙古打聽一下那邊的意思。如果他們願意接受大帥領導,咱們就承認他自治,到時候他可以宣佈加入東三省自治政府,然後光明正大要求駐軍,那個時候老毛子也說不出來什麼。如果他們死心塌地的要獨立,咱們也沒有辦法,咱們的部隊現在又打不過老毛子,只能等以後再說了。”張安樂之所以這麼說因爲他點開蒙古的外交頁面發現了一個收買的選項,但是系統中的外交需要派外交官真正的接觸才能選擇。

張安樂提出先接觸一下,就是想借這個機會讓自己的外交官和張作霖的外交官一起去蒙古,那樣自己可以看看蒙古方面到底是什麼意思。如果能收買的話,那自己就有機會成爲督軍,如果不能收買,那他獨立就獨立吧,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張作霖一時之間也沒有更好地辦法只有同意這個提議,可是他能拿的出手的外交官只有一個叫楊卓的人,楊卓現在還和蘇聯人接觸着,張安樂趁機推薦了他自己的手下阿奇·萊恩。

張作霖對阿奇·萊恩略有了解,知道張安樂此次考察能有這麼大的收穫多虧此人。現在他手裡有沒有更好地人員,便同意了張安樂的提議。

就這樣阿奇·萊恩作爲東三省的外交官前往蒙古。

第38章 射天狼行動開開始第27章 我們不殺俘虜第46章 角色轉變第8章 整合科技組第27章 我們不殺俘虜第46章 政治局會議第77章 針鋒相對第34章 中原大戰爆發第24章 建還是不建第47章 車上談話第1章 萬能的系統第39章 攻克南京第53章 拿下平型關第30章 施從濱之死第14章 孫傳芳求見第21章 和蘇聯合作第45章 各方反應第13章 英國調停第30章 玉麟山之戰(上)第10章 財神到第57章 進展順利第38章 射天狼行動開開始第53章 拿下平型關第40章 意料之外的開局第3章 張學良說媒第39章 形勢比人強第4章 多選任務第8章 八字有了一撇第71章 國民軍投降第22章 武昌之戰(一)第45章 郭鬆齡身死第58章 與日本人會面第11章 當兵光榮第9章 外交的勝利第19章 一網打盡第51章 最後一戰第45章 各方反應第38章 連山之戰第4章 系統啓動第41章 雛鷹初啼第10章 秋操軍演第8章 八字有了一撇第五十八 掌閻錫山的來信第23章 風雨欲來第23章 武昌之戰(二)第15章 老婆還是別人的好第23章 武昌之戰(二)第30章 施從濱之死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46章 善後會議召開第55章 送富貴第48章 西南事起(中)第46章 善後會議召開第77章 針鋒相對第4章 調虎離山第21章 雙喜臨門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14章 孫傳芳求見第42章 直奉聯合第31章 勝算幾何第21章 被小姑娘算計第5章 善後會議第26章 都在糊弄第8章 整合科技組第28章 猛虎連第10章 財神到第2章 矛盾初顯第五十八 掌閻錫山的來信第45章 郭鬆齡身死第8章 整合科技組第22章 打的就是奉軍第55章 飛機下線第14章 入主鈴木(下)第40章 血戰馬家軍(上)第16章 川人治川第46章 角色轉變第31章 勝算幾何第47章 大區制第77章 針鋒相對第12章 好事成雙第70章 戰事又起第43章 最後的衝鋒第10章 秋操軍演第13章 視察海軍基地第18章 蘇聯撤軍第1章 萬能的系統第4章 多選任務第1章 各位領導都很忙第6章 國民軍又投降了第46章 政治局會議第32章 決定動手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24章 武昌之戰(三)第2章 《哈爾濱條約》第21章 和蘇聯合作第34章 中原大戰爆發第22章 國民政府成立第33章 實力大增
第38章 射天狼行動開開始第27章 我們不殺俘虜第46章 角色轉變第8章 整合科技組第27章 我們不殺俘虜第46章 政治局會議第77章 針鋒相對第34章 中原大戰爆發第24章 建還是不建第47章 車上談話第1章 萬能的系統第39章 攻克南京第53章 拿下平型關第30章 施從濱之死第14章 孫傳芳求見第21章 和蘇聯合作第45章 各方反應第13章 英國調停第30章 玉麟山之戰(上)第10章 財神到第57章 進展順利第38章 射天狼行動開開始第53章 拿下平型關第40章 意料之外的開局第3章 張學良說媒第39章 形勢比人強第4章 多選任務第8章 八字有了一撇第71章 國民軍投降第22章 武昌之戰(一)第45章 郭鬆齡身死第58章 與日本人會面第11章 當兵光榮第9章 外交的勝利第19章 一網打盡第51章 最後一戰第45章 各方反應第38章 連山之戰第4章 系統啓動第41章 雛鷹初啼第10章 秋操軍演第8章 八字有了一撇第五十八 掌閻錫山的來信第23章 風雨欲來第23章 武昌之戰(二)第15章 老婆還是別人的好第23章 武昌之戰(二)第30章 施從濱之死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46章 善後會議召開第55章 送富貴第48章 西南事起(中)第46章 善後會議召開第77章 針鋒相對第4章 調虎離山第21章 雙喜臨門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14章 孫傳芳求見第42章 直奉聯合第31章 勝算幾何第21章 被小姑娘算計第5章 善後會議第26章 都在糊弄第8章 整合科技組第28章 猛虎連第10章 財神到第2章 矛盾初顯第五十八 掌閻錫山的來信第45章 郭鬆齡身死第8章 整合科技組第22章 打的就是奉軍第55章 飛機下線第14章 入主鈴木(下)第40章 血戰馬家軍(上)第16章 川人治川第46章 角色轉變第31章 勝算幾何第47章 大區制第77章 針鋒相對第12章 好事成雙第70章 戰事又起第43章 最後的衝鋒第10章 秋操軍演第13章 視察海軍基地第18章 蘇聯撤軍第1章 萬能的系統第4章 多選任務第1章 各位領導都很忙第6章 國民軍又投降了第46章 政治局會議第32章 決定動手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24章 武昌之戰(三)第2章 《哈爾濱條約》第21章 和蘇聯合作第34章 中原大戰爆發第22章 國民政府成立第33章 實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