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

8月11日這天晚上,古斯塔夫被折騰得一夜沒有睡好覺。

當然,這天晚上他是沒有什麼心情再去找‘長得醜,但姿態夠低’的暹羅女子暖牀的:戰事發展到現在,中國人的佈局已經很清楚了。對方擊中了六十萬以上的部隊,從西北、東北、東側三面合圍過來,想要把自己給包圍殲滅。

幸好本方這邊戰場預判不錯,提前了五天開始南撤而不是東進。如此纔沒有被對方給包圍。

但,雖然沒有陷入包圍網。可最近的戰局確實也讓古斯塔夫感到頭疼:正南方,中國人的兩位親王率領王國軍隊打得極爲頑強。雖說對方的人數、裝備乃至作戰技巧都比本方差了很多。但是本方面對北面的四十萬追兵,也無法投入全部力量啊。所以,這會兒本方主力兵團仍然沒有打進曼谷,也無法與海軍取得聯繫。

另一方面,在主力兵團的西北方,三個師的援軍居然遲到了!TMD,也就是現在講歐洲大團結。要是以前自己指揮的瑞典軍隊有哪個將領敢這麼玩忽職守,啪!一槍斃了!

在這天晚上的十一點,阿爾瓦羅公爵給古斯塔夫發來一封電報:本部已經從清邁開出。

十一點三十分,又是一封電報過來了:遭到中國人少量部隊攔截,我部正在奮戰。

零點四十分:敵軍防禦得力,我軍無法突破防線。後路被敵軍優勢兵力壓迫。

一點二十分:危急!危急!我部已被包圍,請主力兵團予以支援。

三點五十分:我部多方防禦工事被拿下,我已決定奮戰至最後一刻。聯盟萬歲!菲利普陛下萬歲!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接到阿爾瓦羅公爵最後一封電報後,古斯塔夫氣的直接把作戰室的桌子給拍爛了:“三個師啊,四萬多人啊,就四個多小時,就抵抗了四個多小時?”

其實12日凌晨的這一次戰鬥,三個歐洲師並沒有在短短的四個小時裡全軍覆沒:阿爾瓦羅公爵自己帶的英國師、波蘭師確實是在行軍途中被明軍一個衝擊就全亂了套。但是負責在清邁城內殿後的那個日耳曼師,可是一直頑強抵抗到了清晨七點。一直到阿爾瓦羅公爵被壓到陣前向該師師長下達了停止抵抗的命令才放下武器投降。

沒錯,號稱要爲菲利普陛下奮戰至最後的公爵閣下投降了:在李定國的營一路穿插,打到他的司令部附近的時候,他就很乾脆的投降了。那時候不要說日耳曼師在成建制的抵抗。便是英國師、波蘭師,雖然被打亂了編制,但也沒有完全放棄戰鬥呢。

沒得辦法,世家子弟這個羣體,有傑出的,也一樣有敗類。但不到實際的戰場上去溜溜,誰知道哪個是敗類呢?

總之,大明這次宏大的反擊,雖然看起來在戰略上已經有了失敗的苗頭。但這會兒一口吞下對方的三個師,算是勉強吃了一道甜品。坐鎮桂林的曹文詔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ꓹ 總算收到了一個好消息。

但是,他收到了好消息。到了12日的夜間ꓹ 古斯塔夫那邊也收到了一個好消息。

“陛下!我們終於和海軍聯繫上了。他們已經抵達曼谷外海面,公爵號和巴塞羅號爲首的艦隊,正在對曼谷城區內的敵軍進行炮擊!”

“公爵號?他已經重新入列了?”

“是的ꓹ 陛下。據剛剛聯繫上的海軍通訊軍官講,聯盟在孟買新建的造船廠已經可以維修萬噸戰艦。”

“太好了ꓹ 這真是一個好消息。給我軍前方的路易(大孔代)致電,讓他加大進攻力度!”

“是!”

而在另一邊。

“兩位殿下ꓹ 戰到這裡就足夠了。現在ꓹ 趁着北面敵人尚未對我實現完全合圍,請兩位殿下跟着我向東突圍。”

曼谷城內,大明海軍陸戰隊總司令張宏中將,面對朱恭枵、朱聿鍵兩位親王。再一次要求他們撤退。

作爲在歷史本位面的明末時代,較有作爲的兩位親王。這兩位王爺在本次作戰中真的表現讓人驚訝:一開始,以三萬羸弱之兵,阻擋了敵人數十萬精銳之師三天。這三天ꓹ 爲張宏麾下三個師的抵達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如果不是他們的努力奮戰,曼谷早就丟了。

但是ꓹ 打到現在ꓹ 終於還是到了不得不撤退的時候。

“哎ꓹ 功虧一簣啊ꓹ 若是我們再能堅持五六天,整個北面的包圍網就會再次形成。到時候ꓹ 敵軍這四十多萬主力ꓹ 就被我們徹底包圓了呀!”

“殿下ꓹ 計劃畢竟是計劃,敵人的指揮官都是宿戰老將ꓹ 識破我們的計劃並且採取反制,也實屬常理。總之,兩位殿下還是快點收拾一下跟我走吧。雖說兩位的世子和家眷早就去了廣西,但本次作戰開始前,皇上一再提醒末將,要末將保證兩位殿下的安全。所以,請兩位不要讓末將爲難。”

“張將軍多慮了,雖說現在周唐二國國土盡喪,但大明還在,二國復國之日當在不遠。一切局勢又沒有到絕望的時候,我們這會兒可不想壯烈成仁。”

“是啊,撤吧,且看西賊猖狂到什麼時候。”

8月13日清晨時分,由於腹背受敵,再也難以堅持的周、唐二王在張宏的護衛下從曼谷突圍。急於拿下曼谷,與海軍建立起穩定聯繫的古斯塔夫對大明的這支部隊沒有死纏爛打的興致。在收走了對方的斷後部隊後,就放任其主力突圍而去了。

13日中午,歐盟主力兵團的前鋒進入曼谷,在得到了三個師的援軍的同時,也與海軍建立起了穩定的聯繫。15日,在曼谷外圍依託明軍原有防線重新建立新防線的歐盟聯軍,開始就地轉入防守。而負責給整個聯軍斷後的杜倫尼部也大踏步的後退,進入了曼谷外圍防線內。

18日,路程最遠的盧象升部也趕到大城府。四部合一的明軍,在劉招孫的指揮下,對敵軍曼谷防線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攻擊。未克。至此,整個白起作戰計劃不得已停止了。

戰場上是安靜下來了,但是明軍的麻煩纔剛剛開始。由於在素可泰王的指引下,歐盟聯軍一路撤退的時候,將整個沿線所有暹羅百姓的口糧全部搜刮乾淨。以至於在八月這個收穫的季節,整個暹羅都陷入了可怕的饑荒之中。劉招孫爲首的大明官兵,不得不把自己口中的糧食節省下來,拿出相當一部分來賑濟各地的百姓。

當明軍把軍糧拿出來賑濟後,就必然要求後方加運糧食。可是陸路交通的運力始終是有限的,糧食運多了,這彈藥啥的自然就要減少。再次發動攻擊的日子,就自然的要往後推了。

“該死!賊子的這一計因糧於敵真是毒辣啊!”20日,作戰總指揮曹文詔帶着參謀長馬世龍抵達曼谷前線,召開師長以上作戰會議,聽取相關彙報後,也忍不住拍了桌子。

“老曹,現在敵軍有了海軍之助。不管是長期屯守,還是要撤退,都可謂來去自由啊。雖然我們大軍在這裡圍着到不怕他們衝出來。但我近六十萬大軍駐紮在這裡,這每日的消耗?而且我最擔心的,是他們沿着狹長的馬來半島從側後去抓新加坡。”

“是啊,沒有海軍配合,我們的行動,真是步步受限。”

一衆大佬一時之間愁眉苦臉,都忍不住摸出香菸來抽,整個會議室頓時煙霧繚繞,愁雲密佈。

白起作戰計劃失敗後,明軍看起來把對方壓迫到了曼谷這一個點。實際上在戰略上相當被動:如果說緬甸的丟失還只是邊角受損,而且馬上就可以收回來。但曼谷可是東南亞的地理中心啊。整個東南亞,那麼多民族,那麼多藩國,可全都看着這裡的呢。

怎麼?大明集中全國之兵,連武警、預備役都抽調了這麼多。還是拿不下對方。那,我們對宗主國的認知,就要重新刷新一下了。

在大家都憋不出好辦法的情況下,曹文詔無奈的宣佈散會了。但是,當大家都離開會場後,新編十一師的師長顧大理卻留了下來。

“鎮遠侯還有什麼事?”

“兩位上將軍,參謀長,末將下屬的李定國上尉、張煌言中尉,提出了一個解決當前難題的計劃。因爲涉及的東西較多,所以末將不敢在剛纔的會議上公開提出來。”

“有何良策?速速道來。”

“各位,李、張二位就在外面等着,要不?”

少頃,器宇軒昂的李定國和一身書卷氣的張煌言走了進來,面對大明陸軍的頂級將領,不卑不亢的行禮後。兩人互相看了一眼,李定國俯首道:“各位將軍,我二人這一計,行的是李代桃僵。”

在場的諸位都是帶兵多年的,自然知道這一計的本意是什麼。

所謂李代桃僵,原意是指桃樹生了蟲,結果蟲大量繁殖後反而跑到旁邊的李樹上。最後,李樹代替桃樹僵死了。這句話用到軍事上,就是指當敵我處於均勢,或者我方稍微處於劣勢的情況下。爲了扭轉戰局,我方主動付出一定犧牲,進而奪取更大的勝利。

意思大家都懂,但現在這個局面該如何操作呢?

“各位將軍,西賊龜縮於曼谷一帶,依靠這裡河道縱橫,並且沿海,從而構築了易守難攻的防禦體系。但是他們忘了一點:曼谷是湄南河的出海口,而湄南河的上游此時盡在我軍掌控之中。若是我軍以工代賑,用軍糧招募大量暹羅民夫,在曼谷上游約五十公里的地方修築河壩。待蓄水到一定程度後,將河壩炸燬……此時乃是暹羅的雨季,萬噸河水咆哮而下。盤踞在湄南河三角洲得四十萬敵軍,不說淹死多少,但至少,他們的防線會被破壞大半!而且,剩下的敵軍也會全部陷入泥濘之中!”

看着眼神越來越興奮的幾個將軍,旁邊的張煌言趕緊俯身:“但是卑職們這一計若是實施,整個湄南河出海口的三角洲地帶,全部會化爲澤國,對此地民生造成的損失會非常巨大。所以,這不能稱爲關門捉賊,只能算是李代桃僵。”

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二十二章 太孫將是雄主第一三八章 貧弱的琉球國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五七九章 材料學者發威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進士們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掙扎(二)第五二三章 強力支援土雞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六三一章 三方各自部署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四一一章 開陽再臨戰場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掙扎(二)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二三零章 歷史未能重演(一)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敵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三零二章 暹羅氣勢洶洶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一零六章 現在開始起航(一)第四六三章 我該怎麼幫你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鮮(二)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二四三章 大阪的冬之陣(四)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一二一章 扶上馬送一程(三)第一四五章 先定規後開營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七二三章 如何擴大內需第一九六章 天下重新透明(五)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一三九章 是蹂躪非戰鬥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獨食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六一五章 豈曰大明無炮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二一九章 首戰是在色當(二)第四六八章 新時代的改變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五五七章 獨立軍上高速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四九七章 鐵甲艦的戰鬥(二)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軍改第一一九章 扶上馬送一程(一)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六四九章 政委們的威力第七八九章 敵人這是要跑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第六章 礦稅很有意義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三九一章 廣東的舉人們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異第三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一)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薩爾滸(三)第七六三章 臨陣科技突破第七五五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
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二十二章 太孫將是雄主第一三八章 貧弱的琉球國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五七九章 材料學者發威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進士們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掙扎(二)第五二三章 強力支援土雞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六三一章 三方各自部署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四一一章 開陽再臨戰場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掙扎(二)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二三零章 歷史未能重演(一)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敵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三零二章 暹羅氣勢洶洶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一零六章 現在開始起航(一)第四六三章 我該怎麼幫你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鮮(二)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二四三章 大阪的冬之陣(四)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一二一章 扶上馬送一程(三)第一四五章 先定規後開營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七二三章 如何擴大內需第一九六章 天下重新透明(五)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一三九章 是蹂躪非戰鬥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獨食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六一五章 豈曰大明無炮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二一九章 首戰是在色當(二)第四六八章 新時代的改變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五五七章 獨立軍上高速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四九七章 鐵甲艦的戰鬥(二)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軍改第一一九章 扶上馬送一程(一)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六四九章 政委們的威力第七八九章 敵人這是要跑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第六章 礦稅很有意義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三九一章 廣東的舉人們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異第三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一)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薩爾滸(三)第七六三章 臨陣科技突破第七五五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