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不可避免

如此重大的事情,別說騰耀輝,黎平寇都無權做出決定。除了要在高層會議上得到多數支持之外,還要在最高立法機構獲得通過。只是在此之前,作爲國家最高領導人,黎平寇肯定得三思。

“關鍵是,美國的目的是什麼?”黎平寇保持沉默的時候,騰耀輝主動拉開話題。“很明顯,美國的目的不是促進和平。雖然在覈武器問世以後,核戰爭一直是人類文明的最大威脅,但是在相互摧毀的恐怖之下,大國之間保持着微妙的平衡,誰也不敢輕易挑起戰爭,和平才得以延續。如果沒有核武器,第三次世界大戰早就爆發了,根本不可能有長達九十年的和平時期。”

“這麼說,美國的目的就是在爲戰爭做準備。”

騰耀輝笑了笑,表示就是這個意思。

“問題是……”牧浩洋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美國爲什麼要爲戰爭做準備,或者說憑什麼認爲戰爭即將爆發?”

“因爲戰爭肯定會爆發。”

黎平寇開口,騰耀輝與牧浩洋都閉上了嘴。

“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戰爭肯定會爆發。”黎平寇長出口氣,目光在兩人身上掃過之後,說道,“也許很多人都認爲,通過這次災難,我們能以和平方式超越美國,成爲世界頭號強國。事實上,對日戰爭之後,我們的大國地位已經得到鞏固,特別是我們的經濟實力與政治影響力,已經不亞於美國。在軍事實力上,我們也不會比美國差多少。至於科技、外交等方面,我們正在與美國縮小差距。毫無疑問,如果我們能夠戰勝自然災害,幾年之後就將取代美國。”

“顯然,美國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結局。”

“對我們來說,和平崛起是最主要的選擇,卻也是最無賴的選擇。如果沒有外界因素干擾,我們寧願花更多的時間,也不願意與美國進行面對面的交鋒,因爲我們與美國的戰爭具有更強的毀滅性。”

“對美國來說,也是如此。”

牧浩洋與騰耀輝一唱一合,讓黎平寇忍俊不禁。

“也許,這就是美國製造戰爭基礎的目的。”說完,牧浩洋朝黎平寇看了過去。

“這也是我們最擔心的事情。”黎平寇嘆了口氣,說道,“很明顯,戰勝自然災害是所有國家的當務之急,問題是戰爭了自然災害之後,世界會是個什麼樣子?以目前的情況,我們的優勢比較明顯,特別是在應對自然災害的手段上,我們走在美國前面,已經是主導全球格局的主要力量。在共同生存的前提下,美國不會與我們對着幹,反而會竭力配合我們,一同渡過難關。關鍵就是,在此之後,我們的國際影響力肯定會超過美國,然後取代美國,成爲全球霸主。”

“這……”

“將軍,你覺得不大現實嗎?”

“不……不是,我只是覺得有點難以想像。”

黎平寇笑了笑,說道:“在這場自然災難面前,我們掌握着最關鍵的力量,即可控核聚變技術。按照科學家的預測,就算我們能夠阻止全球氣溫急劇變化,也會在今後數年、甚至數十年之內面對嚴酷的自然環境,以及更加嚴峻的糧食危機。保守估計,五年之後的糧食產量將比二零三四年銳減百分之七十,而全球人口總量最多減少百分之四十,將有一半的人得不到足夠的糧食。”

牧浩洋立即鎖緊了眉頭,顯然黎平寇手裡有更加詳細全面的科學預測報告。

“糧食嚴重不足,絕對是戰爭的導火索。那麼,怎麼才能解決糧食問題?”黎平寇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不可否認,美國的處境相當優越,因爲五年之後,美國的耕地仍然能夠養活數億人,而美國的人口不會出現急劇膨脹。可惜的是,美國也只能養活自己,無法發揮更大的作用了。相對而言,我們卻有望在農業技術上取得突破,因爲我們最先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首先解決了能源問題,也就有能力讓農業擺脫對土地、水源、光照等自然因素的依賴,以全新的方式生產農作物。說得直接一點,只要有足夠的能源,我們就能實現生產糧食工業化。”

“這……”

“這不是對未來的展望,即將變成現實。”

“事實上,已經變成了現實。”騰耀輝接過黎平寇的話,說道,“總後勤部負責的第一座農業工廠已經開建,預計明年年初投產,四月份就能收穫第一季水稻。在可控聚變核電站的規模得到擴充之後,農業工廠將全面推廣。只要電力供應跟得上,預計在二零三七年就能佔到全國糧食總產量的百分之十。只要有需要,五到十年之內,農業工廠的糧食產量就將超過傳統農業。”

牧浩洋瞪大了眼睛,有點不敢相信的看着騰耀輝。

“別忘了,我們還在戰爭狀態下,軍隊的辦事效率比平常高得多。”

“現在明白,美國爲什麼要製造戰爭基礎了吧?”

牧浩洋嘆了口氣,沒有多說什麼。

“不管怎麼說,在這場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災難面前,我們已經把握住了先機,有足夠多的機會超越美國,而美國卻沒有多少應對方式。如果科學家的預言變成了現實,那麼五到十年之後,我們就能向全世界輸出糧食,用糧食做武器,提高我們的影響力,壓縮美國的勢力範圍。對美國來說,結局一目瞭然,如果不尋求變化,最多隻需要二十年,我們就能以和平方式取代美國。”

“不僅僅是取代美國。”

黎平寇笑了笑,說道:“對,不僅僅是取代美國,而是以我們爲代表的東方文明再次超越由美國代表的西方文明。這種文明地位的交替,遠勝過國家地位的交替。前兩次世界大戰的核心矛盾是西方文明內部衝突,如果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則是兩個文明之間的衝突,肯定會更加慘烈。”

“沒有辦法避免?”

“怎麼避免?”

“這……”

“難道讓我們放棄手中的優勢,心甘情願的聽任美國擺佈?”

牧浩洋沒有開口,因爲他不能表達相反的意見。

“只要我們不肯退縮,戰爭就不能避免,區別只是以交戰的方式。準確的說,到底是一場毀滅性戰爭,還是一場有限戰爭。如果是前者,不會有勝利者。在此之前,優勢在美國手上,所以美國並不擔心什麼,而我們也不可能在相互毀滅的情況下主動挑起戰爭。可是幾年之後,當優勢到了我們手裡,美國也會因爲同樣的原因,不敢貿然挑起戰爭。”黎平寇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美國在這個時候提出全面銷燬核武器,而且與自然災難掛鉤,與我們當初在華盛頓的做法完全一樣。”

牧浩洋一愣,似乎沒有反應過來。

“十多年前,我們在積極主張銷燬核武器,而現在是美國主張銷燬核武器。”

“這……”

“設想一下,在銷燬了核武器之後,美國還有什麼好顧慮的呢?”黎平寇笑了笑,又說道,“更重要的是,權力的更迭不是在一天之內完成的,即便我們掌握了優勢,也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取代美國。對美國來說,這十年就是最好的機會。說得直接一些,美國希望在這十年內,利用有限的優勢,用一場全面戰爭來擊敗我們,使我們失去挑戰世界霸主的資本。”

“如果不銷燬核武器的話……”

“也許我們連這次的災難都無法渡過。”

牧浩洋一愣,有點不敢相信的看着黎平寇。

“毫無疑問,在這場自然災難面前,我們必須與美國合作,也必須依賴美國。如果沒有美國參與,我們無法戰勝災難。麥克馬拉曼通過正規渠道做出暗示,表明美國當局已經做出決定。可惜的是,我們根本拖不起。如果不在年內做出決定,就無法在明年初採取行動。你也看過那份文件,明年一月初是最後大限。別說拖上幾年,就算拖上幾個月,後果也難以想像。”

“必須承認,美國在戰略上下了一步好棋。”

“我們沒有選擇的餘地,現在必須與美國合作,而基礎就是答應美國的要求,共同促成全球無核化。”

牧浩洋長出口氣,說道:“這樣的話,災難過後,戰爭將再次降臨。”

“沒有那麼快,也許要到二十年之後,最快也要到十五年之後。別的不說,戰勝自然災難就需要十年左右,而美國無論如何也需要五年時間才能完成全面戰爭的準備工作,因此戰爭不會立即爆發。”

“但是肯定會爆發。”

黎平寇點了點頭,說道:“就如同我開始說的那樣,戰爭肯定會爆發,而我們只能抓緊備戰。”

牧浩洋沒再多問,因爲問題已經分析得非常透徹了。

“這件事情上,我們不用當排頭兵,讓美國去搞,不反對就行了。能搞成,我們就抓緊備戰。搞不成,我們就耐心等上二十年。”黎平寇稍微停頓了一下,對牧浩洋說道,“美國此舉,不僅僅動了我們的蛋糕,也動了其他大國的蛋糕,肯定會得罪不少國家,而我們必須抓住這個機會。”

牧浩洋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黎平寇的意思。

當今世界上,希望全面銷燬核武器的,恐怕只有美國。

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34章 理智戰勝衝動第26章 轉折點第9章 新冷戰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181章 勝與沒勝第27章 商船立功第83章 空中遭遇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4章 科技競賽第226章 戰略進攻第44章 開戰在即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82章 戰火再起第22章 登陸作戰第63章 卸甲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227章 滅絕第224章 內耗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9章 進軍神速第7章 實幹階段第15章 虧本買賣第60章 艦隊北上第234章 決勝點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98章 戰略轟炸第162章 彈雨第13章 底線第94章 技術軍官第40章 自作主張第308章 人類的智慧第18章 圍捕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35章 聲東擊西第90章 獨木難支第90章 一網打盡第160章 空中打擊第167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69章 休假第296章 能量假說第64章 退與不退第71章 拼盡全力第5章 宣戰第33章 嘎然而止第11章 導彈攻擊第7章 太空戰第31章 接觸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16章 準備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48章 反潛戰第49章 首輪空戰第21章 動員第51章 再接再厲第7章 實幹階段第41章 進退兩難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28章 風馳電掣第62章 開戰在即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55章 墳墓第37章 回國第31章 不可避免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70章 忙裡偷閒第28章 九死一生第236章 億噸艦隊第49章 最佳選擇第30章 緊急攔截第50章 沉默第47章 金蟬脫殼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60章 集體智慧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64章 千鈞一髮第117章 高姿態第83章 科學寶藏第163章 第一站第80章 援助第126章 多種手段第77章 針鋒相對第19章 關鍵結點第8章 泰然處之第4章 忙碌的春節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7章 機關算盡第2章 離弦之箭第9章 做徹底第10章 重在過程第3章 戰前會議第28章 出人意料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52章 突擊開始第12章 開戰第312章 個體與整體
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34章 理智戰勝衝動第26章 轉折點第9章 新冷戰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181章 勝與沒勝第27章 商船立功第83章 空中遭遇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4章 科技競賽第226章 戰略進攻第44章 開戰在即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82章 戰火再起第22章 登陸作戰第63章 卸甲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227章 滅絕第224章 內耗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9章 進軍神速第7章 實幹階段第15章 虧本買賣第60章 艦隊北上第234章 決勝點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98章 戰略轟炸第162章 彈雨第13章 底線第94章 技術軍官第40章 自作主張第308章 人類的智慧第18章 圍捕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35章 聲東擊西第90章 獨木難支第90章 一網打盡第160章 空中打擊第167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69章 休假第296章 能量假說第64章 退與不退第71章 拼盡全力第5章 宣戰第33章 嘎然而止第11章 導彈攻擊第7章 太空戰第31章 接觸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16章 準備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48章 反潛戰第49章 首輪空戰第21章 動員第51章 再接再厲第7章 實幹階段第41章 進退兩難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28章 風馳電掣第62章 開戰在即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55章 墳墓第37章 回國第31章 不可避免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70章 忙裡偷閒第28章 九死一生第236章 億噸艦隊第49章 最佳選擇第30章 緊急攔截第50章 沉默第47章 金蟬脫殼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60章 集體智慧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64章 千鈞一髮第117章 高姿態第83章 科學寶藏第163章 第一站第80章 援助第126章 多種手段第77章 針鋒相對第19章 關鍵結點第8章 泰然處之第4章 忙碌的春節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7章 機關算盡第2章 離弦之箭第9章 做徹底第10章 重在過程第3章 戰前會議第28章 出人意料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52章 突擊開始第12章 開戰第312章 個體與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