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叛亂的原因竟然在這裡。
據這張紙上可靠情報,前陣子李嗣仙聚衆叛亂的根源在於吐蕃的挑唆。
並且還在醞釀着大動作,近期如果嶺南還有叛亂,一定要及時平叛。
吐蕃可不是單單想要禍亂嶺南,而是爲了吸引朝廷,擇機在北境出擊。
桂州司馬曹玄靜暗暗心驚,沒想到吐蕃竟然還有如此謀算。
如今的嶺南,叛亂之事已經做大。
這一切都是吐蕃在搞鬼。
先前只是馮家想要吞掉那批船,故意引發的小規模叛亂,可事情出乎這始作俑者的預料,叛亂愈演愈烈。
願不得黃家會摻和在裡面,原來是吐蕃派人來挑撥離間了。
“敢問王都督,我們應該如何?”
“且先放出探馬,我在整理整理最新的消息。”
“諾!”
司馬曹玄靜叉手行禮,下去趕緊安排。
如今可是天使在側,只要出了洛陽,官位就算是自動升級了誰見着了也得行禮,代表的是陛下。
“報!”
有人接過來人的奏報,先看了一遍,才遞給王晙。
他們是大唐暗衛,隨王晙來嶺南一方面是爲了更好的聯繫到當地的暗衛,另一方面也是爲了監督王晙,更加方便。
暫時擔任桂州都督的王晙捏着鬍鬚,接過堂內其中一人的奏報,仔細觀看,嶺南境內緣何出現如此大規模船隊。
還是從嶽州淮陰縣出發的,大掌櫃的是呂家嫡子呂新。
而呂家已經與葛王結爲兒女親家。
據暗衛消息,船上還藏匿着葛王九子李易與兩個團的大唐士卒,作爲護衛。
這百艘貨船,其中貨物大半都是葛王家的貨物。
身爲殿前侍御史的王晙,職業敏感,第一時間就是皺眉頭,葛王一家被陛下禁足在嶽州,不得出境。
像御史這種人都是朝廷的職業大噴子,只要你皇家或者百官有一絲不合禮儀,那就噴你。
就像上司監察御史王求禮一樣,經常在朝堂上噴天后。
說薛懷義現在修建明堂,一個男子竟然可以隨意出沒宮闈。
雖然他有些本事能供您娛樂,可後宮之地,焉能出現如此之人,把他閹了,放在宮中陪伴您,纔是最正確的選擇。
薛懷義是天后面首這種事誰都曉得,可只有王求禮敢說出來。
當爲吾輩御史之楷模。
只是自己也力挺御史王求禮後,對於這些諫言,天后根本就不理睬。
王求禮沒啥事,只是王晙被天后下令來嶺南宣旨,順便查明叛亂,等查清楚了,在回去。
不過王晙無所謂,來嶺南也好。
朝廷如今烏煙瘴氣的,不過李易私自出境之事,查實之後,定要參他一本。
畢竟自己這個殿前侍御史的官職可沒有被免了,還領着俸祿呢。
現如今,葛王九子李易竟然率軍出現在了嶺南,就發生了叛亂,這也太過於巧合了。
不過王晙可以確定,就算他們李唐宗親對天后不滿,也不會勾結吐蕃,爲禍大唐的。
只是李易纔剛剛拿到中郎將的位置,就敢私自率軍前來嶺南行商發財?
瞧瞧這個糊塗腦袋,嶺南是能發財的地方嗎?
也是倒黴催的,想來這裡發財,卻捲入叛亂,就放嶺南這地界,說不定人貨兩沒了。
對於天后與李家之間的爭奪,王晙是沒興趣的,也摻和不起,一切按照規矩辦事。
王晙放下奏摺,拿起另一封奏摺,是船中貨物的大致種類,瓷器,鹽貨,鹽貨,鹽貨,席子,等等等。
如此多的鹽貨?
難不成是在葛王是在販賣私鹽?
可鹽貨又不叫私鹽。
嶽州可不曾聽聞有鹽礦出現,難不成是毒鹽?
做的黑心買賣,反正也是蠻族!
倒是有些意思了。
鹽貨這種東西,只要不去解池,蜀中等地,幾本不會賠錢。
更不用說嶺南這裡了。
“報,王都督,有最新消息傳來。”司馬曹玄靜叉手行禮道。
王晙不動聲色的把奏摺合上,直接開口道:“曹司馬可速速道來。”
“據先前派出的的探子回報,相思河境內盤踞了不下兩萬的蠻兵,正在追逐船隊。”
“哦?”桂州都督王晙摸着鬍鬚點點頭:“叛亂蠻兵竟然都被船隊所吸引,到是有些意思。”
剛開始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司馬曹玄靜愣了一會纔想起來彙報。
不下兩萬蠻兵,那可太多人了,就算耗也能耗死船隊。
活該你撞大運了!
都督王晙聽完後,笑了一聲,財沒發到,命還要搭進去了。
真是不曉得這個李易是如何想的。
江面之上,船隊繼續休息,只是周邊蠻兵經過一夜的心驚,也安營紮寨,暫且休息。
衆多寨子首領聚在一塊,暫且商量。
不少蠻將派手下去砍伐竹子,做成竹筏,到時候一擁而上,拿下鹹貨。
一艘船上的鹽貨就那麼多,罈子也精美,貨還夠鹹,能搶上幾艘,誰都虧不了,只是誰多誰少的事。
一個精美的嶽州大罈子放在面前。
“這就是船上的鹽貨。”
數名寨子裡的大小首領圍坐在一起,這期間,黃家的小首領也在這裡,嘴裡嘎吱嘎吱嚼着醃蘿蔔。
簡家部落大首領率先開口道:“什麼叛亂不叛亂,我只想要十艘船的鹹貨。”
“五十五艘船,你一開口就要走十艘,未免想的也太美了吧。”
“就是,我們寨子還想要十艘呢。”
“現在已經是五十四艘了,還有一艘沒了。”
“呸,他敢要十艘,我就要二十艘。”
“你憑什麼要二十艘?”
叛亂什麼的,不就是爲了搶自己沒有的好東西嗎?
如今嶺南最具有吸引力的好東西就在這五十多艘船上,誰都不傻。
年年叛亂,能搶到的東西根本就不多。
貨船上,李易睡醒了,站在甲板上,接過竹筒,牙刷往河裡吐水,刷牙,瞧着岸邊咔咔砍竹子的蠻兵。
昨晚鑿露的船應該被這幫人發現了,想來是下定決心要造船搶劫了。
“九公子,蠻兵越來越多了,接下來我們該如何?是打還是跑?”呂新站在一旁刷着牙嘀咕了一句。
一旁的宗楚客沒見過這種場景,現在洛陽城都已經流行這種玩意,都不用柳樹枝的了?
“接下來,咱們該講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