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魏帝曹操

“丞相,此等之事乃是爲謀大逆,當誅!丞相一世英名豈能是化之流水?還請丞相一思、二思、三思也!”

荀彧依舊是毫不懼怕地就衝着曹操行了一大禮,口中更是沒有絲毫退讓之意。

顯然,荀彧本身也是執拗得很,爲了大漢皇室,就是連自身性命也是顧不上了,直接就衝曹操如是而言。

“文若定要如此?爾等定要如此?”

曹操眼簾微沉,一聲直言而問,雖然面色上不顯,但誰都能夠聽出其中的意味。

曹操已動怒。

但如荀彧這樣能夠成爲曹操的心腹之人,本身就是不凡,自然能夠察覺,但這等不凡之士同樣也是有着自己的堅持,自然方纔已經是站了出來,斷然是沒有人會是退縮的意思。

“來人!”

沉靜地曹操盯着了他們一陣之後,終於是開口一喝,頓時就是見到外間有數名侍衛手捧銅杯而入,杯中盛着熱酒,一股股香氣撲鼻。

“無論諸位如何,都算是跟着我曹操一場,軍中事務繁雜,諸位日夜操勞,結果心力焦脆而死,吾心中甚是悲痛之!”

聽到曹操如此一言,哪怕是旁觀之人心頭也是隨之一寒。

站立出來的可是有曹操將近五分之一的心腹,若是這些人一亡,曹軍之損失絕不下於之前與衛濤一戰,甚至更甚而有之。

這如何讓人能夠不驚?

在衆人面面相覷之間,那荀彧卻是率先上前一步,拿起一杯而後向着曹操一敬而道。

“主公。臣臨死之前但有一言也!雖今天下兩雄相爭。大漢已落下風。便如風中火燭,隨時將止息,若是這時候再生變亂,不過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就算不爲大漢皇室,所爲主公亦是如此。若是大漢尚在,則上下同心未必就無有可是取勝之一日,反倒若是一意孤行。社稷不穩,最終是給他人以可趁之機,委實是得大禍不遠矣!”

不得不說這時候荀彧所言的確是爲確實,但曹操這時候卻只是冷目以觀,絲毫不見有動容,面對這字字血言,好似充耳不聞。

見到如此,荀彧哪裡還有不明白的,當下先是向着曹操行了一大禮,而後向着皇宮所在之方向又是行了一大禮。

“荀文若拜別主公!拜別陛下!”

言盡。荀彧好不猶豫,直接舉杯。將杯中熱酒一飲而盡,不到片刻,腹內一陣劇痛,而後就見荀彧軟倒在地,沒有了聲息。

其他諸多人見此也沒有絲毫退縮之意,一如荀彧一般,拿起酒杯先是向曹操一禮,而後向着皇宮所在一禮,而後立即將之飲下,身子也是相繼軟倒。

“今日衆臣染疾而逝,吾心甚悲之!傳我命令,將之好生安葬,同時給其後人以厚賞,若是有人敢對其後人是有所不敬者,立斬之!”

“諾!”

當此之時,無人敢是不遵從曹操之命令,紛紛是應和,而後將其紛紛帶下去厚葬。

事見如此,所有人全都是能夠明白,誰也阻止不了曹操登基,哪怕本來是爲中立之人,也是紛紛恭敬而勸言曹操登位。

不僅如此,翌日所有官身在身者皆是明言上書劉協,請期退位以讓賢。

高坐殿上,劉協臉色蒼白,全身上下更是微微顫抖,雖然已經是從曹操得知其要所爲,但真的面對這一幕劉協還真的難以承受。

與之前幾次不同,無論是被挾持,還是被逼迫,甚至是被禪位,但最少還有那麼一絲希望,可如今天下唯有衛濤與曹操兩大雄主,劉協再是禪讓其位,也就再無了希望。

“此事……此事……”

劉協很是將這事情拖延下去,甚至是將此事回駁下去,可是想到以往的經歷,想到曹操的爲人,劉協終究是不敢。

最終,當劉協與那曹操目光一對上之後,終於是所有的勇氣全都消失,無力地迴應而道。

“此事便是如此吧,朕禪位……”

有着劉協這話,曹操也沒有什麼做着架勢的打算,所以很快就是從劉協手中接取過帝位,直接稱魏帝,定都許昌。

而後曹操稱帝三日之後,陳留王劉協突然身染重病,而後不治而亡。

這等消息一經傳出,整個天下都是譁然。

就是連衛濤也是震驚無比,這個時候,剛剛是荀攸返回,是將曹操拒絕投降的消息帶回的第二日。

本來衛濤還是有幾分疑惑曹操爲何是拒絕,而在聽到這一消息之後,衛濤的疑惑是爲更深了。

“曹操這是爲何?在此時稱帝對其而言有害無利,更何況他若是想要稱帝,什麼時候不可以,還偏偏是要在這等時候,如此想來,豈不是太過荒謬?”

衛濤微微皺眉,按照衛濤的瞭解,天子劉協在許昌其實早就是有名無實,自從衛濤拿下荊州進攻孫權之後,曹操就是完全沒有了讓天子執政的想法。

畢竟天下當時已經是進入了關鍵時候,可不是讓內部政令混亂的時候,而後衛濤以迅速降服孫權,又以兵據曹操,再是西進平劉備,更是讓天下唯有兩雄相爭。

若是此時乃是曹軍取勝,倒還是好說,畢竟大勝之下,曹操的威望更進一步不說,說不定還可反攻衛濤,如此無帝位不足以號令天下。

但這時候卻是曹軍大敗,之前清理那些沒有足夠心毅之人倒也罷了,可竟然還是奪取帝位,毒殺自己麾下謀臣,這是爲昏君之舉啊!

“曹操緣何是如此?一直以來可沒有聽說過那曹操是有什麼不對之處,爲何突然之間就是做出此等神令智昏之舉?其他人且是不說,單單只是那荀文若便是天下奇才,有王佐之才,其他諸人更不用多言,哪怕最次爲官一地也是綽綽有餘,如此盡皆殺之,豈不是令着手下心寒,還更有何人敢是以從命相助?”

衛濤的疑惑其實也是他手下諸多謀臣的疑惑。

那曹操的確可算得上英明神武之主,竟然如此倒行逆施,實在令他們無法是爲想象。

“莫不是曹操想要引陛下前往一戰?之前大戰過後,陛下正當休養生息,不宜再開戰事,不過卻卻也不對,若是如此,就算能夠一時戰勝陛下,也不過是折損一些陛下手下將士而已,想要真正傷到陛下根基還是不可能。”

周瑜雖然是開口,但還沒有是等人回答就是自己搖搖頭將那結果給否認掉了,對周瑜而言,那所謂的結果也的確是可笑了一些。

“啓稟陛下,臣實在是不知那曹操如此所爲到底是所求者何也,除非是其有十足把握陛下數年之內絕不會是出兵攻打許昌,唯有如此,其纔是能夠真正坐穩住帝位,而且通過休養生息逐漸是恢復實力。”

聽到這裡,衛濤不由得微微搖搖頭,他自然不會說因爲着什麼就會是故意放棄攻打許昌,那根本不可能。

而且衛濤也不是那種輕易心軟之人,到了這個時候,早就是接受了自己與曹操唯有一人可存的事情,除非有一方是爲降服。

“公達,不久之前你纔是見過曹孟德,你以爲其可是有利令智昏否?”

思量了一陣,除了‘利令智昏’四字,衛濤實在是想不出還有什麼會是令曹操會是如此行做。

“啓稟陛下,我見那曹操神清智明非是愚鈍之人,更無有何利令智昏之說。甚至以我觀之,那曹操行事卻是極有分寸信心,好似一切都盡在把握之中,非是那昏庸之人。”

荀攸自然明白衛濤爲何所問,微微沉思了一下之後,還是言道。

“不過我細細所思其言語,卻自感其自有信心讓陛下而往之,恐怕不久之後許昌當再是有一戰也!”

說是如此一說,但其實那荀攸也沒有能夠說出一個所以然來。

不過對此,衛濤自然無法言怪,畢竟能夠說出這些話,也算是難爲荀攸了。

“奪位、弒帝,孟德這是在自尋死路。哪怕我再是有心,在取了許昌之後,都不得不將之斬殺,而且哪怕是孟德能夠出逃,恐怕天下之大也無有他的容身之處。”

聽到衛濤所言,所有人皆是沉默。

正如所言,曹操行此大逆,除非他是能夠鼎定天下,不然如何都不可能是洗脫得了罪名,花費如此代價而無所有得,實在不像是曹操。

“陛下,那曹操如何我自是不知,不過如今邊境已是有消息傳來,隨着張遼等諸位將軍奮力,匈奴、烏桓、鮮卑、羌族如今已經是徹底分裂,其中一部分是徹底的投入我等大漢之中,他們手中都染着同族之血,不可能背叛大漢,另外一部分雖然依舊是敵視我大漢,但大部分已經是被斬殺,其餘的人也已經是被北逐,再不爲患,至於還有一部分本是中立,但經此一事其實已經接受了現實,極爲溫馴。”

就在這時候周瑜又是一拱手而道。

“曹操之事何不暫放一旁,先定北疆,平定外患,定我中原一族萬年興盛之機。至於曹操,若果是利令智昏,遲早皆亡,若是有謀算,當以不變應萬變也!”

“妙!”

聽到周瑜所言,衛濤不由得微微一讚嘆,果然是周瑜。(……)

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275章 終開戰第248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83章 病弱趙風第373章 決斷第177章 貂禪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396章 張飛來襲第268章 下鄴城逢紀死第389章 劉備失算第382章 迎娶孫尚香第262章 圍點打援第72章 請談第352章 威懾第343章 誘餌與誘餌第58章 火攻?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191章 袁譚再敗第310章 強迫爲行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336章 陽謀對陽謀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418章 惡來鬥虎癡第159章 大生意第99章 劉虞散兵第112章 溫酒斬華雄第42章 刺殺張讓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380章 陸遜行詐降第407章 調虎離山之計第190章 聯合袁尚?第133章 張寧再至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247章 途經九江第315章 夜襲曹營第422章 後方安定第107章 檄文遍傳討董卓第341章 甘寧到來第440章 曹洪投降(下)第3章 才女識音第327章 曹純?第131章 兵戰長安城下第207章 劉備到來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66章 謀算對道術(下)第388章 衛濤勸徐母第178章 勸降高覽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183章 情勢危急第95章 欲說高順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336章 陽謀對陽謀第135章 離間計第24章 刁民動亂第212章 破釜沉舟(上)第245章 鬥言第304章 天下情勢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148章 糜家送上門第446章 國制(下)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310章 強迫爲行第97章 李儒追衛濤第29章 衛子羽請君入甕第161章 子瑜顯才第407章 調虎離山之計第95章 欲說高順第12章 呂布拜父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115章 突至洛陽第27章 張遼獻策第113章 呂布敗三英第143章 出戰迎曹第58章 火攻?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12章 呂布拜父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132章 強奪徐晃第71章 實力最弱?第251章 呂蒙‘奸’計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178章 勸降高覽第311章 南下攻張繡第83章 病弱趙風第238章 招攬魏延第186章 周郎妙借計第57章 被困長社(下)第19章 派駐馬邑第26章 馬匪來襲第58章 火攻?第265章 匈奴兇暴第242章 揚帆而去第324章 博望火燒阻衛濤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134章 以城換將
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275章 終開戰第248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83章 病弱趙風第373章 決斷第177章 貂禪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396章 張飛來襲第268章 下鄴城逢紀死第389章 劉備失算第382章 迎娶孫尚香第262章 圍點打援第72章 請談第352章 威懾第343章 誘餌與誘餌第58章 火攻?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191章 袁譚再敗第310章 強迫爲行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336章 陽謀對陽謀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418章 惡來鬥虎癡第159章 大生意第99章 劉虞散兵第112章 溫酒斬華雄第42章 刺殺張讓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380章 陸遜行詐降第407章 調虎離山之計第190章 聯合袁尚?第133章 張寧再至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247章 途經九江第315章 夜襲曹營第422章 後方安定第107章 檄文遍傳討董卓第341章 甘寧到來第440章 曹洪投降(下)第3章 才女識音第327章 曹純?第131章 兵戰長安城下第207章 劉備到來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66章 謀算對道術(下)第388章 衛濤勸徐母第178章 勸降高覽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183章 情勢危急第95章 欲說高順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336章 陽謀對陽謀第135章 離間計第24章 刁民動亂第212章 破釜沉舟(上)第245章 鬥言第304章 天下情勢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148章 糜家送上門第446章 國制(下)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310章 強迫爲行第97章 李儒追衛濤第29章 衛子羽請君入甕第161章 子瑜顯才第407章 調虎離山之計第95章 欲說高順第12章 呂布拜父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115章 突至洛陽第27章 張遼獻策第113章 呂布敗三英第143章 出戰迎曹第58章 火攻?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12章 呂布拜父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132章 強奪徐晃第71章 實力最弱?第251章 呂蒙‘奸’計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178章 勸降高覽第311章 南下攻張繡第83章 病弱趙風第238章 招攬魏延第186章 周郎妙借計第57章 被困長社(下)第19章 派駐馬邑第26章 馬匪來襲第58章 火攻?第265章 匈奴兇暴第242章 揚帆而去第324章 博望火燒阻衛濤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134章 以城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