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

作爲在大同這種明朝最重要的軍鎮生活過多年的孫承宗,如何不知道大明今天這炒蛋的後勤制度。所以,劉綎說三個月內絕對趕不到木邦,他當然不會做惱,反而是輕輕的點了點頭。

“呵呵,劉帥,本官這次來,還給劉帥帶了一點小禮物。”

“喲呵,稀罕啊,庶吉士給末將送東西,本朝沒幾個總兵能享受到這種待遇啊。”

“劉帥可能剛纔沒聽清楚,本官是帶東西的人,送東西的人,是太孫殿下。”

咋然聽到太孫殿下四個字,劉綎立刻收起了剛纔戲謔的表情,很是鄭重的站起身來:“末將的賤名,太孫殿下也知道麼?”

“呵呵,不但知道,應該說還很瞭解。劉帥想聽聽殿下是怎麼評價劉帥的麼?”

“末將洗耳恭聽。”

“殿下說,劉帥這個人,對國家是忠誠的,打仗呢,個人武藝很厲害,也極得軍心,所以他率領的部隊上了戰場,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不過呢,劉帥的兵啊,這軍紀實在是糟糕了一點,以前援朝抗倭,着實把朝鮮的百姓禍害得不淺……殿下還說,一支軍隊要保持士氣,縱容士兵禍害百姓當然不失爲一種方法,但這種方法,往往很難持久。而且這樣的軍隊,一旦陷入絕境,往往就會突然崩潰……”

“殿下,殿下所言……實在是讓末將,惶恐~”

“呵呵,劉帥請安坐。還請劉帥下令,把本官帶來的那個鐵皮箱子搬進來。”

……

“劉帥,這是太孫殿下送給你的望遠鏡。”

“望遠鏡?”

“呵呵,顧名思義,就是能夠看到很遠地方的鏡子,劉帥要不要試一下?嗯,對,就是直接把眼睛貼上去就行了。”

生澀的把眼睛貼到鏡筒之後,劉綎迅速的把望遠鏡放了下來。然後再一次貼上去看了一下,又放了下來。之後他眨了眨眼睛,稍稍思考一下後,迅速的起身,跑出了正廳,在廳堂外的空地上用望遠鏡四處觀察後,方纔一臉狂熱的跑了回來:“孫大人!神器!神器啊!有了此物,敵軍休想隱藏,也休想伏擊我軍!”

說完這句話後劉綎又匆匆的辨別了一下方向,找到東北方北京城的方向後乾脆的直接大禮跪拜:“末將感謝太孫殿下如此體恤我等武人,殿下厚愛,臣實在無以爲報!唯有奮力殺敵,不負太孫厚望!”

然後劉綎就把這支單筒望遠鏡交給了宴席上的幾位麾下大將,頓時又是一片驚歎和拜謝聲。

“孫大人,這次太孫賜下的這個,呃,這個望遠鏡有多少?”

“不多,只有三架,這已經是本官從京師出發前,紅河莊的所有合格產品了。”

在歷史本位面,西方人先拿出了可以工業化生產的玻璃,然後磨鏡工人這個職業應運而生,到了17世紀初期,西歐已經有了很多成熟的相關產業人,能夠製作各種度數的凸鏡和凹鏡。但是,一直到了1608年,才由一個偶然的機會,讓西歐的工匠們認識到,把兩塊透鏡重疊在一起,可以看得更遠或者看得更微小。由此,望遠鏡和顯微鏡才得以發明。

在這個位面,西歐的望遠鏡和顯微鏡肯定會提前出現。不過朱由棟管不了那麼多,他在得到利瑪竇給他找來的磨鏡師傅後,立刻讓他們開始研磨各種透鏡,然後再將其組裝起來。不過到底是時間有限,所以一直到孫承宗出發那天,才堪堪裝配好三支望遠鏡。

“爲了這三支望遠鏡,殿下可是花了大價錢啊。請耶穌會給紅河莊運送泰西匠人,先後貼進去五六千兩白銀。這兩名泰西匠人來到莊裡後,太孫又開出了高額的佣金。不如此,本官南下的時候,可拿不到這樣的東西。”

“末將等感謝太孫如此關愛我等,此去木邦,定要掃清緬賊,揚我大明國威。”

“呵呵,劉帥,諸位將軍,這望遠鏡呢,產能有限,只有三支。不過這偃月刀嘛,可是足足三十把,足夠在座諸位使用哦。”

“偃月刀?”

所謂偃月刀,其造型和明代普通偃月刀的是差不多的。但得益於溫度計的使用,新式高爐的建立,水力機械的普及,以及不計成本的投入,紅河莊出產的偃月刀其鋒利程度、堅硬度以及防鏽度,都達到了很高的高度。

當然,紅河莊現在要打造板甲其實也就跟玩兒一樣,但是一方面朱由棟到底只是太孫而不是皇帝,打造軍用物資還得顧忌一下皇帝的反應,紅河莊的刀具、鎧甲更多的是科研性質,只有少量樣品而不會批量生產。另一方面則是,劉綎是要率軍去熱帶雨林裡作戰,你給人家配板甲?怕不用緬軍來打,個個都成了鐵板燒?

所以,送點高質量的刀具也就是了。南方軍隊還是穿皮甲或者布甲比較好。

“哎呀,這刀,真是好刀!”在座的武人都是跟着劉綎身經百戰的,刀好不好自然一上手就清楚了。

“殿下如此厚待我等,照理末將是不該再提什麼困難了。只是孫大人,這國朝的法度如此,末將麾下的本鎮兵每日能行三十里已經是很不錯了。便是爲了太孫殿下,每日行四十里呢?三月之內,還是趕不到木邦啊。”

“呵呵,劉帥勿憂。本官先請問,若是一路上不必擔心吃食,那劉帥的兵每日能行進多少裡?”

“嗯,這次朝廷要末將統御滇黔蜀三地一鎮三衛共一萬兩千人南下。本將的本鎮兵若是不考慮糧食,每天可以行進六十到八十里。重慶衛出兵主要就是馬宣撫(秦良玉的丈夫馬千乘)的石柱白桿兵吧,每天也可以走這個里程。至於廣南衛和洱海衛嘛,他們離木邦比末將近得多,便是每天爬二十里,三月之期,也是足夠了。”

大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對全國軍隊實行的是衛所制度。其基本組織架構爲:小旗、總旗、百戶、千戶、都指揮使。衛所兵平時耕耘軍屯,戰時由朝廷派遣高級軍官,在衛所各級官員組織下,集中起來出兵作戰。按照老朱的構想便是,一方面是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糧,可以大大節約經費。另一方面則是防止武將長期鎮守一方,從而形成藩鎮。

但是大明朝運轉了兩百多年,衛所制度其實已經瀕臨崩潰。先不說衛所的官員紛紛由中下級軍官退化爲地主老財,也不說衛所兵要麼逃亡要麼淪爲佃農。單是外敵入侵,朝廷才臨時派遣高級將領這一條就在北方邊境不適用。

所以到了宣德年間,面對恢復了元氣的蒙古,明朝政府就不得不在陝西、山西設置常任總兵——這是明朝軍鎮制度的發端。

到了嘉靖年間,倭寇肆虐東南沿海,幾十個衛所一片糜爛,完全無法有效抵禦倭寇。明朝政府不得已在東南沿海也推行軍鎮制度。

所謂軍鎮,其兵源,一部分來自衛所兵,一部分來自招募。軍鎮兵和衛所兵最大的區別是:衛所兵是自帶乾糧去打仗,而軍鎮兵國家是要發軍餉的。而且軍鎮的各級軍官:守備、都司、遊擊、參將、副將、總兵等。其將領是常設的。

這樣做,戰鬥力是提高了,但是國家的負擔也增加了,同時,也容易形成兵爲將有的局面。

(附帶說一句,天啓年間,由於東北局勢越來越惡劣,國家財政越來越吃緊,九千歲爲了收支平衡,就把東南方的軍鎮給取消了。然後這些軍鎮裡的精兵悍將全都去做了海盜,成就了鄭芝龍的威名。)

總體而言,現在的大明,是軍鎮與衛所制度並存的。一般情況下,軍鎮兵比衛所兵的戰鬥力要強一些。

但是衛所兵也有例外,比如石柱的白桿兵。

但是不管怎樣的強兵,總是要吃飯的。在持續長時間的強行軍中,更要吃飯。

“劉帥,還請讓諸位將軍暫且在帳外等候,本官有密語相告。”

第七二六章 奧斯曼的戰艦第五一一章 魯道夫在美洲第六二二章 絕望的皇太子第一四二章 厲害的二當家第四七七章 歐洲人的改變第二六零章 大阪的夏之陣(六)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優勢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四二四章 商稅是要收的第五三三章 莫里斯的調整第二八零章 破軍星的天賦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島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軍改第五二零章 天璣星再求援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三二九章 朱由棟結婚了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一四四章 橫海衛的薪酬第六三五章 冷熱混雜戰鬥第三四四章 東海上的決戰(一)第五十九章 佈局東北西南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七九八章 歐洲的商人們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四二六章 國家工商總局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戰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五零七章 科舉制度將變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畢第三七三章 氪金纔是王道第四六八章 新時代的改變第五三五章 轉進的第六師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一一一章 射鵰英雄火爆第五二六章 威尼斯的商人第一五四章 繼續猥褻發育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二)第一八二章 連場圍爐夜話第六八零章 老賊的好打算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三三三章 戰艦要下餃子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萬口豬第六九二章 海軍的福字旗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四一二章 燧發槍的對決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誤會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七二五章 減息後再減稅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五五七章 獨立軍上高速第四一二章 燧發槍的對決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條約第三七三章 氪金纔是王道第七二八章 共贏纔是王道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三一四章 崇明沙攻防戰(六)第七一四章 只是雙眼流汗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五五七章 獨立軍上高速第六九二章 海軍的福字旗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二九六章 擴軍勢在必行第二零六章 科研後繼有人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薩爾滸(三)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七三五章 子彈是公平的
第七二六章 奧斯曼的戰艦第五一一章 魯道夫在美洲第六二二章 絕望的皇太子第一四二章 厲害的二當家第四七七章 歐洲人的改變第二六零章 大阪的夏之陣(六)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優勢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四二四章 商稅是要收的第五三三章 莫里斯的調整第二八零章 破軍星的天賦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島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軍改第五二零章 天璣星再求援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三二九章 朱由棟結婚了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一四四章 橫海衛的薪酬第六三五章 冷熱混雜戰鬥第三四四章 東海上的決戰(一)第五十九章 佈局東北西南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七九八章 歐洲的商人們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四二六章 國家工商總局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戰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五零七章 科舉制度將變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畢第三七三章 氪金纔是王道第四六八章 新時代的改變第五三五章 轉進的第六師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一一一章 射鵰英雄火爆第五二六章 威尼斯的商人第一五四章 繼續猥褻發育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二)第一八二章 連場圍爐夜話第六八零章 老賊的好打算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三三三章 戰艦要下餃子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萬口豬第六九二章 海軍的福字旗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四一二章 燧發槍的對決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誤會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七二五章 減息後再減稅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五五七章 獨立軍上高速第四一二章 燧發槍的對決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條約第三七三章 氪金纔是王道第七二八章 共贏纔是王道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三一四章 崇明沙攻防戰(六)第七一四章 只是雙眼流汗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五五七章 獨立軍上高速第六九二章 海軍的福字旗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二九六章 擴軍勢在必行第二零六章 科研後繼有人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薩爾滸(三)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七三五章 子彈是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