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風雨欲來

7月2號全國各地的報紙頭條几乎全是:國民黨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國民政府的成立在國內外引起了軒然大波,

各個報紙紛紛對這件事情進行評論,有支持的,有反對的。支持的不用說自然是國民黨自己的報紙以及另外一些親國民黨的報刊,反對的有很多,一般的報紙都是持反對意見。畢竟連年征戰的中華大地現在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國民黨此舉無異於重新挑起戰爭。

張作霖以大總統的名義在報紙刊登了討逆令,宣佈國民政府是非法政府,希望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反對所謂的國民政府。

西北區主席張安樂第一個通電斥責國民黨人違背孫中山的意願,破壞全國的和平穩定局面。他勸國民黨立刻停止這種錯誤的行爲,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現在這種行爲不僅僅是不尊重孫中山先生,更是對全國人民的不負責任。

緊接着東北區主席張學良也對民國黨成立國民政府感到不能理解,這是與孫中山先先生的遺言是相違背的。他更揚言,如果國民黨一意孤行,那麼東北軍也不會坐視此事的發生。

一時之間中國大地熱鬧了起來,東北區、西北區各省督軍,省長紛紛發表通電,抗議汪精衛的行動。很多不是東北區和西北區的省長司令門官也有將炮口對準了國民政府。

閻錫山跳出來說,希望汪精衛以大局爲重,以孫中山先生的意願爲重。如果說現在的北京政府是不合法的政府,那麼孫中山先生此前當選大總統是合法還是不合法?!

雲南省主席唐繼堯也宣佈絕不與廣州政府同流合污,堅決擁護中央的領導。

日本政府表示對此事高度關注,同時對僑民在中國的安危感到擔憂,如果發生戰爭日本將考慮向中國派兵。

英國政府表示雙方應當坐到談判桌前,願意擔當調停人。

國民黨方面的迴應是,擴充國民革命軍,從5個軍擴充到10個軍,積極準備北伐。

張作霖一怒之下宣佈國民黨爲叛匪,要求國民黨黨員馬上迷途知返,凡是十天內之內到當地政府宣佈離黨的全部既往不咎。十天之後凡是沒有退黨的,一律視爲反賊。同時懸賞捉拿十八位委員的人頭,一人10萬大洋,汪精衛和蔣公更是達到了一人20萬大洋。

張作霖的此舉引起了更大的反響,國民黨是叛匪。好笑吧,現在民國的第一大黨居然成了叛匪。那麼現在各級政府工作的國民黨人將如何自處啊?真的好笑麼?國民黨在南方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了,總不能說國民黨是正確的吧。

張作霖的電令一出,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奉系統治的區域內,很多人都開始到政府登記,宣佈退出國民黨。

張作霖能做的並不多,他也想派兵過去直接平了所謂的國民政府。可是自己的部隊根本就夠不着那裡,現在他有些後悔怎麼就這麼早和談了,當時要是一直向南直接滅了他們就沒有這麼多事情了。

國民黨方面呢,汪精衛也有點傻眼了,他沒想到張作霖玩的這麼絕。此舉簡直就是要滅亡國民黨啊,是可忍孰不可忍!

國民政府揭發張作霖十大罪狀,號召全國人民推翻北京政府。

雙方在報紙上打起了口水仗,這事看起來頗有雷聲大雨點小的意思。不過大家都知道,現在這段時間正是暴風雨前最安靜的時候,雙方都在積蓄着力量就看誰先爆發出來。

張安樂在會議室召開了緊急會議,和司令部的參謀,以及西北區政府的官員一起討論如果面對國民政府成立這件事情。

“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咱們也不能置身事外,今天召集大家來主要的目的是討論一下,這個仗該怎麼大,往什麼方向去打。咱們的敵人,可以說除了奉系都是咱們的敵人,我有預感,此戰是決定未來中國命運的一場戰爭,無論是規模還是影響都將出乎大家的預料。”張安樂一開始就定下了開會的基調,和會議的主要議題。

聽到張安樂這麼說,下面的人愣了一下,沒有想到張安樂把事情看得這麼嚴重,要知道之前孫中山在世經常會搞另外一個政府,很多軍閥也會這麼搞。大家都有些習以爲常了,可是爲什麼這次張安樂會把問題說的這麼嚴重呢。

“司令說的有道理,先說外部,司令的父親張省長護送盧永祥到江蘇上任與孫傳芳已經交過手了。雙方可以說已經結怨了,和吳佩孚更加不用說,簡直就是生死之敵。馮玉祥還是河南督軍,這讓他很不滿意,一直在擴軍。閻錫山這個人這個時候突然跳出來,絕對不是什麼好事。他手下15萬部隊向東可以和馮玉祥合擊直隸,向西可以和吳佩孚夾擊我們。如果司令所料沒錯,此次反奉部隊的總兵力將超過100萬。”說這話的是參謀部的顧問楊度。

“我也認爲司令說的有道理,我們現在就應該調兵遣將,集結部隊在黃河沿岸,以及陝西和河南、湖北、四川的交界地方。以免被敵人打個措手不及,另外由於我們的部隊數量上並不佔優。此戰必須快速的殲滅敵人的部隊,以雷霆之勢拿下湖北與山東方面合擊河南,對山西形成包圍之勢。”帖木新格(西北軍參謀長,就是巴.特.爾不知道爲什麼這個詞違禁……)提出了作戰的司令。

“我認爲參謀長說的並不是做好的方法,我們可以調集部分部隊在湖北和四川一線只守不攻,集結大部兵力渡過黃河和綏遠、直隸方面合擊山西,一舉殲滅閻錫山,然後揮師南下。”說這話的是第三師師長吳起仁,兼任關中道鎮守使、西安城防司令。

兩個人一開口氣氛就熱烈了很多,參謀們各抒己見。慢慢的形成了兩派意見,一派就是以帖木新格爲首的主張分頭出擊,雖然西北軍的數量不佔優可是軍隊素質比現在各路軍閥強的太多。另一派則是以吳起仁爲主主張集結主力部隊一舉殲滅山西的部隊,然後拿下河南。

張安樂覺得雙方說的都有道理,自己該如何取捨呢。帖木新格的方法有些冒險但是問題不大,吳起仁的方法有些保守但是確實是最穩妥的方法。

“我贊同參謀長的意見,參謀長你拿出一個詳細的作戰計劃,下次開會詳細討論。吳師長的方案也不錯,只是有些保守了,要知道怎麼不是孤軍作戰,奉軍在關內足足有40餘萬部隊,可以幫我們牽制敵人的兵力。這仗要儘量快的完成,咱們現在的工作重心應該是在西北區的建設上,只有西北區建設好了,咱們纔會有更結實的後盾。”張安樂做了最後的發言。

(不好意思,本來答應昨天兩更的,寫着寫着睡着了,醒來一看一點多了……只得早上更新)

第59章 武功再高 也怕陰招第31章 北京政變第10章 這不是商議而是通知第34章 抵達天津第36章 郭鬆齡反奉第13章 英國調停第29章 又晚了一步第5章 路有凍死骨第49章 西南有變(下)第16章 尋找大小姐第64章 新年大禮第18章 蘇聯撤軍第54章 一個月的時間第17章 戰鬥部署第12章 徐志摩誇我是大才第29章 攻佔西直門車站第60章 各方反應第54章 活捉傅作義第29章 奇怪的部署第9章 各界代表會議第19章 一網打盡第16章 到達蒙古第31章 北京政變第2章 《哈爾濱條約》第1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章 萬能的系統第49章 初次會談第19章 一網打盡第34章 抵達天津第36章 各有所需第75章 還有後手第73章 皇姑屯事件第8章 愣子不傻第11章 你是親我爸爸第15章 怎麼又是你?第56章 英國想結盟第30章 施從濱之死第41章 李景林倒戈第70章 戰事又起第27章 我們不殺俘虜第9章 一切順利第12章 攻克南昌第72章 誓師北伐第45章 郭鬆齡身死第11章 你是親我爸爸第30章 施從濱之死第18章 蘇聯撤軍第12章 好事成雙第43章 最後的衝鋒第48章 西南事起(中)第4章 系統啓動第4章 多選任務第33章 海州解圍第62章 不賣給日本人第54章 一個月的時間第6章 都想要海軍第8章 愣子不傻第30章 施從濱之死第54章 活捉傅作義第33章 實力大增第48章 西南事起(中)第25章 收回租界第10章 這不是商議而是通知第1章 萬能的系統第33章 視察裝甲師第23章 風雨欲來第5章 路有凍死骨第3章 聲東擊西第39章 攻克南京第45章 郭鬆齡身死第32章 都有援軍第71章 國民軍投降第63章 延長石油廠第9章 外交的勝利第62章 不賣給日本人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19章 完美解決第40章 猛虎下山第21章 雙喜臨門第53章 蘇聯的底線第7章 到達美國第51章 最後一戰第四十八 掌對四川下手第14章 高難度任務第49章 初次會談第77章 針鋒相對第14章 孫傳芳求見第47章 大區制第11章 武力威脅第33章 海州解圍第10章 這不是商議而是通知第32章 都有援軍第57章 進展順利第20章 英國考察團到來第18章 蘇聯撤軍第30章 玉麟山之戰(上)第27章 攻克朝陽縣城第18章 一人一杯喝多了
第59章 武功再高 也怕陰招第31章 北京政變第10章 這不是商議而是通知第34章 抵達天津第36章 郭鬆齡反奉第13章 英國調停第29章 又晚了一步第5章 路有凍死骨第49章 西南有變(下)第16章 尋找大小姐第64章 新年大禮第18章 蘇聯撤軍第54章 一個月的時間第17章 戰鬥部署第12章 徐志摩誇我是大才第29章 攻佔西直門車站第60章 各方反應第54章 活捉傅作義第29章 奇怪的部署第9章 各界代表會議第19章 一網打盡第16章 到達蒙古第31章 北京政變第2章 《哈爾濱條約》第1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章 萬能的系統第49章 初次會談第19章 一網打盡第34章 抵達天津第36章 各有所需第75章 還有後手第73章 皇姑屯事件第8章 愣子不傻第11章 你是親我爸爸第15章 怎麼又是你?第56章 英國想結盟第30章 施從濱之死第41章 李景林倒戈第70章 戰事又起第27章 我們不殺俘虜第9章 一切順利第12章 攻克南昌第72章 誓師北伐第45章 郭鬆齡身死第11章 你是親我爸爸第30章 施從濱之死第18章 蘇聯撤軍第12章 好事成雙第43章 最後的衝鋒第48章 西南事起(中)第4章 系統啓動第4章 多選任務第33章 海州解圍第62章 不賣給日本人第54章 一個月的時間第6章 都想要海軍第8章 愣子不傻第30章 施從濱之死第54章 活捉傅作義第33章 實力大增第48章 西南事起(中)第25章 收回租界第10章 這不是商議而是通知第1章 萬能的系統第33章 視察裝甲師第23章 風雨欲來第5章 路有凍死骨第3章 聲東擊西第39章 攻克南京第45章 郭鬆齡身死第32章 都有援軍第71章 國民軍投降第63章 延長石油廠第9章 外交的勝利第62章 不賣給日本人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19章 完美解決第40章 猛虎下山第21章 雙喜臨門第53章 蘇聯的底線第7章 到達美國第51章 最後一戰第四十八 掌對四川下手第14章 高難度任務第49章 初次會談第77章 針鋒相對第14章 孫傳芳求見第47章 大區制第11章 武力威脅第33章 海州解圍第10章 這不是商議而是通知第32章 都有援軍第57章 進展順利第20章 英國考察團到來第18章 蘇聯撤軍第30章 玉麟山之戰(上)第27章 攻克朝陽縣城第18章 一人一杯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