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一章

建安十二年八月,朝廷一衆使者,終於在關羽的護送下,完好無損的來到了如今的交州首府番禺縣,劉備禮貌的將幾人安頓下來!

密室之中,看着手中拜自己爲西域大都護的詔書,劉備心中滿是躊躇,荀正嘴上帶着一抹譏誚說道,“朝廷這是把明公往死裡逼啊!”

劉備點了點頭說道,“是啊!前幾年,劉子瑾手下遠征西域,不想折戟玉門關,就連我那三弟張飛,都從了西域都護變成了敦煌太守,成爲了爲大漢看門的忠犬,如今那劉子瑾看似想要老夫出任西域大都護,可卻是將老夫往絕路上逼吶!”

而後劉備開口問道,“那以先生之見,我等該當如何是好?”

荀正開口說道,“明公不妨以身體不適爲由,先拖着,或者說,作爲交州牧,得等到朝廷新任的交州牧上任,交接職務之後才能赴任,且容屬下先去試探一番再說!”

番禺,一處別院之中的一間屋子內,已經二十有五的陸遜,與年方十六的周不疑,二人縮在一起,密謀着什麼,雖說二人相差了近十歲,可陸遜前幾年聆聽大司馬教誨的時候,緊緊十餘歲的周不疑也已經跟在自家主子左右聽命!

雖說陸遜自認爲智計不凡,可陸遜心中很清楚,不管是表面上的急智,還是對於人心的揣摩,這個十六歲的青年比起自己都強了一籌,唯一不好的一點是,周不疑行事有些太過高調張揚了,爲人多了幾分年少輕狂,不夠沉穩,大司馬這纔將這傢伙留在府中磨鍊,磨去這傢伙的棱角!

陸遜平靜地說道,“看來,交州這偏遠之地,還是有幾個能人的,劉備能派出來人迎接我等,足夠看出來劉備對朝廷的籌謀心中有幾分想法!”

周不疑撇了撇嘴說道,“伯言兄,別再吹捧劉備了,不過而已!劉備的行爲,表明了劉備的心虛,說明劉備沒有底氣!而劉備的沒有底氣,卻是源自兩方面,一時還怕朝廷有動作,二來也表示了他對交州的掌控力不足!”

而後周不疑壞笑着說道,“伯言兄,你說,我等要不要派人挑撥挑撥士家,我可是聽說,士家的土地可是佔了交州的四分之一,只要給士家足夠的利益,到時候劉玄德……”

這兩個胸中頗有韜略的年輕人聚到一起,商議之後,決定相機行事,正如劉奇教導的一樣,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先見一見劉備,探一探劉備的底細再說!

至於那個老實人劉艾,就讓他安安分分當一回朝廷天使就好,二人也明白,此番不過是朝廷試探劉備的行動而已,依着劉奇的話語,劉備那貨要是能放手交州,出任西域大都護,那簡直是見了鬼了!

二人都是跟在劉奇左右的人,雖說更多的是看,是聽,沒有多少話語權,可兒人對於朝中內幕的掌控,或許比自家長輩,朝中那些公卿還要多,如今大月氏王國,或者被自家主子稱爲貴霜帝國那個國家,佔據了西域西部蔥嶺以西地區!

而涼州、幷州以北,盤踞着龐大的鮮卑各部;再向西,就是北匈奴盤踞之地了,北匈奴看似不如鮮卑強盛,可加上堅昆、呼揭、金微、丁零等大部落國,再加上一個與北匈奴若即若離的烏孫,其勢不比鮮卑小多少,鮮卑之所以能繁盛起來,也是匈奴縱容的結果,有鮮卑擋在中原和匈奴之間,匈奴就能安心對付月氏人!

畢竟當年月氏人和匈奴、大漢鬥爭的時候,大漢左右逢源,最後致使的結果就是,月氏人和匈奴人,成爲了世仇,更何況,三者之間,大漢最爲強盛,柿子挑軟的捏,這兩者鬥起來也就順理成章了!

如今,大漢衰頹,西域遊離在外日久,大月氏也衰落,康居趁勢脫離,順勢收服了大宛、粟特、伊列等國,和北匈奴爭奪烏孫!

反觀舊日的西域都護府,無雷、莎車、疏勒、姑墨、龜茲、焉耆、小宛、鄯善等國互相攻伐爭奪,反倒是敦煌治下,宜禾都尉府前方的車師前後兩部安安分分的縮着,畢竟東有大漢虎視眈眈,北有匈奴提刀以待,這兩個小國家能安分下來纔怪!

而如今幾國任看西域紛亂,就是等着彼此出手交鋒,正所謂後發反制,劉奇自然明白,如今將實力攪進西域這個大泥潭,不是明智之舉,說不定會拖垮大漢,更何況,如今朝廷和北匈奴交鋒,說不得鮮卑各部會立刻趁火打劫!

而現在,將劉備扔到西域去,任其自生自滅,看起來好大的威風,說白了劉備就是朝廷試探西域諸國,試探北匈奴、烏孫、康居等國的棋子,要是朝廷不給劉備後援,劉備定然會死無葬身之地,劉備要是願意纔怪呢!

而陸遜和周不疑二人也明白,這趟類似於遊玩一般沒什麼意思的出使,不過是給他們二人刷資歷,讓他們在那些大佬面前露露臉,雖說科舉取士進行了好幾遭了,陸遜、周不疑二人都在科舉之中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可現在科舉取的人太多了,更何況他們是由大司馬親自教導的,和那些國子監出來的自然就有了差別!

當年諸葛亮等人是趕上了一個好時候,可陸遜等人就差了一籌,更何況,諸葛亮、龐統等人,早些年也立下了不少奇功,更趕上了揚州大開發,再加上朝中有人,才擢升的這麼快,雖說陸遜明白,自家從祖父陸康身居高位,可陸遜也同樣明白,自家從祖父陸康如今已經是八十歲高齡的老臣了,庇護不了自家家族幾年了,自家那從父陸儁,雖說有幾分才能,可最多也是百里之才,終其一身,最多也就是憑着資歷進九寺混一個閒職養老而已!

陸遜心中清楚,如今,自己和周不疑此來,穩穩妥妥的遊玩一遭,刷臉的目的就達到了,至於劉奇要用二人身份,來威懾劉備一番,對於自己二人來說,聊勝於無,陸遜同樣明白,自己如今的身份,成也因此,敗也因此!有時候,陸遜甚至會恨不得,自己不是廬江陸氏子弟!

至於自己和周不疑日後能走多遠,那就看自己二人此番,能在交州做出多大功績了,不一定是此番就有成效,可日後一旦需要,那定然對大漢有極大的好處,那才能彰顯自己二人的本領!

正在二人閒談之際,同來的護衛敲響了房門,“陸副使、周副使,有人前來拜訪二位,自稱是荀令君族弟!”

陸遜平靜地說道,“前去請進來!”

看到荀正之後,陸遜想不到,荀氏那些弟子,哪怕不出名的,在京都之中行走,自己也打過照面,能認得出來,可眼前這帶着幾分富態,看起來不像好人的傢伙,真的是潁川荀氏族人?

看到二人疑惑的目光,荀正自然明白,這二人是在質疑自己的身份,當下落落大方的拱手道,“潁川荀正見過二位天使!”

聽到荀正的話語,二人登時反應了過了,這位就是那個當年荀氏無人願意提及的庶出子,袁術的軍師荀正,如今卻在爲劉備效勞!

當下陸遜點了點頭說道,“原來是荀軍師,果真難得!”

荀正苦笑着說道,“正流離在外多年,多年未曾聞鄉音,聽聞二位自南陽來,特意來拜訪二位,探尋一番故土今日情形!”

雙方都在打啞謎,如同禪語機鋒,說不上誰好誰壞,可先敗下陣來的,總歸會失了先手!陸遜笑眯眯的說道,“如今我大漢四海昇平,荀先生若是想念故土,回去看一看不就得了!”

荀正面上帶着幾分落寞搖了搖頭說道,“畢竟嫡庶有別!回不去了!都回不去了!當年潁川荀氏那些嫡出子弟,就已經容不下某家這庶出子,如今潁川荀氏權傾朝野,又豈能容得下某家?某家怕是還沒踏上潁川的土地,就要橫屍在外了!”

畢竟是荀氏的家務事,陸遜也不好開口說什麼,可週不疑稍稍一愣,當下就明白了過來,荀正這是再試探自己等人,或者說是自己等人背後的實力與潁川荀氏的關係!

當下周不疑帶着幾分志得意滿的少年意氣說道,“那就要看荀先生願不願意回去了!只要荀先生有那個心思,某家只需一封手書,到時候除卻皇宮,我大漢這天下之大,荀先生又有何處去不得?”

聽到周不疑的話語,陸遜登時就明白了過來,這傢伙,是在用語言擠兌荀正呢!當下陸遜也是笑而不語,一副確實如此的模樣!

被擠兌到這一步,荀正心中也是難堪不已,可荀正又豈是如此好相與之人?若是沒點本事,焉能被劉被奉爲座上賓?

當下荀正帶着幾分震驚說道,“卿何人耶?焉敢口出此狂言?莫非如今朝中,已經無人可用了?竟然派出如此口無遮攔的狂徒!”

荀正看似震驚,實際上卻是諷刺,朝廷沒什麼可用之才了,讓一個乳臭味乾的小破孩混跡在隊伍之中!言辭直指周不疑年幼無知狂妄,含沙射影,影射如今朝廷的不是!

看到荀正的表現,周不疑再也忍不住,擡腳輕輕踢了身側的陸遜一腳,可面上卻仍舊是一副笑嘻嘻的模樣,畢竟用劉奇的話說,想要成事的最基本素質,就是心裡MMP,臉上笑嘻嘻!

陸遜神色怪異的看着荀正,“荀先生,忘了說了,這位是此番朝廷出使的副使,大司馬府曹掾周不疑!此乃周副使一番好意,荀先生莫要辜負了纔是!只要周副使爲荀先生出具一紙手令,這大漢之大,荀先生又有何處不敢去?至於排擠,荀先生就多慮了,如今我大漢自有律法,若是荀氏族人敢有人對荀先生動手,那朝廷一定會讓幕後黑手給荀先生陪葬,不會放過一個人!”

陸遜的一番話,在吹捧周不疑的同時,告訴荀正,這位是大司馬府的人,如今只要願意,保你還是沒什麼問題的!陸遜一番話,就將荀正逼到了牆角,讓荀正進退不得!

荀正尷尬的嘿嘿一笑說道,“老夫本寒門庶子,縱然宗族之中,當年也沒有老夫立足之地,逼得老夫不得不流亡在外!先爲逆賊袁術所累,幸得劉交州收留,方得活命,今爲劉交州所重,參贊交州軍政要務,如今交州事務繁忙,某又豈能因私而廢公,舍劉交州而去耶?”

看到荀正無恥的給自己標榜仁義,陸遜心中不由得多了一抹鄙夷之色,果真如自家主子所言,跟劉備是一路貨色,假仁假義到了骨子裡!

當下陸遜帶着幾分笑意說道,“荀先生高義!不知道荀先生此來,所爲何事哪?”

荀正開口說道,“有蠻人佔據了日南郡的象林縣,自立爲國,國號林邑,在交州引出了不少風波,劉交州有徵討叛逆,剿滅這蠻夷撮爾小國之心,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不日就能有所動作,可如今朝廷詔書下達,又恐朝廷不喜,特來向天使請示一番,我等該當如何做是好?”

雖說詔書已經下達,可雙方都清楚,這不過是劉備同朝廷之間的一次博弈,交州偏遠,縱然說是朝廷大舉進攻也不現實,更何況,相對於征討來說,治理纔是大事!難事!

如今劉備也已經留了撒手鐗,荀正擺明了是告訴眼前這二位,要是劉備在交州,那交州還能無恙,可若是劉備離了交州,到時候交州遍佈都是林邑這樣的小國!

陸遜、周不疑二人對視了一眼,二人眼中都盡是凝重之色,不得不說,劉備這一招還是特別狠的,現在我劉備在交州,最少交州名義上還能保證統一,歸屬我大漢,可我要是走了,那交州立刻就會變成化外之地,到時候,這黑鍋就得有朝廷來背,就得有劉奇來背!

陸遜慢條斯理的說道,“劉交州有心了!維護我大漢疆土的完整,是我大漢官吏的本分!任何企圖撕裂我大漢疆域之人,都是我大漢的罪人,是民族的罪人,終將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陸遜的一番話,卻是讓荀正心頭一凜,將劉備即將到手的功勞,變成了大漢官吏的本分,說白了,就是陸遜告訴荀正,要是林邑被平定了,那是劉備的本分,要是劉備任由林邑在交州肆虐,那就是劉備的失職!

第九百零九章第六百二十九章 子敬自是豪俠士第四百一十七章 本侯與你,相見恨晚!第二十三章 顫抖吧!張勳(上)第八百四十章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棋第一百七十五章 李儒孤身捉吳霸第五百六十一章 猛將從來戰伐腥第八百七十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薄情天子第三十五章 蘇飛初露頭角第一百四十四章 蠻人攻略之訓練要從娃娃抓起第九百一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二章 蠻人攻略之長沙事變第四百零六章 陪小孩過家家第四百四十二章 說翻臉就翻臉的大喬第三百六十三章 九州風初起第九十五章 初見司馬徽第二百一十六章 實至名歸戲祭酒!第四百三十六章 誰算計誰?第九百一十五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萬里江山豪傑衆第六百九十九章 紛爭始現行陰謀第三百九十四章 錦城暗流聲不斷第二百零八章 鄉野村夫龐德公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通復仇第四百二十三章 漢中戰定第一百章 龐門第五百一十九章 袁紹謀?袁紹無謀?第四百二十章 破危局駱俊奔亡第六十章 真假第二百零四章 陸渾山的《尚書》第四百章 我欲翻天覆地第八百三十章 窮國庫而賞有功第二百二十章 李傕郭汜的算計第四百三十六章 誰算計誰?第八百七十七章第六百二十章 可憐鼠輩殊輕敵第四十六章 火燒安衆第一百四十三章 徐庶仗劍入洞庭第六百七十九章 袁紹揮劍自斷臂第八百六十二章第二零九章 秦琪歸來第四百七十一章 無知者自無畏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青州第八百八十二章第四百九十章 嶄露頭角司馬懿第四十八章 智取浚儀第三十一章 小手段第四百五十五章 這六百石的官缺你也要和我爭?第四百六十五章 將軍,你莫不是個傻子?第八百五十八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關羽算計,趙雲斬賊第七百二十九章 趙雲點將與韓遂末路第五百一十四章 風雲際會起屠釣第三百七十二章 城狐社鼠滿長安第五百零九章 用錯地方的反間計第六百零二章 司徒一語定乾坤第五百八十六章 斯言何敢易謀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接劍第九百零五章第六章 罰你掃茅房第八百九十二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羌人白骨築高樓第八十二章 天下初戰定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諷的求活之路第五百三十八章 皇甫嵩告老,大司馬病遁第八百三十六章第六百七十四章 口藏利劍禰正平第七百三十三章 西涼豪強最後的崢嶸第八百七十九章第三百四十五章 雲逸的江湖手段第七百四十八章 魚鱉蝦蟹俱露頭第八百三十六章第六百五十一章 聰明張勳無人知第六百一十四章 勿蒙世俗塵埃行第五百五十九章 應得良朝誕名將第四十六章 火燒安衆第一百四十三章 徐庶仗劍入洞庭第九十一章 裴元紹第七百七十九章 黨外有黨,黨內有派第八百三十七章第八百九十一章第三百八十章 史阿的大來頭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事調動與祭酒的婚事第七十五章 婁圭的異心第六百七十章 衆望所歸劉子瑾第一百零一章 馬生第二百三十一章 魏公子與山中少女第五百二十八章 戲志才考校呂岱第七百零七章 黃忠大敗馬孟起第八百二十九章 男兒當自強第八十章 劉岱之死第一百六十九章 蠻人攻略之劉奇被困第六百六十八章 突如其來的封王之議第六百三十四章 行陽謀劉備運糧第七百一十七章 第二個穿越衆第二百三十三章 又遇刺殺第八百一十五章 仗義執言是劉巴
第九百零九章第六百二十九章 子敬自是豪俠士第四百一十七章 本侯與你,相見恨晚!第二十三章 顫抖吧!張勳(上)第八百四十章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棋第一百七十五章 李儒孤身捉吳霸第五百六十一章 猛將從來戰伐腥第八百七十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薄情天子第三十五章 蘇飛初露頭角第一百四十四章 蠻人攻略之訓練要從娃娃抓起第九百一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二章 蠻人攻略之長沙事變第四百零六章 陪小孩過家家第四百四十二章 說翻臉就翻臉的大喬第三百六十三章 九州風初起第九十五章 初見司馬徽第二百一十六章 實至名歸戲祭酒!第四百三十六章 誰算計誰?第九百一十五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萬里江山豪傑衆第六百九十九章 紛爭始現行陰謀第三百九十四章 錦城暗流聲不斷第二百零八章 鄉野村夫龐德公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通復仇第四百二十三章 漢中戰定第一百章 龐門第五百一十九章 袁紹謀?袁紹無謀?第四百二十章 破危局駱俊奔亡第六十章 真假第二百零四章 陸渾山的《尚書》第四百章 我欲翻天覆地第八百三十章 窮國庫而賞有功第二百二十章 李傕郭汜的算計第四百三十六章 誰算計誰?第八百七十七章第六百二十章 可憐鼠輩殊輕敵第四十六章 火燒安衆第一百四十三章 徐庶仗劍入洞庭第六百七十九章 袁紹揮劍自斷臂第八百六十二章第二零九章 秦琪歸來第四百七十一章 無知者自無畏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青州第八百八十二章第四百九十章 嶄露頭角司馬懿第四十八章 智取浚儀第三十一章 小手段第四百五十五章 這六百石的官缺你也要和我爭?第四百六十五章 將軍,你莫不是個傻子?第八百五十八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關羽算計,趙雲斬賊第七百二十九章 趙雲點將與韓遂末路第五百一十四章 風雲際會起屠釣第三百七十二章 城狐社鼠滿長安第五百零九章 用錯地方的反間計第六百零二章 司徒一語定乾坤第五百八十六章 斯言何敢易謀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接劍第九百零五章第六章 罰你掃茅房第八百九十二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羌人白骨築高樓第八十二章 天下初戰定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諷的求活之路第五百三十八章 皇甫嵩告老,大司馬病遁第八百三十六章第六百七十四章 口藏利劍禰正平第七百三十三章 西涼豪強最後的崢嶸第八百七十九章第三百四十五章 雲逸的江湖手段第七百四十八章 魚鱉蝦蟹俱露頭第八百三十六章第六百五十一章 聰明張勳無人知第六百一十四章 勿蒙世俗塵埃行第五百五十九章 應得良朝誕名將第四十六章 火燒安衆第一百四十三章 徐庶仗劍入洞庭第九十一章 裴元紹第七百七十九章 黨外有黨,黨內有派第八百三十七章第八百九十一章第三百八十章 史阿的大來頭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事調動與祭酒的婚事第七十五章 婁圭的異心第六百七十章 衆望所歸劉子瑾第一百零一章 馬生第二百三十一章 魏公子與山中少女第五百二十八章 戲志才考校呂岱第七百零七章 黃忠大敗馬孟起第八百二十九章 男兒當自強第八十章 劉岱之死第一百六十九章 蠻人攻略之劉奇被困第六百六十八章 突如其來的封王之議第六百三十四章 行陽謀劉備運糧第七百一十七章 第二個穿越衆第二百三十三章 又遇刺殺第八百一十五章 仗義執言是劉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