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全軍覆沒

(PS:家裡有事出門,更新耽誤到現在,請朋友們原諒,純潔狼誠懇道歉。)

淮河的流量始終還是遠遠不如黃河,所以即便是同時掘開了淮河大堤與陂湖堤壩,洪峰在淮陰城下水位最高時,也僅僅只是八九尺不到一丈,而洪峰過後,淮陰城下的水位又迅速下降到了六尺左右,也就只能淹到一個正常人的胸口了。(漢代一尺爲二十三釐米)

水火無情,就算是洪峰水位不高,洪峰過去後的淮陰大地仍然是滿目瘡痍,渾濁的水面中到處飄蕩着各種各樣的雜物,什麼樹枝、木屑、草葉、旗幟、動物屍體和灌木之類的應有盡有,更多的則是袁術軍士兵的屍體,有被淹死的,嗆死的,浸死的,踩死的,被淮陰守軍弓箭射死的,甚至還有爬上了樹木避水,結果卻被同樣上樹避水的毒蛇咬死的,或者咬傷後重新摔進水中淹死的,具具屍體都是死狀恐怖,也具具屍體都是腫漲發白,在渾水緩緩飄蕩,隨波逐流,悽慘得簡直讓人不忍卒睹。

當然了,也因爲洪峰水位不是很高,所以倖存下來的袁術軍士兵也有相當不少,至少有近三分之一的袁術軍士兵躲過了洪水襲擊,其中一小半逃到了淮河堤壩上,大半散落在被洪水包圍的丘陵土山高處,但這些軍隊的武器輜重大都已經失落,又驚魂未定士氣低落,士氣和軍心都接近崩潰,不用淮陰軍隊動手。倖存的袁術軍隊伍中就已經出現了逃兵現象,還爲了爭奪沒有擱淺的小型船隻大打出手,自相殘殺,僥倖逃上了堤壩的紀靈和高俗等人根本無力約束。

事情還沒完,做爲優秀公僕陶副主任的心腹愛將,陳到當然學到了陶副主任痛打落水狗的得意絕技,洪峰過去。水勢剛一放緩,陳到立即命人從淮陰城上放下無數小船和木筏,分出十支百人小隊由屯將率領。乘船撐筏去捕拿剿殺被洪水包圍的袁軍散兵遊勇,陳到自己則親自率領三千大軍從北門出城,乘船淌水殺向淮河大堤。親自來捉旗號就在堤上的紀靈,堤上紀靈也是怒火沖天,親自領了百餘親兵過來接戰,發誓要給被洪水的多年舊部報仇雪恨。

被洪水與河水包圍的堤壩頂端狹窄,雙方都無法騎馬交戰,所以紀靈和陳到都是提了環首刀出陣步戰,見面之後,陳到先用刀指着紀靈大喝道:“紀靈匹夫,還不快快放下武器投降?更待何時?”

“我呸!”紀靈重重吐了一口濃痰,紅着眼睛大罵道:“無恥奸賊。用此奸計壞我大軍,我誓殺汝!”

罵完,紀靈大步上前揮刀就砍,陳到也不再說話,揮刀便與紀靈大戰在一起。紀靈身高力猛,刀刀都是開山劈石之勢,陳到則年輕靈活,身手矯健,閃轉騰挪從容應對,與紀靈打得不相上下。後面徐州隊伍見了。很快便是毫不客氣的一轟而上,仗着人多欺負人少,圍毆紀靈身後的百餘親兵,紀靈的親兵招架不住,紛紛扔下紀靈逃命,本來還招架得住的紀靈見勢大爲慌亂,趕緊賣了一個破綻掉頭就跑,陳到領軍追殺不止。

紀靈統兵還算有點得軍心,眼看就要被陳到追上時,斜刺裡副手高俗領了兩百餘人過來阻攔,一邊高呼紀靈快走,一邊揮刀來戰陳到,只可惜高俗的身手和陳到差得實在太遠,僅僅五個回合就被陳到一刀砍死。徐州衆軍繼續窮追紀靈不止,直到把紀靈逼到淮河岸邊,紀靈走投無路又不會水,只能沿着河岸飛奔逃命,正焦急無奈間,卻忽然瞟見上游下來一條自軍小船,船上三人不是別人,正是周瑜、程普和黃蓋——這三位可是水戰的大行家。

“公瑾,救我,快救我!”紀靈欣喜若狂的大喊,“快,快把船撐過來!”

“公瑾,怎麼辦?”黃蓋問道:“救還是不救?”

“不救!”程普搶着說道:“先不說救他要冒險,救他回去也沒用了,打了這麼大的敗仗,袁術匹夫也不會再重用他了。”

周瑜表情陰冷,仔細盤算後冷冷說道:“必須得救,我們在袁術匹夫面前需要一條替罪羊做擋箭牌,而且紀靈是袁術心腹,還有東山再起的可能,對我們來說也還有利用價值。兩位老將軍,把船撐過去吧。”

程普和黃蓋深信周瑜判斷,再不遲疑,立即駕舟過來接應,紀靈大喜過望,趕緊縱身跳上小舟,徐州軍士急以箭射之時,水戰大行家程普和黃蓋早已舞動盾牌擋箭,周瑜也趕緊掌舵操篙,駕駛小船駛往下游,最終徐州將士雖然將周瑜和紀靈等四人盡皆射傷,卻始終未能將四人射死,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周瑜三人護了紀靈順流而下,逃往了淮河下游。

不過也好,雖然讓紀靈和周瑜逃了沒能成卻全功,但是袁術軍上下看到紀靈棄衆而走,也幾乎都沒有了抵抗決心,紛紛放下武器跪地投降,少部分負隅頑抗者也被徐州將士刀砍箭射盡數消滅,全殲堤上袁軍,俘虜超過千人。堤下被洪水包圍的袁軍士兵也大部投降,只有少數會水者淌水逃命,逃往上游去給後軍報信去了,陳到和謝炎又派人打撈武器輜重,繳獲錢糧無數,袁術重金打造的四十條樓船和近百艨艟戰船,也盡皆落入徐州軍隊之手。

至此,淮陰大戰基本結束,袁術麾下最能打的一萬五千精銳全軍覆沒,活着逃回盱臺報信的士卒還不到五百人,走陸路東下的陳紀、雷薄和陳蘭六萬烏合之衆倒是毫髮無損,但這羣烏合之衆既沒有膽量來和士氣正盛的徐州軍隊決戰,又被洪水擋住了東進道路,無奈之下只得暫時駐紮在只有幾千百姓的盱臺小城旁邊。派信使返回壽春告急,請示下一步行動。那邊陳到和謝炎也歡天喜地的派遣使者渡河北上,去向陶應報捷,同時爲了讓陶應安心,陳到在派出報捷信使的同時,還放出了飛鴿傳書報信,爭取儘早把喜訊送到徐州。

…………

信鴿傳遞消息當然比信使騎馬快。只用了兩天多時間就把消息送到了徐州,而喜訊送到陶應面前時,又正巧趕上了徐州新近發生的一件大喜事——被陶副主任寄以厚望的新式武器風羽箭。終於開始了第一次大規模產出,陶應醞釀和準備了許久的步戰王牌隊伍風羽軍,也終於裝備上了這件與他們軍隊名字相同的武器!

風羽箭名字拉風。結構其實卻非常簡單,作用和普通的箭矢一般無二,也就是一支箭不粘羽毛,把本該粘連羽毛的箭矢後端挖出兩道凹槽,利用向內凹進的空槽產生渦流阻力,使箭保持飛行穩定,從而節約價格昂貴的飛鳥羽毛。不過也別小看了這一小小改進,箭矢上面使用的鳥類羽毛不僅價格昂貴,一旦損壞便無法修復,並且來源極不穩定。還得使用魚鰾膠、骨膠或者皮膠粘連,製造費時費錢還難以保證產量。而風羽箭的製造成本不僅要低得多,還可以節約製造時間,確保持續產出,更可以讓徐州軍隊可以大量的揮霍與使用箭矢。更進一步提高徐州軍隊的遠程攻擊力。

當然了,風羽箭也有着它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它對製造的精度要求極高,同時保持平衡的效果也不如普通羽箭。所以爲了製造和裝備風羽箭,徐州軍隊不僅反覆實驗了上千次才找出最理想的凹槽規格,還在工匠的培養方面投入了鉅額的錢糧。又安排了專人專職負責監督風羽箭的生產,爲的就是確保風羽箭的生產精度,再現當年強秦大軍的武器標準化生產。

與此同時,鑑於風羽箭的準確性不如普通羽箭,陶應又煞費苦心的做出調整,決定讓已經擴編至一千五百人的君子軍繼續使用普通羽箭,其他隊伍混搭使用普通羽箭和風羽箭,單獨組建一支弩兵隊伍命名爲風羽軍,專門使用風羽箭,讓廉價易產的風羽箭配合強弩的超遠射程,再搭配上已經逐漸被人遺忘的秦軍弩兵三段射,在戰場上製造廉價而又強力的弩箭暴雨,藉以揚長避短,儘量避開徐州軍隊近戰薄弱的弱點,發揮出徐州軍隊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優勢。

言歸正傳,規格標準化的風羽箭開始大量產出的時候,又收到了陳到飛鴿傳書送來的全殲紀靈精銳消息,雙喜一起臨門,咱們的陶副主任當然是歡喜萬分,立即決定重賞陳到與謝炎等有功將士之餘,又笑道:“好,有了這場大勝仗墊底,我睡覺也可以踏實一點了,我們北面那些不安好心的鄰居們,也該給我老實一點了。”

“主公,恕登直言,主公只怕是笑得太早了一些。”陳登拱手,向陶應警告道:“淮陰大捷,固然可以讓我們北方的鄰居不敢隨意窺視徐州五郡,但未必就會讓他們老實下去,說不定還會適得其反,讓我們的鄰居更不安生。”

“元龍此話何意?”陶應驚訝的問道:“我軍淮陰大捷,南線壓力大減,主力不必再擔心兩線作戰和腹背受敵,我們北面的鄰居,爲什麼還會更不消停?”

“主公,你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漏算了袁術的反應了。”陳登微笑答道:“袁術爲人小肚雞腸,睚眥必報,在淮陰吃了這麼大的虧,能就這麼善罷甘休了?屆時袁術如果提起傾巢之兵來攻,主公縱然不懼,我們北方的鄰居們也會覺得有機可乘,更加的不肯罷休。”

聽了陳登的分析再仔細一想,陶應也覺得自己確實有一點過於樂觀了,自軍殲滅了紀靈精銳,只是砍掉了袁術的一隻臂膀而已,袁術麾下龐大的隊伍還在,這些敵人雖然是以烏合之衆居多,但是如果袁術傾巢來攻,自己也必須得出動主力纔有希望取勝,而自己的主力一旦南下——只怕自己的老丈人就第一個沉不住氣了。

擔憂之下,陶應忙向陳登問道:“元龍,你既看破形勢。可有辦法助我化解危機?”

“也不甚難。”陳登微笑答道:“紀靈全軍覆沒,袁術的後軍又被洪水所阻,無法繼續攻打淮陰切斷徐州的南北聯繫,袁術即便傾巢出動,也只有廣陵和彭城兩個目標可選,但不管袁術是北上來打彭城,還是東進去打廣陵。都需要召回陳紀的六萬大軍重新準備,所以我軍還有一點應變時間。如果在此期間,讓主公那位岳父對袁術徹底失望。專心去和曹操糾纏,再幹掉玄德公那羣噁心主公的烏合之衆,我們的北面也就可以穩如泰山了。”

“讓岳父大人對袁術徹底失望?幹掉玄德公那羣新組建的烏合之衆?如何行事?”陶應眨巴着奸險的三角眼問道。

“不難。”陳登笑得比陶應更加奸險。低聲說道:“主公你是知道的,爲了刺探我軍消息,玄德公在徐州城裡安排了那一位,呂溫侯也藉口方便聯絡,讓他使者許汜長駐在這徐州城中。既如此,主公何不讓他們先高興一下……?”

………

當天夜裡,一直安分隱居的前徐州別駕糜竺糜子仲,忽然接到了一個特別的邀請——新任徐州刺史陶應陶使君,邀請糜竺第二天清晨到徐州東門小校場,參加徐州新軍風羽軍的成軍典禮。糜竺本不願去。但架不住陶使君麾下官員的再三勸說,終於還是點頭答應,硬着頭皮在第二天早上來到去年君子軍組建的這個小校場,參與這件盛事。

讓糜竺意外的是,呂溫侯派來與徐州軍隊聯絡的使者許汜。竟然也出現在了典禮現場,二人見面少不得虛僞客套幾句,但心裡卻都着實疑惑,一向把軍情機密看得比命根子還要重要的陶小使君,今天怎麼這麼大方,竟然冒着泄露軍情的危險。讓自己也來參觀號稱爲步戰王牌的風羽軍?這其中是不是又有什麼陰謀詭計?

數量爲一千二百人的風羽軍建成典禮和去年的君子軍典禮差不多,都是由徐州刺史出面說一通忠君愛國之類的廢話套話——最大的不同也只是徐州刺史換了人而已。而當陶應唸完徐州名士徐方給自己準備的又臭又長的演講稿後,讓許汜和糜竺更加驚訝的事發生了,陶應竟然當着他們和圍觀百姓的面,下令讓風羽軍操練陣容,演練實戰,大大方方的讓無數細作和特務親眼目睹風羽軍的作戰方式與特點。

其實陶應在風羽軍的戰術方面根本沒有半點值得隱瞞的地方,按着徐盛的令旗指揮,模擬行軍中的風羽軍隊伍先是緊急集結,然後將長盾推到前方防箭,後面的三隊風羽軍輪流裝箭上前,以強弩射出風羽箭,射向前方一百五十步開外的隊列草人,把那幾百個草人射成刺蝟便收工了事,結束了這場模擬實戰。

看完了風羽軍的實戰演練,在貴賓臺上位置靠得很近的許汜和糜竺難免面面相覷,不知道這支風羽軍究竟特別在那裡,甚至懷疑陶應是在故意示弱,想借自己們的嘴告訴某些人,說風羽軍不足爲懼,然後風羽軍再向君子軍一樣在戰場上突出奇招,殺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正狐疑間,陶小使君已經領着魯肅、陳登和許褚等幾個徐州新貴走了過來,主動與許汜、糜竺打招呼,二人慌忙還禮客套間,陶應又笑吟吟的問道:“少顯先生,子仲先生,你們覺得我這風羽軍如何?可驍勇否?”

“真乃熊虎之士。”糜竺口不對心的回答。

“這個……。”許汜是陶應老丈人呂溫侯帳下的謀士,地位比較尊貴,說話也敢直接,所以稍一猶豫後,許汜還是坦白說道:“使君勿怪,恕在下眼拙,使君這支風羽軍的神妙之處,在下真沒有看出來,覺得與普通的強弩兵一般無二。”

“少顯先生果然是坦白人。”陶應大笑,道:“不瞞少顯先生,風羽軍的作戰方式,確實與普通的強弩兵一般無二,不過只是現在,將來風羽軍還要增加一種特殊的裝備。”

許汜和糜竺一起點頭,心說這樣纔對,你小子什麼時候對外人交過實底?陶應卻又笑道:“少顯先生,子仲先生,其實我這風羽軍還有一個特別之處,你們已經親眼看到了,就是不知道你們注意到沒有?”

“還有一個特別之處?”許汜和糜竺都是萬分驚訝,再仔細看了許久,許汜才終於發先情況不對,脫口說道:“使君,風羽軍用的弩箭,怎麼都沒有箭羽?”

陶應再次大笑,許汜和糜竺則是萬分緊張——他們都玩過弓弩,當然清楚弩箭節約了箭羽這一點有多關鍵,也隱約猜出了陶應的真正用意,這是在向他們背後的人示威,警告他們背後的人,徐州軍隊不僅有君子軍這張騎兵王牌,還有了風羽軍這支步戰王牌,所以沒事的話最好就別找徐州軍隊的麻煩!

“使君,貴我兩家有通親之誼……。”

情急之下,許汜乾脆直接開口,試探着想親眼看看風羽軍究竟用的是什麼怪箭,怎麼沒有箭羽還能射那麼遠和準確?但話還沒有說完,校場之外卻快馬奔來了一騎,馬上騎士滿身塵土狼狽不堪,下馬接受了徐州軍隊的身份檢查後,又趕緊連滾帶爬的衝到了陶應面前,雙膝跪下,沙啞着嗓子叫道:“主公……。”

“你是那裡來的信使?有何緊急軍情?”陶應順口問道。

那信使嘴巴張開,話沒出口卻先流出了眼淚,哽咽得泣不成聲,陶應終於覺得情況不妙,趕緊把他揪起來,喝道:“說,到底出什麼事了?快說!”

“小人……,小人是淮陰謝炎將軍派來的。”那信使哭泣着出示了身份腰牌,又掏出了一道鮮血寫成的縑書,號啕大哭着說道:“啓稟主公,袁術大軍忽然從淮河順流而下,突襲盱臺、淮陰二城,盱臺陷落,謝將軍率領我軍浴血奮戰抵禦敵軍,南下廣陵的點軍司馬陳到收到消息,率軍回援淮陰,不曾想袁術軍掘開淮河大堤,水淹我軍,陳到將軍的五千人馬全軍覆沒!謝炎將軍派小人回徐州告急,小人冒死泅渡過了淮河時,淮陰,也陷落了……。”

陶應徹底呆住了,旁邊的魯肅和陳登也呆住了,許褚狂吼如雷了,許汜卻低下頭悄悄笑了,糜竺也低下腦袋,嘴角同樣露出了一點笑意…………(未完待續。。

———————————————————————————————

第128章 絕對現實第436章 計中用計第184章 交換第269章 吾願降陶第414章 烈火焚城第441章 不敗之地第161章 金蟬脫殼第327章 勸降第214章 好心辦壞事第298章 陶賊中箭第154章 孔明先生第20章 人才問題第294章 手到擒來第280章 花生米第12章 父子第240章 師生第244章 禍害冀州(下)第63章 被揭穿了第222章 利益最大化第181章 騎牆觀風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178章 運氣不錯第220章 對陣袁譚(下)第107章 前功盡棄第211章 招降第359章 原來是冀州內奸第182章 二虎競食第399章 戰烏桓第440章 難兄難弟第19章 糜家妹子第414章 烈火焚城第94章 袁氏忠臣第385章 不夠走運第302章 螳螂捕蟬第298章 陶賊中箭第120章 陶應也招降第63章 被揭穿了第412章 大混戰第252章 陶賊條件第47章 孫策死了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57章 借花獻佛第141章 陶應又求和第90章 操縱局勢第337章 報復第247章 二熊爭餅第41章 敗家子軍師第396章 爲了抄家第97章 凱旋歸來第98章 捨身飼狼第102章 種子第404章 當機立斷第22章 歪打正着第336章 戰後第308章 二奸爭鋒(上)第443章 互相拆臺第427章 師徒重逢第300章 料敵機先第287章 這二貨是誰?第271章 郭女王第1章 老實孩子第370章 告一段落第180章 節外生枝第93章 臭味相投第181章 騎牆觀風第117章 陳宮蒙冤第132章 麻煩來了第214章 好心辦壞事第302章 螳螂捕蟬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136章 失算第418章 打草驚蛇第349章 緩兵之計成功了第430章 風水輪流轉第6章 七步成詩第294章 手到擒來第444章 備胎曹丕第438章 報仇第365章 拿人拿贓第83章 陰風漸起第102章 種子第30章 臧霸第105章 豪賭第192章 盜書蔣幹第101章 借題發揮第428章 曹劉締盟第18章 霹靂車第305章 主任在後第7章 匹夫之勇第225章 三國好郎舅第360章 被利用了第154章 孔明先生第420章 引蛇出洞第195章 各有打算第282章 棄子第209章 負荊請罪第99章 糖衣炮彈第308章 二奸爭鋒(上)
第128章 絕對現實第436章 計中用計第184章 交換第269章 吾願降陶第414章 烈火焚城第441章 不敗之地第161章 金蟬脫殼第327章 勸降第214章 好心辦壞事第298章 陶賊中箭第154章 孔明先生第20章 人才問題第294章 手到擒來第280章 花生米第12章 父子第240章 師生第244章 禍害冀州(下)第63章 被揭穿了第222章 利益最大化第181章 騎牆觀風第355章 飲鴆止渴第178章 運氣不錯第220章 對陣袁譚(下)第107章 前功盡棄第211章 招降第359章 原來是冀州內奸第182章 二虎競食第399章 戰烏桓第440章 難兄難弟第19章 糜家妹子第414章 烈火焚城第94章 袁氏忠臣第385章 不夠走運第302章 螳螂捕蟬第298章 陶賊中箭第120章 陶應也招降第63章 被揭穿了第412章 大混戰第252章 陶賊條件第47章 孫策死了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57章 借花獻佛第141章 陶應又求和第90章 操縱局勢第337章 報復第247章 二熊爭餅第41章 敗家子軍師第396章 爲了抄家第97章 凱旋歸來第98章 捨身飼狼第102章 種子第404章 當機立斷第22章 歪打正着第336章 戰後第308章 二奸爭鋒(上)第443章 互相拆臺第427章 師徒重逢第300章 料敵機先第287章 這二貨是誰?第271章 郭女王第1章 老實孩子第370章 告一段落第180章 節外生枝第93章 臭味相投第181章 騎牆觀風第117章 陳宮蒙冤第132章 麻煩來了第214章 好心辦壞事第302章 螳螂捕蟬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136章 失算第418章 打草驚蛇第349章 緩兵之計成功了第430章 風水輪流轉第6章 七步成詩第294章 手到擒來第444章 備胎曹丕第438章 報仇第365章 拿人拿贓第83章 陰風漸起第102章 種子第30章 臧霸第105章 豪賭第192章 盜書蔣幹第101章 借題發揮第428章 曹劉締盟第18章 霹靂車第305章 主任在後第7章 匹夫之勇第225章 三國好郎舅第360章 被利用了第154章 孔明先生第420章 引蛇出洞第195章 各有打算第282章 棄子第209章 負荊請罪第99章 糖衣炮彈第308章 二奸爭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