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四方雲動(二)

許昌城,曹操聞聽呂布稱王,竟出奇地未有發怒,只是滿面肅然,沉默不語。

曹操心知眼下留給他擴充實力的時間,已是不多,呂布稱王,說明呂布已經做好了與他決戰的心理準備,因而曹操必須趕在呂布掃滅涼州之前,拿下荊州,挫敗江東,如此才能全力與呂布相爭。

想到前番郭嘉所獻之策,曹操當即命夏侯惇、許褚、于禁、曹純、李典等將領軍五萬,司馬懿爲軍中軍師,程昱爲軍中司馬,前往宛城,與曹仁合軍,曹仁爲大軍都督,匯合諸將進攻新野、樊城。

曹操號令一落,各將謀臣領命前行,十餘日後,五萬大軍趕至宛城,曹仁早收得曹操軍令,在城中迎接諸將。

夏侯惇向曹仁笑道:“劉備乃鼠輩耳,今番主公派與都督這般宏盛大軍,都督必能將其擒之!”

曹仁一聽,臉色一變,對於荊州戰事,曹仁不敢有絲毫大意,連忙向夏侯惇叮囑道:“元讓勿要輕視劉備,今劉備得諸葛亮輔佐,如虎生翼矣!我等受魏王重望,萬不可因有輕視之心,而壞魏王南征大業!!”

夏侯惇聽言,冷哼一聲,眼中盡是藐視之意,厲聲喝道:“都督之言謬矣!先前那周公瑾不是被喻爲天下第一智者乎?其還不是在魏王手下損兵折將,這諸葛孔明說不得亦是這般浪得虛名之徒,何足懼哉!”

“元讓你乃軍中大將,豈可這等輕躁,你如此這般,我豈敢將重任委派於你!”

曹仁與夏侯惇本爲一族。不過因祖輩之因,改姓爲曹,因此曹仁私底下與夏侯惇交情極深,如同手足兄弟。

此番曹仁出言提醒夏侯惇,亦是爲其着想。哪知夏侯惇卻不領情,反而覺得曹仁輕視於他,當即扯着嗓子大喝道:“曹子孝,你這是何意?難道我夏侯元讓就這般不堪?!”

曹仁見狀,暗道不好,這夏侯惇的倔脾性一起。便如同一頭脫繮野馬,難以制止,當下曹仁連忙好生安撫。

不過夏侯惇正氣在頭上,許多將士聞聲趕來,只聽得夏侯惇怒聲大喝道:“我願爲先鋒。立下軍令狀,若不一陣而生擒劉備,活捉諸葛亮,願將首級獻與都督!”

曹仁聽言大驚,夏侯惇在衆目睽睽之下,立下軍令狀,可謂是令曹仁無法下臺,若是曹仁拒絕。誓必影響軍心。

曹仁臉色一凝,冷聲問道:“夏侯元讓,你可知軍中無戲言!”

“哼!我隨丞相東征西討。戰績無數,軍紀之事,何勞都督你來提醒,若不能擒得,當願割首奉上!”

夏侯惇虎目赤紅,他被譽爲曹軍第一先鋒猛將。立功無數,曹軍上下無人不敬服。當下豈能受這等輕視,亦是爭鋒相對言道。

曹仁雙目一眯。厲聲喝道:“好!夏侯將軍有此決意,我豈能不許,望你能早報捷書,以慰我心!”

夏侯惇聽罷,奮然辭別曹仁,怒氣衝衝地離去,曹仁在後嘆氣不止,這時司馬懿和程昱踏步而來,兩人臉上皆有擔憂之色。

“夏侯將軍如此急躁,只怕會遭他人計算,以使先鋒部隊兵敗將亡啊!”程昱搖頭一嘆。

曹仁聽罷,擔憂更勝,忙作禮向程昱請道:“元讓脾性急躁,又輕視劉備,實在令人擔憂,還望先生隨其而去,在旁監管,元讓素來多聽先生之言,有先生壓陣,我亦可放心!”

“都督之令,昱豈敢不受,都督不必憂慮,昱自會謹慎而行!”

“如此便謝過先生了!”

曹仁作禮又謝,夏侯惇與他情義深厚,時下夏侯惇立下軍令狀,若真有個萬一,敗下陣來,曹仁可不知如何是好。

次日,夏侯惇以韓浩爲副將,引兵一萬先往新野進發,先鋒部隊日夜兼程,直抵新野城外五十里處,方纔歇息,駐兵以窺新野。

再看天下之南交州,交州之地,與江東、益州、荊州交界,遠離中原,朝廷難以管轄,因此常有野望之輩,在交州自立一方。

昔年交州刺史朱符,貪慾不足,向交州各郡強收重稅,因此引起百姓反抗被殺,後漢朝派遣張津爲新任刺史。

哪知張津亦是野心之輩,他廢漢家法律,信奉邪道,迷惑百姓,在交州自立爲王,可惜好景不長,張津的野望被其麾下部將區景發現,不久便被區景設計殺死。

張津被殺,區景見當時荊州牧劉表勢大,率衆去投,劉表得知此事後,欲趁此時交州正亂,派兵取奪。

於是劉表派大將賴恭,前往接替了張津的位置,同時又派部將吳巨出任蒼梧太守,接替已病死的原太守史璜。

劉表欲將交州大權盡攏之舉,爲朝廷發現,朝廷爲避免劉表的勢力過於強大,下詔任命士燮爲‘綏南中郎將’總督交阯七郡,分奪劉表權力。

士燮字威彥,蒼梧廣信人,年少時遊學京師,拜潁川劉子奇爲師,研治左氏春秋,後察孝廉,補尚書郎,後舉茂才,除巫令,遷交趾太守。

士燮得朝廷任命,立即派部將張旻前往洛陽謝恩,並獻上貢品,當此天下大亂之時,道路斷絕,而士燮不廢邊貢,漢廷見士燮忠心,有意讓他統率交州,便又加拜士燮爲‘安遠將軍’,封‘龍度亭侯’。

而時下漢朝已先後經歷了黃巾之亂、十常侍之亂,以及軍閥割據混戰,對交州的影響力大爲減弱,因而士燮名義上是效忠於漢朝的交趾太守,實際上已成爲割據交州各郡的軍閥。

士氏親族多出任交州的要職,如士燮的三個弟弟士壹、士黃有、士武,分別擔任合浦太守、九真太守和南海太守。

士家勢力不斷龐大,而又因中原戰亂不止。劉表要保荊州已是心疲力竭,豈有精力理會交州之事,漸漸地,交州大權近乎落於士家之手,士燮因此成爲了交州的無冕之王。

交州九郡之地。盛產糧食,地勢偏僻,遠離中原糾紛,江東早有窺視之心,而眼下賴恭與吳巨因爭權奪利,而起糾紛。

wWW_тtkan_C 〇

賴恭不是吳巨對手。情急之下,便向江東求救,周瑜時下正想趁曹劉大戰將起之際,攻伐交州,這賴恭乃是名義上的交州牧。此番賴恭求救,正是給了周瑜一個攻佔交州的大義旗號。

周瑜得到賴恭的求援信後,重賞其來使,當即向孫權請命,由其親領大軍往徵交州,孫權聞得周瑜奏報,頓時大喜,當即依周瑜之言行事。

隨後周瑜親領五萬大軍。周泰、韓當、呂蒙、陳武等將隨行,望交州進發。

周瑜統軍嚴明,大隊人馬。各依隊伍而行,飢餐渴飲,夜住曉行,所經之處,秋毫無犯。

而吳巨聽聞江東出兵,大都督周瑜親統五萬大軍而來。頓時大驚失色,自知非是江東大軍的對手。

其麾下謀臣見此。連忙進諫,言脣亡齒寒之理。建議吳巨去尋士燮求助。

吳巨聽計大喜,士家在交州勢力龐大,深得異族擁戴,若得其相助,必能擊退江東兵馬。

於是,吳巨即修書一封,派來使至交趾來見士燮,敘禮畢,吳巨來使懇請士燮發兵來援。

士燮本就望吳巨和賴恭大打出手,殺得兩敗俱傷後,再發以雷霆攻勢,盡除二人,得之漁人之利。

時下士燮心中冷笑,正想託辭拒絕,那吳巨來使卻忽然言道:“明公可知將要大禍臨頭耶?”

士燮目光頓時一凝,冷聲而道:“賴、吳兩人之戰,我從未有插手,而且我受朝廷之命,據守此地,從無所犯,豈會有大禍降身?”

吳巨來使聞言,頓時臉色一變,略一沉思,便是陰陽怪氣而道:“交州九郡,地廣物博,且盛產糧食,荊州劉備,益州劉璋,江東孫權皆垂涎不已!”

“今番那賴恭難抵我家主公兵馬,竟發信求救江東,那周瑜已是應諾,親領五萬大軍正往交州進發,那周瑜多智如妖,且麾下猛將無數,如今其盛勢而來,我家主公自問不敵,因此才望得明公相助!”

“明公一族,坐擁交州四郡之地,若是孫權盡得交州,豈會容士家在交州一家獨大,到時只怕明公欲要相投,那孫權亦難相容!”

士燮聽罷,臉色劇變,全身不禁顫抖起來,不過見吳巨來使面露冷笑,當即死死地壓着體內的急火,冷聲而道:“此事茲事體大,且容我思慮些許日子!”

“如何抉擇,皆由明公所掌,只不過江東大軍將至,時日已是無多,還望明公能早日定奪,否則,待江東大軍殺至,明公兵馬尚未有動,江東大軍定然以雷霆之勢,直搗黃龍,到時明公便是悔不及矣!”

吳巨來使冷哼一聲,不慌不急地說完後,便告辭而去,士燮臉色陰晴莫測,默然而坐良久。

說來,這世上最令人慾罷不能的,便是權利,士家乃是交州的無冕之王,作威作福已久,此等好處豈會輕易放棄,當即派人星夜前往合浦、九真、南海,通令其三位弟弟趕來交趾。

士壹、士黃有、士武三人聞得江東大軍正往交州進發,皆大驚失色,連忙各往交趾趕來,與士燮商議。

兄弟四人,商議一夜,最後得到一致的結果,出兵相助吳巨,抵擋江東大軍。

於此,士燮盡起四郡兵馬,與吳巨兵馬合軍一處,吳巨自願讓位於士燮,讓其統領大軍,士燮也不推遲,接領統將大位。

幾人商議定後,即分兵三路,士燮取中路,士壹、士黃有、士武,三兄弟在左,吳巨在右,三路共引兵六萬迎敵。()

第279章 文丑VS馬超第81章 收良將,救沮授第605章 霹靂車逞威第469章 約戰之鬥將(中)第510章 悔之不及第331章 金蠶脫殼第174章 勢均力敵第716章 走或留?第695章 孤注一擲第502章 諸葛智破鐵車兵第491章 成公英智破鐵車兵(下)第87章 脫困境,尋出路第217章 荊州之變(五)第349章 暗度陳倉之計第282章 許褚VS關羽第718章 諸葛亮開溜第212章 消失的高幹第460章 關興、張苞第196章 荊州軍慘敗第678章 兵臨海陵關第367章 南征北戰,雙管齊下第497章 梟雄末日(四)第505章 攻心之計第82章 沮授的條件第684章 捷徑第672章 狠辣程昱第317章 犬子的報復第220章 孔明初顯威(三)第282章 許褚VS關羽第174章 勢均力敵第212章 消失的高幹第649 司馬懿所謀第718章 諸葛亮開溜第370章 壺口關首戰第29章 援軍終至第616章 力挽狂瀾第727章 暗鬥第291章 備戰涼州第113 晚到一步第682章 程昱獻計阻陸遜第172章 龐統論勢第719章 破除威脅第74章 左右逢源的呂布第654章 棋逢對手(上)第20章 誘敵第286章 徐庶智激馬騰第16章 林內交鋒第645章 魏軍慘敗第342章 六宇連方陣第33章 夜話甘寧,突遭襲擊第330章 收買張鬆,馬超欲逃第209章 前戲第777章 休戰之議第543 各有算計(下)第573章 人傑荀攸隕落第644章 城內混戰第470章 約戰之鬥將(下)第736章 姜維獻策第132章 徐州戰事第542章 各有算計(上)第403章 胡車兒逞威第58章 第二戰場的交鋒第335章 財帛動人心第356章 遭遇挫折第383章 劉備入主西川第26章 決死之戰(一)第574章 孫禮妙計突圍第518章 莽夫作畫第235章 曹呂‘會盟’(一)第775章 論勢第792章 矛盾深化第238章 將計就計第64章 八門金鎖陣第76章 支招孫權,前往汝南第537章 謀戰巫城(下)第404章 生擒鄂煥第166章 火燒烏桓第650章 誰爲魚肉?第603章 鬥智鬥勇(中)第721章 議取交州第738章 異變起第740章 殘蜀氣數盡矣第189章 江東生死戰(五)第331章 金蠶脫殼第605章 霹靂車逞威第741章 百密一疏第452章 諸葛亮失算第257章 驕兵之計第719章 破除威脅第97章 伏擊曹仁第546章 最後的瘋狂第13章 道觀夜談,徐庶歸呂第21章 大破孫策軍第78章 得關平,官渡觀戰!第320章 大局終定第292章 呂布得民望第588章 歷史拐點第17章 喬府香豔(一)第161章 城內激戰第523章 激戰長安
第279章 文丑VS馬超第81章 收良將,救沮授第605章 霹靂車逞威第469章 約戰之鬥將(中)第510章 悔之不及第331章 金蠶脫殼第174章 勢均力敵第716章 走或留?第695章 孤注一擲第502章 諸葛智破鐵車兵第491章 成公英智破鐵車兵(下)第87章 脫困境,尋出路第217章 荊州之變(五)第349章 暗度陳倉之計第282章 許褚VS關羽第718章 諸葛亮開溜第212章 消失的高幹第460章 關興、張苞第196章 荊州軍慘敗第678章 兵臨海陵關第367章 南征北戰,雙管齊下第497章 梟雄末日(四)第505章 攻心之計第82章 沮授的條件第684章 捷徑第672章 狠辣程昱第317章 犬子的報復第220章 孔明初顯威(三)第282章 許褚VS關羽第174章 勢均力敵第212章 消失的高幹第649 司馬懿所謀第718章 諸葛亮開溜第370章 壺口關首戰第29章 援軍終至第616章 力挽狂瀾第727章 暗鬥第291章 備戰涼州第113 晚到一步第682章 程昱獻計阻陸遜第172章 龐統論勢第719章 破除威脅第74章 左右逢源的呂布第654章 棋逢對手(上)第20章 誘敵第286章 徐庶智激馬騰第16章 林內交鋒第645章 魏軍慘敗第342章 六宇連方陣第33章 夜話甘寧,突遭襲擊第330章 收買張鬆,馬超欲逃第209章 前戲第777章 休戰之議第543 各有算計(下)第573章 人傑荀攸隕落第644章 城內混戰第470章 約戰之鬥將(下)第736章 姜維獻策第132章 徐州戰事第542章 各有算計(上)第403章 胡車兒逞威第58章 第二戰場的交鋒第335章 財帛動人心第356章 遭遇挫折第383章 劉備入主西川第26章 決死之戰(一)第574章 孫禮妙計突圍第518章 莽夫作畫第235章 曹呂‘會盟’(一)第775章 論勢第792章 矛盾深化第238章 將計就計第64章 八門金鎖陣第76章 支招孫權,前往汝南第537章 謀戰巫城(下)第404章 生擒鄂煥第166章 火燒烏桓第650章 誰爲魚肉?第603章 鬥智鬥勇(中)第721章 議取交州第738章 異變起第740章 殘蜀氣數盡矣第189章 江東生死戰(五)第331章 金蠶脫殼第605章 霹靂車逞威第741章 百密一疏第452章 諸葛亮失算第257章 驕兵之計第719章 破除威脅第97章 伏擊曹仁第546章 最後的瘋狂第13章 道觀夜談,徐庶歸呂第21章 大破孫策軍第78章 得關平,官渡觀戰!第320章 大局終定第292章 呂布得民望第588章 歷史拐點第17章 喬府香豔(一)第161章 城內激戰第523章 激戰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