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稱帝

又是在得秣陵待了半月,江東一應事情都是已定,衛濤隨即就是帶着孫尚香離開江東。

不是江東不好,但衛濤向有大志,如何是甘於在這溫柔鄉中沉湎自己,在確定江東的確是無事之後,自然就是立即帶着再歸自己的領地。

再是回到荊州之時,衛濤已經是發現,隨着戰事暫時平定,整個荊州又是陷入了一派安寧之中,好似種種爭鬥從來是未曾有發生過一般。

直到周瑜將這些時日以來死傷的人數全都報上來之時,衛濤纔是發現,這些時日自己的損失也是有不小。

“公瑾,你以爲如今我是如何?看這形勢恐怕曹操、劉備已經是知曉我軍虛實,恐怕只敢是固守所有之地,以待我軍動作了吧?”

江東事情如此順利,甚至因此而讓荊州形勢一變,曹操、劉備相繼退去,這要說衛濤心中一點得意沒有,那自然是不可能。

不過雖未衛濤也是‘得意’,但卻未曾‘忘形’,並沒有準備是盲目而行動。

“如今我軍已經佔據半個天下,實力雄厚,只要是廣積實力,必定是可進而靖平天下,而後正可是實現我心中夙願之時!”

“主公所言也是,不過有一點恐怕是主公所想不到,那曹操雖然不見是有什麼動作,但那劉備在晉位漢中王之後,卻是厲兵秣馬,是有兵出陽關,與我軍一戰之勢。”

“果是如此?”

聽到周瑜所言之後,衛濤忍不住就是問問皺眉,歷史上蜀國就是比魏國弱,但卻是屢屢主動與魏國相爭,想不到如今自己面對的時候竟然也是得這般,這等自強之道,也讓衛濤不得不有幾分刮目相看。

這是小國圖強之道也!

得到了周瑜肯定的答覆,衛濤微微沉默之後,纔是緩緩而道。

“這一次與之前形勢不同。無論那劉備佔到了什麼優勢,恐怕那曹操都不會是作壁上觀,一旦其有所動,曹軍必定是會前來也!不知公瑾可有何策以應對?”

“啓稟主公。如今劉備自立漢中王,曹操晉魏公,相比之下主公大將軍之名號已經不足以是號令天下,還請主公稱帝,以帝皇之名爭天下。”

周瑜沒有是說解決之法,發倒是如同其他人一般直接勸說衛濤晉位。

衛濤微微一愣,倒是沒有想到周瑜這一次竟然直接就是如此勸說道,不過衛濤兩世爲人,並沒有歷史上曹操那麼多糾結,只要能夠達成自己驅逐外族。保大漢百姓子民的志向就好。

加上衛濤也是早有準備,所以只是微微一愣就是回過神來,向着周瑜點點頭而道。

“公瑾所言極是也,不過稱帝不是小事,我當是細細思量之。除此之外。更有何策以應對?”

“是,主公欲應曹操、劉備,除此名義之外,還當是憑着手中實力,然而我軍如今實力不足,所以只能夠先是守備一陣。”

周瑜點點頭沒有再是開口勸說,轉而是說起防備之策。多年的相處他知道衛濤已經是下了決心,之後便是其他臣子該當所做的事情了。

“不過以主公的性子,若但單單只是守備,恐怕也不是主公真意,主公還是想要能夠打敗曹操與劉備,所以主公不僅是當守。更是應當消耗其軍中實力,以備反攻。”

“那公瑾以爲該是如何?”

衛濤點點頭,這是大戰略,自然是認可,不過這一問。衛濤問的還是具體該要如何作爲。

“啓稟主公,曹操雖然不如主公,但依舊是有半個近半個天下,而且近些年來,曹操反倒是休養生息,並未如同我軍一般四下征戰,實力極強,若是強行攻打恐怕也未必是能勝,所以我以爲對於曹操當先是駐守,以應不變,而先破劉備也!”

周瑜緩緩是得而道,神色極爲認真。

“劉備雖然也是極強,但畢竟只有西川一州而已,以一州之力想要抗衡主公,卻是難爲,其如今是想要用以攻代守之法凝聚西川人心,以此來攻我軍。此等之法是爲極妙,然而若是主公能是大敗之,便可一舉而破其軍國實力也,而後再是以攻其西川,便可一行而直入。西川雖是道路難行,但千百年下來,也不是無有道路相通之處,在見到形勢不利之時,西川必定是有人爲之心動驚懼,到時候必定是投降而來,一如那些江東士族,所以西川雖是道路繁雜,必定是不爲主公之患也!”

衛濤點點頭,周瑜的意思很是明白,就是重創來犯之敵。

當然這事情說起來簡單,其實又不簡單,若是劉備來襲,其必定是以諸葛亮爲主。

諸葛一生爲謹慎,這是前世對於諸葛亮的評價,而這一世,衛濤也是與諸葛亮交過手,也許諸葛亮沒有孤注一擲的奇謀勇氣,但是每每佈置,都存留後手,哪怕是謀算有失,自己也是有無損。

這樣的人也許會是錯失一些機會,但往往都是可以保住自己的根本不失,想要謀勝的確是沒有那麼簡單的事情。

“公瑾所言不差。”

一陣沉思之後,衛濤終於是緩緩開口。

“那劉備、曹操若是來襲,劉備我自當應之,但那曹操誰人可爲擋之?”

衛濤麾下謀臣武將是有不少,但能夠擋得了曹操這一世梟雄的人卻是不多,其中荀攸雖然不似荀彧那般,但若自己一稱帝,他恐怕最多也就是任着官職幫自己打理內務,不可能再是領兵。

至於諸葛瑾,如今他抵定北疆,正是讓北域外族融合入大漢,正是見得成效之時,根本無法分身,更何況其也未必是曹操對手。

至於他人,固然是有張遼、徐晃這樣獨擋一面的人,但那若是應着的是曹操手下,自然是無妨,若應曹操本人卻是不易。

之前荊州之戰已經是表明,在曹操、劉備作壁上觀的時候,張遼、徐晃還是能夠應付,但到了江東危急的時候曹操、劉備的強勢攻打之下他們就是有所不支,若不是孫權自身嫡系盡喪,讓孫權爲保孫家富貴而降,恐怕最後衛濤都是要功虧一簣。

至於其他如龐統、陸遜等人,單以才能看,也許是有可能能擋住曹操,但其在軍中威望不深,若是領軍,恐怕就會是讓軍中上下不服,更不可能擋住曹操了。

“主公,此事且讓臣弟前往,曹操甚強,臣弟不敢保證是能夠將之打敗,但必當盡力以保疆域不失,成我軍之勝也!”

周瑜同樣也是明白,這事情也唯有自己能夠當之,所以當下也是沒有多少是遲疑,直接就是起身向着衛濤一拱手。

“此次一戰,無論是對曹操,還是對劉備,恐怕都沒有可能是有速勝,但我軍佔有天下之廣,持久一戰,哪怕是曹操、劉備合力也不可能是我軍對手,主公倒是不必有所急,可是徐徐而應對也。”

衛濤微微點點頭,周瑜所言乃是正理,此時自己並不需要着急,只要是調派兵將以應對就可以。

衛濤默默,不過衛濤的麾下謀臣將領卻是不停的上書勸進,各個言明天下人皆是翹首以盼衛濤登基爲帝。

羣臣勸進,一勸,衛濤力辭之,二勸,衛濤依舊是辭之,三勸,衛濤終於是應下。

而後一應事務當即就此而籌備,舊都洛陽一切恢復舊貌,衛濤就將在此祭祀天地,宣告定都。

各種禮儀自然是有人辦理,不過一月就此齊備,而後在一應儀式當中衛濤親自行到祭壇當前,而後誠心稟告上蒼。

“承告上天:漢失其德,天下無主,今已鼎定四方,驅逐外族,保我中原百姓子民安居樂業。依次當承帝業,以安天下之心。吾在此立誓,吾朝必定保萬民之安生,逐外族之大敵,令百姓安康,永不首外族之患。大梁王朝,自此而立!”

“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着衛濤稟告禱祝上天,聲聲歡呼自是響起,天下萬民臣服,此時民心所向,

歡呼聲中,衛濤自換上九龍帝袍,頭戴平天冠,雙眸一掃,威儀自升,而後衛濤更是大封羣臣,人人皆是有封賞。

一時之間,消息傳出,天下爲之側目,無人是不知衛濤之名。

聞聽到衛濤稱帝,劉備當即大怒,立即點兵經漢中,出陽光,直殺奔而來,另外一邊,漢獻帝也是同樣命着曹操出兵,曹操欣然應命。

面對如此,衛濤自然是早有準備,知道自己一旦稱帝,那曹操、劉備必定會有所動,當即遵從周瑜之前的定計,立即是命着周瑜前往抵禦曹操。

不過相比於曹操,面對劉備一方衛濤卻未曾是立即有所動作,畢竟蜀道易守難攻可不僅僅是針對外敵難攻,劉備想要出蜀攻擊也是有種種不變,尤其是後勤運糧更是如此,所以雖然劉備先行的倡議攻打衛濤,但現實上卻是曹操出兵更快。

當然,衛濤也不是一點防備都是沒有,就此立即是派着張遼前往防備。

隨着衛濤稱帝,戰爭將起!

第319章 鬥將第430章 既生懿何生瑜第229章 以一敵九第36章 孝第439章 曹洪投降(上)第290章 天子意如何第7章 義結金蘭第188章 大勝第343章 誘餌與誘餌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7章 義結金蘭第62章 朝廷來使第57章 被困長社(下)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305章 鮮卑北來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360章 巧言戲魯肅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101章 甄氏意第12章 呂布拜父第176章 夜襲與夜襲(下)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120章 公瑾新謀第60章 火燒長社第266章 衛濤計謀算匈奴第198章 初聞甘寧第69章 洛陽動亂第185章 袁譚退第59章 還是火攻!第38章 鬥服典韋第343章 誘餌與誘餌第15章 長襲匈奴第313章 再鬥呂布第367章 首戰之兩敗俱傷第112章 溫酒斬華雄第131章 兵戰長安城下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288章 幷州鐵騎對陣西涼鐵騎第237章 欲行其計第338章 勝黃忠第32章 匈奴之請第36章 孝第68章 功成身退第206章 軟禁沮授第71章 實力最弱?第135章 離間計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230章 幽州歸服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366章 水軍對戰第408章 孟獲欲詐降第142章 老奸巨猾陶恭祖第164章 天子召見第200章 首勝一陣第16章 陣前對決第95章 欲說高順第238章 招攬魏延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160章 再次送人上門的糜竺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114章 敗呂布第44章 黃巾道人第104章 爲謀錢財第177章 貂禪第65章 謀算對道術(上)第16章 陣前對決第34章 張遼舞劍鬥匈奴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7章 義結金蘭第247章 入九江第236章 膽大包天甘興霸第202章 沮授慾火攻第432章 曹操背約第129章 敗張繡第98章 攻殺漁陽第292章 陳羣勸言第319章 鬥將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第398章 劉備最後的一搏第234章 武降甘寧第405章 法正投效設計第234章 武降甘寧第38章 鬥服典韋第182章 衛濤單騎衝陣擒辛評第326章 爲攻襄陽第212章 破釜沉舟(上)第206章 軟禁沮授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115章 突至洛陽第61章 嫌隙橫生第187章 鬱悶的張合第177章 貂禪第379章 陸遜來見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24章 刁民動亂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311章 南下攻張繡
第319章 鬥將第430章 既生懿何生瑜第229章 以一敵九第36章 孝第439章 曹洪投降(上)第290章 天子意如何第7章 義結金蘭第188章 大勝第343章 誘餌與誘餌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7章 義結金蘭第62章 朝廷來使第57章 被困長社(下)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305章 鮮卑北來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360章 巧言戲魯肅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101章 甄氏意第12章 呂布拜父第176章 夜襲與夜襲(下)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120章 公瑾新謀第60章 火燒長社第266章 衛濤計謀算匈奴第198章 初聞甘寧第69章 洛陽動亂第185章 袁譚退第59章 還是火攻!第38章 鬥服典韋第343章 誘餌與誘餌第15章 長襲匈奴第313章 再鬥呂布第367章 首戰之兩敗俱傷第112章 溫酒斬華雄第131章 兵戰長安城下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288章 幷州鐵騎對陣西涼鐵騎第237章 欲行其計第338章 勝黃忠第32章 匈奴之請第36章 孝第68章 功成身退第206章 軟禁沮授第71章 實力最弱?第135章 離間計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230章 幽州歸服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366章 水軍對戰第408章 孟獲欲詐降第142章 老奸巨猾陶恭祖第164章 天子召見第200章 首勝一陣第16章 陣前對決第95章 欲說高順第238章 招攬魏延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160章 再次送人上門的糜竺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114章 敗呂布第44章 黃巾道人第104章 爲謀錢財第177章 貂禪第65章 謀算對道術(上)第16章 陣前對決第34章 張遼舞劍鬥匈奴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7章 義結金蘭第247章 入九江第236章 膽大包天甘興霸第202章 沮授慾火攻第432章 曹操背約第129章 敗張繡第98章 攻殺漁陽第292章 陳羣勸言第319章 鬥將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第398章 劉備最後的一搏第234章 武降甘寧第405章 法正投效設計第234章 武降甘寧第38章 鬥服典韋第182章 衛濤單騎衝陣擒辛評第326章 爲攻襄陽第212章 破釜沉舟(上)第206章 軟禁沮授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115章 突至洛陽第61章 嫌隙橫生第187章 鬱悶的張合第177章 貂禪第379章 陸遜來見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24章 刁民動亂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311章 南下攻張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