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勤王密詔

其實也不怪衛濤心中好奇,委實是當是太過於危險,哪怕是衛濤之後聽說起來,心中也是忍不住捏了一把冷汗。

若是當時匈奴不是探查東北方向一路,正好是撞到了典韋手上,二千人馬迅速湮滅,恐怕也不會輕易退卻。

當然若不是在遇到張遼之後,又是被張遼大隊人馬強行追襲,同樣也不好惶惶如喪家之犬,最後草木皆兵,四下潰逃。

十幾路兵馬之中,也就是典韋和張遼的兩隊兵馬最爲是名副其實,其他的卻是或是讓馬匹來回奔馳,或是以鼓聲響動等等之法來虛張聲勢而已。

“兄長,此乃人之常情矣!”

周瑜微微一笑就是應道,有些事情就是如此,看起來很是神秘,但說穿了卻是十分容易。

“數路兵馬當中,唯有典韋將軍的兵馬是自北而來,只要匈奴是想要脫離戰場撤回草原,自然會是首先探查自北而來的兵馬。當然如此也不過十之七八的把握,一旦有人識破我等之計,文遠將軍便會是立即而動,文遠將軍統帥着最多的騎兵,速度最快,一旦其現身必定吸引匈奴,也可是行此計。”

衛濤點點頭總算是明白了周瑜等人的謀劃,不過想到這一次的損失,衛濤又是忍不住心頭一痛,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這一次的損失之慘重着實是令我幷州元氣大傷,而且真的說來,我軍與那匈奴死傷也不過就是在一比一之間。而單單只是撫卹就是已經令我幷州府庫爲之一空。恐怕短時間之內不宜再是動兵戈。”

“兄長不必自責,歷代以來迎擊匈奴皆是在關防之內。能夠在野戰當中一舉覆滅如此之多的匈奴。哪怕是衛青、霍去病復生也不過就是如此而已。兄長已不負先祖之志矣。”

周瑜就是勸說道,不過旁邊的孫乾卻還是有些意見。

“主公,這撫卹是不是訂得太高,已經是三倍之數,若不是如此府庫也不可能空虛至此。主公,是不是……”

“公祐不必多言,此事卻不可不如此。這一次以步兵抵禦騎兵,又是不依靠城池防禦。基本幾乎就是將麾下士卒拿命去填,若是不給士兵們一個交代,恐怕日後我在幷州當中軍心也是盡失。日後誰敢信我?”

衛濤一擡手就是阻止了孫乾繼續說下去,不過也知道孫乾是爲了自己好,當下卻是解釋說道。

“更何況公祐的意思我也是明白,這其中不少士兵本來是各郡士卒,非是我直接統領。但公祐也當知,那各郡太守將兵馬交付於我,已經是有投靠之意,若是此時大勝而爲。恐怕人心也是將一失。”

“原來主公還是有千金買馬骨之意,卻是乾考慮不周了。”

孫乾的智謀也是不低。略略一思就是明白了衛濤的意思,無怪對於衛濤的決定,無論是荀攸還是周瑜,都是沒有太多的反對。

“雖然一時之間讓我幷州府庫空虛,不過糧草還算是豐足,也不至於讓我等支持不住。”

“倒也不盡是如此,這些錢在我們看起來很多,但分到各個士卒家中卻是不多,如此也只是無奈耳。若是府庫充足,我倒還是想要更是發出多一些,但無奈幷州困窘,若不是徐州一行得到了許多,哪怕是如此都是不可爲。”

衛濤微微搖搖頭,?對此他也很是無奈。

衛家如今也不是沒有支持自己,只是衛家的根基畢竟是在陳留,在支持自己的同時,更多的還是在支持着曹操。

若是沒有衛家的支持,曹操也不可能是發展如此迅猛。

反而是衛濤,數次征戰所得再是加上這一次算是強行徵召整個幷州各郡士兵纔是有如此聲勢。

而與匈奴一戰,卻又是將資本全都陪入,也算是十分讓人鬱悶的事情了。

不過好在如今幷州無事,倒是讓衛濤得以休養生息。

可惜,剛剛是過了兩月,又是有一人悄然前來,讓衛濤無法繼續安生。

“啓稟主公,外間是有一人自稱是偏將軍王子服,特地前來求見主公,敢問主公可否是要一見?”

正當衛濤正是聽着蔡琰、糜竺的琴聲,看着貂禪的舞蹈,身旁還陪伴着曹媛這位青春美麗的女子的時候,就是聽到侍衛的稟報。

“偏將軍王子服?”

衛濤倒是不認識什麼王子服,不過卻是對這個名字有些熟悉,恍若之間似乎他是於着什麼大事有關。

“快快有請!”

這是自己前世記憶,衛濤還是有幾分相信,一般思索回憶,一邊就是速速說道。

兩世爲人,衛濤的記憶不知爲何卻是有所增進,只是細細一思量,就是想了起來如何是聽過王子服是何人也。

這王子服不就是那歷史上衣帶詔中的一個人物?

“原來是這一個大漢‘忠’臣,看來此來恐怕也沒有什麼討好的。”

想到王子服的來歷之後,衛濤頓時就是沒有了什麼熱切,說句實話,衛濤委實是有些看不上王子服這一人物。

倒不是衛濤對於大漢忠臣有什麼偏見,認爲這個時代沒有什麼忠臣之類的。

而是對於這種空口喊着自己的忠心,實際上沒有什麼才能的人實在是看不上眼。

只要想想拿所謂的衣帶詔倒也還罷了,畢竟當時天子處境不妙,一旦消息走漏恐怕是有被害之危。

但王子服等人卻是如何,得了衣帶詔之後,竟然又是弄什麼血書盟誓,好似不如此就是不顯得其忠心一般。

可是在衛濤看來,王子服等人的行徑也不過就如何黑道混混,以血書發誓。而後藉以掌握與事之人手段。實在不登大雅之堂。

堂堂公卿竟然用到這種手段。豈不是讓爲之不恥。

“罷了,便讓我看看這王子服到底是爲何而來。”

雖然心中不屑,但衛濤在想得明白之後,還是起身等候王子服的到來。

過不得片刻,一個儒雅男子步入進屋,此人臉帶剛毅之色,步行之間,更見方正。一見其便是讓人感覺此人也是一個寧折不彎的性子。

王子服進到屋內並沒有立刻言語,反倒是左右一看,見到兩旁侍從,就是不由得微微皺眉。

衛濤一見也是明白其意思,當即一揮手,就是將左右屏退。

“見過王大人,王人不在長安護衛陛下左右,何故獨身一人至此,莫不是陛下有何不忍言之事哉?”

衛濤這話問得很是直白,但這個時候王子服顯然也沒有過多的心思與衛濤來回打機鋒。聽到衛濤如此一說,竟然當時就是向着衛濤一拜。而後身子挺立,直視衛濤,嚴聲而問。

“素聞將軍乃我大漢忠臣,如今陛下有危,不知將軍可願是當身以立?”

“王大人此言何意?莫不是那李催是有董賊一般的不臣之心?昔時衛某以赴長安,若是當時陛下有詔,吾必有所爲,然當時陛下卻是責令我退,甚至連長安都不得入,反倒是讓天下人以爲我衛某人領軍進逼洛陽以謀私利。”

衛濤當時的確是有幾分這個心思,畢竟對於衛濤這樣兩世爲人的人來說,忠於大漢,是忠於大漢民族,而不是忠於大漢劉氏。

“當時我之行爲已經是警告過了那李催等人,縱然是有不臣之心,難道還敢做董賊之行不成?”

其實衛濤對於那始終被人把持來把持去的天子,自然談不上什麼愚忠,只是這個時候說來,卻是讓王子服也爲之暗自感覺慚愧。

卻是天子被人挾持,反倒是寒了忠臣之心,當下王子服臉色就是變得和緩許多,反倒是溫言道。

“將軍忠臣之心陛下也是盡知,只是陛下左右無人,將軍又在幷州,不然何僅是此?”

“吾雖不知大人是爲何而來,但想來也是爲了陛下之事,敢請王大人直言便是,若是有吾能爲之事,吾定然不辭。”

衛濤如此一說,更是令王子服心神大悅,竟然當即就是向着衛濤一拜。

“將軍大義,將軍有所不知,雖然那李催未曾是有如董賊之行,但卻是時時逼迫聖上,欺君之行已經昭然若揭。吾奉陛下詔令,請將軍進兵長安以勤王。”

話說之間,那王子服已經是從長袖之中掏出一卷黃帛,一經展開,只見其上正是天子親手所書,並且蓋上了天子私印。

展開一看,果然是天子詔令勤王的命令。

衛濤微微一眯眼,卻是沒有立即開口說話,沉默了一陣之後,終於再是擡眼看向王子服。

“王大人,天子之令濤本當不敢違,然大人可知我幷州之事乎?”

“幷州之事?我不知。不過有什麼事情比之陛下的事情更爲重要?”

無論之前對於衛濤的印象如何,在聽到衛濤這有些推脫之意的話之後,王子服的臉色頓時一下子就是冷冽了下來,緊緊盯着衛濤說道。

“前些時候匈奴來襲,本官有守土之責,號令全州抵禦,雖然是大勝匈奴,但手下士卒也是死傷慘重。”

衛濤看着王子服緩緩而說道。

“本來數萬兵馬如今也不過就是剩下一些殘兵而已,若要勤王……呵呵……”

饒是王子服本來也是一番氣勢,但聽到衛濤的話之後也唯有陷入沉默之中,匈奴實力如何王子服自然是沒有聽說過。

但匈奴一直是大漢邊患,王子服還是明白,若是想要勝之會是有多難,真的再是苛責下去也不可能說得更多。

但王子服這一號人最是愚忠,在他看來只要是爲了陛下的事情,其他的一切都是可以放到一旁,所以雖然心中明白幷州會是有些困境,但依舊還是毫不猶豫繼續開口說道。

“王子師力薦之人,竟然也是如此行事呼?若是如此,王子師還真是有些走了眼!就算幷州損了士卒難道還不可速速招募哉?”

王子服這時候卻是用上了激將之法,還是捎帶將王允也是扯上。

“王子師雖然一直身在獄中,卻是心憂國事,爲天下人所敬重,卻是不想他所薦之人竟然如此不堪,面對陛下旨意,竟然如此推三阻四!”

雖然衛濤也不是很是在意這些,不過王允畢竟與蔡邕有久,衛濤倒也不好真的說完全是置之不理。

但仔細思索了一番之後,衛濤還是搖搖頭,招募兵員,哪裡有那麼容易,不說兵甲不齊,不說用不用訓練,幷州之內纔有多少人口,哪裡找得出那麼多精壯之力?

所以最後衛濤還是緩緩向着王子服說道。

“王大人的意思我自是明白,不過如今我實力不足,徒之奈何?此非是我推脫,而是實情便是如此。不過大人之意我也是明白,恐怕不只是王大人一人,其他地方也是有人前往纔是。”

“那又如何?此乃赤忠報國之事,他人是他人!你是你!難道你還要推辭不成?”

說着這話的時候,那王子服的面色已經變得很是難看,好似衛濤只要說一個‘不’就是要與之動起手來一般。

之前那一個儒雅堅毅的外在已經全然不見,剩下的只有一副一定要衛濤答應的內在。

雖然不是有多精通政治,但衛濤也是能夠想見,恐怕王子服前往相見各大諸侯,其中也涉及朝堂爭鬥,誰能夠勸服得諸侯到來,那麼日後朝堂之上日後就是有更多的話語權。

見到如此,衛濤也是失去了與之交談下去的耐心,想想也是一個將國家大事用着混混行事之法來所爲的人,哪裡可能有多大的遠見卓識?

若朝廷當中都是王子服這種庸才,什麼都不明白,那麼衛濤也還真是懶得去理會。

哪怕再是有着報國之心,這等大事,哪裡可能是你說行動就是行動的道理。

衛濤再是鄙夷地看了王子服一眼冷冷一笑,直接端茶就是言道。

“來人,送客!”

“你……”

雖然王子服的確是有以武力強行而爲之的想法,但在衛濤命人到來的嚴令之下,王子服區區一個文士,如何能夠是反抗,最後只能夠無奈地猛一揮袖,就是說道。

“你這等不忠之心當真是枉費了王子師的一番心血,日後定然是被天下人所唾棄!”

對於王子服,衛濤已經是懶得多做理會,只是冷冷而笑。

第338章 勝黃忠第94章 想法第355章 奪取交州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229章 以一敵九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187章 鬱悶的張合第422章 後方安定第348章 龐統的爲難第80章 三月太守?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49章 斬殺黃巾將!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172章 大敗高覽!第341章 甘寧到來第319章 鬥將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94章 想法第258章 斬顏良誅文丑(上)第227章 以退爲進第374章 緩攻動士氣第68章 功成身退第37章 當街遇殺人第395章 再間西川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437章 空城謀?第75章 洛陽動亂(中)第344章 馬謖欲爲謀第423章 真正所謀第196章 丞相袁紹第59章 還是火攻!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99章 劉虞散兵第213章 破釜沉舟(下)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112章 河內爭鋒(上)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380章 陸遜行詐降第56章 被困長社(上)第100章 甄氏和衛氏第143章 出戰迎曹第52章 驍騎校尉曹操第58章 火攻?第279章 長安城下戰三傑第209章 鬥張飛第156章 十面埋伏第60章 火燒長社第232章 欲行江南第150章 皆歸併州第178章 勸降高覽第107章 檄文遍傳討董卓第424章 互攻大營!第293章 臨敵!第360章 巧言戲魯肅第185章 袁譚退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57章 被困長社(下)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425章 兩軍俱重創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98章 攻殺漁陽第105章 相鬥黑山軍第258章 斬顏良誅文丑(上)第419章 施謀試探第271章 袁紹末路第102章 洞房花燭夜第206章 軟禁沮授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263章 匈奴再犯境第410章 大破蠻營第369章 魯子敬四分天下第416章 曹操斬華佗第361章 俘虜江東軍第129章 敗張繡第221章 火燒上谷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35章 言動匈奴第68章 功成身退第335章 諸葛亮到來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244章 孫策到來第41章 再入洛陽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352章 威懾第341章 甘寧到來第259章 斬顏良誅文丑(中)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94章 想法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214章 血洗烏桓第255章 孔融泣言第14章 進擊匈奴第306章 將計就計第426章 再戰
第338章 勝黃忠第94章 想法第355章 奪取交州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229章 以一敵九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187章 鬱悶的張合第422章 後方安定第348章 龐統的爲難第80章 三月太守?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49章 斬殺黃巾將!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172章 大敗高覽!第341章 甘寧到來第319章 鬥將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94章 想法第258章 斬顏良誅文丑(上)第227章 以退爲進第374章 緩攻動士氣第68章 功成身退第37章 當街遇殺人第395章 再間西川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437章 空城謀?第75章 洛陽動亂(中)第344章 馬謖欲爲謀第423章 真正所謀第196章 丞相袁紹第59章 還是火攻!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99章 劉虞散兵第213章 破釜沉舟(下)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112章 河內爭鋒(上)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380章 陸遜行詐降第56章 被困長社(上)第100章 甄氏和衛氏第143章 出戰迎曹第52章 驍騎校尉曹操第58章 火攻?第279章 長安城下戰三傑第209章 鬥張飛第156章 十面埋伏第60章 火燒長社第232章 欲行江南第150章 皆歸併州第178章 勸降高覽第107章 檄文遍傳討董卓第424章 互攻大營!第293章 臨敵!第360章 巧言戲魯肅第185章 袁譚退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57章 被困長社(下)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425章 兩軍俱重創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98章 攻殺漁陽第105章 相鬥黑山軍第258章 斬顏良誅文丑(上)第419章 施謀試探第271章 袁紹末路第102章 洞房花燭夜第206章 軟禁沮授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263章 匈奴再犯境第410章 大破蠻營第369章 魯子敬四分天下第416章 曹操斬華佗第361章 俘虜江東軍第129章 敗張繡第221章 火燒上谷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35章 言動匈奴第68章 功成身退第335章 諸葛亮到來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244章 孫策到來第41章 再入洛陽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352章 威懾第341章 甘寧到來第259章 斬顏良誅文丑(中)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94章 想法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214章 血洗烏桓第255章 孔融泣言第14章 進擊匈奴第306章 將計就計第426章 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