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火山爆發

(PS:月底了,)

燕山雪花大如席,殊不知太行山的雪花也是崩騰之勢,片刻前還是細珠碎粉,轉眼那就是萬花狂翔、瓊玉繽紛,成團抽球地在風中飛舞,渾渾噩噩、蒼蒼芒芒,張眼望,山朦朧、樹隱約、路淆亂、河蒼茫,天地盡在雜亂之中。

雪花中,一支由上千餘輛馬車組成的龐大車隊自西北而來,頂着雪花和割面如刀的寒風,艱難的向着鄴城方向行進,面黃肌瘦的民夫如雪人,拉車的牛馬披銀妝,車輪碾碎冰雪,卻碾不碎運糧民夫的飢餓與寒冷,他們推拉的大架車上滿載着糧食,可是他們吃得卻連牛馬都不如,因爲戰亂的冀州牛馬難尋,餓得只剩下一口氣的百姓卻到處都是,所以他們只能吃麩皮米糠,幹比牛馬還重的活。

押糧的袁譚軍士兵扛着旗幟長槍,努力用寒衣把自己裹得更緊一些,不時的呵氣溫暖自己凍得發紅的手,也不時的喝罵抽打動作遲緩的民夫,還有一些基層將領乾脆坐到了糧袋上,讓民夫推着自己前進。對此,這支運糧隊的押糧官袁譚軍大將張晟根本不理不問,只是把狐皮裘衣裹得更緊一些,懶洋洋的慢慢策馬從後隊往前隊巡視,心裡盤算着趕緊走完這個過場,就趕緊回暖車上去,摟着新用麥餅換來的兩個婢女好好休息一會。

張晟絲毫沒有擔心運糧隊的安全,糧隊目前所處的位置距離鄴城還有兩百多裡,敵人徐州軍的隊伍還從來沒有涉足過這一地界,且徐州軍也從來沒有打過袁譚軍糧道的主意,張晟都已經從毛城運糧到鄴城三次了,還從來沒有遇到過徐州軍隊的攔截,所以張晟現在唯一的擔心,只是能否在七天期限內,把押運的五萬斛糧食如期運到鄴城?不過還好。糧隊已經走出了最難走的太行山區,來到了一馬平川上的華北平原上,道路好走了許多,行程可以大大加快,如期運糧抵達鄴城已經問題不大。

張晟和徐州軍隊一樣的痛恨這個數十年難見一次的奇冷寒冬,徐州軍痛恨這個寒冬,是因爲恰好在徐州主力抵達鄴城戰場時。天氣忽然之間轉冷,冷得連黃河水都結上了寒冰,鄴城一帶大雪不斷,南兵佔多數的徐州軍隊苦不堪言,根本就無法全力作戰,與袁譚軍主力在鄴城戰場對峙了四十餘天。楞是沒能再往北前進寸步,士兵還被凍死凍傷不計其數,軍心士氣都受到了極大影響,糧草轉運也十分艱難,從上到下對恨這個鬼天氣入骨。張晟憎恨這個寒冬,則是因爲漳河水被嚴寒凍得更緊,害得張晟不能舒舒服服的乘船押糧。只能頂着寒風暴雪走陸路運糧,辛苦艱難超過水運十倍。

一路巡視到了前隊,過場終於還是走完了,見一切如故,鬆了口氣的張晟將軍剛想回馬車上去休息,東南方向卻忽然古怪聲音,張晟定神細聽時,卻驚訝的發現這古怪聲音竟然是歌聲和密集馬蹄聲。再細聽歌詞,張晟也就更摸不着頭腦了,因爲這歌詞竟是詩經開篇的第一首詩《關雎》,也不知道多少人整齊高歌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歌詞古樸,曲調高昂,頗是動聽,也與密集馬蹄聲形成了鮮明對比。顯得十分古怪和不相稱。

“君子軍!”一名冀州籍老兵忽然殺豬一樣的喊叫了起來,“將軍,是徐州的君子軍,那支號稱百戰不敗、天下無敵的君子軍!我聽人說過,君子軍上陣時,唱的就是君子好逑!”

“君子軍?!”同樣聽說過君子軍赫赫兇名的張晟一驚,趕緊大喝下令敲響報警銅鑼,讓三千護糧軍隊列隊準備迎戰,同時張晟心裡除了緊張外,也有一些激動和好奇,因爲來自幷州的張晟雖然聽說過君子軍的惡名,卻從來沒有與君子軍見過面交過手,更不知道人數從來沒有超過兩千的徐州君子軍,到底是如何做到百戰不敗、打遍天下無敵手的?

君子軍來得很快,簡直就是如風之疾,張晟隊伍的陣形尚未列好,身披白袍的君子軍就已經衝到了近前,依舊是一千五百人左右的編制,依舊是讓初次交手敵人摸不着頭腦的五個鬆散橫隊,依舊是君子大旗和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的副旗迎風飄蕩,惟獨不同的是將旗上的陶字換成了年字——陶基現在必須留守許昌,華北戰場上又正是君子軍馳騁的理想戰場,陶副主任就把君子軍主將換成了陶基的副手年斌,一起帶到冀州來了。

“這是什麼隊列?這樣的隊列怎麼發起騎兵衝鋒?”

張晟將軍還在疑惑君子軍的古怪陣形時,君子軍隊伍就已經衝出了一名大將,手提青龍偃月刀放聲大吼,“關宇關雲常在此,誰敢與我決一死戰?”

“關羽關雲長?”張晟將軍有些傻眼,大奇之下拍馬出陣,大叫問道:“聽說關羽不是死在了穎川嗎?你是關……?”

“子曰: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張晟將軍的話還沒有問完,君子軍隊伍中就已經響起了久違的子曰詩云聲,與此同時,三百名君子軍輕騎迫不及待的飛奔出陣,在高速衝鋒中一起拉弓搭箭,將無數羽箭射向張晟,可憐的張晟將軍甚至都沒來得及放聲驚叫,就已經被連人帶馬射成了蜂窩煤,慘叫着摔倒在了血泊中。

緊接着,第四隊和第五隊的君子軍輕騎依次上前,將手中弓箭準確射向驚慌失措的袁譚軍護糧隊伍,毀滅性的弓箭接二連三的命中袁譚軍士兵,更多的袁譚軍士兵慘叫着摔倒在血泊中,尚未列定的陣形也爲之大亂,士卒將領爭相奔走避箭,只有極少數士兵想起放箭還擊,且射出的箭也是軟弱無力,準頭偏得十分離譜。

見敵人還擊力量可憐,君子軍乾脆連看家法寶都懶得施展了,怪叫着只是繼續放箭,硬生生用羽箭把袁譚軍護糧隊給射進潰亂狀態,接着輕騎兵退後整隊。由重騎兵發起突擊衝鋒,不費吹灰之力就把袁譚軍護糧隊殺得徹底崩潰,士卒將領扔下糧車,四散逃命,接着君子軍殺入車隊,開始點火燒糧。

這時候,大都出身貧苦之家的君子軍將士也終於幹了一件符合軍名的好事。那就是年斌和高寵等將因見押糧民夫面黃肌瘦,幾乎個個都餓得皮包骨頭,憐憫之下便讓這些民夫儘量取走車上糧食,能拿多少拿多少,然後才放火燒糧,衆民夫感激不盡。紛紛自告奮勇要給君子軍效力,年斌等人因爲要機動作戰,無法帶着這些民夫上路,便交代了這些民夫到鄴城以南去投奔徐州軍隊,爲自軍主力搬運糧草,之後便帶着繳獲牛馬離開了現場。

這是徐州軍隊對袁譚軍糧道的首次出手,此前陶副主任故意不斷袁譚軍糧道。不爲別的,就怕斷了糧道後,袁譚公子因爲無糧可守帶着主力跑了,所以才故意放縱袁譚軍運糧到鄴城聽用,而粗略估計袁譚軍至少將三十萬斛糧食運進了鄴城後,陶副主任便也立即下令君子軍主動出擊,開始騷擾和襲擊袁譚軍的押糧隊了,可憐的張晟將軍出身賊頭來自幷州。一年前才被高幹收編,從沒聽說過君子軍的得意絕技,也就稀裡糊塗成了君子軍出擊後的第一個犧牲品了。

陶副主任開始向袁譚軍糧道下手有幾個原因,第一當然是不能讓袁譚在鄴城屯糧過多,第二是與袁譚軍對峙了四十餘日後,時間已然進入了建安八年的正月,即將開春回暖。被風雪困住手腳的徐州軍隊即將迎來戰機,陶副主任自然不願讓袁譚擁有太多糧草。

第三點最關鍵,徐州細作從幽州送來急報,幽州大將蔣奇已經出兵救援袁譚。親自率軍三萬南下鄴城,算路程已經進了河間郡內,同時冀州老將牽招也在匈奴犯境的情況下,咬着牙齒派出了四千烏丸突騎南下,由其子牽嘉率領,取道中山向鄴城趕來救援,袁譚軍的冀幽並三州主力精銳即將聚於鄴郡戰場,陶副主任怎麼都得打起精神做好迎戰準備了。

君子軍的斷糧行動也只取得了這一個戰果,因爲袁譚公子在得知毛城糧道被襲擊的消息後,除了大發雷霆外,又聽了郭圖的建議,果斷暫停了從毛城和邯鄲向鄴城運糧的行動,準備着等幽州援軍到了,再由援軍押糧南下,所以無法攻堅的君子軍此後再沒有一次劫糧機會,只能是無可奈何的返回安陽大營與主力會合。但還好,六天後,建安八年的正月初十這天,鄴城一帶的風雪總算是停了,久違了的太陽出現在鄴城上空,晴空萬里,氣溫也終於開始了緩緩回升。

雪雖然總算是停了,但徐州軍隊的預訂戰略戰術也被這個寒冬徹底的打亂了,效仿曹老大引漳水圍死鄴城的既定戰術無法實施,是儀提出的速殺袁譚戰略也很難有機會實現,還被嚴寒重創了士氣,又給了袁譚調動援軍南下的機會和時間,除了沒給袁譚整合三州的喘氣時間,徐州軍隊此前準備爭取的一切有利先機,一個都沒有爭取到,相反還有些落入被動——袁譚軍有鄴城堅城和漳水天險,進可攻退可守,徐州軍則背靠洹水屯於野外,攻守兩難,攻無法出全力,守必須投重兵,自然被動。

鑑於這些情況,陶副主任除了哀嘆蒼天無眼不給自己運氣外,再有就是在中軍大帳中召開軍事會議,與文武衆將共同討論下一步的戰略戰術,集思廣益商議破敵之策。而徐州文武也很爭氣,爭先恐後的提出自己設想的破敵之策,其中固然有一些荒誕不經的提議,但也有一些人的提議相當靠譜,與陶副主任的設想不謀而合。

最靠譜的提議是陳到、魏延和徐晃三員大將共同提出來的,建議陶副主任大膽分兵,先分一支偏師去攻打毛城和壺關,切斷鄴城與幷州直接聯繫,然後把主力一分爲二,一路繼續在鄴城與袁譚軍主力對峙,一路北上攻打邯鄲,拿下邯鄲以逸待勞迎戰袁譚的幽州援軍。

此外,接替陶基掌管君子軍的年斌也提出建議,自告奮勇率領君子軍奔襲數百里,到邯鄲以北去迎戰牽招派來的烏丸突騎,發揮君子軍騎射奔襲優勢。幹掉烏丸突騎先聲奪人。但這個看似靠譜的建議因爲荀諶的反對而罷休,因爲荀諶指出,邯鄲東北一帶河流城池衆多,並不適合無法攻堅的君子軍作戰,同時還會給衝鋒能力極強的烏丸突騎重創君子軍的機會,所以陶副主任也立即打消了這個誘人念頭,決心把君子軍留在幽州戰場再用。讓君子軍去對付異族騎兵。

分兵攻打的呼聲喊大,徐州軍目前的實力也足以做到放心分兵,所以陶副主任很快就決定大膽分兵,派遣陳到率軍一萬五千去攻打毛城和壺關,切斷鄴城與幷州的聯繫,然後決定由高順和徐晃率軍五萬留守鄴城監視袁譚。自領五萬主力北上攻打邯鄲,以逸待勞迎戰蔣奇和牽嘉率領的幽州援軍,決心先把敵人主力各個擊破再說,然後再考慮如何速殺袁譚——如果袁譚在此期間突圍跑了,陶副主任也只能是無可奈何了,徐州軍目前的實力雖強,卻也無法做到迎戰幽州主力的情況下還能堵死袁譚退路。

直到陶副主任敲定了大膽分兵的決議。始終都在盤算中的賈老毒物才終於開口,慢條斯理的說道:“主公,詡不反對分兵,但詡認爲,我軍現在是可以立即分兵去取毛城壺關,但是我軍主力分兵之前,必須再做一件事,先擊潰袁譚軍的城外大營。削弱袁譚軍在鄴城的實力,迫使袁譚全線退入鄴城。”

“擊垮袁譚軍的城外大營,這點或許不難,但是袁譚如果因此放棄鄴城逃往邯鄲怎麼辦?”陶副主任反問。

“主公放心,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我軍即便擊潰袁譚軍的城外大營,袁譚也不可能放棄鄴城了。”賈老毒物答道:“乘着我軍被風雪嚴寒困擾的機會。袁譚從幷州和趙國、鉅鹿等地運來了大量糧草囤積城內,又乘機把城防加固到了十分完善的地步,讓我軍正面強攻幾乎無法得手,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軍即便擊潰袁譚的城外大營,袁譚也肯定捨不得放棄鄴城而走了,只會堅守城池,等待幽州援軍南下抵達。”

“與之相反的是,如果我軍不將袁譚軍的城外大營擊潰,袁譚軍反而可能提前突圍。”賈老毒物又補充道:“因爲我軍做到將袁譚的幽州援軍擊敗後,袁譚的鄴城軍隊就成了徹底的孤軍,爲了保住東山再起的希望,袁譚必然搶在我軍主力回師前率軍突圍!屆時我軍在安陽只有一半主力,不僅很難斬殺袁譚於陣上,甚至還很難重創袁譚的突圍之軍。”

聽了賈老毒物的合理分析,陶副主任很快就下定了決心,拍案道:“好,就這麼辦,叔至你去準備分兵事務,明日出發去取毛城。其餘衆將,回去知會我軍各營將士,天晴了,天氣也開始轉暖了,該出這口惡氣了!明日出兵北上,攻打袁譚匹夫的城外營地!”

早就被鬼天氣折磨出一肚子火氣的徐州衆將轟然答應,立即散帳下去通知將士備戰,然而當天夜裡,卻又發生了一件讓徐州將士火冒三丈的事——袁譚軍竟然出兵數千來夜襲徐州軍營地,企圖劫營破敵,結果雖被戒備森嚴的徐州軍隊用亂箭射走,卻也又讓徐州軍隊胸中憋悶多了幾分,上上下下都是怒髮衝冠到了極點——打攪寒夜裡的睡眠可不是什麼好行爲。

次日,正月十一,陳到先率偏師西進毛城,接着陶副主任親率五萬大軍出營,氣勢洶洶殺向鄴城外的袁譚軍營地,靠運氣和徐州軍隊抗衡了兩個月的袁譚聞報不驚反喜,也是親率大軍出城,與呂曠軍會師一處,再次列陣於白雪皚皚的鄴城南郊,與徐州軍隊展開野會戰,還放棄了上次所佈的方圓陣,十分大膽布了一個攻守兼備的鶴翼陣。

巳時過半,徐州軍抵達戰場,一肚子火氣的陶副主任也不急着列陣,先令許褚率領三百鐵騎衝擊敵陣,許褚毫不猶豫的接過命令,率領三百自願報名的徐州鐵騎發起突擊,直接衝入袁譚軍的陣中甬道,砍殺列陣而戰的袁軍士卒,在千軍萬馬中衝殺馳騁,把袁譚軍鶴翼陣的中軍方陣衝了一個對穿,然後掉頭重新衝殺回來,結果三百鐵騎雖然只有不到一半的士兵重新殺回本陣,卻也極大的撼動了敵人軍心,袁譚公子更是暴跳如雷,大罵部下無能,兩萬軍隊竟然都殺不完敵人的三百騎兵!

先派死士衝陣鼓舞了軍心士氣,陶副主任這才讓自軍也佈下了一個鶴翼陣,被陶副主任先聲奪人的袁譚派新銳將領景先、景盛兄弟出陣搦戰,結果袁譚公子親手提拔的景家兄弟出陣後,未及開口搦戰,趙雲就已經飛馬衝出陣來,只一合就一槍捅死景升,然後閃過景先砍來的大刀,棄槍於地一把勒住景先的脖子,把景先勒得是口吐白沫,然後拖起就回走,楞是把景先生擒回了自軍旗陣。袁軍上下見了無不膽寒,袁譚公子再次大罵景家兄弟無能。

趙雲把景先擒回徐州軍陣後,陶副主任命士兵將景先押到自己的面前,拔出倚天劍,親手一劍斬下景先的首級,然後舉起血淋淋的寶劍,指住了前方的敵人戰陣,狂吼咆哮道:“擂鼓,總攻!三軍並進,齊衝敵陣,擒袁譚者,封侯,賞千金!”

大吼着,憋了一肚子氣的陶副主任一夾戰馬,竟然在戰鼓聲中第一個衝向了袁譚軍大陣!看到一向貪生怕死的陶副主任竟然破天荒的親自豬突猛進衝鋒陷陣,徐州軍上下當然是吼聲如雷,士氣如虹,左中右三軍一起發起衝鋒,爭先恐後的殺向敵人嚴陣,攻勢如洪水奔流,氣勢如火山爆發!

見此情景,對面躲在陣中盾後的袁譚公子張口結舌,半晌才喃喃說道:“難道陶賊的兒子死了?老婆偷人了?火氣居然這麼大?”

是役,大漢太尉陶應親冒矢石,衝鋒掩殺,朝廷之軍將士上下爭先,攻勢如潮,將爭先士用命,人人奮勇銳不可擋,逆賊袁譚從伍膽怯心裂,紛紛後退,陣腳鬆亂,陶軍將士奮力追殺,直殺得袁逆賊軍屍橫遍野,血流滿渠,鄴城南郊冰雪,爲賊軍士卒之血澆融。袁逆賊軍一路敗退回城,陶軍殺入賊軍城外營地,盡毀其營!

其間,陶公手刃三敵,銀盔中箭,險透其頂!

第75章 大戰劉皇叔第71章 黃巾小將第216章 互換人質第101章 借題發揮第20章 人才問題第131章 摧枯拉朽第382章 主公請節哀第127章 對手選擇第143章 與虎謀皮第224章 雙簧第212章 破釜沉舟第62章 皇叔反撲第332章 九尾狐大戰神經刀(下)第213章 激將第180章 節外生枝第60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上)第418章 打草驚蛇第166章 誰哭誰笑第36章 初戰(上)第359章 原來是冀州內奸第127章 對手選擇第272章 第二口第292章 戰倉亭第193章 楊長史在荊州的日子第264章 大難臨頭第81章 袁術出兵第130章 牛刀殺雞第211章 招降第182章 二虎競食第338章 袁譚求和第380章 再打一仗第142章 皇叔求和第229章 前途暗淡第392章 賤招不斷第407章 兄弟之戰第442章 不謀而合第290章 彈指破敵第108章 牆頭草第27章 裝逼挨雷劈第93章 臭味相投第62章 皇叔反撲第399章 戰烏桓第328章 死瘸子第234章 佯兵第186章 淑女一諾第312章 卑鄙小人第431章 決戰之前第243章 禍害冀州(中)第389章 孩兒無能第175章 人質第33章 曹老大詐死第292章 戰倉亭第224章 雙簧第284章 全軍覆沒第155章 楊長史神威第164章 冤家路窄第211章 招降第217章 陶副神醫第446章 曹賊遺命第222章 利益最大化第44章 比拼耐心第126章 分一杯羹第192章 盜書蔣幹第197章 青州風雲漸起第389章 孩兒無能第152章 攻破壽春第9章 要理智第163章 包郵免運費第343章 重逢許昌第419章 最後先手第398章 幽州故人第426章 樹倒猢猻散第259章 站隊!站隊!第105章 豪賭第340章 守株待兔(上)第233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第3章 信使第250章 玩真的第334章 諸葛妙計安天下第401章 遠方親戚第83章 陰風漸起第382章 主公請節哀第358章 該不會有伏兵吧?第37章 破敵(上)第127章 對手選擇第376章 穩紮穩打第100章 弄巧成拙第260章 烏巢!烏巢!(上)第237章 以德報怨陶主任第139章 大戰合肥第41章 敗家子軍師第417章 關中之戰第229章 前途暗淡第111章 信譽問題第209章 負荊請罪第51章 陶應求和第111章 信譽問題第259章 站隊!站隊!第327章 勸降第225章 三國好郎舅
第75章 大戰劉皇叔第71章 黃巾小將第216章 互換人質第101章 借題發揮第20章 人才問題第131章 摧枯拉朽第382章 主公請節哀第127章 對手選擇第143章 與虎謀皮第224章 雙簧第212章 破釜沉舟第62章 皇叔反撲第332章 九尾狐大戰神經刀(下)第213章 激將第180章 節外生枝第60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上)第418章 打草驚蛇第166章 誰哭誰笑第36章 初戰(上)第359章 原來是冀州內奸第127章 對手選擇第272章 第二口第292章 戰倉亭第193章 楊長史在荊州的日子第264章 大難臨頭第81章 袁術出兵第130章 牛刀殺雞第211章 招降第182章 二虎競食第338章 袁譚求和第380章 再打一仗第142章 皇叔求和第229章 前途暗淡第392章 賤招不斷第407章 兄弟之戰第442章 不謀而合第290章 彈指破敵第108章 牆頭草第27章 裝逼挨雷劈第93章 臭味相投第62章 皇叔反撲第399章 戰烏桓第328章 死瘸子第234章 佯兵第186章 淑女一諾第312章 卑鄙小人第431章 決戰之前第243章 禍害冀州(中)第389章 孩兒無能第175章 人質第33章 曹老大詐死第292章 戰倉亭第224章 雙簧第284章 全軍覆沒第155章 楊長史神威第164章 冤家路窄第211章 招降第217章 陶副神醫第446章 曹賊遺命第222章 利益最大化第44章 比拼耐心第126章 分一杯羹第192章 盜書蔣幹第197章 青州風雲漸起第389章 孩兒無能第152章 攻破壽春第9章 要理智第163章 包郵免運費第343章 重逢許昌第419章 最後先手第398章 幽州故人第426章 樹倒猢猻散第259章 站隊!站隊!第105章 豪賭第340章 守株待兔(上)第233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第3章 信使第250章 玩真的第334章 諸葛妙計安天下第401章 遠方親戚第83章 陰風漸起第382章 主公請節哀第358章 該不會有伏兵吧?第37章 破敵(上)第127章 對手選擇第376章 穩紮穩打第100章 弄巧成拙第260章 烏巢!烏巢!(上)第237章 以德報怨陶主任第139章 大戰合肥第41章 敗家子軍師第417章 關中之戰第229章 前途暗淡第111章 信譽問題第209章 負荊請罪第51章 陶應求和第111章 信譽問題第259章 站隊!站隊!第327章 勸降第225章 三國好郎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