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

“咕嚕咕嚕……”

偌大的皇宮之中,酒氣飄香,讓人一聞之下,便感心神爲之迷醉。

緩緩的步入殿中,衛濤忍不住就是一聲道。

“……孟德兄長好興致!”

“哈哈……子羽,我可是等候了你不少時候,我就知道,以你只胸襟,如何會是不許子廉所降也?不過也是了,這纔是一代雄主之風範嘛!”

曹操回答得很是輕鬆愜意,好似山林旁觀之人一般。

見到如此,衛濤也不知道該是如何評說,無論如何,曹操也是一方梟雄,這時候絕不會說是求着自己付出一點同情可憐之心。

“坐!”

曹操沒有多做纏結,一指自己對面就是直接言道。

“之前也曾是數次與子羽煮酒縱論天下,但其實所言之事卻還在你我之間,總是不能盡興,今日一飲恐怕便是陰陽隔絕,正好是與子羽暢談也!”

衛濤會是直接到此,也是準備欲同曹操一談,當下也不客氣,直接坐在曹操對面,直接舉杯一飲而盡。

兩人相坐,卻是一時不言,只是一個敬酒,一個笑飲。

過得片刻,三杯醇酒下肚,衛濤終於是長長地呼出了一口氣。

“兄長若是要爭天下,也非是無有機會,不說其他,單指數月之前的那一場大戰,我軍得利甚多自不待言,但那也是與孟德兄長未曾是刻意有謀有關。那楊修口中本事的確很大,但不說爲人太過自負,單單只是其疏於戰陣,便不可能真正是爲所謀算。而那司馬仲達,智計的確是狠辣,但卻是劍走偏鋒,一旦謀算不成反倒是傷了自身根基。孟德兄長征戰半生,謀略無雙,當不會不知。依靠兩人還不如是親自所謀。”

面對衛濤所言,曹操卻只是舉杯緩緩而飲。

見此,衛濤也是不急,繼續是緩緩而言道。

“他人不知我豈是不知。兄長胸有百萬兵,若有所謀,必定環環相扣,進守自如也,如何會是這般?一戰之下,固然是見慘烈,但卻不見孟德兄長只奇謀大略,此便是爲兄長有意相讓呼?”

“倒也非是如此。”

曹操終於是沒有繼續沉默,緩緩放下手中杯酒而道。

“那一戰我不是沒有想過要取勝,若是不然也不會同意仲達之行謀了。只不過最後卻可見天命之所歸也。謀算不成也就罷了反倒是送得諸多精兵性命,誠爲是可惜。不過也就是如此,終於是讓我下得了決心。無論如何,中原也不當繼續動亂下去。”

“兄長之意,天地皆明也!”

衛濤微微一嘆。曹操就是曹操,決心定下之時就會是立即施行,若是換了自己,哪怕知道‘前世’五胡亂華只景象,也是未必能夠如同曹操這般狠下心來,

一思到此,如何不讓衛濤爲之感嘆不己。

“事已至此。我想兄長也不是想要與我做此無謂之商談,不知道兄長在此等候於我卻是爲何意也?”

道了這一個地步,曹操不可能是投降衛濤,那麼曹操也就剩下身死一道,對於這一點,曹操顯然早就是心知肚明。根本沒有絲毫憂懼之色,如此想來,那麼就是曹操還有事情想要與自己商談了。

“呵呵……不錯,正是如此,時到如今。雖然我曹孟德已經是爲大敗,但依舊是想要與子羽一談,我相信子羽必定能如我之所願纔是。”

曹操微微一笑,而後話題又是一轉。

“如今子羽也是知曉,我之所以奪取漢室江山,所爲者非是其他,而正是爲着子羽所想也。以下弒上,日後如何能夠統率天下,縱然筆墨可改史書,但也改不了天下悠悠之衆口也!”

衛濤微微點頭,雖然衛濤在行事之後也沒有是想要堵住天下悠悠衆口的心思,但也是知道,對於一些講求正統的人來說,自己的所行所爲,再是如何也是掩蓋不了。

當然這是在曹操謀逆篡位之前,尤其是劉協無端身死,一切的壓力全都是轉移到了曹操的身上,讓衛濤減輕了不少的負擔。

從這一方面而言,衛濤的確是要感謝曹操。

不過衛濤知道曹操不會需要自己的感謝,甚至這個時候會是如此一說也並不是要向自己做什麼表功。

曹操豈是那等婆婆媽媽之人,想要如此行事了,那麼就是如此行事,可不會是說做什麼後悔之類的事情。

這就是曹操,曹孟德。

“孟德所行我自是感激,不知孟德卻是想要知道些什麼?”

“我想知道些什麼?我自然是想要與子羽開誠佈公是爲一談,不知道我以如此功績可否是能夠爲如此也?”

果然,聽到衛濤所問,曹操根本就沒有其他所求,而是直接就是言明瞭其意思。

曹操所爲,也正是爲了見其所謀也!

“何有不可也?”

衛濤微微一笑,曹操想要與自己一談,自己又何嘗不想要與曹操一談。

歷史上的三國羣雄,雖然是有三國分立之說,但真正能夠令衛濤爲止欽佩者,唯曹操一人耳!

“只要是孟德所想要聽聞者,吾必言之。”

“好!好一個‘吾必言之’!”

曹操撫掌而笑,生死之間方可見真顏色,曹操也是大丈夫本色,哪怕這時候天下大局已定,曹操也不會是失了風度。

“自漢室衰落而起,先是有黃巾大亂,天下不寧,而後又是有各路諸侯並起。我曹操雖然算不得愚忠之人,但也有匡扶漢室之心,驅逐外族之意反倒是排到了後面。徵西大將軍之位乃我畢生之願,然身在丞相之位,我亦是可言之,哪怕是我,也曾在之前是有就此一統天下之夢也!子羽一直征戰所求者只爲驅逐外族,讓百姓永不受外族侵擾。敢問子羽,可是曾有此心耳?”

衛濤明白曹操的意思。

若是沒有自己,時間隨着歷史流逝,那麼終曹操一生也未曾是有稱帝之舉,魏武帝之說,終究是後世子孫所加。

也許曹操也有過這般之夢,正如一個窮人總會是想着有一日富有了會是如何如何。

但若不是爲了自己,爲了讓自己實現其驅逐外族之願,再是如何,曹操也斷然不會是行如此之事。

這就是曹操。

“天下興亡自有定數,豈能夠真的是有萬世之基業,縱然這時候我大梁朝擁兵百萬,又有中原之所,糧草輜重更毫無所缺,治下百姓安居樂業,但即便是如此,難道又是能夠支撐得了千年,萬年?昔日大漢強盛,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最後也不過就此而已,如是便知也!”

曹操的確是不世之梟雄,但任由如何,卻終究比不得衛濤兩世爲人,見識非凡。

“無有萬世之王朝,但有萬世之民族,人人皆言大漢已亡矣!如今天下唯有是樑朝、魏朝。但若仔細而問,天下中原子民無不自認是爲漢族,大漢民族也!”

“大漢可滅,漢族永存?”

曹操的確是非凡人,很是輕易就是明白了衛濤話語之中想要表達出來的東西,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曹操卻是見得動容。

衛濤所言,的確是曹操所未曾有所想,但以曹操之智慧只是略略一思之,卻自感所言也是有不虛。

“子羽所言也是有趣,不過其中又是有幾分道理,請語之。”

“所以我對此位也不是沒有想法,但此想法卻是有所不同,不爲我衛氏永世之利,乃爲大漢民族永世可存也!”

說到這裡的時候衛濤隨即又是一笑。

“當然,便如是劉家一般,我同樣也是有私心,不說讓我衛氏永世而存,但藉此以壯大衛氏,使其成爲傳世大族,卻是有此心也!”

曹操微微而笑,曹操本來也不是什麼道德潔癖的人,反倒是聽到這話更是明白衛濤其言誠意。

不過這一問只是曹操心中的好奇,以及是對自身如此所爲是否正確與否的幾絲質疑。

所以曹操很快就此神色一正,隨即見問。

“我中原地大物博,可供我大漢子民萬世而存,而邊患之地,卻是物資稀薄,難以所存,故而往往是爲有邊民受到外族侵擾。此爲大漢只邊患也!此患長久,我畢生所願也是爲了能夠平此,雖無寸功,但更知其難也,如今以此爲契機以相托付,卻是敢問子羽之謀略也!”

曹操這時候先是爲衛濤滿上了一杯,而後纔是一笑而道。

“子羽之前所行我是看在眼中,不得不所子羽之策的確是發我之未想。先秦之時,有民自出,四散而落,如今已經稽不可考,但以此爲緣由,將各個部族全都納入爲己。當然,這不是重點,煌煌大漢民族豈會是差着這等些人,你只目的卻是要以外族血肉築造我大漢之屏障。以外族敵對外族,其中是死了多少人都是沒有關係,的確極妙!”

“孟德所言的確正是我之所想,草原貧寒之地,不適合我大漢民族生息繁衍,但對於那些本來就是生活在其上的外族人所言卻正是合宜。據我所知,縱然是草原之上也是時有爭鬥,既然如此,何不讓此爭鬥所爲我漢族所操控?”

衛濤微微一笑,面對着曹操無須諱言。

第430章 既生懿何生瑜第269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上)第333章 沙摩柯敗降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389章 劉備失算第358章 一陣斬三將第90章 烏桓先鋒第40章 氣暈衛仲道第246章 鬥孫策!第405章 法正投效設計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148章 糜家送上門第339章 戰局變幻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2章 熱血曹操第328章 呂蒙入襄陽第359章 智激孫權第38章 鬥服典韋第383章 稱帝第41章 再入洛陽第398章 劉備最後的一搏第400章 險死還生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204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下)第227章 以退爲進第112章 河內爭鋒(上)第314章 戰平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287章 對陣馬騰第62章 朝廷來使第15章 長襲匈奴第16章 陣前對決第398章 劉備最後的一搏第247章 入九江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109章 周瑜到來第55章 形勢危急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98章 攻殺漁陽第400章 險死還生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413章 曹操封魏王第208章 戰關羽第227章 以退爲進第95章 欲說高順第341章 甘寧到來第420章 再衝殺第177章 貂禪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344章 馬謖欲爲謀第56章 被困長社(上)第177章 貂禪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319章 鬥將第222章 衛濤勸張寧(上)第198章 初聞甘寧第83章 病弱趙風第48章 黃巾之亂始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240章 伊籍之謀第330章 襄陽陷劉表亡第211章 衛濤大義第188章 大勝第429章 公瑾妙計第383章 稱帝第333章 沙摩柯敗降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230章 幽州歸服第141章 入下邳第308章 衛濤之念第410章 大破蠻營第345章 短暫的和平第220章 調虎離山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411章 大破藤甲兵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280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上)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328章 呂蒙入襄陽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25章 馬匪示威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439章 曹洪投降(上)第123章 河內爭鋒(下)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377章 魯肅死勸孫權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422章 後方安定第145章 陶謙亂事第172章 大敗高覽!第380章 陸遜行詐降第139章 途經北海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71章 實力最弱?第327章 曹純?第431章 大勝曹操
第430章 既生懿何生瑜第269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上)第333章 沙摩柯敗降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389章 劉備失算第358章 一陣斬三將第90章 烏桓先鋒第40章 氣暈衛仲道第246章 鬥孫策!第405章 法正投效設計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148章 糜家送上門第339章 戰局變幻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2章 熱血曹操第328章 呂蒙入襄陽第359章 智激孫權第38章 鬥服典韋第383章 稱帝第41章 再入洛陽第398章 劉備最後的一搏第400章 險死還生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204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下)第227章 以退爲進第112章 河內爭鋒(上)第314章 戰平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287章 對陣馬騰第62章 朝廷來使第15章 長襲匈奴第16章 陣前對決第398章 劉備最後的一搏第247章 入九江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109章 周瑜到來第55章 形勢危急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98章 攻殺漁陽第400章 險死還生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413章 曹操封魏王第208章 戰關羽第227章 以退爲進第95章 欲說高順第341章 甘寧到來第420章 再衝殺第177章 貂禪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344章 馬謖欲爲謀第56章 被困長社(上)第177章 貂禪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319章 鬥將第222章 衛濤勸張寧(上)第198章 初聞甘寧第83章 病弱趙風第48章 黃巾之亂始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240章 伊籍之謀第330章 襄陽陷劉表亡第211章 衛濤大義第188章 大勝第429章 公瑾妙計第383章 稱帝第333章 沙摩柯敗降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230章 幽州歸服第141章 入下邳第308章 衛濤之念第410章 大破蠻營第345章 短暫的和平第220章 調虎離山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411章 大破藤甲兵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280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上)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328章 呂蒙入襄陽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25章 馬匪示威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439章 曹洪投降(上)第123章 河內爭鋒(下)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377章 魯肅死勸孫權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422章 後方安定第145章 陶謙亂事第172章 大敗高覽!第380章 陸遜行詐降第139章 途經北海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71章 實力最弱?第327章 曹純?第431章 大勝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