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被數學支配的恐懼
種平被盯得寒毛直立。
他心想難道說是自己回答的太垃圾了?不能吧,怎麼說這應該也有個及格分啊……
雖然種平這回答確實是有些偏題:曹操詢問他對於經典的理解時,其實意在考校種平六經的瞭解。
他本人年輕時也學經,甚至可以說在經學上也有些成績,然而真要說曹操多喜愛研究經學,那也不盡然。
對曹操而言,經學更像是他的進身之階,若說當世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之爭,曹操毋庸置疑是後者。
而蔡邕卻在古文經學考據這一領域頗有成就,種平既然是跟着蔡邕學習,曹操這個偏今文派當然會好奇種平的學習成果。
種平一時之間大腦短路,竟然沒察覺到曹操的言外之意,在想不出什麼儒家經典的情況之下,種平也只能找些做過的古文翻譯充數。
幸而他高中做過的古文實在夠多,才能第一時間想起蘇轍的《張益州畫像記》。
又想起當初他用抹書計離間張濟樊稠時,王允與他下六博棋,占卜出的九三,明明無咎,卻是兇卦。
當時他以爲這卦象是應在抹書計中,忍不住憂心自己的謀劃有所紕漏,後面張濟被樊稠逼反,投降長安。
種平的計劃順利進行,他也就忘記了這事。
直到他被那神秘人綁出長安,站在那小販攤前,摸到自己腰間銀魚時,方纔突兀又想起九三,即進入第三個位階:惕龍。
此時暗藏危機,防不勝防,必須要高度警惕。
結果最終還是被說中了啊。
種平既然想起《周易》,對着如何回答曹操的考校,便就又多了幾分把握。
《張益州畫像記》正巧有一段契合孔子言行的句子,同時也能蹭上《周易》,這三者結合起來,哪怕連接的僵硬,拿個及格分也夠了。
種平因此纔敢朗聲回覆:“子路治理蒲邑三年後,孔子路過,走到其境內時,稱讚說:‘子路做得真不錯,做到了恭謹敬慎而又有信用了。’”
“走到城中時,孔子又稱讚說:‘’子路做得真好,做到了忠信而寬厚了。’”
“到了子路辦公衙府內,孔子不由得又稱讚說:‘子路做得真好啊,做到了明察而又有決斷了。’”
“於是註解說:聖人有見微知著的本領。”
孔子看到子路的境內,耕地都整理好了,雜草都剷除了,田間的水道也加深了,由此便明白是子路政令通順合理,百姓信服,因而稱讚子路爲“善”。
種平這樣解釋可以說是恰當,緊接着就是引用蘇轍的話:
沒有發生禍亂的時候,還是很容易控制的;禍亂已經發生了,也還是容易治理。
如果已經出現了禍亂的苗子,但是還沒表現出禍亂,這種情況就表示將要發生禍亂。
禍亂馬上要發生但是還沒有出現的時候是最難治理的。
因爲不可以出現了禍亂的苗子就急着去做,又不能因爲禍亂還沒出現就放鬆警惕了。
進一步去解釋“見微知著”,同時使用“禍亂”進一步延伸,這樣難免有生搬硬套之嫌。
然而放在當今的環境之下,暗裡卻好似有所喻指,陰差陽錯之間反倒更顯得這注釋鍼砭時弊,頗有一針見血之意。
荀彧聽得此句,眼睛登時一亮,他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並重,二者都有所研究。
自然聽出種平這番回答並不囿於單純的經學之中,而是巧妙以古喻今,利用註解古經來支持他對當世的批評改良。
不得不說荀彧的確是慧眼如炬,只憑着種平這一點漏洞,就看出他想要學康有爲弄《新學僞經考》那一套,搞“託古改制”了。
但是畢竟荀彧不是穿越者,他對種平“託古改制”的認知還停留在,藉着經學構建“小康”,“大道之行也”那般的先秦理想制度,那種程度。
壓根沒有再往深處想,當然,荀彧也無法再往下想就是了……
最後種平再以《周易·繫辭下》爲結尾,提出應對禍亂的解決方法:
“‘幾’是人們參與社會活動的隱微情況,是對有利結果的預先見識。”
“君子見識到事物的隱微情況就開始行動,不能等待,要保持長久地這樣做下去。”
這樣三段式的回答一出口,簡直就可以拿出去當做正式的註解,刻在《論語》旁邊了。
種平卻不覺得自己這回復有多高超,他被曹老闆和荀彧兩人目光灼灼地盯着,膝蓋底下的墊子上彷彿生出了許多毛刺,扎得他坐立不安。
這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及不及格,你們倆個倒是打個分啊……這樣盯着我做什麼
“伯衡……”
曹操笑容有些古怪,語氣更是輕柔得讓種平覺得後背發涼。
這是要做什麼……
總有種數學考試考了零分,老師不僅不罵你,還湊到你身邊,對伱虛寒問暖:“是不是你同桌影響到你了啊?還是說空調太冷了上課睡得不舒服?”
“老師知道考得不好不是你的錯,一定是我沒講好課的原因吧?”
大概就是這種感覺,種平毛骨悚然。
“叔父有話,不妨直言。”
可憐的種平努力遏制住自己雙腿的顫抖。
這種折磨,對人類而言,還是太過超前了啊,曹老闆!
曹操似乎也察覺自己的態度容易讓人產生誤會,因此收斂住面上笑容,輕輕咳嗽兩聲。
他復又看向種平,道:“這兩日伯衡想要在何處落腳?”
荀彧整理棋子的手一頓。
伯衡不是來投奔彧的嗎?
主公,你這般搶人,是否有些過分了?
種平被問得一懵,他下意識望着荀彧。
伯父,什麼情況?救一下啊!並不是很想跟曹老闆一起住……我還想再觀望下啊!
萬一曹老闆要跟我抵足而眠,我總不能拒絕吧,到時候給我來個“吾好夢中殺人”……豈不是寄得莫名其妙?
荀彧倒有心想說幾句,然而他畢竟是曹操腹心,只一擡頭將對方神態收入眼中,便知曹操對種平是勢在必得。
曹操既看上種平,便想到他自己的大兒子曹昂,今年十四歲,與種平年齡相仿。卻正是頑劣性格,遠不如種平少年老成,沉穩持重。
更是有心想要種平同曹昂交往,可以順帶着薰陶曹昂性格。
二人若能爲友,日後種平也可成爲曹昂助力。
於是打定主意要讓種平住到自己府上。
“伯衡既這般說,我也便不多隱瞞。”
曹操坦坦蕩蕩,直切要害,出其不意給了種平會心一擊:
“吾長子,你大兄昂,生性頑劣,生性喜好兵法雜略,不愛經典,平日治學,往往推三阻四……”
種平聽到這裡,本還以爲曹操的意思是想要他去教導曹昂學經,正在腹誹說,我自己還是個半吊子呢,教曹昂……那不是誤人子弟嗎?
要哪天不小心吐嚕出什麼現代思想被學了去,在曹老闆面前講出口,那我豈不得享受一把商鞅待遇?
曹操話鋒一轉,道:“聽聞伯衡曾任少府,想來精於數術之道,還望伯衡能多多教導你這位大兄啊!”
種平眼前一黑。
萬萬沒想到……穿越之後,對他始終不離不棄的,竟然是數學……
這是什麼人間疾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