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武昌之戰(一)

不光張安樂有些納悶,就連做出了‘回援廣東’決定的蔣介石也在納悶。廣州城怎麼就在一天不到的時間裡就丟了呢?!

其實這很簡單,因爲羣龍無首。

自從張安樂成爲了西北區政府主席之後,就開始往廣州派遣間諜,收買眼線。國民政府成立之後,這個工作更是情報部門的重中之重。

這次直屬師和第一師之所以這麼快的攻佔廣州,很大一部分功勞應該給在廣州潛伏的間諜和特工。正是因爲他們不斷的向北京方面提供詳細的情報,直屬師才能將廣州國民政府的各級官員一網打盡。

沒有了政府人員、黨務人員,廣州的市民就沒有人組織和鼓動。再加上國防軍對百姓秋毫無犯,老百姓也不會爲了什麼主義、革命和自己的小命過不去。

“廣州沒了,我們回援還有什麼意義?”坐在回撤的車上蔣介石望着張羣問道。

“總司令話不能這麼說,廣東是我們的根本,是先總統經營了多年的地方。那裡有我們的羣衆基礎,沒有了廣東,我們就算有湖南、江西、福建,與別的軍閥又有什麼區別?我們甚至不如別的軍閥,因爲我們是外來戶!”張羣聽到蔣介石這麼問直接站了起來,激動地說道。

“星亭不要這麼激動,廣州沒有了對於我們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蔣介石淡淡的說着,擺了擺手示意張羣坐下。

“此話怎講?”張羣有點不明白,這怎麼又變成好事了。

“這次廣州被佔領,我們最大的損失其實是人才對不對。”蔣介石望着張羣說道。

“沒錯,的確是人才。”張羣想了一下回到道。

“呵呵,這就對了,我們損失的是人才,可是就算我們奪回了廣州,那些人才也不能失而復得吧。”蔣介石笑着說道。

“這……,話雖這麼說。可是廣州畢竟是首都,就這麼丟了對全軍的士氣也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啊。”張羣不得不承認蔣介石說的有些道理,但是總感覺有些怪怪的。

“士氣的恢復。不一定非得要奪回廣州。當然廣州一定要奪回來,我們第一軍、第四軍、第三軍已經出發了。但是我覺得我們革命的聖地不是在廣州,而是在這裡!”蔣介石說着站了起來,拿起了指揮棒指向地圖中的一個地方。

武昌!

蔣介石認爲這纔是中國革命的聖城。沒有武昌起義就沒有後來的中華民國。當然重要的是不是他這麼認爲,而是要讓士兵們這樣認爲。

“15年前就是在這裡,革命的先輩高舉義旗,打響了推翻清政府的第一槍。現在雖然我們面臨困境,但是相比十五年前。我們的先輩們,我們要強大的多。我們有幾十萬的革命戰士,我們有幾萬萬支持我們的人民羣衆,雖然廣州丟了,但是我們還有武昌!保衛武昌,就是保衛國家!”蔣介石慷概激昂的演說,讓下面的士兵充滿的鬥志。

“保衛武昌!保衛國家!”

“保衛武昌!保衛國家!”

隨着一聲聲響亮的口號,一隊又一隊的士兵向武昌開進!

相對順利的佔領廣州。攻取武昌的戰鬥形式不容樂觀。雖然國防軍成功的渡江。但是在武昌駐防的是狂熱的三民主義擁護者,被稱爲鋼軍——第四軍12師葉挺獨立團擴編而成的獨立師。

國民軍投降之後,蔣介石就帶着國民軍去打江西,武漢就一直由葉挺駐守。

葉挺認爲,北伐軍攻佔浙江之後,將會停下腳步。畢竟長江對於北伐軍來說很難渡過。因爲北伐軍的海軍只有幾艘舊船,只要北京政府將軍艦開進長江。北伐軍渡江無望。相反,北京政府會不會趁着這個時機渡江南下。可能性很大!葉挺認爲如果是自己的話,絕對不會放棄這個機會。

基於這個思想,葉挺積極的佈防武昌城,因爲他知道,一旦雙方開戰武昌是必奪之地。對於江邊的駐防他並沒有寄予很大的希望,能拖住敵人固然很好,如果不能的話,武昌纔是真正的戰場。只要自己在武昌拖住敵軍,自己的援軍很快就會到。

因此早上聽說江邊陣地失守,葉挺還是覺得有些失望,但是也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

將江邊陣地敗退的部隊撤回了武昌之後,葉挺就封住了武昌的城門,在他看來武昌保衛戰正式開始。

渡過了江之後,楊虎城召集第三師師長吳起仁、第四師師長張治公、第十五師師長榮瀟開了個會。

“這次是我與兄弟們第一次並肩作戰,咱們的對手是一向以打硬仗出名的葉挺。對於這次攻打武昌,我想聽聽大家有什麼意見。”中路軍總指揮楊虎城很快進入了角色,對坐指揮部的三個師長說道。

“我覺得總指揮有點長別人志氣,滅自己的威風。葉挺號稱能打硬仗,可是看看他的對手是誰?廣東陳炯明、湖南的葉開鑫。他們本身就是二流部隊,不管是士兵的軍事素養還是武器裝備,都沒有辦法和我們國防軍相比。當年國防幾千人打敗山西督軍劉鎮華十萬鎮嵩軍,不是葉挺太強,而是他的對手太弱了。這回遇上我們,讓他們知道什麼是鋼軍!什麼是鐵軍!”聽到楊虎城這麼說,三師師長吳起仁當下不高興了。

“吳師長,可不要輕敵啊,葉挺的確是號人物,我曾在湖南多年,不管是汀泗橋,還是賀勝橋,都是易守難攻的地方。就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來形容,也不爲過。葉挺作爲先鋒隊能夠屢立戰功,想必還是很有一套的。”榮瀟本來就是湖南嶽陽人,對湖南一些戰略要地還是很熟悉的。

“我覺得榮師長說的對,總司令曾經說過,在戰略上要蔑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當年宋建林就是輕視敵人,纔會犯下大錯。”張治公是鎮嵩軍的舊部,雖然吳起仁說的是事實,可是他心裡也不會好受,忍不住開口說道。

“其實也沒有什麼好商量的,要我說,咱們四個師,一個師一個城門,先進城者爲頭功,怎麼樣?”得知魏洪軍和張奇峰已經立功了之後,吳起仁想要趕快立功,剛纔張治公把宋建林搬了出來,吳起仁自然不說再說葉挺如何如何。

“這樣分兵也好,敵人只有一個師,咱們各憑手段,聽天由命。”張治公也贊同吳起仁的這個提議,同時心裡暗暗憋住一股勁這次絕對不能輸給你。

四個師有兩個師長同意,楊虎城笑了笑:“既然大家都同意吳師長的意見,那就這麼定了。北門交個第三師,東門交給第四師,南門交給第十五師,西門交給我們二十三師。大家對於我的分配有什麼意見麼?”

“沒有意見。”幾人異口同聲答道。

“好,既然沒有意見大家都回去準備吧。我把計劃報給總參謀長等候命令!”

衆人散了之後,楊虎城對李虎臣道:“沒想到吳起仁這麼狂妄,看來的要他吃點苦頭,他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第21章 雙喜臨門第70章 戰事又起第38章 各懷鬼胎第45章 各方反應第8章 整合科技組第4章 海軍初定第35章 段府宴會第23章 朝陽寺事件第55章 送富貴第50章 孫中山逝世第49章 初次會談第2章 矛盾初顯第70章 戰事又起第45章 風頭直轉第50章 智取海參崴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61章 建立裝甲師第80章 三足鼎立第44章 全線突破第14章 入主鈴木(下)第39章 攻克南京第七十八 掌饞嘴引發的戰爭第7章 敲打顧維鈞第40章 血戰馬家軍(上)第49章 西北發展規劃第6章 都想要海軍第13章 入主鈴木(上)第4章 海軍初定第13章 視察海軍基地第17章 安撫軍進城第20章 英國考察團到來第21章 和蘇聯合作第29章 奇怪的部署第29章 攻佔西直門車站第35章 段府宴會第50章 平型關之戰第25章 收回租界第23章 風雨欲來第6章 都想要海軍第6章 都想要海軍第11章 你是親我爸爸第1章 玩遊戲也穿越!第80章 三足鼎立第54章 活捉傅作義第25章 茶館見聞第41章 血戰馬家軍(二)第56章 英國想結盟第60章 國慶典禮第5章 善後會議第19章 完美解決第45章 風頭直轉第77章 針鋒相對第7章 驅虎吞狼第59章 武功再高 也怕陰招第41章 雛鷹初啼第1章 玩遊戲也穿越!第32章 都有援軍第1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5章 各方反應第16章 川人治川第6章 都想要海軍第10章 財神到第54章 活捉傅作義第50章 智取海參崴第29章 奇怪的部署第20章 英國考察團到來第51章 攻克雁門關第14章 初入上海灘第46章 角色轉變第48章 形式上的統一第27章 我們不殺俘虜第2章 張宗昌想下野第39章 攻克南京第21章 雙喜臨門第71章 國民軍投降第4章 調虎離山第26章 四面楚歌第27章 攻克朝陽縣城第2章 思維覺醒第4章 調虎離山第41章 血戰馬家軍(二)第15章 老婆還是別人的好第49章 初次會談第6章 國民軍又投降了第55章 飛機下線第52章 再戰平型關第68章 我們不服第13章 視察海軍基地第45章 郭鬆齡身死第4章 調虎離山第29章 又晚了一步第39章 形勢比人強第9章 工人罷工第20章 英國考察團到來第33章 視察裝甲師第4章 系統啓動第11章 新年,新開始第31章 北京政變第32章 決定動手第71章 國民軍投降
第21章 雙喜臨門第70章 戰事又起第38章 各懷鬼胎第45章 各方反應第8章 整合科技組第4章 海軍初定第35章 段府宴會第23章 朝陽寺事件第55章 送富貴第50章 孫中山逝世第49章 初次會談第2章 矛盾初顯第70章 戰事又起第45章 風頭直轉第50章 智取海參崴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61章 建立裝甲師第80章 三足鼎立第44章 全線突破第14章 入主鈴木(下)第39章 攻克南京第七十八 掌饞嘴引發的戰爭第7章 敲打顧維鈞第40章 血戰馬家軍(上)第49章 西北發展規劃第6章 都想要海軍第13章 入主鈴木(上)第4章 海軍初定第13章 視察海軍基地第17章 安撫軍進城第20章 英國考察團到來第21章 和蘇聯合作第29章 奇怪的部署第29章 攻佔西直門車站第35章 段府宴會第50章 平型關之戰第25章 收回租界第23章 風雨欲來第6章 都想要海軍第6章 都想要海軍第11章 你是親我爸爸第1章 玩遊戲也穿越!第80章 三足鼎立第54章 活捉傅作義第25章 茶館見聞第41章 血戰馬家軍(二)第56章 英國想結盟第60章 國慶典禮第5章 善後會議第19章 完美解決第45章 風頭直轉第77章 針鋒相對第7章 驅虎吞狼第59章 武功再高 也怕陰招第41章 雛鷹初啼第1章 玩遊戲也穿越!第32章 都有援軍第1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5章 各方反應第16章 川人治川第6章 都想要海軍第10章 財神到第54章 活捉傅作義第50章 智取海參崴第29章 奇怪的部署第20章 英國考察團到來第51章 攻克雁門關第14章 初入上海灘第46章 角色轉變第48章 形式上的統一第27章 我們不殺俘虜第2章 張宗昌想下野第39章 攻克南京第21章 雙喜臨門第71章 國民軍投降第4章 調虎離山第26章 四面楚歌第27章 攻克朝陽縣城第2章 思維覺醒第4章 調虎離山第41章 血戰馬家軍(二)第15章 老婆還是別人的好第49章 初次會談第6章 國民軍又投降了第55章 飛機下線第52章 再戰平型關第68章 我們不服第13章 視察海軍基地第45章 郭鬆齡身死第4章 調虎離山第29章 又晚了一步第39章 形勢比人強第9章 工人罷工第20章 英國考察團到來第33章 視察裝甲師第4章 系統啓動第11章 新年,新開始第31章 北京政變第32章 決定動手第71章 國民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