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勾心鬥角

曹彰手裡拿着一張大漢公報,急匆匆的踏上了銅雀臺,臺頂那隻閃閃發光的銅雀引頸向天,展翅欲飛,似乎下一刻就能聽到它在九天之上清脆的鳴叫。

“父王。”曹彰在門口脫了鞋,進入有些昏暗的臺榭內。雖然銅雀臺高出地面十餘丈,比平地起屋要亮堂得多,但是從陽光燦爛的外面走進來,曹彰一時還是有些不太適應。他藉着脫鞋的時間,在門口站了一會兒,過了一會兒纔看清揹着手站在窗前的曹艹。

曹艹一身不吭的站在那裡,手扶在窗臺上,不時的敲打一下,篤篤的聲音很單調,卻在寂靜無聲的銅雀臺內顯得十分清晰。坐在帷幄後的曹睿瞟了曹彰一眼,不動聲色的搖了搖頭,曹彰笑了笑,慢慢走到曹艹的身後。

“子文,你來啦。”曹艹彷彿剛剛回過神來,轉過頭瞟了一眼曹彰,看到他手裡拿的大漢公報,笑了笑:“看到孫紹的上表了?有什麼想法?”

曹彰還沒說話,先咂了咂嘴,帶着幾分遺憾的說道:“他既然插手此事,只怕打不起來了。”

曹艹嗯了一聲,靜聽下文。

“大漢公報一到鄴城就被搶購一空,有好事者把公報貼在了城門口,供人觀看。半天之間就傳得沸沸揚揚,不少人買了紙去抄寫。越王的威名如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曹彰看了看手裡的大漢公報,苦笑着搖搖頭:“這份大漢公報看起來只是一張紙,作用卻比得數萬大軍,一有什麼事,天下的士人都能知道,想要瞞他們,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也不見得。”曹艹淡淡的說道:“寫文章的是人,印文章的也是人,只是如今洛陽沒有我們信得過的人,而楊公與孫紹又是忘年交,多有暗合之處,所以對孫紹有利的事情當然多一些。不過,楊公八十有三了,就算身體強健,恐怕也撐不了幾年,眼下最要緊事,倒是想想怎麼把那個印坊抓在手中,至少,也要搞明白這些大漢公報是怎麼弄出來的。”

曹彰點點頭,若有所思。

“子文,你對孫紹的那篇上書怎麼看?”曹艹轉過身,揹着手,慢慢的踱回榻上,將金虎鎮紙壓着的大漢公報拿起來,輕輕的撇在一邊。

曹彰抿着嘴想了想,露出與他面貌相差甚遠的秀氣與靦腆:“孫紹這次大肆宣揚奪取扶南的收穫,與他以前的作派大相徑庭,兒臣以爲,他的用意倒不是在爲自己歌功頌德,而是意在吳蜀之戰,無非是想說,與其費心費力的內鬥,不如合力向外討伐,用力少而得利多。”

曹艹擡起眼睛瞟了一眼聲音有些激昂的曹彰,嘴角露出一絲笑容,他從曹彰的語氣中聽出了他對孫紹赫赫戰功的羨慕和不甘。這個一心想學衛霍的兒子只怕比所有人更心動,恨不得現在能與孫紹一樣征服蠻夷才過癮。

曹艹暗自嘆了一口氣,他一看到大漢公佈上對孫紹征服扶南,請立扶南和婆羅二州的文章,就知道孫紹決定插手吳蜀戰事了,他想從中漁利的機會已經失去。他十分遺憾,總以爲孫紹征討扶南,沒有兩三年時間只怕不能解決問題,沒曾想,他居然只花了不到一年的時候就解決了,順便還解決了婆羅洲。孫紹的文章裡說,扶南可比冀州,婆羅更是海疆萬里,論海疆面積不亞於江南,即論島嶼面積也不亞於一州,曹艹對此不太相信,他覺得孫紹在誇大其辭,目的倒不是爲自己誇功,而是誇大征服外夷的利益,把那些本來就厭倦了內戰的士人的心進一步的引向外面。扶南也好,婆羅也好,都是蠻荒之地,地廣人稀,縱有些珍異之物,又如何能與戶口殷實的中原相提並論。只有土地,沒有戶口,那還不是一句空話?

然而曹艹知道,並不是每個人都和他一樣冷靜,特別是熱血衝動的年青人,被孫紹引誘得心潮澎湃的絕不是一個兩個。大漢的士子本來就有遊歷的習慣,只有條件許可,他們在成年之後都不會立刻入仕,而是出去見見世面,如今去越國、去交州遊歷便是年輕人的第一選擇,乘上越國商人的大海船,一路南下,從錢唐直到南海、朱崖,去看看曰新月異的越國,是不少年輕人的夢想。

比起前幾年來那個流民潮,這樣的士子潮纔是曹艹最擔心的事情。黔首們什麼也不懂,他們接受信息也沒有識文斷字的士子們快,只要把邊境一封,他們就算是得到消息,也跑不掉,更多人只是在窮得活不下去的時候想一想而已。這幾年不打仗了,曹艹和劉備、孫權一樣,都有意識的減輕了賦稅,讓黔首們喘口氣,不至於被越國優厚的條件吸引得背井離鄉。而士人則不一樣,他們不斷的向越國流去,很多門庭不旺的寒門士子都選擇在越國入仕,就算是名門大族的年輕人撇不下家族,最終還會回到家鄉來,但是他們帶來了越國的消息,有時候比留在越國爲禍更烈。

士人和黔首不一樣,曹艹不能通過關禁簡單的限制他們,他又不能坐視孫紹一步步的腐蝕人心,必須採取措施加以反擊。這次孫紹出征扶南,吳蜀因爲一件小事開戰,這本來是一件好事,曹艹爲了讓他們打起來,還兩面示好,主動後撤了漢中和江淮之地的駐軍,眼看着雙方對峙,沒想到孫紹迅速結束了扶南的戰事,轉過頭來就上書天子請求調停,同時還通過大漢公報發佈這種蠱惑人心的消息。

人心亂了,國將不國。曹艹看着眼前的曹彰,心情沉重。

“不過,兒臣以爲,越國的征伐雖然值得羨慕,卻無法效仿。”曹彰沒有注意到曹艹平靜的面容下掩藏着的憂慮,他收起了笑容,微微的皺起眉頭,似乎顯得十分爲難。

“爲什麼?”沉思的曹艹收回心神,追問了一句。曹彰能這麼想,讓他感到十分高興。

“越國有水師,可以下南海,遠征扶南,甚至婆羅洲,可是魏蜀吳三國都沒有這樣的條件。我魏國如果要征伐,那只有向北,到大草原上去驅逐鮮卑人、烏丸人。進入大草原,與這些胡人作戰,是十分兇險的事情,重創他們有可能,但是要想全殲他們,一戰而定乾坤,卻是妄想。一旦開戰,這些年來苦心經營的局面將被打破,北疆將陷入連年征戰的困局,萬一南方有事,我們就會兩面受敵。”

“嗯。”曹艹深有同感的點點頭,示意曹彰繼續說。

“吳國北有長江,西有蜀國,東南兩面則被越國包圍,他到哪裡去征討外族?他能做的,只怕只有揚州的山越吧,現在這些山越大部分都跑到越國去了,他能做的事情實在有限。而蜀國也好不到哪兒去,他們最多也就是向益州南部發展,除此之外,可供發揮的餘地很有限。所以說,越國可以對外征伐,而我魏蜀吳三國都很困難,越王的功績,我們只能羨慕,不能效仿。”

“呵呵呵……”曹艹忍不住笑了起來,招手將曹彰叫到身邊,拍着他的肩膀道:“黃鬚兒長大了,老夫甚慰啊。”

曹彰臉一紅,偷偷的看了一眼後面的曹睿和何晏,不好意思的揉了揉鼻子,三十多歲的人了,居然被父親這麼誇,實在有些害羞。

“可惜,能看清這一點的人並不多。”曹艹嘆了一口氣,撫着鬍鬚道:“大漢公報不在我們手裡,我們就是想告訴別人這一點,也做不到。”

“那父王的意思是?”曹彰試探的問道。

“孫紹平定扶南,這次又把調停吳蜀的事情託給天子,他要拉着我站在天子後面搖旗吶喊。事情成了,是天子的功勞,天子的威信將大大提升,事情不成,我們還要替天子做打手,有他在一旁牽制着,我如果不聽,弄不好就成了衆矢之的,聽,又被他當刀使了。”

曹彰琢磨了一下,也沒想出什麼好辦法。曹艹也許可以出工不出力,但是隻要他一表示響應孫紹的號召,支持天子調停吳蜀戰事,這件事其實就已經成了——吳蜀還沒有實力同時對付魏越兩國。

“天子對孫紹這個提議感激涕零,要封他做大將軍,要不是你妹妹以大義相勸,只怕大將軍的印綬都送出去了。”

曹彰一愣,下意識的看了一眼曹艹的表情。他當然知道大將軍通常是皇后的孃家,按說妹妹曹節封了皇后之後,曹艹順理成章的就應該做大將軍了,可是那個時候因爲曹家已經打算篡位,對大將軍倒沒什麼興趣,沒想到一拖就拖到現在了。如果孫紹做了大將軍,那豈不是在曹艹的臉上甩了一個大耳光?然而曹彰又一想,不免感到有些意外:“父王,大將軍位比三公,必然要到京任職,孫紹會去洛陽做大將軍?”

“楊公已經想到了這個主意,他以張溫爲例,認爲大將軍也可以援例居外。”

曹彰詫異的擡起頭,他雖然一下子不明白這其中的深意,但是他知道,楊彪這麼做,肯定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決定,背後肯定還有其他用意。曹艹掃了他一眼,笑道:“孫紹如果做了大將軍,楊修大概離三公之位就不遠了。”

曹彰恍然大悟,隨即皺起了眉頭。楊修作爲曹植的長史,一直在漢中,曹植自從巴郡驚豔一戰之後,一直沒有再讓人滿意的舉動,曰趨淪爲平庸。曹艹對他已經有些失望,重新把注意力放到了曹丕的身上,曹丕去年任了副丞相,這段時間勤勤懇懇,成績很不錯。丞相鍾繇年高,一旦去世,曹丕就會成爲名正言順的丞相,掌握魏國的大權。相比之下,曹植的表現就差得太多了。這個時候如果楊彪爲孫紹謀得了大將軍之位,那麼孫紹投桃報李,必然會把楊修引入朝庭。楊修一留開,曹植恐怕就更沒機會了。

“原來如此,那可不能讓他們太如意了。”

“是的。”曹艹點點頭:“那你有什麼辦法?”

“兒臣覺得,張溫於西涼用兵時任太尉,是權宜之際,眼下大漢並無西恙之亂,越王又已經征服了扶南,沒有道理以大將軍之職在外,如果他要做大將軍,那就讓他去洛陽好了。”

“哈哈哈……”曹艹朗聲笑了起來,這個理由很正當,而且以魏國的實力,他如果表示反對,那天子也不敢硬來。曹艹笑眯眯的對曹彰說道:“你不怕孫紹對你不滿?”

“我怕他幹什麼?”曹彰不以爲然的撇撇嘴,又皺起眉頭道:“只是這樣一來,父王想要做大將軍也不可能了。”

“我不做什麼大將軍。”曹艹一揮手:“我老了,只想在鄴城安度餘年,不想再去牽扯那些是非。孫紹和你們是一輩人,要和他鬥,也得你們去鬥,我不想欺負他。”

曹彰笑了笑,沒敢吭聲,心道那豎子陰險得很,你都鬥不過他,我們哪裡是他的對手。他想了想,又道:“既然父王無意於此,兄長又是丞相,不宜遠出,那不如讓子建去吧。”

“子建?”曹艹偏過頭看着他:“你覺得他合適?”

“我覺得他合適。”曹彰肯定的點點頭:“他和孫紹雖未謀面,卻神交已久,再加上楊修居中斡旋,事情一定能得到妥善解決。”

曹艹沉吟了片刻,卻還是搖了搖頭:“我卻覺得與其讓他去,不如讓你去。”

“我?”曹彰目瞪口呆,過了片刻,又連連搖頭道:“我可不想去做什麼大將軍。如果父王覺得我還有些用兵之能的啊,不如讓我做魏國的大將軍吧,我願意將萬騎,橫絕沙漠……”

“做了洛陽的大將軍,就不能橫絕沙漠了?”曹艹一撇嘴,眼神頗有些不屑:“豎子,剛誇你幾句,便又露了原形。”

曹彰眼睛一翻,非常無語。

“你做大將軍,代天子前往調停吳蜀之事,然後再提魏蜀聯合西征之事。”曹艹一擺手,不容分說的說道:“合魏蜀之力,再請天子下詔越國支持,拿下西域,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子建雖有用兵之能,但是要論作戰,他最多也只能做你帳下的一員偏將。”

曹彰赧然,不知道怎麼說纔好。可是一想到自己有可能領魏蜀聯合大軍出征西涼甚至西域,他又不免熱血沸騰。他猶豫了片刻,這才說道:“孫紹能同意嗎?”

“他要老夫協助天子調停,總不能不給老夫一點好處吧。”曹艹霸道的一眨眼,冷笑一聲。片刻之後,他又喃喃說道:“可惜,老夫老了,要不然的話,這西征的機會還真捨不得讓給你。”

曹彰不免有些黯然,他看着曹艹已經如雪的皓髮,暗自嘆了一聲,父王真的老了。

……諸葛亮雙手握着玉如意,看看案上的書信,又看看坐在對面的宗預,笑了一聲:“看樣子,越王是知道你的身份了。”

宗預無聲的一笑:“越王精於心計,他對我的仕途一清二楚,要猜出其中的關係也並不難。不過,以我來看,他對關將軍、張將軍和大王之間的關係也非常清楚。”

“他是個聰明人,又豈能不知道各人的稟姓?”諸葛亮放下玉如意,打開案上的一隻錦盒,這是孫紹託宗預帶給他的禮物。錦盒裡只有一柄象牙書刀,其他的什麼也沒有,這柄象牙書刀刀柄雕成一隻龍首,刀柄上還刻着細細的龍鱗,雖然看起來並不華麗,但是象牙溫潤可愛,式樣古樸,雕工精細,一看就是上等手藝。

諸葛亮一看就喜歡上了。如果孫紹送他金銀珠寶,也許他未必看得上眼,但是這柄書刀卻正合他的胃口。他翻來覆去的看了兩眼,讚了一聲:“好刀。”

“丞相看出這是什麼鐵了嗎?”宗預突然說道。

“鐵?”諸葛亮有些意外,書刀就是用來割割書繩,裁裁信封的,並不需要太鋒利,需要用什麼特殊的好鐵不成?

“這是天竺鐵,在朱崖,這叫鑌鐵。”宗預向前湊了一步,指着刀身上的花紋道:“丞相請看,此鐵花紋頗爲奇特,有如暗花。天竺鐵打造的兵器非常鋒利,一刀難求。每有一刀在市上出現,旋即爲人所收藏。越王說,這把書刀是專門爲丞相定製的,用這種鐵來打造書刀,恐怕這世上找不出第二件。”

諸葛亮一滯,有些不太相信的用刀在信封上輕輕劃了一下,信封無聲的分開了,黯淡無光的案面上都多了一道清晰的刀痕。“果然鋒利。”諸葛亮連連點頭,小心的將刀收入鞘中,小心的插在腰帶上,又摸了一下,這才抽出信讀了起來。

孫紹的信中說得很簡單,也很直接,他對諸葛亮說,關羽年紀大了,要他改脾氣,恐怕不太可能。他不希望關羽敗在吳軍之手,也不希望他們再爭鬥下去。他會寫信勸關羽,希望諸葛亮也要給他一分薄面,忍讓一二。爲了報答諸葛亮,他願意協助諸葛亮平定益州。征服扶南之後,他手下多了幾萬扶南士卒,這些人大多精於叢林作戰,由他們進入益州平叛,肯定能事半功倍。平定益州之後,諸葛亮就有了戰功,而且打通了通往天竺的商路,對益州的民生也大有好處云云。

諸葛亮一字一句的看完了,最後慢慢的放下案上,重新拿起了玉如意,沉默半晌,說道:“他怎麼說服關將軍?”

“不知道。”宗預搖搖頭:“但是臣看他的語氣,以及王后關鳳的安然,似乎他有把握解決關將軍與衆人的矛盾。”

“故弄玄虛。”諸葛亮嘴角一歪,有些無奈。他現在已經知道關羽之所以對他意見很大,處處和他找彆扭,就是因爲孫紹給他下過藥。但是他知道了也沒用,關羽傲氣得連劉備都頂撞,根本不給他解釋的機會,再說了,他也不會主動去和關羽解釋。要說能有人勸住關羽,普天之下大概也只有孫紹一人。孫紹送錢送馬,對關鳳又好得沒話說,這些年戰功赫赫,拓土萬里,不管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給了關羽以他爲驕傲的資本。當然了,有關羽這麼一個大將軍罩着,越國的商人在蜀國也是如魚得水,處處順利,反過來這些商人又給了關羽更多的好處。別看關羽只是一個縣侯,但是蜀中所有的貴人中,大概只有蜀王劉備的實力超過關羽。

諸葛亮知道,憑關羽的戰功,和劉備的君臣關係,再有孫紹這樣的強力外援,他要想反壓關羽一頭,幾乎是妄想。他註定了只能在關羽的陰影下,耐心的等關羽自己老死。對於他這樣一個不求富貴,但求一個施展抱負機會的人來說,這樣的曰子註定了是痛苦的。

現在孫紹送過來一個機會,他沒有道理不接受,否則孫紹和關羽聯手的話,他根本沒有什麼還手之力,更不用說他的弟弟諸葛均還捏在孫紹的手上。他纔不會相信孫紹會查不出諸葛均在其中起的作用,孫紹要整死諸葛均,可以說和捏起一隻螞蟻一樣容易。

當然了,孫紹提出的條件確實也非常誘人,只要他們能夠合作,他能拿下益州郡立功,兄弟諸葛均安然無恙,兄長諸葛瑾也能順利的做到吳國的丞相。一想到兄弟倆分別是吳蜀的丞相,諸葛亮就有些小興奮,興奮之外,還有幾分躍躍欲試。也許,這會是一次檢驗他和兄長能力的機會。

“和談可以,讓吳國答應把張裔送回來,並保證不再發生這樣的事情。”諸葛亮說道:“德豔,你回江陵去吧,大王那裡,我自會去說,想來不會有太大的困難。”

“喏。”宗預應了一聲,又有些好奇的說道:“丞相,你也相信越王能說明關將軍?”

“姑妄信之吧,反正除了他之外,也不會有什麼人能說他我們這位大將軍。”諸葛亮笑了笑:“其實與這個相比,更難的是他如何讓吳國先退兵,不傷了我們大將軍的面子。”

()

第43章 我是風箏你是線第45章 機會第97章 破局第21章 目標,夷洲第49章 脫鉤第90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18章 羊祜第9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3章 示敵以弱第46章 內鬼第86章 天神之怒第53章 不可與越鬥第42章 以一當千第69章 山陰賀家第3章 人書俱老第40章 風雲突變第33章 冒牌貨第89章 大虎歸來第83章 挑戰第1章 入營第40章 重心第31章 泳衣第11章 引蛇出洞第78章 功敗垂成第3章 人書俱老第106章 小夫人第29章 咬的狗不叫第27章 四國聯軍第66章 神蹟第50章 有實力,更安全第81章 擊掌第100章 比丘尼第25章 橫財亦橫禍第60章 殺機第67章 小刀子割肉第65章 海盜總動員第18章 羊祜第78章 功敗垂成第41章 空手入白刃第100章 洞房花燭夜第44章 深不可測第60章 殺機第23章 執着第99章 大婚第48章 羅馬軍團第23章 財大氣粗第11章 摸錯了第69章 戒心第48章 欲擒故縱第1章 撣國與驃人第92章 萬國來朝第85章 關羽的危機第69章 戰象第49章 搗亂者第45章 機會第77章 厚禮第11章 引蛇出洞第55章 心理戰術第75章 暨豔發飈第53章 條頓騎士團第33章 雌威第88章 狂妄的法正第71章 趕鴨子上架第65章 我對你有信心第32章 你佔我便宜第26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41章 伏火訣第61章 兄弟之國第40章 風雲突變第24章 誰忽悠了誰第13章 狂士第57章 決絕第56章 母老虎第30章 內外有別第73章 掩耳盜鈴第69章 戰象第72章 關羽拒婚第17章 本是一場戲第71章 趕鴨子上架第80章 節外生枝第46章 內鬼第103章 異姓爲王第30章 狐假虎威第15章 僱傭軍第87章 艱難抉擇第67章 幻術第55章 平衡第94章 給諸葛亮上一課第70章 攻心爲上第23章 執着第64章 塞琉古城第50章 戰機第34章 操之過急第57章 決絕第82章 治病救人第32章 色誘第72章 雛鳳初啼第94章 震天雷第53章 條頓騎士團第9章 觀滄海
第43章 我是風箏你是線第45章 機會第97章 破局第21章 目標,夷洲第49章 脫鉤第90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18章 羊祜第9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3章 示敵以弱第46章 內鬼第86章 天神之怒第53章 不可與越鬥第42章 以一當千第69章 山陰賀家第3章 人書俱老第40章 風雲突變第33章 冒牌貨第89章 大虎歸來第83章 挑戰第1章 入營第40章 重心第31章 泳衣第11章 引蛇出洞第78章 功敗垂成第3章 人書俱老第106章 小夫人第29章 咬的狗不叫第27章 四國聯軍第66章 神蹟第50章 有實力,更安全第81章 擊掌第100章 比丘尼第25章 橫財亦橫禍第60章 殺機第67章 小刀子割肉第65章 海盜總動員第18章 羊祜第78章 功敗垂成第41章 空手入白刃第100章 洞房花燭夜第44章 深不可測第60章 殺機第23章 執着第99章 大婚第48章 羅馬軍團第23章 財大氣粗第11章 摸錯了第69章 戒心第48章 欲擒故縱第1章 撣國與驃人第92章 萬國來朝第85章 關羽的危機第69章 戰象第49章 搗亂者第45章 機會第77章 厚禮第11章 引蛇出洞第55章 心理戰術第75章 暨豔發飈第53章 條頓騎士團第33章 雌威第88章 狂妄的法正第71章 趕鴨子上架第65章 我對你有信心第32章 你佔我便宜第26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41章 伏火訣第61章 兄弟之國第40章 風雲突變第24章 誰忽悠了誰第13章 狂士第57章 決絕第56章 母老虎第30章 內外有別第73章 掩耳盜鈴第69章 戰象第72章 關羽拒婚第17章 本是一場戲第71章 趕鴨子上架第80章 節外生枝第46章 內鬼第103章 異姓爲王第30章 狐假虎威第15章 僱傭軍第87章 艱難抉擇第67章 幻術第55章 平衡第94章 給諸葛亮上一課第70章 攻心爲上第23章 執着第64章 塞琉古城第50章 戰機第34章 操之過急第57章 決絕第82章 治病救人第32章 色誘第72章 雛鳳初啼第94章 震天雷第53章 條頓騎士團第9章 觀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