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

“伯喈何必如此?莫不是有何隱情?你我也自交情不淺,可是一言否?”

衛弘也是明白人,一見如此不由得就是微微皺眉而道。

“呵呵……倒也不是不可言,老夫曾與河東衛家有婚約之誓,可今日一會,卻是難言。唉……”

“河東衛家?哼!”

聽到蔡邕所言,衛弘當即就是一聲冷哼,言語之間卻是有幾分看不起河東衛氏的意思。

衛濤平日間倒是沒有聽父親提起過什麼河東衛家。

不過一想念衛濤就是想了起來,蔡琰的丈夫不正是河東衛家的衛仲道?

按着歷史而言,蔡琰嫁與衛仲道之後不到一年衛仲道就是死了,而後衛家的人就是將蔡琰趕回了孃家。

如此勢利之人,在見到如今蔡邕被貶流放自然不願意再是結親。

衛濤更是知道,蔡邕如今起碼要是到董卓當政之時纔是能夠真正重新復起。

“老師高才,天下盡知,卻是不得如此禮遇,實在是讓人嘆息。”

這個時候曹操也是言說道。

“我也只能夠是護送老師回鄉一趟,不日就是讓啓程。”

這個時候衛濤也是想了起來,蔡邕也是陳留人,難怪自己的父親會是與蔡邕如此熟識。

“伯喈何必如此?那河東衛家人目光短淺也就罷了,若是伯喈不嫌我家小兒粗鄙,我陳留衛氏,願與伯喈聯爲姻盟。”

衛濤怎麼也是想不到就在這個時候,衛弘卻是突然一指衛濤而道。

“我這小兒雖然是有頑劣不堪造就,但也自有一番志向,若是伯喈不棄,願結秦晉之好!”

衛濤怎麼也是想不到衛弘竟然就是爲自己指着一門親事,而且對象還是名流千古的蔡文姬。

聽到這話,蔡邕很是猶豫,一時竟然還未是回話。

若是蔡邕真就不允,自然是立時推卻,如此猶豫自然是爲着心動。

“老師,我也且是一言,衛兄弟也甚有才華,衛世叔更是明理之人,若此盟訂自當是爲佳。”

就在這個時候,曹操也是笑着搭腔而道。

“老夫已經是有言,委實難違。”

蔡邕卻是嘆息一聲,見到蔡邕如此,衛弘自然不會再言。

“老師此言謬矣,雖然老師有意,但衛家卻是未應,未曾是有盟誓,算不得背言。”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曹操又是笑言而道。

“老師可不就是不放心蔡小姐,如此不就是可以讓其留在衛家?如此再是周遊各地豈不正是大好?”

“哦?”

就在這時衛弘卻是聽出了一些不同。

“不瞞衛兄,其實前些時候天下大赦,陛下已經赦免我罪。只可惜我無意之中得罪閹宦,如今卻是不敢在家中久留。河東衛家也纔是因此而猶豫不決。”

蔡邕嘆息了一聲,纔是說道。

“那十常侍心狠手黑,若是我滯留於此恐怕卻是非福,倒是不若舉家而走以避禍。”

聽到這話,衛濤這纔是明白,爲何蔡邕是陳留人,倒反而是留在自己家中。

衛弘就更是明白,河東衛家與陳留衛家皆是同宗同源,衛弘自然是知道對方的實力,纔是明白對方顧忌的是什麼。

“衛兄好意我自是明白,不過此等之事且莫再言,以免殃及衛兄。”

蔡邕此言也本是好意,但這麼一說,衛弘心中頓時就是有了攀比之心。

“權閹又是如何?我衛氏一門是爲世家望族,難道還懼那權閹不成?此物權且是收下,以爲訂!”

一把手,將自己腰間的一塊玉佩取下直接遞給了蔡琰。

蔡琰畢竟只是二三歲孩童,一把手就是抓過來把玩。

事已至此,蔡邕自然不好拒絕,只是在心中感嘆衛弘大意。

既然已經定下親事,那麼蔡邕自然也就是願意將蔡琰託付給衛家,更是在衛家多留了數日纔是啓程離開。

而在蔡邕離開的時候,衛濤也是準備與曹操一同離開,前往譙縣。

“孟德,此子頑劣,還請是多加管束。”

衛弘說話之間又是命人捧上一盤金銀。

“此爲濤兒修學之資,還望孟德莫要推辭。”

衛家豪富,這些金銀自然不在話下,曹家雖然也是地方豪族,但這財富上卻是比不得衛家,所以曹操倒也未是推辭,直接收下。

陳留與譙縣其實相距不遠,加之有着馬匹往來,倒是不費多少時日,只是之前衛濤年幼,雖然習得一身槍術,但卻是未曾練過騎術。

所幸這一路行程不急,加之衛弘早就是爲衛濤準備了一匹溫馴的小馬駒,倒是讓衛濤可以邊行邊是鍛鍊騎術。

到了這個時候,衛濤纔是發現東漢末年的確還是單邊馬鐙,於馬上卻是不好借力,而且也沒有所謂馬掌。

不過衛濤卻是沒有立即言說,畢竟如今曹操還不是一方豪雄,這兩物雖有助力,但其實不大。

與其是現在所言,不如留着以後是爲近身之資。

過得數日到得譙縣,衛濤的騎術也有幾分似模似樣,雖然還不能騎馬快跑,但騎行之間已是無恙。

“來!來!衛兄弟,這兩位乃是我的兄弟,曹仁,曹子孝,曹洪,子廉。”

一到譙縣之後,曹操就是爲衛濤介紹起來。

“這兩位皆是我族中兄弟,爲人武勇有力,智謀過人。子孝,子廉,這是衛家兄弟,名濤,亦是我認的小兄弟,如今與我一同習武修文。你們二人當是讓要好好照顧。”

衛濤自然知道這兩人乃是日後曹操的親近心腹,當即就是上前拜見。

“見過兩位兄長,日後還請兩位兄長好好指教。”

“哈哈……濤小哥客氣了,要學什麼全都包在了我們身上!我們必定傾囊相授!”

曹仁、曹洪一向都是敬服曹操,如今聽聞得曹操如此推崇衛濤自然不敢怠慢。

“可惜元讓、妙才不在,不然有他們二人在,更是可以多加指點。”

就在這個時候,曹操又是嘆息一聲,而後又是爲衛濤說了起來。

原來這個時候,夏侯惇因爲有人辱罵其師,怒而殺之,所以逃亡外方,其時,夏侯淵也是從之,所以皆是不在譙縣。

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皆是曹操起兵之臂膀,聽得曹操隨意言之,衛濤只能夠是在心下暗自感嘆。

果然不愧是天之縱才。

如此,衛濤就是隨着曹操在譙縣住下,每日間與衆人習武論兵。

這一次有着曹操等人的指點,更重要的是日常之間有着他們的陪練,衛濤的武藝提升就是要快上了許多。

若是單單只是武藝的提升也就是罷了。

更讓衛濤重視的是曹操對於兵法的講演,每一次都是讓衛濤大有收穫。

轉眼之間又是一年過去,這一年來衛濤與曹氏諸人已經的親密如兄弟,閒時誦讀兵書戰策,又或者騎馬遊獵。

這一日卻是由一隊人馬悄然來到譙縣。

當此之時,正是逢着諸人遊獵歸來,這一次衛濤收穫卻是不錯,雖然馬力未必得上其他諸,但卻是連射五兔,正是今日收穫最多。

“衛小弟,真是好運氣!”

曹仁搖搖頭,今日幾人當中就屬他沒有什麼收穫了。

“哈哈,待會我自分一份。”

曹洪卻是哈哈大笑,曹仁、曹洪兩兄弟之間時時互相比試,今日卻是曹洪勝了一籌,自然是大喜。

“這又豈是運氣,再過些年,你們可都未必是他對手了,可還要努力纔是。”

曹操也自是一笑。

正當這時,卻是有人飛報而來,原來今日前來之人,乃是朝廷吏使,這纔是飛報,讓曹操等人趕緊歸來。

“奉陛下旨意,今招曹操字孟德爲議郎,進侍隨駕!”

一見歸來,當即就是香案迎接,卻是想不到竟然是徵召曹操的旨意。

“臣接旨。”

曹操並沒有多做猶豫就是應下。

衛濤這一年來也是知曉,其實曹操之前放棄官職回家,更多的卻是因爲宦官之故而被閒置。

雖然曹操的確是有報國之心,但卻受不得這番閒置,纔是隱世。

可惜,曹操從來不是那種隱士,他是有着拳拳的報國之志,如今朝廷再是有徵召之意,曹操自然是準備再是前往洛陽。

“兄長若是要前往洛陽盡是可去,我們可是受不得那等鳥氣。”

曹仁和曹洪本事都是不差,但他們卻是不願意這個時候相隨。

“那朝廷之上盡是宦臣,我等兄弟卻是不願被人隨意呵斥!”

都是自家兄弟,所以他們都是直接應答,曹操也不好勉強。

“大哥,前些時候跟你學的兵書戰策我還未曾吃得通透,雖然我本事不濟,但幫襯一些事務想來還是沒有問題。大哥若是不嫌棄,便是讓我隨侍在身旁如何?”

衛濤卻是不同,不說這一年來曹操待之的確視如親兄弟,單單知道歷史走向的衛濤,也就不是那種能夠安然而居之人。

“我也不奢求什麼,便是讓我給大哥當一長隨即可。”

“好!”

能夠有着衛濤相隨,曹操也甚是高興,當即就是應下。

“你我兄弟齊心,定要在我大漢做下一番事業!”

此言一出,可見曹操心志,一年的閒居,的確是讓曹操是得難受,難道明知道這個時候朝中政局多被宦官把持,但曹操也是毅然而往。

第56章 被困長社(上)第136章 獨鬥呂布第39章 蔡琰妙音第86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中)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108章 欲破虎牢關第94章 想法第381章 水淹山越第121章 于禁來投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75章 洛陽動亂(上)第127章 曹操父亡第227章 以退爲進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72章 請談第246章 鬥孫策!第174章 袁軍首敗第124章 曹操來使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69章 洛陽動亂第101章 甄氏意第33章 羌渠單于第440章 曹洪投降(下)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402章 劉禪降第199章 平分秋毫第335章 諸葛亮到來第198章 初聞甘寧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161章 子瑜顯才第140章 空營計第355章 奪取交州第100章 甄氏和衛氏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323章 諸葛孔明駐新野第208章 戰關羽第429章 公瑾妙計第369章 魯子敬四分天下第401章 孔明送謀第142章 老奸巨猾陶恭祖第395章 再間西川第401章 孔明送謀第57章 被困長社(下)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44章 黃巾道人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33章 羌渠單于第34章 張遼舞劍鬥匈奴第176章 夜襲與夜襲(下)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301章 陣前收買第359章 智激孫權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第155章 以退爲進第420章 再衝殺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229章 以一敵九第82章 不一般的黃巾第310章 張繡鬥趙雲第22章 馬邑三患第188章 大勝第52章 驍騎校尉曹操第314章 戰平第396章 張飛來襲第219章 毒糧計?火計?第306章 將計就計第247章 入九江第163章 長安大旱第175章 夜襲與夜襲(上)第143章 出戰迎曹第442章 雙雄縱論(下)第381章 水淹山越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229章 以一敵九第378章 劉備進位漢中王第396章 張飛來襲第29章 衛子羽請君入甕第107章 檄文遍傳討董卓第150章 皆歸併州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42章 刺殺張讓第26章 馬匪來襲第444章 司馬癲狂第55章 形勢危急第383章 稱帝第263章 匈奴再犯境第427章 呂布殤第324章 博望火燒阻衛濤第394章 張飛暴怒第238章 招攬魏延第209章 鬥張飛第138章 衛濤決議救徐州第266章 衛濤計謀算匈奴第124章 曹操來使第177章 放過張合?第132章 強奪徐晃第351章 計困司馬懿
第56章 被困長社(上)第136章 獨鬥呂布第39章 蔡琰妙音第86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中)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108章 欲破虎牢關第94章 想法第381章 水淹山越第121章 于禁來投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75章 洛陽動亂(上)第127章 曹操父亡第227章 以退爲進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72章 請談第246章 鬥孫策!第174章 袁軍首敗第124章 曹操來使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69章 洛陽動亂第101章 甄氏意第33章 羌渠單于第440章 曹洪投降(下)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402章 劉禪降第199章 平分秋毫第335章 諸葛亮到來第198章 初聞甘寧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161章 子瑜顯才第140章 空營計第355章 奪取交州第100章 甄氏和衛氏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323章 諸葛孔明駐新野第208章 戰關羽第429章 公瑾妙計第369章 魯子敬四分天下第401章 孔明送謀第142章 老奸巨猾陶恭祖第395章 再間西川第401章 孔明送謀第57章 被困長社(下)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44章 黃巾道人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33章 羌渠單于第34章 張遼舞劍鬥匈奴第176章 夜襲與夜襲(下)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301章 陣前收買第359章 智激孫權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第155章 以退爲進第420章 再衝殺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229章 以一敵九第82章 不一般的黃巾第310章 張繡鬥趙雲第22章 馬邑三患第188章 大勝第52章 驍騎校尉曹操第314章 戰平第396章 張飛來襲第219章 毒糧計?火計?第306章 將計就計第247章 入九江第163章 長安大旱第175章 夜襲與夜襲(上)第143章 出戰迎曹第442章 雙雄縱論(下)第381章 水淹山越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229章 以一敵九第378章 劉備進位漢中王第396章 張飛來襲第29章 衛子羽請君入甕第107章 檄文遍傳討董卓第150章 皆歸併州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42章 刺殺張讓第26章 馬匪來襲第444章 司馬癲狂第55章 形勢危急第383章 稱帝第263章 匈奴再犯境第427章 呂布殤第324章 博望火燒阻衛濤第394章 張飛暴怒第238章 招攬魏延第209章 鬥張飛第138章 衛濤決議救徐州第266章 衛濤計謀算匈奴第124章 曹操來使第177章 放過張合?第132章 強奪徐晃第351章 計困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