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機器人冒充人類去登月?
聽到的人第一反應是不靠譜,第二反應是似乎有那麼點合理。
勇士二號的電池能支持兩個小時運行,要是再優化優化兩個半小時應該也沒問題,加上大部分時候都處於待命狀態,總共維持三到四個小時應該問題不大。
甚至還可以外接,給勇士二號的宇航服完全可以取消掉爲人體提供生命支持的部分,替換爲外界電源。
就以勇士二號現在靈活性,沒準還能試試“真”手動操作着陸器,以及完成一起人類能完成的任務。
佘院士不是認爲需要進行一次繞月飛行無人登陸才保險嗎?放個機器人上去又不會影響什麼。
大佬自己本來也是隨口一說,但馬上就覺得大有可爲,工作量並不大。
“這個機器人項目”他指了指正在倒廚餘垃圾的勇士二號,“航天局希望能夠參與進來。”
葉長思:“這件事我無法做主,是謝副總裁負責,而且勇士系列今年上調了優先級,還可能需要林總同意才行。”
大佬點點頭對此不意外,之前他看到勇士系列時並未覺得有多先進,只能說人工智能演化的速度超乎想象,現在已經到了十分誇張的地步。
“那,我們要不要對外說明是不是機器人……”
有人問道,大佬果斷搖頭。
“沒必要故弄玄虛,直接說明就好……至於機器人本身可以保密,要讓他們只能猜測不可發現真實情況,讓阿美佬也慌一慌,猜一猜!
小林在哪?我現在就去找他,勇二應該快一點開始這方面訓練,咦,你們爲什麼不做這方面的準備?”
葉長思的助理“額”了一聲,然後才解釋道:“領導,按我們的計劃人形機器人上月球還早呢,而且我們訂的指標是勇士一號的那種,而且使用環境也比勇二複雜得多。”
他說完之後,葉長思才說起林炬的動向。
“林總昨天去青山基地了,他明天才會回來,您看……”
一聽到青山基地大佬就知道什麼情況了,肯定是什麼企業機密,順水推舟表示自己等得到。
而在數十公里外,青山基地外圍的一處隱蔽小山丘上,林炬和趙曉文正在緊張地期待着什麼。
後者看了一眼自己的專屬保密平板,切換到天空中衛星網絡的運行軌跡,其中一顆星星是與衆不同的紅色。
“千鈞棒一號”,是激光實驗室經過長久努力製造的第一顆驗證型激光衛星,重量22噸,一週前才發射升空。
這顆衛星運行在270KM低軌,時刻需要離子推進器噴出高速氣體維持軌道,否則不到一個年就會因爲大氣的摩擦墜落。
千鈞棒一號直徑4.3米,長度9米,搭載了7臺140千瓦二氧化碳氣體激光器,呈圓周形佈置,使用的時候集中於一點,共同發生毀傷效果。
不計算研發投入,單單計算千鈞棒一號的製造價格多少錢呢?
27億元,僅僅是製造成本,這還是“驗證機”!
整個衛星的功率峰值高達1100千瓦,爲了能夠提供如此瘋狂的功率,新遠採購了航天局最新一代的大面積太陽能電池、裝上了一臺青山基地所製造過最昂貴的小型核反應堆,以及一套更貴的超級電容。
如果7臺激光器同時啓動,電容以及兩種電池同時供電,最多可以維持60秒;只啓動三臺或者更少的話,僅憑電池就能維持間隔20秒的的300秒長時間照射。
當千鈞棒一號在軌道上飛行時,最大速度超過8千米每秒,在如此高速下還要精準打擊高速目標,需要極其精確的姿態控制以及校準系統。
每一次瞄準從外到內:RCS、離子推進器、高精度陀螺儀、電磁懸浮鏡頭微調等等,光是爲了解決瞄準問題就要佔去超過10億元的費用。
要是沒有這套系統,激光器開機的時候光線也會跟隨衛星一起以7.9公里以上的速度移動,這可不行。
實際上如果調整得當,千鈞棒一號可以牢牢鎖定一個目標30到50秒。
激光器的11個鏡頭是新遠在長春光機駐廠研製的300多塊鏡頭中精挑細選出的,激光器裝配環境是激光實驗室斥巨資所建造的世界最乾淨的淨室,當它被空運出廠時,安1250的飛行路線全程接受計算機輔助調整。
爲了瞞着別人把這個大傢伙送入太空,新遠特意組織了一個“新遠二號單級入軌試驗”,將千鈞棒一號包裹在厚重的緩衝材料中僞裝成“某型空間核反應堆測試堆兼配重”,裝作一次平常的試驗小心翼翼地裝在火箭上。
航發委對於單級入軌試驗也沒多想,只是好心的提意見覺得單級入軌對火箭燒蝕太嚴重影響回收壽命,但也並未再多關注,空間核反應堆測試新遠內部報備的是A100的核部分,國內早就知道了。
外界倒是因爲單級入軌的噱頭寫了幾篇文章,但當火箭僅僅將“配重”送入200多公里的低軌時也就移開了視線,毫無疑問這說明火箭的運力損失極大,根本就是得不償失。
到最後那枚拿來做犧牲品的二號火箭差點因爲燃料不足墜毀,箭體表面也被嚴重燒蝕,回收團隊評估後都搖頭,不得不拉去報廢了。
千鈞棒一號有驚無險地成爲了太空“黑戶”,爲了避免頻繁的通信被探測,它的控制方式還是激光通信,經緯衛星網絡的11顆衛星通過超短波和激光間接控制,以防被人注意到。
激光實驗室極其小心地對千鈞棒一號進行了各種檢查,確認各部件均運轉良好,電力供應也沒有發生任何問題,終於打算進行一次模擬攻擊試驗。
第一個目標是一顆去年發射的第一批經緯衛星網絡的衛星“經緯04”,而且是功能最單一最便宜的小衛星,損失了不影響組網,之後發射的時候補上去就行。
雖然只是300公斤重的小東西,UU看書 www.uukanshu.net 但爲了測試千鈞棒一號還是火力全開,在進行了幾個小時的反覆校準以後,獲准全功率對已經運動到兩星之間距離最近的小傢伙開火。
本次照射只持續了4秒,期間激光軌跡一直跟着目標預定的路線移動,然後就趕緊移開。
然後經過了2個小時的尋找,在“經緯04”本該運行的軌道上最終勉強找到了一點點金屬反射信號,主要是融化的金箔冷卻後反射比較強烈,但反射的信號也很微弱,還是一顆近距離掠過的衛星短時間內掃描到的。
根據測算,那就應該是“經緯04”。
980千瓦的激光照射對於這個小東西來說過於恐怖,要是多照射一會估計就真的什麼都找不到了。
但是激光實驗室卻極爲興奮,趙曉文立刻通知林炬,然後組織了第二次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