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烏桓先鋒

“鐺!”

一槍一戟凌空交擊,戟似黑龍,槍似靈蛇,黑龍狂舞雖然威猛無鑄,但靈蛇遊走之間卻是好似空耗其力。

這正是衛濤與趙雲比武。

大軍行進非是一日之功,在安營紮寨之後,衛濤就是順勢請教起了武藝。

童淵非是藏私之人,而且先前又是有所言,自是欣然允諾,不過卻是要先見識衛濤的武藝。

衛濤本來是想要與張遼比試,讓其一觀,但欲要開口之時卻是注意到了童淵身旁的趙雲,就是轉而開口是與趙雲比試。

童淵自然知曉弟子本事,當即點頭應允。

不得不說趙雲的武藝的確很是高強,雖然限於實戰經驗不足,一開始被衛濤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但憑着紮實的武藝,卻是始終不落下風。

“鐺!”

槍戟再是臨空一交即分,衛濤與趙雲齊齊收手,而後就是相視一笑。

“子龍兄弟武藝果然高強,可謂是名師出高徒!”

衛濤微微一笑就是言道,不過心下卻是有幾分沮喪,自己只是憑着自身的摸索,加上數場實戰纔是有這份武藝。

若是再繼續下去,隨着趙雲經驗見漲,自己恐怕還真未必會是他的對手。

“哪裡,家師說雲如今不過小成,最多也只算是二流身手,還需以各路豪傑交手吸取經驗以成自身之學。”

趙雲爲人卻是謙虛,不過旁邊的典韋這個時候已經有些按捺不住,當即就是站出來要與趙雲交手。

典韋相貌兇惡,一見之下便是明白其勇力過人,但趙雲卻是依然不懼,點頭應和,與典韋交手。

“童教頭,不知道濤之武藝如何纔是能夠更是精進?”

衛濤微微一笑,而後就是向童淵請教,童淵身份不同,衛濤也不好安排什麼軍職,便是安了一個教頭的名義,讓教導軍中武藝。

聽到衛濤的詢問,童淵沒有立即回答,而是低頭沉默了一陣,而後纔是緩緩擡頭開口而道。

“將軍之前確實未曾有名師指點?”

“不錯,除了當初習武之時曾經請來一任伯長之外,濤之武藝全靠自己摸索而來。不瞞老先生,除了得到王越大師指點之外,其他時候我不過是憑着一身力道壓人。真論武藝卻是不如子龍兄弟。”

衛濤也想過要直接拜童淵爲師,若是早幾年,衛濤定然立即求拜入門,但如今確實不同。

如今衛濤用的戟而非槍,除非衛濤再是重新改回修槍,不然哪怕是拜了童淵爲師也難得寸進。

槍戟固然相似,但終究是有所不同。

而且童淵已經言明趙雲乃是關門之徒,縱然再是如何懇求,他也未必是能夠答應。

“可惜了,當世之間用戟的名家終究是不多,縱然是老夫也只能夠指點你一些槍路。”

童淵比衛濤更是深明此理,隨着年歲漸長,衛濤也漸漸是用戟用出了習慣,再是改變,想要達到第一等一的武藝卻是不大可能。

若如此,還不如是自己走出一條道路,說不定可成一代用戟大家。

“將軍,這用戟之法我無所得,不過天下武藝皆是由着基礎而來,將軍基礎本是不錯,不過卻還是不足,若是將軍不棄,我便爲將軍指點一二。”

童淵不愧是一代槍王,雖然口上謙虛言說不精,但其實十八般武藝哪裡有不通的?

只是一個時辰,衛濤便已經是感覺收穫良多。

童淵所言看似基礎,但卻是緊扣一個‘精’字和一個‘純’字,縱然是最基礎的招式也是精益求精。

正當衛濤正是沉浸於修煉之時,張遼卻是急急趕來。

“大人,大事不好了!”

衛濤知道張遼爲人有主見,如此定然是有緊急軍情,當即就是收了手。

“文遠,可是有何軍情,速速道來!”

就是趙雲和典韋也是如此,不過典韋氣定神閒,趙雲卻是氣喘連連,初生之犢不畏虎,但初生之犢終不如虎,若非典韋手下留力,趙雲也是難以堅持如此之久。

不過這對趙雲也同樣是益,這一個時辰所得,勝過十日獨練。

“啓稟大人,前方探騎回報,發現烏桓騎兵動向。”

衛濤本來只有四千兵馬,常山郡本身又有黃巾潛入,衛濤除了嚴令各個主官嚴加防護之外,又不得不留下一半兵馬以作防禦,只領着兩千人。

二千人的開撥行進的速度自然是快,雖然只是一日功夫,已經進入到幽州地界。

但畢竟沒有深入,既然連這裡都是遇到了烏桓騎兵,那麼不難想象,隨着張舉、張純的叛亂,烏桓的兵鋒恐怕直指青、幽、徐、冀四州。

青、幽、徐、冀四州皆是黃巾禍亂的重災區,在黃巾起事之時各個縣城受創極重,若是再被劫掠,那後果不堪設想。

“對方是有多少人?”

“據探騎回報,約莫千餘人,皆是騎兵。他們不敢過於靠近,只得飛報回營,據其所說,那千餘騎兵正是攻大一處村落,這個時候恐怕那村已經……”

慈不掌兵,但哪怕是張遼,最後一句話也是有些說不下去。

一旦村寨陷落,那麼村中之人會是如何,可想而知。

“此定然是烏桓的先鋒”

衛濤是爲一軍之統帥,雖然同樣是想見到那村落黎明百姓的困苦,但卻必須時時刻刻保持冷靜。

而衛濤只在略略沉思了一陣之後就是可以斷言。

“烏桓雖然也是地處北面,馬匹上也頗是寬裕,但烏桓卻遠不如匈奴,部落當中騎兵也是有限,非精銳不可爲。這些烏桓行事如此,顯然是爲後軍探查一路。若是讓其兵鋒出幽州則青、徐、冀三洲定然免不了一陣生靈塗炭。”

聽得衛濤所言,在場諸多的人都不免暗暗揪心,

雖然未曾親見,但只要稍加想象,就是足以讓人心中暗暗驚懼。

“將軍,斷不可讓烏桓異族得逞!”

典韋與張遼跟隨衛濤日久,明白其心,童淵經歷良多更是老成持重,唯有趙雲,這時不過一個少年,雖然習得一身武藝,但也最是忍耐不住,當先開口。

“呵呵……子龍所言極是,這些異族都是一羣記打不記吃的傢伙,待我折挫其鋒,定要令其不敢南望。”

衛濤當即灑然一笑而道。

“更何況如今我軍騎兵不多,這千騎既然是烏桓精銳,其馬匹必定不差,正可奪之以資軍用。”

決議已定,衛濤當即就是招來剛剛歸來的探騎詢問。

戰略上蔑視敵人,戰術上卻要重視敵人,那可是千人騎兵,衛濤可是明白這意味着些什麼。

“啓稟將軍,那烏桓十分可惡,攻我漢人村落,害我漢人百姓,但不得不說那烏桓也的確十分謹慎,雖然攻破村落,肆意殺戮,卻是散而不亂,我等嘗試靠近,立即就是引起了對方的警覺,若不是早一步撤離,恐怕……”

這探騎身上還有幾處新創箭傷,顯然是那烏桓所爲。

“如今烏桓騎兵離此是有多遠?”

“約莫三裡地。”

衛濤聽得這話就是微微皺眉,三裡地對於騎兵來說不過就是轉瞬即至,對方已經發現自己的哨探,哪怕是先整軍,留給自己佈置的時間也是不多。

“將軍雖有二千人,但多是步兵,烏桓先鋒皆是騎兵,若是與之正面交戰,恐怕無法阻擋對方的攻勢。”

就在這個時候童淵就是開口說道。

“不若使人埋伏於一側,前後夾攻之?”

“不錯,不過若是分兵埋伏,僅僅唯有千人,恐怕更是不易抵擋。”

張遼對於童淵還是有幾分敬重,但這個時候卻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

“而且四周空曠,若要隱蔽埋伏則要到相對較遠的地方,所費時間更多,誠不可爲。”

聽到張遼的話,童淵當即閉口不言,卻是童淵也知道,雖然自己武藝堪稱一絕,但論起帶兵打仗,恐怕還真不如張遼。

“將軍,怕什麼,有俺典韋在,保管是讓那烏桓騎兵有來無回!”

典韋卻是毫不在意大大咧咧地說道,不過對他的話,衛濤和張遼都只是一笑而已。

“文遠,你可是有什麼辦法?”

雖然張遼的武藝不是最高,但論起自己帳下能夠獨當一面的也就是張遼了。

“這……若是我們以車爲陣,配合上我們營地的組扎,也可是成一營寨防禦。不過烏桓乃是騎兵,如此就不可能是全殲之。而且若是無有其他變數,只要那烏桓騎兵使出疲兵之法,恐怕也是我們敗的機會更多。”

張遼知道衛濤的性子,並沒有絲毫避諱。

“若是以常規戰法,我們最好的結局也只是保住一軍以退,這一戰必須是要出奇制勝。”

說是這樣一說,但張遼隨即也是陷入了沉思,出奇制勝誰都能夠知道,但問題是要如何才能夠出奇制勝。

若是這個時候有一謀士在便好了。

衛濤心中也不由得暗自嘆息,雖然任了太守,但這一月下來,基本沒有半點空閒,如何尋訪謀士?

“大人,雲或有一言,還請大人聽之。”

就在這個時候,趙雲就是向衛濤拱手而道。

第131章 兵戰長安城下第316章 武服張繡第39章 蔡琰妙音第171章 計!第434章 曹操真意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221章 火燒上谷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231章 天下第二將第135章 離間計第444章 司馬癲狂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153章 一戰破羌渠(下)第183章 情勢危急第147章 公達算子義第139章 途經北海第361章 俘虜江東軍第305章 鮮卑北來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251章 呂蒙‘奸’計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295章 羌族欲動第71章 實力最弱?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150章 皆歸併州第298章 衛濤一言降士氣第408章 孟獲欲詐降第200章 首勝一陣第436章 草原服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206章 軟禁沮授第396章 張飛來襲第202章 沮授慾火攻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129章 敗張繡第28章 攻下山寨第265章 匈奴兇暴第314章 戰平第195章 荀攸爲謀第247章 入九江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415章 最後再相談第436章 草原服第150章 皆歸併州第84章 童淵來意第69章 洛陽動亂第59章 還是火攻!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427章 呂布殤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301章 陣前收買第175章 夜襲與夜襲(上)第204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下)第159章 大生意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166章 欲謀水軍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406章 孟獲一怒第400章 險死還生第52章 驍騎校尉曹操第343章 誘餌與誘餌第218章 欲吞幽州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307章 祭旗第398章 劉備最後的一搏第92章 大破烏桓先鋒第35章 言動匈奴第235章 甘寧對太史慈第116章 奇女子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164章 天子召見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108章 欲破虎牢關第367章 首戰之兩敗俱傷第249章 大小喬第78章 衛子羽一言動漢庭第21章 收納張遼第36章 孝第3章 才女識音第254章 衣帶血詔第203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上)第78章 衛子羽一言動漢庭第376章 江東英傑亡(下)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229章 以一敵九第101章 甄氏意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261章 擒拿袁譚第367章 首戰之兩敗俱傷第380章 陸遜行詐降第186章 周郎妙借計第115章 突至洛陽第217章 迴歸幽州
第131章 兵戰長安城下第316章 武服張繡第39章 蔡琰妙音第171章 計!第434章 曹操真意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221章 火燒上谷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231章 天下第二將第135章 離間計第444章 司馬癲狂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153章 一戰破羌渠(下)第183章 情勢危急第147章 公達算子義第139章 途經北海第361章 俘虜江東軍第305章 鮮卑北來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251章 呂蒙‘奸’計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295章 羌族欲動第71章 實力最弱?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150章 皆歸併州第298章 衛濤一言降士氣第408章 孟獲欲詐降第200章 首勝一陣第436章 草原服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206章 軟禁沮授第396章 張飛來襲第202章 沮授慾火攻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129章 敗張繡第28章 攻下山寨第265章 匈奴兇暴第314章 戰平第195章 荀攸爲謀第247章 入九江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415章 最後再相談第436章 草原服第150章 皆歸併州第84章 童淵來意第69章 洛陽動亂第59章 還是火攻!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427章 呂布殤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301章 陣前收買第175章 夜襲與夜襲(上)第204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下)第159章 大生意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166章 欲謀水軍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406章 孟獲一怒第400章 險死還生第52章 驍騎校尉曹操第343章 誘餌與誘餌第218章 欲吞幽州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307章 祭旗第398章 劉備最後的一搏第92章 大破烏桓先鋒第35章 言動匈奴第235章 甘寧對太史慈第116章 奇女子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164章 天子召見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108章 欲破虎牢關第367章 首戰之兩敗俱傷第249章 大小喬第78章 衛子羽一言動漢庭第21章 收納張遼第36章 孝第3章 才女識音第254章 衣帶血詔第203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上)第78章 衛子羽一言動漢庭第376章 江東英傑亡(下)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229章 以一敵九第101章 甄氏意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261章 擒拿袁譚第367章 首戰之兩敗俱傷第380章 陸遜行詐降第186章 周郎妙借計第115章 突至洛陽第217章 迴歸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