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對手選擇

南方的收穫季節要比北方來得早,兗州的冬小麥纔剛開始收割,徐州的彭城、廣陵和下邳三郡的小麥就已經基本收割入倉,讓陶應和徐州官紳軍民都十分開心的是,今年徐州的小麥年景雖然稱不上大熟,但收成仍然相當不錯,三郡平均畝產達到了每畝四石八斗,僅僅稍次於初平二年那年徐州大熟的平均畝產。同時北面的琅琊和東海兩郡也是喜報頻傳,沒有一個縣厚着臉皮報歉收要補助,估計就算畝產量比不上南方三郡,也肯定差不到那裡。

更讓徐州士族門閥們欣喜若狂的還是徐州的豆麥輪種實驗田,先種過大豆又種小麥後,每畝田都能比往年能多收四鬥還多,而那些用過蚯蚓糞土施肥的豆麥輪種田,竟然難以置信的每畝增產將近九鬥,沒有經過豆麥輪種的普通田地在用過蚯蚓糞土施肥後,也增產了四鬥以上!喜笑顏開的陶應把這些增產訣竅毫無保留的公諸於衆後,徐州的豪族巨戶和普通百姓也毫不猶豫的紛紛效仿,爭分奪秒的在麥田裡種下大豆,又各想辦法的挖蚯蚓養蚯蚓,竭盡全力的爲自己來年的好收成打下一個好基礎。

收割完了今年的冬小麥,再加上去年想方設法節約下來的軍糧,徐州五郡的糧食庫存量一下子創造了一個小新高,手裡有了糧食,兩年來一直處於守勢的陶副主任心底潛伏的勃勃野心。自然也象那小麥地裡的大豆苗,難以遏制的瘋狂滋長起來。這不。剛結束了小麥大豆的搶收搶種工作,陶應不顧曹靈隨時可能分娩生子。馬上就召來了兩大幫兇陳登和魯肅,與他們商量下一步的徐州戰略——徐州擴張戰略!

陪着陶應忙了半個多月的搶種搶收,又基本上都呆在露天野外,與陶應同屬小白臉的陳登和魯肅明顯都被曬黑了不少,但情緒都很興奮,剛一起向陶應行了禮。魯肅就笑着說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聽說就在這一兩天內,曹夫人就能給主公誕下麟子。肅預先恭喜主公了。”

“多謝,多謝。”陶應拱手道謝,又微笑說道:“不過還不知道是男是女,說不定是一個女兒。”

“一定是兒子,一定是。”飽受重男輕女封建思想荼毒的魯肅給陶應打氣,又說道:“聽說曹夫人找了不少高人卜算,都說是公子,甚至就連大名鼎鼎的許劭許子將的真傳弟子替夫人看過相後,都說曹夫人是宜子之相,一定是兒子。”

“哈哈哈哈。子敬,你怎麼連那個江湖騙子的話都信?那個江湖騙子自稱是許子將的真傳弟子,又拿不出證據,也只有靈兒那個想生兒子想瘋了的傻丫頭願意相信。”陶應大笑,但陶應並不想和魯肅在這個問題上過於糾纏,說笑了兩句便招呼魯肅和陳登坐下,這才轉彎抹角的說道:“子敬,元龍,今天請你們來這裡。是有件大事想和你們商量一下,不知你們有沒有覺得,我們徐州軍隊是不是閒得有點太久了?是不是該動一動了?”

陳登和魯肅都不是笨人,聽了陶應這番話,自然馬上就明白了陶應的弦外之音,互相對視了一眼後,陳登微笑說道:“主公所言極是,自竹邑大戰結束後,我們徐州軍隊雖然一直都在加強訓練,但精兵強將也不是僅僅只靠訓練就能練出來的,沒有經過實戰考驗的軍隊,永遠不能成爲百戰之師。況且徐州五郡也不是守成之地,主公若是想將老主公留下的基業光大興盛,僅靠守成絕對不行,惟有不斷進取,以攻代守,方可永保徐州平安,讓徐州五郡興盛強大。”

“主公此言大確。”魯肅也點頭說道:“主公即將迎娶袁紹之女爲妻,曹操懼怕袁紹被迫與我軍停戰締和,又因爲李郭內訌很可能主力西進,我軍北線危機已經基本化解,確實是時候改變一下徐州戰略,改守爲攻了。”

說到這,三人中最穩重的魯肅頓了一頓,又不放心的提醒道:“不過,以肅之見,我軍當向何處用兵,該選擇那一個對手,又要如何制訂破敵策略,都必須慎重三思,萬不可……。請主公恕在下直言之罪,萬不可象老主公一樣,擴張策略一塌糊塗,幾次打出徐州都是亂打一氣,毫無章法,白白損失許多兵馬錢糧一無所獲不說,還給徐州招來了無數滔天大禍。”

魯肅的提醒當然不是毫無來由的胡說八道,之前徐州還是陶謙當家的時候,也曾發起過幾次擴張戰爭,比方說初平三年攻打過袁紹,初平四年用武力加政治手段經略過吳郡、會稽和沛國,同年還出兵搶過泰山太守應劭的幾座城池,甚至就是在曹老大猛攻徐州的期間,陶謙都出兵打過吳郡太守許貢。可惜過程結果卻都向魯肅形容的一樣,簡直就是毫無章法的亂打一氣,不僅沒有搶到敵人的土地城池,還給徐州樹立了無數敵人,招來了大袁三公和曹老大這樣神一樣的對手,又給徐州帶來了小袁三公和公孫瓚這兩個豬一樣的隊友,得不償失,空費無數兵馬錢糧,此外還賠進了趙昱、張紘、張昭和王朗等好幾個內政長才,白白便宜他人。

便宜老爸的擴張戰略確實笨得可以,陶應自然不會責怪魯肅對自己便宜老爸不敬,不僅沒有責怪,陶應還點頭附和,感嘆道:“子敬所言雖對家父不敬,身爲人子也不該指責父過,但事實就是事實,父親他老人家的擴張戰略確實是一塌糊塗,毫無半點章法。”

說到這,陶應又恨恨的舉例道:“比方說初平四年那次,父親通過結好李傕、郭汜的政治手段,用朝廷旨意一口氣把沛國、吳郡、廣陵和會稽四個郡的太守換成了四個自己人。本應該把力量集中在江南鞏固新佔郡縣的統治——可是我到現在都不明白,那時候父親爲什麼還要挑起泰山郡的戰火。與同時得到袁紹和曹操支持的泰山太守應劭開戰?兩線作戰結果好嘛,突然襲擊打下的幾個縣全部丟光了不說。吳郡和會稽兩個大郡也白白便宜了袁術和劉繇,徐州軍隊在江南再無半寸立足之地!我就搞不懂了,父親他人家當時到底在想些什麼?”

“初平三年的事,登是當事人。”陳登苦笑說道:“當時在下也勸過老主公,要把力量放在鞏固新佔地方面,建立徐州軍隊在江南的橋頭堡。可惜在下人微言輕。老主公不肯聽從,選擇了聽取糜竺、曹豹和趙昱的建議,出兵攻打鳥不生蛋的泰山郡,配合公孫瓚南北夾擊袁紹。在下私以爲。老主公當時是被政治上的勝利衝昏了頭腦,過高的估計了徐州軍力,也嚴重低估了袁紹和曹操的軍力。”

陶副主任又嘆了口氣,還是痛恨便宜老爸的無能——如果陶謙能把吳郡和會稽也當做遺產留給陶副主任,那該有多好啊?嘆息之後,陶應又搖了搖頭,道:“算了,過去的事後悔也沒用,我們汲取些教訓也足夠了。子敬,元龍。依你們之見,現在我該挑誰下手最有把握?同時也能最大限度避免重蹈能打下來卻拿不穩的覆轍?”

終於輪到了魯肅的強項,魯肅正要開口說話,旁邊在陶謙時期始終沒能得到機會大展拳腳的陳登卻搶先開口,向陶應拱手說道:“主公,其實早在老主公時期,登就已經開始考慮這個問題,我們徐州究竟該向什麼方向進兵,才能拓展土地與站穩腳步?結合現在的形勢。登有幾點拙見,或許可供主公參考。”

“元龍請直言。”陶應高興的答道。

“諾。”陳登拱手答應,又清清嗓子,朗聲說道:“主公,徐州五郡乃四戰之地,邊境幾乎普遍都是無險可守,周邊又強敵環伺,守衛十分困難。但這樣的地形也有一個巨大的優點,那就是我軍打出去後,我們的敵人也同樣無險可守,同時我們周邊敵人環伺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我們可以隨意選擇進攻方向,隨意選擇作戰敵人,可以柿子揀軟的捏,避強而擊弱。登苦思多日,認爲我軍目前有下中上三個個選擇。”

陶應點頭,又請陳登詳細分析,陳登答道:“登所認爲的三個選擇,下選是吞併豫州,中選是渡江去攻劉繇,上選則是北上去攻青州。首先豫州這邊,豫州固然空虛,無甚強敵存在,周邊的曹操、袁術和劉表等輩,也對豫州不夠重視,控制力度遠遠不足,我軍攻取豫州易如反掌。但是豫州情況複雜,袁術與曹操在豫州都有各自利益,貿然攻打豫州很可能會導致與他們全面開戰,同時豫州受黃巾荼毒最深,人口銳減,土地基本拋荒,即便拿下來也對主公大業幫助不大,所以豫州雖然最容易打,也最有把握,卻最沒有奪取的價值。”

陶應再次點頭,徐州軍隊雖然基本控制有豫州沛國北部半郡,但這半個沛國郡也是倒貼錢糧的存在,如果不是半個郡裡還有小沛、竹邑和蕭關等幾個咽喉險要的存在,精打細算的陶應或許早就把沛國這個賠錢貨捏在手裡了。所以點頭之後,陶應又說了一句,“不錯,豫州就是我軍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與其空耗錢糧把豫州打下來繼續貼補錢糧,不如再放一段時間,等以後我們的實力強大到有富餘的時候,再把豫州拿下不遲。”

“中選是劉繇和許貢、嚴白虎等江南諸侯。”陳登又道:“或許主公覺得奇怪,這些江南諸侯遠比青州的公孫瓚、田楷爲弱,爲什麼他們反倒不是我軍首選?登是這麼認爲的,江南諸侯確實較弱,但他們卻有長江天險可守,我們徐州的水軍又相對薄弱,貿然發起渡江攻勢,把握實在不大。”

“除此之外,我軍還與袁術不共戴天,袁術性格驕狂好滋事,又一直視江東土地爲他的囊中之物,絕不會坐視我軍吞併江東於不顧,不僅肯定會出手參戰。說不定還會與劉繇、嚴白虎、許貢等輩結爲聯盟,共抗我軍!更危險的情況是。就算我軍渡江成功,袁術的優勢水軍只需從九江順水而下。立即就能把我軍的江南遠征軍切爲兩段,讓我軍的首尾無法相顧!”

其實早把江南菜鳥們當做待宰羔羊的陶應心中有些震驚,這纔想起自己的江南戰略還有這麼一個巨大的隱患,就算自己孤注一擲的水戰僥倖成功,江南遠征軍幸運登上長江南岸的土地,上游的小袁三公也隨時可以順江而下。消滅徐州的弱勢水軍,把徐州軍隊攔腰切斷!

“主公,問題又回來了,既然公孫瓚的實力遠強過江南諸侯。爲什麼他的青州卻是我軍擴張的上選?”陳登察言觀色知道自己的話已經打動了陶應,便繼續說道:“公孫瓚的實力確實較強,但他的主力現在卻正被實力更強大的袁紹壓着打,我軍攻打青州,根本不用擔心公孫瓚的主力南下救援,僅僅只面對田楷一軍之力。與此同時,主公你身爲袁紹女婿,出兵攻打袁紹的死敵公孫瓚,也必然得到袁紹的全力支持,甚至直接從側面出兵援助。這也將大大分擔我軍的正面壓力。”

“而打下青州之後呢?”陳登又爲陶應分析道:“首先我軍打下青州能站得住腳,袁紹爲了讓我軍繼續分擔軍事壓力,肯定能夠容許我軍在青州立足,同時青州民風彪悍,盛產強兵,糧產也能勉強自給,既可以爲我軍提供源源不絕的兵源補給,又不增加我軍的錢糧負擔。除此之外……。”

說到這,陳登壓低了聲音。“我軍主力出兵青州,必經琅琊,主公大可以藉着這個機會,鞏固一下對琅琊郡的控制,把尹禮昌豨這些不太靠得住的隊伍推到青州郡內,避免他們象當年的臧霸將軍一樣,在琅琊坐大到了老主公無法控制的地步。”

想起琅琊相蕭建三天兩頭的告密文書,陶應難免開始心動,可就在這時候,三國時代數得着的戰略大師魯肅開口了,向陳登問道:“元龍,有一個問題,我軍師出何名?當年曹軍兵臨城下,田楷孔融可是全力來救的,且救出徐州後,田楷孔融也沒有索要任何報酬,很痛快的就撤出了徐州土地,主公擴張第一戰就拿他們下手,用何藉口出兵?”

“田楷和孔融確實對徐州有恩。”陳登坦然答道:“但田楷是公孫瓚部將,公孫瓚收容縱容劉備犯我徐州在先,又聽劉備挑唆,對我徐州趁火打劫無禮勒索,遭主公拒絕後還悍然撕毀盟約,切斷徐州戰馬來源,藉此限制我徐州軍力發展,背信棄義在先,我軍用此藉口向公孫瓚開戰,理由充足,師出有名。”

“確實,這是一個很好的開戰藉口。”魯肅點頭,又道:“但是元龍不要忘了,公孫瓚決意與我軍毀盟斷交時,田楷曾經再三勸阻,又幾次寄書主公居中調和,雖然調和沒有成功,但我們徐州始終虧欠田楷良多,對他開戰雖然有理,卻不義,更有損於主公的仁義之名。”

陶應看了魯肅這個軍師一眼,心中萬分猶豫,雖然覺得青州田楷確實是最軟的柿子,但是又覺得魯肅確實言之有理,田楷並沒有虧欠徐州什麼,徐州卻虧欠田楷良多,自己的擴張第一戰就拿田楷下手,好象是有那麼一點忘恩負義。

“主公,不必煩惱。”魯肅看出陶應的猶豫,先安慰了陶應一句,又轉向陳登誠懇的說道:“元龍,我也不是針對你,你的下中上三個選擇條理分明,分析得也很有道理,毫無差池——但是,你卻漏掉了一個上上之選!”

“上上之選?”陳登一楞,然後眉毛一揚,試探着問道:“子敬所言的上上之選,莫非是袁術?”

“正是袁術!”魯肅點頭,又沉聲說道:“主公對袁術開戰的藉口就不用說了,幾次犯我徐州疆界,背信棄義吞匿傳國玉璽,自稱徐州伯蔑視我軍蔑視徐州兩代主公,隨便拿一條藉口出來,都可以讓我軍將士對袁術義憤填膺!而且袁紹與袁術兄弟互相漫罵仇視,主公身爲袁紹女婿,隨便找一個替岳丈出氣的藉口,就可以獲得袁紹對我軍攻打袁術的支持,進而可以利用袁紹牽制曹操。讓我軍北線後顧無憂!”

“我也不只一次的考慮過建議主公對袁術下手,可是袁術太強了。”陳登擔心的說道:“我軍與袁術竹邑淮陰兩次大戰。雖然都獲得勝利,但都是慘勝。我軍自己也付出了不小代價。同時袁術的淮南兵多糧足,且還有歷陽的張勳精兵毫髮無損,足以和我軍周旋一段時間,我軍攻打袁術不僅要付出巨大代價,還很可能曠日持久,急切難下。”

“我軍周邊諸侯之中。除了袁紹與曹操之外,最強的確實是袁術。”魯肅大力點頭,然後又微笑道:“不過,袁術卻是強而無助。他的周邊諸侯之中,實力最強的劉繇與劉表都與袁術不共戴天,見我軍攻打袁術,劉繇劉表高興還來不及,自然不可能出兵幫助袁術。且袁術性格驕狂自大,目中無人,想要他低頭向劉表劉繇之輩認錯求援,那是比殺了他還難受的事,所以我軍討伐袁術,不必擔心周邊諸侯增援於他。可以大大減少我軍壓力。”

“除此之外,袁術還有一個致命弱點,人心不附!”魯肅慢條斯理的說道:“肅是淮南九江人,比誰都清楚淮南百姓究竟有多痛恨袁術匹夫!袁術匹夫窮兵黷武,驕奢淫逸,對淮南百姓橫徵暴斂又毫無恩德,淮南百姓也早恨袁術匹夫入骨,主公興義兵討袁術,袁術匹夫治下的百姓不僅不會幫着袁術反抗。還一定會擔壺提漿,恭迎主公義師入境!這一點,我軍的其他對手,誰都趕不上!”

“哈哈。”陶應大聲笑了,笑道:“子敬,認識你也快兩年了,我還真是第一次聽到你我在面前罵人,能讓子敬你這樣的仁厚長者都能罵出匹夫二字,看來小袁三公在淮南還真是不只一般的深得人心啊。”

魯肅尷尬笑了笑,道:“主公見諒,做爲曾經的袁術治下百姓,肅確實對袁術的倒行逆施與法紀散亂恨之入骨,忍不住就罵了一句。不過主公攻打袁術確實是有百利無一害,淮南的錢糧有多豐足,主公你是親眼見過也親身體驗過的,所以攻下淮南之後,主公首先就可以獲得一個絕不亞於徐州五郡的錢糧重地,然後主公又可以控制江南的長江上游,拉長江南諸侯的長江防線,大大增加我軍攻取江南的勝算。同時我軍討伐袁術,糧道也可以直穿沛國直抵九江,後勤壓力較小。”

“子敬之言,確實有理,我也再三考慮過先拿袁術匹夫祭旗。”陶應沉吟着說道:“可我也和元龍一樣,擔心袁術太強,急切難以殲滅。況且袁術和袁紹畢竟是兄弟,袁術事到臨頭時,未必就不會向本家兄長袁紹低頭,袁紹也未必會容許我真的幹掉他同父異母的親兄弟……。”

“主公,你還真想把袁術徹底殲滅啊?”魯肅很是奇怪的問道:“利用我軍馬步兵優勢,奪佔九江和廬江二郡,把袁術趕過長江不是更好?以袁術的脾氣和德行,到了長江南岸後,怎麼可能與劉繇嚴白虎之輩友好相處,讓他們互相狗咬狗不是更好?”

“對啊,我急着幹掉袁術做什麼?先把他趕過長江不就行了?”一語點醒夢中人,腦袋鑽了牛角尖的陶副主任一拍大腿,胸中的所有擔憂也一掃而空。

“難怪主公一直都說,軍師的戰略目光遠在我等之上,登今日纔算是明白主公的識人眼光。”陳登嘆了口氣,又建議道:“主公,如果你決意採納子敬先生的建議,那麼登也有一個建議,主公在出兵之前,還是先和袁紹打一個招呼爲上,最好是藉口爲袁紹出氣而出兵,這麼一來,主公既可以對袁紹有一個交代,又可以爭取讓袁紹替我們牽制曹操,預防萬一。”

“這事好辦。”回到戰術層面,滿肚子壞水的陶副主任連眼皮都不眨一下,馬上就大咧咧的說道:“子敬,元龍,馬上替我寫兩封信,一封信給袁紹,告訴袁紹說鑑於袁術屢屢無禮,我決定出兵攻打袁術爲他這個岳父出氣,順便把袁術藏匿的傳國玉璽搶回來獻給他。第二封信給袁術,告訴他我已經當上袁紹女婿的事,叫袁術把我的傳國玉璽交出來,獻給袁紹處置,如果不交,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主公,給袁術的書信就不必了吧?”魯肅反對道:“先不說以袁術匹夫的驕狂性格,送信給的人肯定得丟命,還會讓袁術有所準備。”

“必須得寫。”陶應眨巴着奸邪的綠豆眼笑道:“只有這麼做了,袁術匹夫纔會認爲我揍他是出自袁紹指使,既痛恨袁紹不會立即向袁紹低頭,也不會隨便動勾結曹賊夾擊我的念頭。”

魯肅恍然大悟,拍了幾個馬屁後,趕緊與陳登各自提筆,替從不親筆寫信的陶副主任寫信。也是到了這個時候,一個已經在大廳外等了不少時間的陶府丫鬟纔得到陶應衛隊允許,怯生生的進到大廳,向陶應行禮說道:“恭喜使君,賀喜使君,二夫人她已經生了。”

“靈兒已經生了?”陶應大喜過望,趕緊跳起來喝道:“爲什麼不馬上來報?我看到你剛纔就在門外等着了,怎麼現在才進來?”旁邊的魯肅和陳登也趕緊放下毛筆,一起向陶應道喜。

“是二夫人的交代,二夫人進產房時有過交代,如果使君正在議事,那麼就不許奴婢打擾,不能因爲二夫人她的事,耽誤了使君的政事。”丫鬟膽怯的答道。

“這個丫頭,終於懂事一點了。”陶應有點感動,然後迫不及待的問道:“男孩還是女孩?”

“恭喜使君,是個女孩。”

丫鬟的回答讓其實很希望早些後繼有人的陶副主任有點失望,但是失望過後,初爲人父的陶副主任仍然是喜不自勝,一邊快步跑往後院去探望曹靈,一邊忍不住在心裡嘀咕道:“剛決定先打袁術就生了個女兒,看來這是老天爺在提醒我,要我儘快把大喬小喬孫尚香接回來生兒子啊。”(未完待續)

第225章 三國好郎舅第140章 兵馬未動計先行第79章 對陣呂布第338章 袁譚求和第343章 重逢許昌第164章 冤家路窄第415章 有備無患第423章 輕取南陽第439章 龜雖壽第41章 敗家子軍師第98章 捨身飼狼第19章 糜家妹子第402章 驅虎吞狼第301章 適得其反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141章 陶應又求和第167章 餘波未了第231章 陶賊中計第239章 阿異第60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上)第228章 虛張聲勢第340章 守株待兔(上)第33章 曹老大詐死第162章 老師我,帶你走第354章 陶賊落淚第227章 話不投機第276章 二賊爭鋒第46章 誘敵第238章 一波又起第255章 寧教天下人負我第113章 機關算盡再聰明第308章 二奸爭鋒(上)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97章 凱旋歸來第178章 運氣不錯第12章 父子第213章 激將第26章 手足兄弟第327章 勸降第169章 老鄉見老鄉第370章 告一段落第134章 罪當斬首第20章 人才問題第384章 柳暗花明第29章 媒人第367章 當然有證據第183章 君子出擊第434章 泄密第18章 霹靂車第113章 機關算盡再聰明第250章 玩真的第217章 陶副神醫第332章 九尾狐大戰神經刀(下)第340章 守株待兔(上)第377章 主任報恩第154章 孔明先生第291章 是儀第59章 邀請第394章 窮途末路第57章 借花獻佛第227章 話不投機第7章 匹夫之勇第399章 戰烏桓第77章 拆遷小沛(上)第36章 初戰(上)第386章 火山爆發第50章 英雄末路第187章 水到渠成第397章 該袁尚了第180章 節外生枝第237章 以德報怨陶主任第81章 袁術出兵第342章 借敵之力第323章 兄弟和談第218章 惹禍了第399章 戰烏桓第43章 君子作風第51章 陶應求和第384章 柳暗花明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99章 糖衣炮彈第216章 互換人質第109章 陶應中計(上)第250章 玩真的第61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下)第35章 君子出場第140章 兵馬未動計先行第50章 英雄末路第272章 第二口第243章 禍害冀州(中)第312章 卑鄙小人第61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下)第2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248章 公孫瓚完了第412章 大混戰第204章 強烈對比第292章 戰倉亭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287章 這二貨是誰?第350章 目標是陶賊首級
第225章 三國好郎舅第140章 兵馬未動計先行第79章 對陣呂布第338章 袁譚求和第343章 重逢許昌第164章 冤家路窄第415章 有備無患第423章 輕取南陽第439章 龜雖壽第41章 敗家子軍師第98章 捨身飼狼第19章 糜家妹子第402章 驅虎吞狼第301章 適得其反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141章 陶應又求和第167章 餘波未了第231章 陶賊中計第239章 阿異第60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上)第228章 虛張聲勢第340章 守株待兔(上)第33章 曹老大詐死第162章 老師我,帶你走第354章 陶賊落淚第227章 話不投機第276章 二賊爭鋒第46章 誘敵第238章 一波又起第255章 寧教天下人負我第113章 機關算盡再聰明第308章 二奸爭鋒(上)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97章 凱旋歸來第178章 運氣不錯第12章 父子第213章 激將第26章 手足兄弟第327章 勸降第169章 老鄉見老鄉第370章 告一段落第134章 罪當斬首第20章 人才問題第384章 柳暗花明第29章 媒人第367章 當然有證據第183章 君子出擊第434章 泄密第18章 霹靂車第113章 機關算盡再聰明第250章 玩真的第217章 陶副神醫第332章 九尾狐大戰神經刀(下)第340章 守株待兔(上)第377章 主任報恩第154章 孔明先生第291章 是儀第59章 邀請第394章 窮途末路第57章 借花獻佛第227章 話不投機第7章 匹夫之勇第399章 戰烏桓第77章 拆遷小沛(上)第36章 初戰(上)第386章 火山爆發第50章 英雄末路第187章 水到渠成第397章 該袁尚了第180章 節外生枝第237章 以德報怨陶主任第81章 袁術出兵第342章 借敵之力第323章 兄弟和談第218章 惹禍了第399章 戰烏桓第43章 君子作風第51章 陶應求和第384章 柳暗花明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99章 糖衣炮彈第216章 互換人質第109章 陶應中計(上)第250章 玩真的第61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下)第35章 君子出場第140章 兵馬未動計先行第50章 英雄末路第272章 第二口第243章 禍害冀州(中)第312章 卑鄙小人第61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下)第2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248章 公孫瓚完了第412章 大混戰第204章 強烈對比第292章 戰倉亭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287章 這二貨是誰?第350章 目標是陶賊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