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蘭陵入陣鼓聲響

辰三遞過來一柄鼓槌,小平太掂了掂,很是趁手,阿吉和平六也把太鼓擡了過來。反正日本的陣太鼓也不是多大,隨軍一直攜帶着。

小平太跳下馬,看太鼓安好在木架上,便招呼着七規,“按着我的鼓點吹就行了,懂嗎?”

七規點點頭,解下了陣笠,把長槍交給一名同鄉。從布袋裡掏出篳篥,拿在手上,先嚥了下口水,試了試聲,吹了幾下,調整好狀態。

小平太也不廢話,看他準備好了,甩了甩膀子,便用鼓捶猛擊太鼓,沉重渾厚的聲音如影隨形。“咚”的一聲,隱隱有遮蓋住戰場上激烈的喊殺聲的趨勢。兩軍士兵都聽見了這一聲,愣了一下。

隨後小平太手中捶不停,邊捶邊高聲呼喊,又是“咚!”“咚!”兩聲,這兩聲聲調漸輕,但連續相接,又急又快。

再後又是一擊重槌,七規緊接着開始吹起篳篥。鼓樂聲交匯一體,小平太高聲吟誦起來。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爲鬼雄。

........

(蘭陵王入陣曲並沒有詞!沒有詞!沒有詞!網上流傳的都是假的!所以這裡借用這個。)

一首蘭陵王入陣曲慷慨而激昂,震撼人心。(很可惜在中國已經徹底失傳,如今只有日本的雅樂邦樂體系中保留着蘭陵王入陣曲的小亂聲和唐樂,但是當年健美之樂到底保存了幾分就不得而知了)

每年都聽着八幡神社祭典時演奏蘭陵王入陣曲的山內軍士兵們突然聽到小平太高聲吟誦起詞樂起來,有文化的武士奉公人也一併高聲同唱,不識字的足輕們也對詞曲耳熟能詳,一同附和高歌起來。

從小平太一個人,到三個人五個人,到三百人五百人,到三千人五千人,倉升山下的山內軍士兵同聲高唱起來。

原本就是趁勝而戰的山內軍士氣猛漲,小平太當面的內藤修理所部終於支撐不住,武士奉公人約束不住隊伍,士兵們齊齊發了一聲喊,棄甲曳兵而走。

內藤修理所部一潰,教來石民部所部推金山倒玉柱,一口氣一泄?,上千武田軍山崩海倒,漫山遍野,丟盔棄甲,終於放棄了一隻軍隊的所有尊嚴,但求逃得一條性命。

倉升山頂上武田晴信本陣內,原本就焦急不安的飯富三郎兵衛(山縣昌景)和三枝勘解由(三枝守友)聽到了山下激昂的蘭陵王入陣樂同時說了一聲“不好!”

看着武田晴信還端坐在馬紮上,二話不說,一齊上前架住武田晴信,抱着他就要撤退轉進。

“殿下,事急,但留有用之身,來年再戰不遲。”

武田晴信略微掙扎了一下,聽到飯富三郎兵衛所說,泄了氣的樣子,任由幾人推上馬匹,在護衛下準備跑路。

“武田大膳休走!”一聲暴喝。

山內義勝數十騎人馬終於突破小山田信有和原昌胤的阻擋,殺入武田本陣。

飯富三郎兵衛提刀反身就向山內義勝衝去,山內義勝一看一名一米三樣子的矮壯武士撲向自己,手中長刀刀尖向前,雙手握住刀柄,幾步加速就積蓄了力量。隨後當先一跳,比騎在一米四多高戰馬上的山內義勝居然還高些。

飯富三郎兵衛打得果然是好算盤,長太刀凌空劈下來,遇到個菜雞指不定就立馬慌了神,那結果必然是人馬具碎。(朝鮮之役的時候就有矮壯的日本武士用這一招對付明軍的步騎兵,但這種戰法不是弱雞能玩得來的。他需要士兵的素質相當高才可以,所以並不算多見。)

山內義勝藝高人膽大,又加上身高體壯精神好,哪裡由得飯富三郎兵衛猖狂。大喊了一聲來得正好。

便驅着胯下一米四五的越後戰馬,鼓足了氣力,一槍拍開飯富三郎兵衛的太刀,後面幾名山內騎兵此時也紛紛趕到,接着亂槍就是對着飯富三郎兵衛一陣攻擊。

武田晴信看着神勇無比的山內義勝終於面色大變,急急迴轉馬頭,就要轉進。

山內義勝眼看克定全功就在眼前,哪裡容的他走,猛驅上去。

此時山內軍優勢徹底大顯,山下開始不斷傳來“武田氏侍大將初鹿野傳右衛門已被討取!”(這是明確記載戰死於上田原的武田氏大將)?

“武田氏足輕大將小畠山城入道已被討取!”(歷史上過兩年病死,渾身三十餘創的勇將小幡昌盛之父,借人頭一用!)

“武田氏足輕大將多田淡路守已被討取!”(板垣信方與力,歷史上也是過兩年病死,借你人頭一用!)

一名又一名武田氏名揚東國的勇將被山內軍討殺,武田晴信欲哭無淚,可是容不得他多做什麼感想。山內各軍已經是快刀切黃油,熱湯沃白雪的局面了。正面的武田軍已經徹底崩潰,一丁點的抵抗力量都已經不復存在了。

看武田晴信撥馬要走,山內義勝一槍擲出,當時就把一名武田武士釘死在地上,武田晴信身邊幾人一時大驚。連武田晴信胯下的戰馬似乎都被嚇到了,希律律的焦躁不安,打着響鼻。

山內義勝看長槍未中,立馬拔出太刀,對着騎在馬上的武田晴信就是一刀,武田晴信悶哼一聲。

三枝勘解由豁出性命趕忙前來救駕,用手中的太刀猛刺了一下武田晴信的馬臀,把武田晴信送走,和幾名武田武者拼死攔截山內義勝的兵馬。

山內義勝眼看着武田晴信跑走,恨恨的空劃了一下太刀,不再追趕,三枝勘解由說了一句多謝,帶着幾人步行追趕武田晴信。

自初陣以來戰無不勝的武田晴信,初嚐了兵敗亡命的滋味。

15.又陷禍亂深泥潭5.御所警備三十人3.上杉輝虎訴衷腸5.各爲大炮議論洶19.信長恩威兼併用4.遠州海灘景色優44.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35.三百一摧破六萬10.足利氏又喪一人29.米飯香飄寺內外8.不及大輔槍三利,赤手空拳拆高達47.甲山崩潰天塌去25.流鏑馬驚木曾兵10.十餘年相交湮滅13.可憐彈正病危篤12.欣聞覺親收猶子12.九人平衡不期破23.甲軍交擊勝一籌1.年豬八口大作宴25.守山漫步論天下44.再見惣藏痛斷腸8.鬆永父子得寬免5.小慄忠常說信長33.生野山一場大敗5.疏通河川闢沼澤5.御恩奉公可行否29.一時不甚失良臣17.曹劌論戰實用之16.冥冥之中有天定10.上州道路底定平21.甲軍陣中自縱橫6.吾乃尾張上總介12.我以裙帶爲武士30.虛驚一場徒煩憂38.縷縷炊煙現戰機19.震動中天正改元5.姊川餘波浪滔天37.甲斐猛虎得消息3.憶往昔西國攻略47.用土氏堯勸城開13.一言攪渾池中水8.古來姻緣多巧合6.吾乃尾張上總介33.小平太傳名羅馬13.彈正公山中八策(二)11.海洋豈止魚鹽利30.冬康遺我一鬆本3.覺慶和尚預權謀36.尾張駿河起衝突11.壽桂尼不願妄動7.稻生十勝十敗論24.小笠原長政爭功31.子龍神威箱根現,長尾景虎一英雄無題6.德川興廢,在此一戰!3.尾張亂起風雲涌11.渾身缺點火繩槍23.知天雖易逆天難4.債主上門要帳來28.求學路上見聞多49.大難臨頭各自飛35.鬼信濃名傳東國9.爭分奪秒尋戰機5.姊川餘波浪滔天30.蘭陵入陣鼓聲響1.一歌十字動京華1.年豬八口大作宴10.上杉輝虎下方略11.一色宮內遲一步8.叔侄上演全武行27.初議砥石安危城58.彈正様神機妙算21.主公心頭播財種40.到底智略更深沉31.越後國暗流洶涌19.千歲丸出家入道55.北條捨命向山內10.上州道路底定平22.陣中竟圍一信玄6.一雙草鞋值兩錢26.上田原終戰開場19.鳴海與之義元首18.村上義清決生死10.蔚然可觀國友村38.只待來年上洛京5.御所警備三十人8.不動如山老細川17.山內氏家督相續44.再見惣藏痛斷腸4.一紙御書起波瀾14.以手作畫論天下32.奇策治水顯身手33.何不示敵以之弱26.木曾十段遊擊兵32.黑船來航開下田因爲我只是一個讀者!7.稻生十勝十敗論16.不可思議二百五28.永祿大逆驚天變34.雖有良馬卻難御
15.又陷禍亂深泥潭5.御所警備三十人3.上杉輝虎訴衷腸5.各爲大炮議論洶19.信長恩威兼併用4.遠州海灘景色優44.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35.三百一摧破六萬10.足利氏又喪一人29.米飯香飄寺內外8.不及大輔槍三利,赤手空拳拆高達47.甲山崩潰天塌去25.流鏑馬驚木曾兵10.十餘年相交湮滅13.可憐彈正病危篤12.欣聞覺親收猶子12.九人平衡不期破23.甲軍交擊勝一籌1.年豬八口大作宴25.守山漫步論天下44.再見惣藏痛斷腸8.鬆永父子得寬免5.小慄忠常說信長33.生野山一場大敗5.疏通河川闢沼澤5.御恩奉公可行否29.一時不甚失良臣17.曹劌論戰實用之16.冥冥之中有天定10.上州道路底定平21.甲軍陣中自縱橫6.吾乃尾張上總介12.我以裙帶爲武士30.虛驚一場徒煩憂38.縷縷炊煙現戰機19.震動中天正改元5.姊川餘波浪滔天37.甲斐猛虎得消息3.憶往昔西國攻略47.用土氏堯勸城開13.一言攪渾池中水8.古來姻緣多巧合6.吾乃尾張上總介33.小平太傳名羅馬13.彈正公山中八策(二)11.海洋豈止魚鹽利30.冬康遺我一鬆本3.覺慶和尚預權謀36.尾張駿河起衝突11.壽桂尼不願妄動7.稻生十勝十敗論24.小笠原長政爭功31.子龍神威箱根現,長尾景虎一英雄無題6.德川興廢,在此一戰!3.尾張亂起風雲涌11.渾身缺點火繩槍23.知天雖易逆天難4.債主上門要帳來28.求學路上見聞多49.大難臨頭各自飛35.鬼信濃名傳東國9.爭分奪秒尋戰機5.姊川餘波浪滔天30.蘭陵入陣鼓聲響1.一歌十字動京華1.年豬八口大作宴10.上杉輝虎下方略11.一色宮內遲一步8.叔侄上演全武行27.初議砥石安危城58.彈正様神機妙算21.主公心頭播財種40.到底智略更深沉31.越後國暗流洶涌19.千歲丸出家入道55.北條捨命向山內10.上州道路底定平22.陣中竟圍一信玄6.一雙草鞋值兩錢26.上田原終戰開場19.鳴海與之義元首18.村上義清決生死10.蔚然可觀國友村38.只待來年上洛京5.御所警備三十人8.不動如山老細川17.山內氏家督相續44.再見惣藏痛斷腸4.一紙御書起波瀾14.以手作畫論天下32.奇策治水顯身手33.何不示敵以之弱26.木曾十段遊擊兵32.黑船來航開下田因爲我只是一個讀者!7.稻生十勝十敗論16.不可思議二百五28.永祿大逆驚天變34.雖有良馬卻難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