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算計太過

花開數朵,各表一枝,陶副主任爲了斬斷劉皇叔伸進徐州的魔掌,巧設妙計借刀殺人,逼着劉皇叔砍了徐州大叛徒糜芳。中計之後,咱們的劉皇叔也沒有氣餒,又迅速佈置陷阱,準備把出了名反覆無常的呂溫侯拉進徐州攪局,同樣是準備借呂溫侯的刀對付陶應,爲自己吞併徐州五郡創造機會。

陶副主任和劉皇叔在徐州勾心鬥角的鬥得熱鬧,但他們都沒有想到的是,徐州北面的千里之外,還有一位同樣奸詐的梟雄,正在注視着他們的一舉一動,陶副主任設計逼迫劉皇叔斬殺糜芳這麼大的動靜,也自然瞞不過這位奸雄佈置在徐州的眼睛,這個消息也在當天就被寫成了文字,通過特殊渠道,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兗州鄄城,送到了這位叫做曹操曹孟德的梟雄面前。

這也是這個亂世的悲哀,山東中部這塊巴掌大的土地上,楞是擠進了曹老大、劉皇叔、呂溫侯與陶副主任四大勢力,四個當家老大有三個都是奸詐非常的滑頭,剩下一個在奸詐方面雖然不如其他三家,但是狠毒和武勇卻又冠絕於天下羣雄,彼此之間,自然少不得一些理也理不清、扯也不扯不斷的恩怨情仇了。

閒話少說,言歸正傳,看完了劉皇叔被迫斬殺糜芳的消息之後,曹老大大笑之餘,立即召集了自己傲視天下的龐大智囊團討論軍情,而衆人到齊之後,曹老大先是向衆人出示了細作探報,然後向郭嘉大笑說道:“奉孝,看來你在徐州佈下的妙計終於奏效了,經此一事,劉備雖然與陶謙父子並未立即翻臉,但再想讓他們齊心協力,那就只能是比登天還難了。”

“謝主公誇獎,在下實不敢當。”癆病鬼郭嘉謙虛,又咳嗽着說道:“且不論在下實不敢當主公如此誇獎,主公沒有責備在下看錯了人,爲了掣肘劉備卻養大了另一條猛虎,嘉也已是感激不盡。”

“哎,此事與奉孝有何相關?”曹操大度的一揮手,笑道:“要說看走了眼,那一日的大帳之中,誰又沒有看走眼?包括操在內,都沒有想到那陶應小兒不僅精通詩詞歌賦,還城府極深,居然能夠隱忍到此時此刻纔出手報復,而且還是借刀殺人,既報了舊仇除了內奸,還不落半點罵名,更讓可憐的玄德公找不到藉口發作,不敢對徐州開戰。”

說罷,曹操又一次仰天大笑,郭嘉咳嗽着賠笑,一旁被譽爲曹軍子房的荀彧則微笑說道:“明公,恐怕你更沒有想到的是,陶應小兒不僅城府極深,還更善於用兵吧?廣陵大戰,以八百騎兵大破笮融萬人,又以弱勢兵力大破孫策,逼死這個淮南名將。如此戰績,怕是更加出乎明公之預料吧?”

“不錯。”曹老大坦然點頭,笑道:“不瞞文若先生,其實操現在已經後悔了,爲了掣肘劉備這隻猛虎,竟然又養大了一條猛虎,真是一日縱敵,終生爲患。”

“這條猛虎也許比劉備更危險。”謀主荀攸插口說道:“同是人中之龍,劉備從未得水,只能是龍困淺灘,難以施展。陶應卻截然相反,徐州五郡雖然元氣大傷,但未動搖到根本,人口錢糧仍然足以支持陶應大展拳腳,假以時日,此子必成主公大患!”

曹老大重重點頭,承認荀攸此言非虛,又微笑說道:“吾將各位先生請來,正是爲了此事,劉備與陶應皆是猛虎,養久必將害人,吾欲乘此二虎相爭之機再伐徐州,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明公欲再伐徐州?”荀彧有些詫異。

“正是如此。”曹老大笑着說道:“正如先生之言,陶應小兒坐擁徐州五郡,若不早除,日久必將爲患,吾欲借陶應與劉備兩虎相爭之機,效卞莊刺虎乘勢出兵,將此二虎一舉剪除,雪父被害之恨,也順便解決一下糧荒問題,衆位先生以爲如何?”

利用陶劉相爭兵伐徐州,乘機解決現在最要命的糧荒問題,曹老大此言一出,在場的郭嘉、程昱和荀攸等謀士大都叫好,惟有荀彧微笑不語,直到旁人把話說完,荀彧才抱拳說道:“明公,依彧之見,萬萬不可!”

“文若先生爲何反對?”曹老大驚訝問道。

荀彧拱手答道:“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雖有困,終濟大業。明公本首事兗州,且河、濟乃天下之要地,是亦昔之關中、河內也。今若取徐州,多留兵則不足用,少留兵則呂布乘虛寇之,是無兗州也。若徐州不得,明公安所歸乎?”

說到這,戰略大師荀彧頓了一頓,又微笑着說道:“今陶劉兩家雖然暗鬥,但並未撕破臉皮,明公倘若揮師南下,且不說劉備未必就與明公聯手,即便劉備拋棄僞善麪皮與公同討陶謙,徐州五郡也急切難下。況且琅琊臧霸已率開陽大軍復歸陶謙,徐州城中兵多糧足,豈非更難攻打?”

荀彧這番話,其實和魯肅那天反對陶應渡江去搶劉繇地盤的話差不多,都是反對在內部不穩的情況下大舉對外用兵,去大而就小,去本而求末。而曹老大也不愧是差點幹掉陶副主任的主,聽了這番話覺得有理,立即也就放棄了冒險出兵的念頭,但曹老大又有一點與陶副主任不同,那就是曹老大現在還面臨着糧荒的困難,所以曹老大又爲難的說道:“文若先生此言雖然有理,但歲荒乏糧,軍士坐守於此,終非良策。”

“此有何難?”荀彧笑道:“某與思得三計,可助明公渡過糧荒。”

“文若先生有何妙計,請快道來。”曹老大大喜問道。

“第一計,向袁紹求援。”荀彧微笑說道:“呂布客居袁紹麾下之時,對袁紹多有冒犯,紹深恨之,明公與袁紹締盟共抗袁術、公孫瓚,只需遣使袁紹說明借糧除呂,紹必應諾,支援明公糧草。”

“第二計,先略陳地,分兵就食汝南、穎川。黃巾餘黨何儀、黃劭等盤踞汝、穎,劫掠州郡,多有金帛糧食、此等賊徒又容易破,明公無須出動太多軍隊便可輕取,奪其糧以養三軍,則朝廷喜,百姓悅,順天應人。”

“文若先生妙計,吾也久有向袁紹借糧之意。”曹老大虛心受教,連連點頭,又問道:“敢問先生,第三計又是如何?”

“關於第三計……。”荀彧賣了一個關子,又向曹老大拱手說道:“明公勿怪,彧第三計,是請明公與陶謙罷兵締盟,向陶謙父子借糧渡荒,並聯手共破呂布。”

曹老大並沒有大發雷霆,只是淺笑着說道:“文若先生,依吾之見,第三計就罷了,吾與陶謙父子有殺父之仇,豈能向他求和?又何須與他父子締盟,共破呂布?”

“主公,文若先生的第三計大妙,主公還請三思。”郭嘉咳嗽着開口,微笑說道:“主公難道沒有看出來,文若先生的第三計實爲一石數鳥,如此妙計不用,豈不可惜?”

“哦,如何的一石數鳥?”曹老大驚訝問道。

“主公,若我軍主動向陶謙父子求和,締盟討呂,徐州內有劉備尾大不掉,陶謙父子爲專心收拾徐州內亂,定然答應。”郭嘉拱手答道:“陶謙父子答應後,必然允諾借糧助我軍渡荒,此爲第一鳥。呂布聞知定然大怒,又爲劫糧渡荒,也必然出兵徐州,呂布分兵徐州,主公便可以安心先略陳地,就食汝穎,此爲第二鳥。呂布攻打徐州,劉備必然乘機就中取事,陶應被迫迎戰,三家互相牽制,互相消耗削弱,此爲第三鳥。”

“原來是這三隻鳥啊。”曹老大笑了,又盤算片刻,曹老大忽然問道:“文若先生,奉孝,倘若陶謙父子不肯答應罷兵締盟,又當如何?”

“陶謙父子不肯答應主公罷兵締盟,主公又有何損失?”郭嘉笑道:“主公不念舊惡主動請盟,陶謙父子卻不肯接受主公善意,將來主公再次興兵討伐陶謙父子時,豈不是又多了一個名正言順的出兵藉口?”

“況且就算陶謙父子拒絕,呂布也會留心到徐州。”荀攸替郭嘉補充道:“呂布豺狼也,正爲糧荒困擾,見我軍分兵就食汝穎,又聞知主公向陶謙請盟借糧,豈能不生出就食徐州之意?屆時呂布不管是巧取還是豪奪,都對主公有百利而一害。”

曹老大仰天大笑,道:“善,三計皆可速行之。”

………

時間稍微迴轉,回到徐州境內,在徐州城中逗留了一天之後,敲定了維持現狀不變的抗敵策略,咱們大仁大義的劉皇叔便向陶謙父子提出了告辭,率領關張二人返回小沛繼續守城,而陶謙父子雖然很想借着這個機會一刀把劉皇叔砍了,但考慮到聲名道義又不敢下這個決心,只能是忍氣吞聲的把劉皇叔送出徐州城門,與這位大漢第一奸商揮淚而別。

送走了劉皇叔,曹宏麾下的徐州特務線人們立即活動了起來,不分晝夜的嚴密監視小沛城中的一舉一動,尤其是注意劉皇叔這個階段的專用使者簡雍的動靜,結果不出所料,劉皇叔回到了小沛的第二天,簡雍就在一隊士兵的保護下,攜帶着大筆禮物北上,大模大樣的趕往山陽去了——大仁大義的劉皇叔根本用不着掩飾,他只是徐州客將,不受陶謙父子指揮管轄,他願意派遣使者與誰通好,陶謙父子沒有權利干涉。

收到了這個消息,陶應在刺史府大堂裡足足轉了半個多時辰的圈子,陶應早就已經算準了劉皇叔的計劃步驟,劉皇叔自己先和呂溫侯交好,乘機唆使呂溫侯向徐州求盟,而以呂溫侯的貪婪與兗州目前的糧荒窘境,就算有人反對也會同意劉皇叔的建議——況且包括呂布軍頭號智囊陳宮在內,都不太可能反對這個能夠緩解糧荒困境的計劃,而且呂溫侯求盟的理由也十分充足,共同的敵人是曹老大是一個,呂溫侯也確實間接救過徐州,對徐州和陶應本人都有救命之恩,又是一個。

到了那個時候,呂布的使者抵達徐州,那陶應的樂子可就大了,答應的話是典型的與虎謀皮,養劉皇叔這條餓狼的同時,又得供養呂溫侯這條更大更兇狠的餓狼,窮於招架,疲於奔命,還得日夜防着呂溫侯反咬一口。如果陶應拒絕,那樂子可能就更大了,先不說劉皇叔肯定乘機挑唆離間,以呂溫侯的豺狼性格,也沒有不乘機對又富又弱的徐州下手的道理!呂溫侯一旦出兵南下,劉皇叔乘機混水摸魚,後果如何,陶副主任都不敢去想象了。

把劉皇叔的心思猜透了也沒用,劉皇叔這一計根本就沒有辦法破解,除非徐州軍隊強大到了呂溫侯沒膽量正眼窺視的地步,否則陳宮就算替呂溫侯識破了的借刀殺人之計,也會慫恿呂布故意中計,利用劉皇叔這個帶路黨引路,乘機來徐州搶糧搶地搶美女。但很遺憾的是,徐州軍隊現在的狀況,最多也就是在徐兗四大惡賊中排名第三,僅勝過只有小沛一城的劉皇叔,與上面的呂小強、曹老大全面開戰則根本不是對手,兵強馬壯的呂溫侯不對徐州動心除非是他傻了。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陶副主任才總算是明白了便宜老爸陶謙在歷史上,爲什麼不把徐州傳給兒子要傳給劉皇叔了,又富又弱的徐州老大這個位置,簡直就不是人坐的啊,只要撐不過開局的實力積攢階段,那就是死無葬身之地啊。

“公子,你把我們眼睛都轉暈了,歇一歇吧。”旁邊的魯肅開口,勸說道:“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圈子轉得再多也沒用,公子還是歇上一歇,商量一下應對之策吧。”

“我就是在考慮應對之策啊。”陶應頓住腳步,嘆氣道:“我都已經快把腦汁都絞乾了,就是想不出辦法對付呂溫侯啊。”

“公子,不行我們主動向呂溫侯求盟吧。”在場的另一個謀士陳登建議道:“大不了費一些糧米,只要暫時穩住了呂溫侯,待到明年春暖開花,曹呂戰事重開,我們就不用看呂溫侯的臉色了。”

“我也考慮過這個計策,但又怕呂溫侯獅子大張口,無法應付。”陶應無奈的苦笑說道:“如果只是兩三萬斛糧食,我可以考慮答應,呂溫侯確實間接救過我們,報答他也是應該的。可他如果開口要十萬斛二十萬斛怎麼辦?和他象菜場買菜一樣,討價還價?”

陳登笑了,拱手說道:“公子,其實討價還價也不失爲一個主意,只要別激怒呂溫侯,讓他看到一點可以從我軍手中獲得大批糧食的希望,暫時穩住他,拖到曹呂戰事重開,公子自然不用看他臉色了。”

陶應沉默,半晌才嘆道:“這也是無奈之策吧,如果實在想不出辦法的話,也只好這麼辦了,只是怕拖不了這麼長時間。”

“公子若是想長時間拖延,那肅倒有一計。”魯肅向陶應拱手說道:“只需花費少許錢糧,便可暫時穩住呂溫侯,同時也不至於因爲遲遲不做回答,讓呂溫侯發怒翻臉。”

“軍師有何妙計,還請速速道來。”陶應大喜問道。

魯肅點頭,答道:“現在主公病重不能理事,徐州大事盡皆交於公子,這點人所共知。既如此,公子何不將徐州防務善做安排,然後率軍西掠沛國、汝南與穎川等地,現在這些郡縣多被黃巾餘黨何儀、黃劭等賊盤踞,多有金帛與糧食藏匿,公子無須太多兵力便可攻破,奪取糧草金帛供養我軍。”

“如此一來,呂溫侯使者到來,徐州文武便可回答公子不在,無人做主,要等公子消息,再請大公子出面送給呂溫侯糧食一萬斛,證明我軍有意與呂溫侯通好,只是公子不在無法締盟,先堵住呂溫侯的嘴。然後公子再回書呂布,就說領兵在外無法締盟,待到征戰歸來再與呂溫侯交涉,便可長久穩住呂溫侯了。”

“去搶何儀和黃劭那幫笨蛋?”陶應笑了,不由想起君子軍初成時就是先找這幫笨蛋練兵,然後陶應又搖頭說道:“子敬,你不是在開玩笑吧?雖然西掠汝穎可行,但我父親病成這樣,徐州又是內憂外患,羣狼環伺,我怎敢擅離徐州麼?”

“公子,如果你不去西掠汝穎,難道主公的病就能痊癒了,徐州的危機就能解除了?”魯肅微笑說道:“玄德公設計誘呂溫侯攪局一事,已然無法破解,公子留在徐州又有何用?倒不如搶先向更弱更肥的何儀、黃劭下手,既躲開了玄德公的陷阱,又可以劫來錢糧兵員,壯大我軍實力。況且汝穎等地距離彭城不是很遠,以君子軍的速度,十日之內便可趕回徐州,又有何可懼?”

陶應閉上了嘴巴,坐回案旁開始琢磨,不想陳登也附和道:“公子,依在下之見,軍師此議可行,徐州五郡地域廣大,縱深極大,不怕呂溫侯打突襲戰,只怕呂溫侯與我軍全面進犯,而呂溫侯要想全面進犯,勢必得做大量準備時間,足夠我軍做好準備,告知公子。而公子若能爲徐州劫回大批錢糧兵員,勢必可以快速增強我軍實力,不然的話,長此以往下去,我軍真不知道何年何月纔不懼怕外敵威脅。”

“這……。”陶應終於心動,心說確實,光靠在徐州種田埋頭髮展,擴軍速度實在太慢,倒不如效仿歷史上的曹老大,身處四戰之地還到處出擊,以戰養戰越打越強,在流血實戰中練出一批精兵強將。所以盤算再三後,陶應還是說道:“茲事體大,且容我與父親商量一下再說。”

………

讓顧慮良多的陶應意外的是,當他把魯肅的建議與自己的各種猶豫告訴了陶謙,並且試探着詢問陶謙的意見時,已經瘦得象一個骷髏一樣的陶謙只考慮了兩分鐘時間不到,很快就回答道:“去,吾兒爲何不去?男兒志在四方,吾兒不多出去走一走,增長一些眼界,成天在徐州城裡無所事事,是何道理?”

“父親教訓得是,孩兒知罪。”陶應老實認錯,又道:“可是……。”

“沒什麼可擔心的。”陶謙咳嗽着打斷陶應,又伸出皮包骨頭的老手,拉住陶應的手,艱難笑道:“應兒,你知道在爲父看來,你最大的優點與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孩兒不知,請父親指點。”陶應老實答道。

“在爲父看來,應兒你最大的優點,是算計,最大的缺點,是算計太過。”陶謙強忍着咳嗽,微笑說道:“單以對人心的把握,對形勢的分析,爲父都趕不上應兒。但爲父癡長數十年,卻又看得出來,應兒你的一些算計完全是沒必要,算計太多,反而畏手畏腳,寧可坐失良機也不肯弄險,只做有把握的事,但古話說,人算不如天算,這天下之事,世上之事,又有幾件是事前能夠完全算到的?又有幾件事是一定有把握的?”

“比如呂溫侯這件事吧。”陶謙咳嗽了兩聲,道:“呂溫侯被糧荒困擾,是有可能打徐州的主意,但那些沒有被糧荒困擾的諸侯羣雄,就沒有一個不打徐州的主意了?應兒你今天爲了呂溫侯的威脅提心吊膽,明天爲了袁術的進犯殫精竭慮,後天曹操又來了,你操這麼多心,又有什麼用?反正是要打,那真刀真槍的打就是了,又何必爲了一點可能存在的危險成天提心吊膽,畏手畏腳,敵人還沒有來,自己就已經先嚇了個半死,不是白操心是什麼?”

陶應默默點頭,發現自己在呂布危險這件事上,確實表現得過於謹慎,過於膽小,完全被呂小強的赫赫兇名嚇住,氣勢上已經落了下風。

“還有,我們徐州有呂溫侯與劉玄德的威脅,他們的背後就沒有曹孟德的威脅了?”陶謙又咳嗽着說道:“呂溫侯乘虛襲取兗州,曹操對他恨之入骨,呂布倘若全面侵入徐州,曹操就會錯過這個乘虛反攻的天賜良機?還有呂溫侯與劉備聯手的威脅,正如應兒之言,呂布反覆無常,豺狼之性,我們父子與他結盟無異於與虎謀皮,那劉玄德與他聯手結盟,就不是與虎謀皮了?他們能夠齊心協力的聯手合作的希望能有多大,應兒爲什麼你怎麼就爲這一點點可能而憂心忡忡?”

陶應點頭,老實認罪,“父親教訓得是,孩兒是膽怯了。”

“還是那句話,爲父看得出來,你不是膽怯,是無謂的算計太多了。”陶謙嘆了口氣,又道:“依爲父之見,魯肅的提議很不錯,應兒你出去開開眼界,躲開劉玄德的陷阱,儘可能的與呂溫侯虛與委蛇,拖住時間。就算呂溫侯真的提兵來犯,我們留在徐州的主力,只要守住幾座重要城池就行了,只要擋住了呂溫侯的第一波攻擊,糧草不足的呂溫侯就堅持不了多久,沒有了糧食,呂溫侯想不和手裡有點糧食的劉玄德起衝突,怕是也難了。”

“聽父親一席話,孩兒勝讀十年書。”聽了陶謙這番話後,這幾天來一直憂心忡忡的陶應確實放鬆了許多,暗笑自己杞人憂天之餘,陶應又拱手說道:“父親,但孩兒還有最後一個擔心,那就是父親你的身體。”

“這點你更不用擔心。”陶謙笑了,喘息着說道:“爲了應兒,爲父一定會堅持下去,堅持到應兒凱旋歸來那天。”

說到這,陶謙又是一笑,向陶應問道:“再說了,就算爲父撐不到那一天,應兒又有什麼可擔心的?傳位文書就在刺史府大堂的房樑上,曹豹、臧霸、陳珪父子與曹宏都已經視你爲父親的繼位人,你還怕他們勾結你的大哥,塗改傳位文書?還有你的兄長,他是什麼樣的人,難道應兒你還不明白?”

陶應不再說話,向陶謙雙膝跪下,重重磕頭行禮,朗聲說道:“既如此,那孩兒不肖,就要暫時離開父親的身邊了。”

第331章 九尾狐大戰神經刀(中)第107章 前功盡棄第116章 岳父是用來坑的第320章 仁至義盡第197章 青州風雲漸起第100章 弄巧成拙第326章 再戰官渡第136章 失算第445章 矛盾擴大第302章 螳螂捕蟬第419章 最後先手第214章 好心辦壞事第421章 用事實說話第144章 文火煨肉第400章 大開殺戒第437章 累死老丈人第20章 人才問題第428章 曹劉締盟第86章 誰比誰狠(上)第27章 裝逼挨雷劈第354章 陶賊落淚第138章 別字坑人第387章 真累啊第59章 邀請第29章 媒人第380章 再打一仗第362章 皇叔回荊州第94章 袁氏忠臣第39章 再度出征第363章 疑鄰盜斧第61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下)第418章 打草驚蛇第30章 臧霸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400章 大開殺戒第243章 禍害冀州(中)第20章 人才問題第237章 以德報怨陶主任第87章 誰比誰狠(下)第128章 絕對現實第169章 老鄉見老鄉第344章 輸的只是我第398章 幽州故人第10章 二讓徐州第416章 江東歡歌第165章 假貨偏逢三一五第141章 陶應又求和第35章 君子出場第115章 和談第163章 包郵免運費第174章 合肥城破第206章 以牙還牙第151章 重操舊業第39章 再度出征第176章 所謂盟友第260章 烏巢!烏巢!(上)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163章 包郵免運費第107章 前功盡棄第137章 借刀殺人第367章 當然有證據第182章 二虎競食第421章 用事實說話第19章 糜家妹子第366章 你就這麼恨我?第406章 避敵鋒芒第135章 君子之威第295章 敗中求勝第10章 二讓徐州第104章 自作自受第163章 包郵免運費第257章 雙賤合壁第414章 烈火焚城第429章 結盟目的第337章 報復第138章 別字坑人第391章 混淆視聽第42章 對陣小霸王第251章 恐嚇第437章 累死老丈人第256章 陶賊大禮第272章 第二口第128章 絕對現實第149章 狐假虎威第89章 三國好人多第369章 諸葛遺計第334章 諸葛妙計安天下第417章 關中之戰第109章 陶應中計(上)第319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212章 破釜沉舟第33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434章 泄密第337章 報復第259章 站隊!站隊!第114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142章 皇叔求和第446章 曹賊遺命第53章 棋高一着第155章 楊長史神威
第331章 九尾狐大戰神經刀(中)第107章 前功盡棄第116章 岳父是用來坑的第320章 仁至義盡第197章 青州風雲漸起第100章 弄巧成拙第326章 再戰官渡第136章 失算第445章 矛盾擴大第302章 螳螂捕蟬第419章 最後先手第214章 好心辦壞事第421章 用事實說話第144章 文火煨肉第400章 大開殺戒第437章 累死老丈人第20章 人才問題第428章 曹劉締盟第86章 誰比誰狠(上)第27章 裝逼挨雷劈第354章 陶賊落淚第138章 別字坑人第387章 真累啊第59章 邀請第29章 媒人第380章 再打一仗第362章 皇叔回荊州第94章 袁氏忠臣第39章 再度出征第363章 疑鄰盜斧第61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下)第418章 打草驚蛇第30章 臧霸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400章 大開殺戒第243章 禍害冀州(中)第20章 人才問題第237章 以德報怨陶主任第87章 誰比誰狠(下)第128章 絕對現實第169章 老鄉見老鄉第344章 輸的只是我第398章 幽州故人第10章 二讓徐州第416章 江東歡歌第165章 假貨偏逢三一五第141章 陶應又求和第35章 君子出場第115章 和談第163章 包郵免運費第174章 合肥城破第206章 以牙還牙第151章 重操舊業第39章 再度出征第176章 所謂盟友第260章 烏巢!烏巢!(上)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163章 包郵免運費第107章 前功盡棄第137章 借刀殺人第367章 當然有證據第182章 二虎競食第421章 用事實說話第19章 糜家妹子第366章 你就這麼恨我?第406章 避敵鋒芒第135章 君子之威第295章 敗中求勝第10章 二讓徐州第104章 自作自受第163章 包郵免運費第257章 雙賤合壁第414章 烈火焚城第429章 結盟目的第337章 報復第138章 別字坑人第391章 混淆視聽第42章 對陣小霸王第251章 恐嚇第437章 累死老丈人第256章 陶賊大禮第272章 第二口第128章 絕對現實第149章 狐假虎威第89章 三國好人多第369章 諸葛遺計第334章 諸葛妙計安天下第417章 關中之戰第109章 陶應中計(上)第319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212章 破釜沉舟第33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434章 泄密第337章 報復第259章 站隊!站隊!第114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142章 皇叔求和第446章 曹賊遺命第53章 棋高一着第155章 楊長史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