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下鄴城逢紀死

慶功,大大的慶功,雁門關內一連三日都是流傳着喜慶,這喜慶當中,恍若正是過着新年一般。

匈奴又一次被衛濤所大敗,本來就對衛濤頗爲擁護的幷州百姓,已經是完全將衛濤當做了幷州的萬里屏障,認爲但有衛濤在,那麼來多少匈奴,就要死多少匈奴。

不過這個時候衛濤的心情卻沒有尋常百姓那麼好。

“混賬!”

衛濤再是狠狠地一甩,將手中的書信甩下,用力地喘息着粗氣。

不是衛濤性格急躁,而是這信件委實太讓衛濤憤怒。

許其據有幷州而牧馬,這是袁紹的許諾,而且還是親筆所書的許諾,上面還蓋有袁紹自刻的玉璽印章,做不得假。

這是衛濤從匈奴大營之中收出的往來書信。

也許是因爲匈奴的大意,更有可能這原來就是劉豹故意留下要以此來威脅袁紹之物,所以保存得極好不說,也沒有被人故意損毀,在匈奴敗亡之後這些往來信件就全都落入到了衛濤手中。

說起來,衛濤對於袁紹本來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惡感,若不是其冀州乃對於衛濤太過於重要,衛濤恐怕也不會與其衝突。

但如今,衛濤已經是不單單只是想要奪下冀州,更想要一舉覆滅袁紹根基,讓他知道里通外族所要付出的代價!

“張郃!我要立即趕回鄴城主持此次戰事。匈奴雖逐,但元兇未平,我心甚是不願。如今命你繼續留守於此。若匈奴再有南下。你可守?”

思量了一陣之後。衛濤當即做出了決定,而且這一次衛濤可不會再讓其慢慢消磨,衛濤已經是決定,打破鄴城,而後立即揮軍南下攻打司隸,定要要除袁紹這國賊!

“啓稟主公,城在人在,城破人亡。但讓張郃有一口氣在,定不叫一個匈奴得過雁門關!”

經由此一戰,張郃對於衛濤可謂是心服口服,聽到衛濤如此一問,當即單膝下跪,一拱手向着衛濤稟明說道。

“好!”

衛濤並沒有再說許多,只是立即下令,令得趙雲、典韋當即整頓軍隊,而後又是書信傳令荀攸、張遼兩人,令其做好軍隊、後勤的準備。

這一次。衛濤可不單單只是要回去領軍,更是要連同自身軍隊一舉帶同南下。如此方可一舉而潰袁軍也!

聽聞衛濤傳令,無論是張遼還是荀攸準備得都是極快,畢竟大漢四百年,無論再是如何,都有忠心於此之人,張遼、荀攸都是如此之屬。

饒是如此,衛濤也是花費了半個月的時間再是用於整軍,方纔是南下。

這個時候,除了鄴城之外,整個冀州可以說已經全部落入衛濤之手,只等着拿下鄴城之後就此易主。

ωωω✿ ttκд n✿ C〇

周瑜英才蓋世,自然名不虛傳,以正面相攻,而後輔以種種手段,幾乎就是爲衛濤將整個冀州全都拿下。

只要再過上一些時日,那麼衛濤自然也就可以將鄴城也是收歸而下。

若是換做之前,到了這個時候自然會用以逸待勞之法,待得鄴城不攻自破。

但這個時候衛濤卻有些不願如此,畢竟如此一來耗費時日必定日久,衛濤實在不願意如此。

“公瑾,除此之外可有速勝之法?袁紹行徑你也已知,想到其竟敢以天子自居,將我大漢領土隨意分割給外族,我便感覺一日亦不可忍。若公瑾能夠有法可用,還請公瑾莫要顧忌,直言便是!”

在聽到周瑜對於這一段時間的一系列總結之後,衛濤卻是毫不猶豫地直接說道,語氣少有的堅決。

“我對大漢如何且是不言,但此等爲了一己之私利而棄大漢疆土,大漢子民於不顧者,吾必誅!”

對於衛濤的話周瑜也是默默點頭。

無論心中是否是有相助衛濤逐鹿天下,成就一番大事業的心思,但哪怕是有一日要推翻大漢,也不可能抹滅整個大漢民族的印記。

哪怕是昔日的黃巾亂匪都能夠想到、做到的事情,周瑜又如何做不到?

“主公,袁軍據城不出。那逢紀雖然無有大才,但防禦卻十分嚴密,如今鄴城上下俱是歸其所掌,十人以上兵卒調動皆出於其令。縱然是有心思靈動之輩,也不堪爲大用,想要讓其爲我大開城門更不可能。”

周瑜先是搖搖頭,而後纔是細說而道。

“不過主公既然問起,那麼瑜自當盡心。如今鄴城已經是士氣大落,若主公再將袁紹罪行公佈天下,便可得大義之名,本來就有意投靠我軍之人必定趁勢而起,而後主公再以重軍攻城,那麼威勢之下,再予以勸降,那麼必可收奇效。”

周瑜的這一計並不出奇,不過想想也是,到了現在,也沒有什麼可以出奇的,逢紀防禦鄴城有餘,反攻之力卻是不足。

加上無論衛濤還是周瑜都心思慎密之輩,根本不會留下什麼可供偷襲的空當,鄴城落入衛濤手中不過早晚而已。

如今所爲也不過就是加快這一進程而已。

如此一看,的確也用不到什麼奇謀。

衛濤不是糾結於此之人,在第二日當即將袁紹罪行大白於天下。

其實這事情衛濤早已經是命荀攸所爲,只不過鄴城被圍,根本不可能得知此事,所以這一日,衛濤卻是命令麾下士卒將箭矢去了箭頭,而後射入城中。

書信所言,皆乃袁紹罪行,樁樁件件根本容不得袁紹抵賴,其上更有言明:若爲護佑袁軍者,則同爲大漢罪人,其罪以誅九族,若是開門投降,那麼便是以不知而不論罪。

無數箭矢射入,哪怕逢紀再是如何命人將書信收繳,也不可能是阻止得了此事。

直到半日過後,衛濤纔是命人停止如此,不過衛濤觀看城牆之上士卒士氣,發現已經是有不少人沒有了‘精神骨’,士氣已經跌落至極,若不是森嚴的軍規尚在,恐怕這些士卒已經是開城投降。

事實上縱然沒有如此,但實際上也是差不多了,當夜,便是有人潛出鄴城,向衛濤遞上了投誠信。

“今夜四更天時,你們能夠確定打開城門讓我軍而入?”

衛濤打量着眼前之人,說起來衛濤也是有幾分感嘆,世家大族的實力的確不容小看,那麼鄴城如此緊密,此人也能夠輕易脫出,恐怕這鄴城本身就有無數暗道纔是。

“是的,城中各家族都感覺大人才是義師,袁紹背逆綱常,實乃亂臣賊子,更是迫害先帝,逼迫其退位,可謂罪大惡極。又有袁術,自立爲帝,袁家上下,皆無一人。我等各個世家聞之無不義憤填膺,只恨不能以身相報,如今有將軍前來,正可歸附義軍,爲將軍效力。”

不得不說,能夠派來做這事情的人,除了要有極高的身手之外,還要有高明的口才,最少看起來,這人做得很是不差。

“呵呵……既然如此,我豈有不信之理。來使且是下去休息,待到四更天,與我一同入城。”

衛濤微微一笑,從這使者身上也不可能得到什麼訊息,所以衛濤當即也就不再多言,一笑而過。

只待到那使者下去之後,衛濤纔是轉頭看向周瑜而問。

“公瑾認爲如何?”

“呵呵……主公也當知曉,如今那些大族,除了投降主公之外還能夠如何?在鄴城不可保之下,必當先保其家族老小。若是以往,還可憑藉其深厚根基,不懼主公秋後算賬,但如今主公拿着袁紹裡通外族的把柄。若藉機將其劃作一黨,那麼他們也唯有其死也!哪敢是糊弄主公?”

周瑜當下一笑而道,不過周瑜也知道這樣的情況之下,最怕的是對方詐降,當即也是出得一計言道。

“不過主公尚可如此。可令典韋將軍爲先鋒入城,憑着典韋將軍之勇悍,縱然有伏,也能夠支持片刻,而主公親領大軍在後,一旦事情有變,當即領軍衝殺,只要佔據了鄴城城門,那麼鄴城不過隨手可下,何須主公再費心思?”

“哈哈……公瑾所言不差,袁紹人心向背,這一戰我軍已是必勝,鄴城大族不敢不盡心。”

對於周瑜所言衛濤如何不知道,當即也是一笑而過。

事實上也的確是如此,鄴城之內的各個家族的確沒有欺詐衛濤,相助袁紹的意思,順利的打開了鄴城城門。

這些家族之所以能夠如此輕易辦到這一點其實也不奇怪,爲了加強鄴城防護,早先逢紀就從鄴城各個家族當中抽人。

如此既可以加強鄴城防護,又可讓這些家族不敢異動,打散之後的各人做不出什麼大事。

可想不到最終逢紀還是自食其果,反倒是留下了更大的破綻,被各大家族所用。

“呵呵……主公啊!主公!”

接到傳來的訊息,逢紀沒有親身前往抵禦,也沒有立即就是逃跑,而是正容衣冠向着長安所在叩拜。

“主公,請恕逢紀再不能爲主公出謀劃策,願主公一切昌盛,成萬世之基業,逢紀九泉之下也可望主公也!”

言畢,逢紀直接拔劍而出,毫不猶豫用力在脖子上一抹!

逢紀身死!(……)

第298章 衛濤一言降士氣第139章 途經北海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339章 戰局變幻第9章 匈奴遊騎第211章 衛濤大義第306章 將計就計第371章 夜襲江東第431章 大勝曹操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126章 欲迎漢帝第248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7章 義結金蘭第376章 江東英傑亡(下)第1章 蔡邕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430章 既生懿何生瑜第6章 結識周瑜第437章 空城謀?第426章 再戰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1章 蔡邕第205章 諸葛瑾削髮代首第290章 天子意如何第83章 病弱趙風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182章 衛濤單騎衝陣擒辛評第246章 鬥孫策!第367章 首戰之兩敗俱傷第426章 再戰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264章 沮授愚忠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25章 馬匪示威第171章 計!第295章 羌族欲動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111章 得悟霸王之勇第284章 劉備入益州第376章 江東英傑亡(下)第256章 兵伐冀州第207章 劉備到來第102章 洞房花燭夜第175章 夜襲與夜襲(上)第379章 陸遜來見第59章 還是火攻!第287章 對陣馬騰第216章 斬殺軻比能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407章 調虎離山之計第267章 三戟斬劉豹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234章 武降甘寧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58章 火攻?第160章 再次送人上門的糜竺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38章 鬥服典韋第275章 終開戰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162章 前往長安第49章 斬殺黃巾將!第21章 收納張遼第277章 短暫的平局第219章 毒糧計?火計?第383章 稱帝第128章 阻與鬥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98章 攻殺漁陽第2章 熱血曹操第408章 孟獲欲詐降第108章 欲破虎牢關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156章 十面埋伏第124章 曹操來使第326章 爲攻襄陽第33章 羌渠單于第49章 斬殺黃巾將!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102章 洞房花燭夜第54章 劍師王越第115章 突至洛陽第371章 夜襲江東第325章 直逼襄陽第176章 夜襲與夜襲(下)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28章 攻下山寨第354章 龐統心服第123章 河內爭鋒(下)第242章 揚帆而去第254章 衣帶血詔第410章 大破蠻營
第298章 衛濤一言降士氣第139章 途經北海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339章 戰局變幻第9章 匈奴遊騎第211章 衛濤大義第306章 將計就計第371章 夜襲江東第431章 大勝曹操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126章 欲迎漢帝第248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7章 義結金蘭第376章 江東英傑亡(下)第1章 蔡邕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430章 既生懿何生瑜第6章 結識周瑜第437章 空城謀?第426章 再戰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1章 蔡邕第205章 諸葛瑾削髮代首第290章 天子意如何第83章 病弱趙風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182章 衛濤單騎衝陣擒辛評第246章 鬥孫策!第367章 首戰之兩敗俱傷第426章 再戰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264章 沮授愚忠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25章 馬匪示威第171章 計!第295章 羌族欲動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111章 得悟霸王之勇第284章 劉備入益州第376章 江東英傑亡(下)第256章 兵伐冀州第207章 劉備到來第102章 洞房花燭夜第175章 夜襲與夜襲(上)第379章 陸遜來見第59章 還是火攻!第287章 對陣馬騰第216章 斬殺軻比能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407章 調虎離山之計第267章 三戟斬劉豹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234章 武降甘寧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58章 火攻?第160章 再次送人上門的糜竺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38章 鬥服典韋第275章 終開戰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162章 前往長安第49章 斬殺黃巾將!第21章 收納張遼第277章 短暫的平局第219章 毒糧計?火計?第383章 稱帝第128章 阻與鬥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98章 攻殺漁陽第2章 熱血曹操第408章 孟獲欲詐降第108章 欲破虎牢關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156章 十面埋伏第124章 曹操來使第326章 爲攻襄陽第33章 羌渠單于第49章 斬殺黃巾將!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102章 洞房花燭夜第54章 劍師王越第115章 突至洛陽第371章 夜襲江東第325章 直逼襄陽第176章 夜襲與夜襲(下)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28章 攻下山寨第354章 龐統心服第123章 河內爭鋒(下)第242章 揚帆而去第254章 衣帶血詔第410章 大破蠻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