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八五章 軍墾

慕容孝雋只覺得自己心情激盪,甚至恨不得現在就跑到伏俟城振臂一呼,大家不要再堅持了,成爲大漢的百姓,又有什麼不好的呢?

高原上吃冰臥雪的日子,還沒有過夠麼?

不過他知道,自己現在最先需要做的,還是先去了解、先去學習。

當即慕容孝雋鄭重拱手,聲音都有些顫抖:“陛下之雄才與仁德,臣已有五體投地之意。”

李藎忱大笑:“五體投地就算了,只希望慕容卿家也能夠真心以漢臣自居,爲大漢之發展盡心竭力。”

“必不辱使命!”慕容孝雋慨然說道。

而張須陀等人相顧默然。

吐谷渾的重臣,慕容氏的智囊,就這麼被忽悠瘸了?

此時怕是讓他提着劍去殺慕容世伏,他也會去做吧?

————————————-

已經被李藎忱親定爲西寧郡的地方,此時還是一片荒蕪河谷。

不過河谷之中,倒是有很寬廣一片空地,說是一處小盆地都沒有什麼問題。

蕭摩訶率軍沿着湟水一路向西北挺進,抵達這個地方便停下來休整。這一片空地,的確出乎蕭摩訶的意料,他也沒有想到狹長的湟水谷地之中竟然還有這麼一個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隨軍而來的戶部、工部等官吏在簡單的勘探之後,也都欣慰的告訴蕭摩訶,此處,的確是適合建立城池並且在周圍開墾的好地方。

大家一直在探尋的能夠發展爲大漢一個重要據點的地方,顯然就是這裡了。

當然這個時候,蕭摩訶他們還不知道,朝堂上甚至就連這裡的名字都給確定下來了。

“就在這裡屯墾麼?”隨軍的主簿好奇的環顧四周。

蕭摩訶頷首。

經過這些天的信息蒐集,他心中也已經有數。

大漢想要征服吐谷渾,最大的敵人,不是吐谷渾人或者羌人,而是大自然。

寒冷的天氣、稀薄的空氣,這些都是敵人。

若是大漢在高原上待不住,那麼就算是把吐谷渾人打的求爺爺叫奶奶也沒有什麼用。漢軍撤退,吐谷渾自然會捲土出來。

因此必須要駐紮、要屯墾,哪怕是軍墾。

還好,華夏民族的種族特技就是種地。

只要有華夏人的地方,不管是荒漠還是雪原,總能開闢出來一方天地,讓蔬菜和糧食生長,也讓生機在這人或許都很難生存的地方蔓延。

而湟水谷地本身就是吐谷渾境內爲數不多的能夠開墾的地區。

正是因此,盤踞在湟水谷地的羌人,一直很難融入吐谷渾,在這個時代,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本來就因爲文化認知、生活方式的不同,相互之間以衝突爲主,甚至爆發劫掠戰爭也不是什麼不常見的事。

所以羌人至始至終都是作爲藩屬受到吐谷渾的庇護罷了,並沒有徹底成爲吐谷渾的一部分。甚至諸如樑屈蔥所率領的部落,因爲遊牧的地方靠近湟水谷地,所以和羌人之間還有攻伐。

再加上羌人這裡本來就是吐谷渾所能佔有的爲數不多可以開墾的地方,自然也就意味着羌人必須要在高原上水草不豐美的時候承擔吐谷渾很大一部分糧食供給,正是因爲吐谷渾的威脅和壓迫,讓羌人和吐谷渾之間一直若即若離。

要不是中原王朝更加強大,讓雙方都有脣亡齒寒的感覺,恐怕兩邊本身早就已經打起來了。

而現在,自然不存在什麼中原王朝的壓力問題了,因爲吐谷渾的主力都已經被大漢一戰殲滅,而羌人也被蕭摩訶一路打的連連求饒,洮水流域這羌人的傳統聚集地都已經完全落入大漢的手中,除此之外,蕭摩訶還一路蕩平了湟水谷地,大多數的羌人營寨都選擇了臣服。

不過蕭摩訶並沒有和羌人爭奪谷地之中爲數不多的耕地,而是一路率軍繼續向前推進。

他本來就抱着能夠一路殺入伏俟城的心態,而沿途尋找大片耕地,也是另一個主要目的。

目前發現的這一片土地,因爲距離吐谷渾的核心區域——青海周邊太近,所以羌人之前雖然知道,卻並沒有在此開墾,不然種的糧食到時候豈不是都便宜吐谷渾人了?

而對於蕭摩訶來說,當然沒有這個問題。

他還巴不得吐谷渾人衝上來搶奪糧食呢,正愁沒有辦法把你們聚集在一起揍一頓。

他已經做好了帶着軍隊在此長期駐紮和開墾的準備。

此地之重要,征戰多年的老將軍,一眼就能看出來。

隨軍的幾個羌人首領,跟着勘察的隊伍走了一圈之後,也都笑眯眯、搓着手走回來。

他們並不害怕漢人,甚至已經和很多漢人建立了不錯的友誼。

原本漢人距離太遠、吐谷渾距離太近,信息上的缺少以及羌人和漢人之間一代又一代的宿怨,讓羌人一直不敢和大漢過於親近,生怕大漢反手就來一個滅族。

現在不容的他們不親近了,漢軍的旗幟已經飄揚在他們的村寨上,漢軍將士已經駐紮在村寨中。

可是等到漢軍一來,羌人們才發現,大漢好像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麼可怕。

軍紀嚴明,秋毫無犯。

佔用的房屋,全部都按照價格支付住宿費,而且只要村寨內外還有能夠安營紮寨的地方,漢軍就不會主動佔用屋舍,甚至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被回過神來的羌人們熱情邀請進去的。

有幾個想要偷竊羌人物品的士卒,更是被吊起來抽的皮開肉爛。

這本來就是大漢軍隊嚴格的軍紀所在,自從這支軍隊被組建之後,就一直遵從着這樣的紀律。

真正支撐這樣紀律的,實際上並不是士卒的生性就有多麼善良。甚至就算是善良的人,經過一場又一場奮戰和殺戮之後,也總是希望能夠通過劫掠等等來達到發泄的目的。

歷史上往往很多精銳的部隊,也都有燒殺搶掠甚至於屠城的歷史。

戰鬥結束後,將領總是需要找一些辦法來讓將士們發泄的。

而且很多軍隊的餉銀本來就入不敷出,將士們也只有通過劫掠才能獲得錢財,不然豈不是白白賣命了?

然而這樣做,只會導致惡性循環,被佔有之地的百姓,至少這一代人是不會對佔領者產生多少忠誠的,鬧得我們家破人亡了,還想要我們給你賣命?

這自然也就埋下了叛亂的禍根。

第二一二零章 邊關戰事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溪谷第二一零零章 城門洞開,漢騎入城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極強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二三五六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一一三二章 心甘情願第二二二六章 火器的外傳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五十二章 生天第一五二四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一四四四章 在慈善的基礎上第一三九三章 楊麗華的夢第九百二十九章 漢王妃第一七四三章 軒轅關,全軍衝鋒!(補上昨天少的一章)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二百九十六章 爭執第一七三八章 潁川世家第一四三八章 平渡溝第六百六十四章 誓師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門第二零四六章 雞肋,雞肋第九百八十五章 沒有近戰第一八四零章 巴不得呢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風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陳倉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一六三一章 搶人第一千八十五章 讓他滾過來第一八九一章 禁衛軍,渡河!第二百八十五章 倩影第四百八十六章 還打得起第一千二十三章 兩路進軍第二二五七章 被迫參與的決戰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幟只在此處第五百八十五章 立足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幟只在此處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火第七百九十八章 與其慢慢凋零第二零六一章 明顯的暗示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二一六九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二二二八章 張掖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車薪也算給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路第三百六十一章 援兵抵達第三百三十八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上)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第五章 山路第二二三七章 工部右侍郎第五百二十八章 進還是退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三百八十九章 賣兒鬻女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一千二十三章 兩路進軍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發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戰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二百二十三章 替身第一四八七章 震懾宵小第九百四十五章 夜戲第二零三七章 大漢,前進!第二三四三章 豬鼻子插大蔥第一七一一章 洞開的許昌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五百零一章 鐵門第一七一三章 又是桃林塞(章節上傳錯誤,補償加更一章)第一千二十九章 塹壕戰第一百二十章 猜測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三六五章 喋血宮門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一七八九章 順理成章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九百九十七章 負了將軍第一五七六章 從林邑向西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來第八十一章 承遠齋第一二五九章 矛與盾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第一一九四章 朕是天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
第二一二零章 邊關戰事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溪谷第二一零零章 城門洞開,漢騎入城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極強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二三五六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一一三二章 心甘情願第二二二六章 火器的外傳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五十二章 生天第一五二四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一四四四章 在慈善的基礎上第一三九三章 楊麗華的夢第九百二十九章 漢王妃第一七四三章 軒轅關,全軍衝鋒!(補上昨天少的一章)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二百九十六章 爭執第一七三八章 潁川世家第一四三八章 平渡溝第六百六十四章 誓師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門第二零四六章 雞肋,雞肋第九百八十五章 沒有近戰第一八四零章 巴不得呢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風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陳倉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一六三一章 搶人第一千八十五章 讓他滾過來第一八九一章 禁衛軍,渡河!第二百八十五章 倩影第四百八十六章 還打得起第一千二十三章 兩路進軍第二二五七章 被迫參與的決戰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幟只在此處第五百八十五章 立足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幟只在此處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火第七百九十八章 與其慢慢凋零第二零六一章 明顯的暗示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二一六九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二二二八章 張掖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車薪也算給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路第三百六十一章 援兵抵達第三百三十八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上)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第五章 山路第二二三七章 工部右侍郎第五百二十八章 進還是退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三百八十九章 賣兒鬻女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一千二十三章 兩路進軍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發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戰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二百二十三章 替身第一四八七章 震懾宵小第九百四十五章 夜戲第二零三七章 大漢,前進!第二三四三章 豬鼻子插大蔥第一七一一章 洞開的許昌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五百零一章 鐵門第一七一三章 又是桃林塞(章節上傳錯誤,補償加更一章)第一千二十九章 塹壕戰第一百二十章 猜測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三六五章 喋血宮門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一七八九章 順理成章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九百九十七章 負了將軍第一五七六章 從林邑向西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來第八十一章 承遠齋第一二五九章 矛與盾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第一一九四章 朕是天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