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人到中年

孫權輕輕的將孫登的上書丟在案上,嘴角撇了撇,揹着手轉過身去,看着牆上的巨幅地圖出神。他的目光落在日南郡的位置,慢慢的沿着那道狹長的弧線向下,彎過九真,滑到交阯,嘴角的諷刺意味更濃了。

“子瑜,你覺得那些扶南國的夷人能夠從日南郡向北攻擊,直到九真、交阯嗎?”

諸葛瑾嘴裡發苦,心中卻是忐忑不安,諸葛恪走得太匆忙,連和他打個招呼的時間就沒有,等他接到諸葛恪傳來的急信時,他才知道兒子已經到了錢唐,並且和太子決定出兵與孫紹一起討伐扶南國,奪回日南郡,他要諸葛瑾向孫權進言,確保他能同意他們的決定。

諸葛瑾雖然忠厚,但是他不笨,他看出了諸葛恪想借此機會掌握兵權的**,從長遠來看,這當然是好事,可是從短期來看,諸葛瑾卻有一種深深的恐懼感:兵權是個很敏感的事,孫權不主動給,你怎麼能主動要?特別是由孫登提出來,那和奪權有什麼兩樣?

從孫權的這句話中,諸葛瑾聽出了不祥的味道。

“大王,臣以爲他們都太年輕了,容易被人蠱惑,當不得重任。”諸葛瑾沉着的應道:“夷人到日南不過是騷擾、搶劫,有利則來,無利則走,他們能攻下西卷城都是意外,怎麼可能繼續向北攻擊九真甚至交阯?要收復日南郡,何須專門派遣兵將,只需責令交州牧步子山即可。”

“年輕?”孫權扭過頭看了諸葛瑾一眼,點點頭笑道:“他們的確是年輕啊,年輕人,有勇氣,有衝勁,就是沒有經驗,可是經驗也是要慢慢積累的,不經事,又如何能夠積累經驗?讓他們去吧,見識一下交州的風物,看看是不是和書裡寫的一樣。”

諸葛瑾倒吸一口冷氣,他本能的想問孫權究竟是什麼用意,可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他從來不習慣和孫權正面發生衝突,特別是涉及到自己的兒子,但是他非常擔心,諸葛恪年少麻木,他只知道要趁機抓兵權,可是他不想想,他怎麼抓兵權?眼下江東哪個兵沒有所屬,又有誰願意把自己的兵轉給他諸葛恪?

“步子山在長沙走不開,讓呂定公去交州任刺史吧,太子督軍交州。”孫權輕描淡寫的說着,停頓了片刻,又加了一句:“元遜有才,就讓他輔佐太子建功立業。”

諸葛瑾聽得心驚肉跳,孫權把孫登送到了交州,卻把步騭從交州撤了出來,必派呂岱去交州,又由交州牧降爲刺史,可以看成是給太子讓道,免得呂岱職權太重,影響了太子的權威,可是這也可以理解成孫權把重任壓到了孫登的肩上,卻沒有給他助力,孫登除了一個身份,他還有什麼?孫權沒有另外撥一兵一卒給他,卻把收復日南的任務交給了他。

“大王,呂定公善戰,有他去交州就行了吧,太子身份尊貴,不宜親臨前線,以免……”

“身份尊貴?”孫權打斷了諸葛瑾的話:“他現在還只是個太子,再尊貴還能比越王尊貴嗎?越王不是照樣親率大軍橫渡大海,平定夷洲?他一直很仰慕越王,當然要以越王爲榜樣,再說了,這次有越王相伴,不會有問題的。”

諸葛瑾不敢再說,他從孫權的話裡聽出了濃濃的憤怒,同時他驚訝的發現,一直臥牀不起的孫權今天精神非常好,說話中氣十足,哪裡還有一點生病的模樣?諸葛瑾越想越心驚,只得唯唯喏喏的應了。孫權隨即讓人進來擬詔,發回書給孫登,同意他的計劃,讓他即刻起程去交州。

順便,孫權也答應了孫魯班要求和太子一起南征的要求,他命令周循爲偏將軍,率領所部兩千人保護公主的安全。

孫登接到命令的時候,也接到了諸葛瑾的書信,諸葛瑾在信裡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諄諄教導諸葛恪要保護好太子,千萬不要逞英雄,以免耽誤了太子的前程。孫登在字裡行間感受到了諸葛瑾的擔心,在細細思量孫權的一系列安排之後,他們也看出了濃重的殺機。

孫登後悔了,他開始最大的倚仗就是步騭,步騭在交州經營多年,手下有精兵萬餘,只要步騭幫忙,他可以很順利的平定日南,說實在的,孫登並不認爲那些扶南國的夷人有多難對付,也許等他們趕到日南時,夷人已經望風而逃了也說不定。他之所以答應孫魯班一起去交州,就是希望能利用孫魯班的步家血脈來和步騭拉近關係,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孫權答應了他所有的要求,卻沒有把步騭調回交州,他甚至更進一步,取消了步騭的交州牧身份,改派呂岱爲交州刺史。這樣一來,責任直接落到了他這個手中沒有一兵一卒的監軍身上。他甚至不如公主孫魯班,孫魯班還有周循帶領的兩千私兵保護呢,他只有謝景和諸葛恪這兩個幕僚。

諸葛恪也有些頭疼,他沒想到事情會變成這樣,但是他依然信心十足,相信憑藉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這樣一件功勞。

“太子,有呂定公去交州,平守日南郡也足夠了。”諸葛恪從容自若:“且不說還有越王的大軍,就說呂定公和周伯英手下的人馬,擊退日南那些夷人也足夠了。”

“我看未必吧。”謝景不以爲然的搖搖頭:“我聽說越國的丞相和御史大夫都不同意出兵日南。”他瞟了諸葛恪一眼,嘴角的鬍鬚顫了顫:“日南我是吳國的疆土,對越國來說,死的不過是幾個商人,他們何至於興師動衆?這場戰事恐怕指望不上越國。”

孫登眯起眼睛,打量着謝景那複雜的神情,此時卻顧不上分辨其中的個人意氣,在失去了步騭這麼一個大助力之後,他不免對孫紹能否出兵交州也有些懷疑起來。正如謝景所說,日南之變,越國損失的不過是幾個商人,一些貨物,雖然越國重商,但是爲了幾個商人的死而興師征伐,這恐怕只是孫紹一廂情願,他真正的目的也許是霸佔日南,爲商人的死報仇只是一個幌子罷了。現在丞相和御史大夫都表示反對,他還能那麼堅決嗎?

看來這次交州之行只能靠自己了。

……

孫紹看着一臉嚴肅,堅決不肯讓步的丞相虞翻和御史大夫陸績,捏着眉心不說話。他早就預料到這兩人會反對出兵,但是沒想到他們會這麼堅決。虞翻揮舞着大袖,慷慨陳詞,唾沫星幾乎能給他洗個臉。他說,越國這幾個月吸引了近兩萬戶的百姓,他們剛剛在越國定居,心中的疑慮還沒有完全消退,這個時候應該以穩定爲主,等他們真正安心了,到時候再出徵不遲,現在倉促出征,不僅物資準備有困難,而且一旦有所挫敗,只怕這些人對越國的信心就會受到很大的打擊,到時候我們前期投入的大量財力、物力都會一無所獲。要打可以,過兩年再打,現在不行。

陸績沒有那麼多話,但是他說出的話和扔出的石頭一樣**的,毫無商討的餘地,你要出兵可以,請你先免了我的御史大夫之職,我寧願到朱崖學院去做學問,也不忍心看到大王勞師無功,剛剛展現出良好發展勢頭的越國遭受重大挫折。

評良心說,虞翻和陸績的說法都很對,越國在這種發展勢頭迅猛的情況下確實不宜大動,所謂“穩定壓倒一切”,雖然聽起來很俗套,但卻是很實在的道理,對於統治者來說,任何時候穩定都是最重要的事情,死了幾個商人算什麼?想想大漢吧,邊疆的鮮卑人鬧了那麼久,年年擾邊,也沒能動大漢的根基,可是黃巾一起,天下就大亂了。

然而孫紹有孫紹的想法,他也不與他們爭論,只是用袖子抹抹臉,皺着眉頭打斷了虞翻的話:“丞相,你最近有些上火吧,這口氣可是重得很。”

虞翻老臉一紅,這才發現自己剛纔太激動了,噴了孫紹一臉的唾沫星子。他尷尬的退了一步,躬身施禮:“老臣無狀,請大王恕罪。只是老臣忠心爲國,肺腑之言,還請大王三思。”

“我沒有說你們說錯了。”孫紹擺擺手,示意虞翻和陸績不要緊張:“意見有所不同,實在是太正常不過的事了,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有什麼不同意見,大家共同商討,這是我一直強調的原則,你們並無不當之處。”

虞翻鬆了一口氣,雖說他性子直,不願意趨炎附勢,可是惹怒了孫紹這樣的君主多多少少會給自己帶來不利,這已經是他用半輩子的蹉跎驗證無誤的道理,孫紹能夠不計較他的脾氣,對他來說已經十分難得了。只是他既然身在相位,就必須恪忠職守,明知道這事不對,卻顧慮自己的安危而不言,那不是他虞翻做人的準則。

“大王,臣並非不支持征伐,可是從我們收到的消息來看,扶南國地廣人衆,遠非夷洲可比,這開戰容易,結束就由不得大王了。大王,爲了幾個商人興師,卻犧牲了無數將士的性命,這值得嗎?”虞翻進一步苦口婆心的勸說道:“臣以爲,大王養兵蓄銳,再等兩三年,屆時越國戶口豐盈,至少可以再增兩萬大軍,兵精糧足,再攻扶南國豈不是更妥當?”

“丞相,你說的當然有道理,可是,我也有我的道理。”孫紹站起身來,走到虞翻面前,懇切的看着虞翻:“我說過,我越國的朝庭不是一言堂,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當我們發生分歧的時候,不是說你一定要聽我的,也不是說我一定要聽你們的,我們擇善而從,行不行?”

虞翻愣了一下,不知道孫紹究竟想說什麼,既不按他說的辦,又不按自己說的辦,那究竟怎麼辦?

“丞相,我要你召開一個擴大會議,不僅僅是三公參加,九卿也參加,你先把議題發佈出去,要讓我越國的百姓都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他們如果有什麼意見,也可以表達出來,可以向你丞相府和御史府進言,也可以向我進言,有必要的話,你再邀請那些沒有爲官的世家大族參加討論,我們各陳已見,誰說的有理,支持的人多,就聽誰的,行不行?”

虞翻眉頭緊鎖,他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國家大事邀請三公九卿參與討論,這是可以理解的,讓百官發表意見,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讓那些沒有官職的百姓參加正式的會議,這種事情不是沒有過,但是屬於難得一見的大事,比如鹽鐵會議,孫紹不搞一言堂那當然是好事,可是這樣一件事就要搞得這麼隆重,是不是有些過了?

虞翻看了一眼陸績,陸績也微微外皺着眉頭,兩人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最後還是同意了。現在他們和孫紹的意見相反,如果堅持到底,十有**還是要聽孫紹的,既然孫紹願意召開這個擴大會議,那就召開吧,不管最後的結果如何,至少可以拖延一段時間。

“臣遵大王詔。”虞翻退了一步,躬身施禮。

“丞相,你先去安排吧,御史大夫留步,我有一些話想對你說。”孫紹笑笑,對陸績招了招手。虞翻警惕的看着孫紹,孫紹讓他先走,卻留下陸績,莫非是想各個擊破?他看了一眼陸績,陸績卻坦然的笑道:“丞相,你不用衝我使眼色,我陸績豈是隨風倒的小人?”

虞翻尷尬的咧嘴一樂,轉身出去了。孫紹讓陸績坐得近一點,沒有開口,先上下打量了陸績的臉色一番,陸績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直接把孫紹的目光無視了。孫紹看了一會,撲哧一聲笑了:“陸公,最近身體可好?”

陸績淡淡一笑:“多謝大王關心,我最近很好。”

“嗯,看來湯還是有用的。”孫紹捻着綬帶的纓絡,嘻嘻的笑着:“只是不知道味道怎麼樣啊?”

陸績一下子沒會過意來,詫異的瞟了孫紹一眼,疑惑的說道:“大王,你說什麼……湯?”

“你沒有喝補湯嗎?”孫紹擠了擠眼睛。

陸績稍一思索,白晳的麪皮騰的紅了,他結結巴巴的吭哧了幾聲,吱吱唔唔的也不說些什麼,過了一陣,他又擡起頭:“大……大王,這是私事……”

“你這麼緊張幹什麼?”孫紹笑道:“你以爲我是想用這個關係來讓你支持我?”

陸績沒有吭聲,他狐疑的看着孫紹,他正是這麼擔心的。這件事說起來是個誤會,他原本有一個夫人一個妾,夫人一直留在吳縣,生了長女陸珊,妾是他在鬱林時納的,生了兒子陸睿和女兒陸鬱生。不過妾在鬱林的時候就死了,夫人也在前年過世了,現在他是孤獨一人,按說應該再續絃或者納個妾的,可是這兩年做了御史大夫,政務繁忙,也沒顧上這事,正好大女兒陸珊也一直在他身邊幫他處理事務,兼顧着照顧他的生活,對續絃也就沒那麼急迫。去年他隨孫紹去了朱崖,姊姊陸老夫人作主,把他留在建鄴的小女兒陸鬱生嫁給了張溫的弟弟張白,他這纔想起來大女兒已經二十了,也該嫁了。

在朱崖的時候,因爲要對朱崖幾年來的帳務進行一次徹查,御史府的人從他這個御史大夫到所有的員屬都忙得不可開交,所有人都瘦了一圈,正好被來找陸珊的孫尚香看到了。那時候孫尚香剛在夷洲打了勝仗,心情非常好,一見他們這副慘樣,自高奮高的帶着飛虎營的女卒給他們煲湯,補補身子。可是沒想到孫尚香心是好的,手藝卻差得很,煲出來的湯雖然材料放得不少,味道卻不是一般的差,那些屬員一個個臉色比吃藥還難受。陸績也覺得難喝,可是他修養深厚,就算是真的喝藥,他也能保持面色平靜。只是他沒有想到,這給了孫尚香莫大的勇氣,再接再勵,生命不息,煲湯不止,不經意之間,原本爲御史府所有人煲的湯就成了他專用的了,等他醒悟過來的時候,再想申明已經遲了,連他的女兒陸珊都不信,更別說別的親信了,大家的理由是,那湯那麼難喝,要是沒點意思,你怎麼能喝得下去?

陸績曾經鬱悶了一段時間,可是他很快就發現,其實孫尚香也蠻不錯的,這湯雖然手藝差一點,但是人家很用心,手藝一天天的見漲,而且效果的確不差,喝了她煲出來的湯,陸績原本經常疼痛的足疾慢慢的居然好些了。後來他一打聽才知道,孫尚香聽說他有足疾,專門向太醫令董奉討了方子,到處尋找藥材,可是花了不少功夫,而這一切,孫尚香從來沒有在他面前提過。

陸績感到了一種異樣的溫暖,也從這個一直象老虎一樣強悍的女子身上感到了一種細心。他將錯就錯,默認了這個事實,正考慮什麼時候向孫紹請求呢,沒想到孫紹主動提出來了,而且是這麼一副表情。

“你放心,我不會用這種事來要挾你。”孫紹呵呵一笑:“我只是想問問,你是不是真心的喜歡我姑姑。你也知道的,我姑姑有過一段不成功的婚姻,我不希望這是她一廂情願,鬧出什麼誤會。”

陸績很尷尬,他不知道怎麼回答孫紹,他已經三十七歲,人到中年,沒有了年輕人那種衝動,感情也是很實在的,孫尚香也是有過一段婚姻的人,他們雖然沒有說過什麼,可是對方的心思多少都能猜出幾分。

“大王,我……我對第五將軍是……是……”

看着象鍾情少年一樣羞澀的陸績,孫紹哈哈大笑,他按着陸績的肩膀:“你要是不好意思說,那你用點頭或者搖頭來表示,同意,你就點點頭,不同意,你就搖搖頭,我一定如實的把你的意思轉告給我姑姑。誰也不能耽誤了誰,你說是不是?”

陸績緊張的點點頭。想了片刻,再次用力的點了兩下,好象生怕孫紹反悔似的。

孫紹一笑,拍了陸績的肩膀兩下,然後重新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他沉思了片刻,重新擡起頭的時候,他的神色中已經沒有一絲玩笑的成份,而是非常嚴肅:“陸公,你們都是成年人,婚姻大事,相信你們都不會當兒戲。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再去問問她是怎麼想的,如果你們確實沒有誤會,情投意合,那我就請太后主婚,把這件喜事儘快辦了,如果不是,那也趁早挑明,免得誤會。”

“這正是臣想向大王請求的。”陸績施了一禮,誠懇的說道。

“好,這是家事,先放到一邊。”孫紹嚴肅的說道:“我們再說說公事。陸公,你鄭重的考慮一下然後再對我說,你有沒有信心做好御史大夫這個職位?”

陸績皺起了眉頭,他的眼神忽然之間變得很嚴肅,盯着孫紹的眼睛眨了不眨。孫紹靜靜的看着他,眼神平靜而鎮定,看不出有一絲的躲閃,顯然他提出這個問題是深思熟慮的。

陸績沉思了半晌,最後說道:“大王,臣……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爲何?”陸績話音未落,孫紹就追問道。

“大王……”陸績深吸了一口氣,白晳的臉皮忽然有些發紅,他猛的擡起頭,目光炯炯的看着孫紹:“大王,那些人太貪婪了,太無恥了,他們從來就沒有知足的時候,你給他們再多的好處,他們也不會滿足。大王,這才兩年多時間,我御史大夫府就存了厚厚的幾箱子卷宗啊。他們……他們膽子太大了,只要有錢,什麼都敢賣啊,什麼錢都敢要啊。”

“爲什麼從來沒聽你說過?”孫紹卻沒有一絲緊張的神情,他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眼光冷冽而嚴肅:“兩次年終審計,你給我的報告裡從來沒有露出哪怕一絲口風,這是爲什麼?”

“臣……”陸績看着孫紹,忽然伏倒在地,連叩了兩個頭,再次擡起頭來的時候,已經是淚流滿面:“臣怕一時不慎,破壞了眼前這大好的局面,他們雖然貪心不足,可是還算在我能控制的範圍以內,臣想把這些危機化解於無形之中,可是,大王,臣慚愧,臣雖然精研易經,可是卻無法做到舉重若輕。臣……臣夙夜以興,愧對大王的信任啊。”

“你是怕把這些膿包捅破了,污爛了一片?”孫紹扶起陸績,仍然不動聲色的問道。

“是,大王一直在征伐,臣怕行事太急,亂了大王的計劃。大王,臣不支持大王此時征伐,也正是出於這個擔心。討伐扶南國,不是一年半載的事情,如果錢唐有亂,大王豈不成了無根之木?”

“陸公,你的心是好的,可是,你又擔心太過了。”孫紹淡淡一笑:“些許逐利之人,就能撼動我越國的根基?治病救人,懲前毖後,宜早不宜遲。你越是瞻前顧後,越是容易滋生事端,穩定重於一切,可是,如果裡面已經爛了,僅僅讓外面一層皮看起來很光鮮就能掩蓋事情的本質嗎?粉飾太平,是心虛的表現,陸公,經學與世事之間,差距可不小啊。”

第43章 把柄第37章 水上豪宅第77章 厚禮第7章 歡喜禪第82章 以步破騎第6章 過江單挑去第73章 僵局第99章 澳洲第19章 蠻女第43章 把柄第69章 戰象第74章 男兒當自強第63章 提前分贓第3章 英雄還是懦夫第29章 強買強賣第1章 入營第78章 功敗垂成第32章 色誘第13章 狂士第93章 窮天子第36章 得勝歸來第11章 摸錯了第55章 心理戰術第39章 船模第56章 私生子第79章 呂蒙第9章 觀滄海第95章 關心則亂第51章 跑路將軍第15章 有財大家發第19章 休養生息第63章 林邑國太子第27章 士燮第48章 忽悠第66章 天高皇帝遠第55章 海盜集結令第16章 月下飲新茶第87章 艱難抉擇第36章 新爲人婦第77章 聲東擊西第21章 薑是老的辣第51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2章 反其道而行第40章 風雲突變第45章 機會第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42章 收個仙翁做徒弟第43章 援軍第27章 你想我?第3章 英雄還是懦夫第10章 漢人兇猛第66章 天高皇帝遠第32章 八妙第19章 蠻女第69章 見好就收第14章 女人是老虎第34章 請君入甕第73章 兩難第31章 陰謀第55章 平衡第19章 蠻女第20章 新氣象第99章 一狐戲三虎第20章 女刺客第27章 你想我?第55章 野種第50章 一舉兩得第89章 真真假假第73章 掩耳盜鈴第23章 步步驚心第30章 排場第85章 棋逢對手第95章 停戰協議第49章 脫鉤第53章 條頓騎士團第91章 一試諸葛亮第49章 做了水師更要搶第43章 援軍第54章 經濟危機第95章 停戰協議第91章 **第33章 使者之死第62章 酒逢知已千杯少第22章 世界大戰第79章 呂蒙第84章 龐德第16章 生財有道第71章 趕鴨子上架第71章 不怕欺負你就來第61章 兄弟之國第55章 野種第70章 攻心爲上第48章 持劍經商第91章 一試諸葛亮第51章 跑路將軍第23章 步步驚心第85章 棋逢對手第103章 大海無疆第7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
第43章 把柄第37章 水上豪宅第77章 厚禮第7章 歡喜禪第82章 以步破騎第6章 過江單挑去第73章 僵局第99章 澳洲第19章 蠻女第43章 把柄第69章 戰象第74章 男兒當自強第63章 提前分贓第3章 英雄還是懦夫第29章 強買強賣第1章 入營第78章 功敗垂成第32章 色誘第13章 狂士第93章 窮天子第36章 得勝歸來第11章 摸錯了第55章 心理戰術第39章 船模第56章 私生子第79章 呂蒙第9章 觀滄海第95章 關心則亂第51章 跑路將軍第15章 有財大家發第19章 休養生息第63章 林邑國太子第27章 士燮第48章 忽悠第66章 天高皇帝遠第55章 海盜集結令第16章 月下飲新茶第87章 艱難抉擇第36章 新爲人婦第77章 聲東擊西第21章 薑是老的辣第51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2章 反其道而行第40章 風雲突變第45章 機會第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42章 收個仙翁做徒弟第43章 援軍第27章 你想我?第3章 英雄還是懦夫第10章 漢人兇猛第66章 天高皇帝遠第32章 八妙第19章 蠻女第69章 見好就收第14章 女人是老虎第34章 請君入甕第73章 兩難第31章 陰謀第55章 平衡第19章 蠻女第20章 新氣象第99章 一狐戲三虎第20章 女刺客第27章 你想我?第55章 野種第50章 一舉兩得第89章 真真假假第73章 掩耳盜鈴第23章 步步驚心第30章 排場第85章 棋逢對手第95章 停戰協議第49章 脫鉤第53章 條頓騎士團第91章 一試諸葛亮第49章 做了水師更要搶第43章 援軍第54章 經濟危機第95章 停戰協議第91章 **第33章 使者之死第62章 酒逢知已千杯少第22章 世界大戰第79章 呂蒙第84章 龐德第16章 生財有道第71章 趕鴨子上架第71章 不怕欺負你就來第61章 兄弟之國第55章 野種第70章 攻心爲上第48章 持劍經商第91章 一試諸葛亮第51章 跑路將軍第23章 步步驚心第85章 棋逢對手第103章 大海無疆第7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