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警訊

琅琊郡,大珠山,帽子峰頂。

蒼勁的松柏伸枝展葉,亭亭如蓋。樹下兩張竹椅,一張小几,一老一少兩個人正在對弈。兩人身旁擺有一個小几,上面擺着些茶水,果品之類的,一隻紅泥小壺正燒的開水,茲茲拉拉的響着。旁邊一隻香爐,燒着檀香,梟梟渺渺的散着陣陣的香氣。

柳飛依然是一身白衣,神情恬淡的舉着一杯清茶,慢慢品着。對面的老道左慈卻是看着棋盤,苦苦思索。柳飛嘴角偶爾流露出一絲促狹,偷偷的覷眼看着左慈。

原來柳飛的棋藝始終差着老道一籌,這日靈機一動,將後世棋譜中,選了個珍瓏擺出,誘惑老道來解,老道果然上當,苦苦思索,讓柳飛耳根清靜許多。

此時,卻見老道突然眉頭一展,伸手抓了把棋子放在棋盤上,擡頭斜眼看着柳飛,道“小子,你故意的”

柳飛莞爾,見被他識破,也不多說,只是伸手指了指茶壺,示意他自己倒茶。左慈瞪了他一眼,自己倒了茶,將身子向後,舒服的靠在椅背上,慢慢的品着茶香,二人一時俱是無語。

左慈自打來到這帽子峰多日,對柳飛這裡的東西,已是見怪不怪了。什麼傢俱、擺設、用品等等,與現今大漢所用,俱皆不同,卻是讓人舒適不已。二人每天便是下棋談道,餐霞飲露,像今日這般模樣,早成習慣,二人也俱感愜意。

一家大小女人。此時卻是圍着新來的吳氏和那個嬰兒去了。甄逸二老對柳飛堅持不要孩子的作法。甚是惱火。奈何柳飛總是搖頭,也是無奈。甄姜等女對他的心意卻是明白,雖然極想有個自己地孩兒,但想想柳飛所言,也是有理,便不再多說。但女人天生地母愛,對新來的吳氏帶來的嬰兒讓她們傾注了最大的關心。一有時間,便俱都圍在吳氏的居處。閒話嬉笑。連甄絡那妮子也對這小小的嬰孩極是感興趣。

甄絡現今年已十四,對男女之情,已是明瞭。想及自己曾經向柳飛的誓言,心中總是甜蜜伴着惶恐,間雜着也有些哀怨。只因這個木頭姐夫對自己似乎依然如同對個孩子般似的。讓她頗是不忿。甄家之人對自家這個最幼地女兒的心思。俱都知道。只是眼見柳飛不提。也不好強行要求,加之在此地住的久了,也自具一份道心,便任其自然了。

吳氏自來此後,便被這裡的景象震住,直覺自己來到了仙境,相比當日乍見金翅。並乘雕而行的震撼。卻又是小巫見大巫了。這些日子地衣食調理,讓她心中充滿着安定祥和。再也不想到那紅塵中煩心了,只想在這神仙之境,看着女兒快樂地長大。心中喪夫之疼,也慢慢地淡了,她姐妹二人本是吳越極有名的美女,此時,生活的安定下,容色煥發,與甄姜等女在一起,亦是毫不遜色,兼且那股成熟的風韻,更是衆女難以企及的。加之她乃書香世家,極是識禮,生活經驗又比衆女豐富,故衆女均願與她說話,不多時,便已是親如姐妹了。

柳飛對此也自欣然,想及孫堅一生英雄,眼下,只餘這點骨血。眼見吳氏並不願表露身份,他也就瞞了下來。只當她爲一普通婦人看待,想必纔是吳氏最想要的生活了。

金翅整日跟着柳飛東奔西走,要麼就在山野間稱霸。那金猱和百草卻是被兩個小人霸了。金猱自是甄絡的,整日跟在甄絡後面,腰上終是圍上了一條虎皮裙。甄絡卻又突發奇想,央着柳飛給金猱做一根棒子,柳飛卻哪裡能做出那如意金箍棒了,最後被甄絡纏地煩了,只得用晶石和黑石做了跟兩儀棍。平常可分開掛在腰間,用時分用也可,也可對接成一根長棍,色分黑白,故名兩儀。那金猱卻極是喜歡。它極是通靈,自是知道甄絡對它地迴護,每日便跟在甄絡身邊,甚是得意。

百草卻是和甘媚兒極是相得。原來小姑娘眼見父親病死,自己卻無能爲力,心下常自傷心。等到了這裡,竟發現柳飛所著各種醫學典籍,不禁如獲至寶,剋日苦讀。柳飛見她喜歡,且對醫學似乎有着極高的天賦,便加意培養,悉心指導,老道左慈也是頗爲喜歡這個小姑娘,將自己所學也傾囊相授,不意竟造就了以後地隱神谷醫仙,卻是後話了。

沒有了甄絡的糾纏,柳飛與左慈甚是清靜,二人便常常如今日這般,對弈靜坐,品茶悟道。這會,左慈卻忽然睜開眼睛,向柳飛問道“你小子在這多麼逍遙自在,卻總是東跑西顛的在外面管那麼多閒事作甚?老道卻是不懂”

柳飛微微一嘆,道“有些事情,當你不知道時,自然可以風輕雲淡,心無掛礙。但若是明明知道,卻不去做些什麼,心裡便會多些滯礙,牛鼻子既然也是修道之人,當能明白心境的重要。我之所爲,一是天性使然,二來也是爲了以後不至於因此而影響了心境的提升而已。”

左慈聞聽,滿臉古怪的望着他,道“難不成你竟能窺破天機,知道今後發生的事情不成?”

柳飛遽然一驚,曉得說漏了,忙自補救,道“非是知曉,而是隱約有所得,玄之又玄的一種感覺。難道你老道竟不知道這個麼?”

左慈肅然起敬,道“老道一直摸不透你的修爲,沒想到你竟是已經修爲至通道之境了。只有達至通道之境,方能對世事常有所先覺。”言罷,對柳飛如此年紀,卻俱如此修爲讚歎不已。

柳飛微微一笑,方要答話,卻猛地面色一變,霍然起身。左慈一驚。道“怎麼?”柳飛擺擺手。心中只是忽感煩躁異常,直覺似要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但細心感應了下,幾個方位均是沒有傳來什麼變化。越是如此,越是不安。努力使自己靜下心來,細細思索,猛地想起,歷史記載。似乎就在今年,長安城中,李郭汜反目,混戰之下,外族入城劫掠之事。頓時一驚。

當下。再也難以安坐。定要先到蔡琰身邊護持。以防不測。而且。蔡琰守孝之期到今年也正好滿了,也當將她接回來了。

想到此,對左慈簡單交代了幾句,讓他轉告家人,自己卻即時召喚金翅,縱身而上,直往長安而去。也幸得他提前而動。否則。當日悲慘之事只怕當真要再現了。

原來,此時長安城中。果然是暗流激盪。自李郭汜掌權以來,對獻帝多有不敬,太尉楊彪,大司農朱密謀除賊,與漢獻帝進言,欲召此時兵力最盛的曹操進京護駕勤王,遂利用郭汜之妻善妒之事,定計離間。

時樊綢北去,張濟屯兵弘農。李郭汜等將已是貌合神離,相互多有猜忌。李爲緩和關係,經常在自己家設酒宴請郭汜,有時留郭汜在自己家住宿。郭汜的妻子害怕李送婢妾給郭汜而奪己之愛,就想挑撥他們地關係。一次李送酒菜給郭汜,郭汜妻子把菜中地豆豉說成是毒藥,郭汜食用前郭妻把豆豉挑出來給郭汜看,並說了李很多壞話,使郭汜起了疑心。過幾天李再宴請郭汜,把郭汜灌得大醉,郭汜懷疑李想毒害他,趕緊喝糞汁催吐解酒。於是率兵相攻,交戰連月,死者萬計。李請賈詡爲宣義將軍,來幫助自己。漢獻帝派人勸解,沒有成功。

時有安西將軍楊定,眼見大亂,深恐李暗害自己,遂連接郭汜,合謀劫持漢獻帝到自己的營中,但計劃被人泄漏給了李,李搶先下手,派侄子李暹劫持漢獻帝到自己營中,郭汜隨後劫持了前來勸和的公卿,二人繼續交戰。李對漢獻帝多有怠慢,漢獻帝敢怒不敢言,進封李爲大司馬,位在三公之上。

卻說李平日最喜左道妖邪之術,常使女巫擊鼓降神于軍中。賈詡屢諫不聽。侍中楊琦密謂獻帝,以說賈詡。賈詡應允。那李所部大半是西涼人氏,更賴羌兵爲助,賈詡便使人散佈謠言,軍心漸散。又使人密謂羌人,“天子知汝等忠義,久戰勞苦,密詔使汝還郡,後當有重賞。”羌人正怨李不與爵賞,遂聽詡言,都引兵去。詡又密奏帝曰:“李貪而無謀,今兵散心怯,可以重爵餌之。”帝乃降詔,封爲大司馬。喜曰:“此女巫降神祈禱之力也!”遂重賞女巫,卻不賞軍將。

卻說李手下,騎都尉楊奉聞知大怒,與軍吏宋果密謀誅除李,恐自己實力不足,竟使人往南匈奴聯絡。結果事機不密,竟爲李獲知,楊奉等人敗逃。張濟適時出兵,迎天子往弘農。郭汜以及原董卓部下楊定、楊奉、董承皆隨天子車駕東歸。但因封賞之事,奉駕諸將又起爭端。郭汜密謀奪取獻帝以歸長安。計劃敗露,又回軍與李相合,以抗朝廷。過不多久,張濟亦因與楊奉董承不和,回返與李郭會和。

他們這邊走馬燈似得,和了又分,分了又和。已是全然忘記了匈奴之事。只是相互之間,大戰不休。而此時,南匈奴左賢王去卑的大軍已是到了長安城外。

此時的長安城幾乎已是全然不設防的空城一座,所有大軍全部在外進行內鬥。匈奴人大喜之下,哪管得許多,呼喝聲中,鐵蹄突進,已是衝入長安,霎時間,長安已是一片火起,頓時淪爲修羅地獄。

卻說蔡琰,三年來足不出戶,一直於父親靈前守孝,幸得柳飛時常來陪,漸漸的也是走出了亡父之痛,眼見的再過幾日,三年孝期已是滿了。算來,已是芳齡十八了。

這日正自提前將東西收拾打點,正自坐於屋內,手撫柳飛所贈玉,念及柳飛對自己地情意,不禁嘴角含笑。卻猛聽得外面一片喧譁,房門被猛烈的敲打,蔡琰一驚,忙起身開門,卻見老管家正自滿頭大汗,立於門外。見蔡琰開門,急聲道“小姐速速躲避,匈奴人殺進城來了,他們卻是不認得姑爺的令牌,若是衝來,小姐危矣”

蔡琰大驚,不暇多想,匆忙中只將蔡邕生前最喜愛的焦尾琴抱着,往柳飛設下的陣中跑去。進得屋中,心方始稍定,讓老管家等人俱皆進入,提棒拿棍,於屋外守住。自己伸手將玉取出,摩挲半響,始咬牙向地上摔去。與此同時,但聽得自家大門處已是一聲大響,接着便是無數地人聲響起,直向後院奔來。

此時,柳飛正自立於雕背之上,焦急地望向遠處地長安方向,算算時間,尚要半日方能到得,不禁心中焦急。正自默唸間,猛地感到心神狂震,心中不禁大駭,身形一晃,差點自雕背上翻倒,忙自凝神站穩,卻是感應到蔡琰的玉已碎。不禁雙目射出森然之色,催促金翅急行。心中卻默默祈禱,千萬莫要出什麼意外才好。按照自己所設陣法,應付個一兩天應絕沒什麼問題的。

金翅的主人催促,已是將速度提至最快,堪堪不到半日,已是飛臨長安蔡府上空。柳飛在雕背上便已見長安幾乎已是全部陷入混亂之中,到處都是大火煙霧。尚有許多相貌兇惡的武士正在狂呼聲中燒殺搶掠。柳飛顧不得多看,直接躍身而下,直往自己所設之陣衝去。

待得到了近前,不禁手腳一陣冰涼,卻見那陣勢早已是一片廢墟,柳飛目眥欲裂,身形晃動間,在府中各個地方不斷閃現,口中高呼蔡琰名字,卻哪裡還有伊人蹤影。柳飛心中怒火填膺,不禁長聲向天而嘯,嘯聲中一股沖天的殺氣,瞬時騰起,長安城的上空漸漸地一片陰霾,黑雲漸布,雲層低低地壓向城頭,城中之人俱皆股慄,衆匈奴人的戰馬一片驚嘶之聲,甚多馬匹已是屎尿齊流,渾身抖顫着跪倒在地,匈奴兵大驚失色。。。。。

第310章 彙報第388章 平定第140章 血詔第287章 潛入第139章 僞帝第153章 江東第296章 妖蹤第47章 相邀第98章 誅殺第326章 兵主第368章 合圍第245章 奪城第388章 平定第201章 安排第149章 怒殺第356章 老驥第207章 恩仇第364章 洛陽第186章 癔症第52章 張機第278章 猜破第8章 制器第365章 登基第255章 練兵第126章 暗算第80章 再救第128章 警訊第31章 昊天第285章 青蒿第112章 盟約第325章 鬥法第280章 哭求第312章 分說第283章 烏龍第11章 論勢(二)第218章 切磋第285章 青蒿第377章 掘墳第25章 怪病第122章 捉弄第151章 入荊(一)第373章 天滅第32章 聞警第159章 絕脈第209章 喜聞第284章 伐蠻第186章 癔症第214章 夾擊第364章 洛陽第303章 八納第192章 海上第114章 暗布第100章 撫慰第175章 天山第13章 喜事第5章 名傳第132章 收網第326章 兵主第272章 潼關(一)第99章 鉅變第143章 事泄第103章 暫別第97章 反目第24章 歌聲第60章 宮亂第240章 完敗第101章 大戰第92章 怒駁第305章 再擒第370章 對決第329章 淵源第296章 妖蹤第87章 再聚第295章 蹊蹺第305章 再擒第347章 定軍第117章 突變第292章 山魈第305章 再擒第151章 入荊(一)第243章 漢中第73章 誓言第146章 聚將第380章 魏亡第192章 海上第71章 比鬥(二)第326章 兵主第151章 入荊(一)第316章 鬼徒第263章 白狼第133章 大勝第61章 心境第391章 海上第226章 歸漢第156章 叛亂第52章 張機第357章 失利第185章 追憶第259章 夜襲第238章 官渡
第310章 彙報第388章 平定第140章 血詔第287章 潛入第139章 僞帝第153章 江東第296章 妖蹤第47章 相邀第98章 誅殺第326章 兵主第368章 合圍第245章 奪城第388章 平定第201章 安排第149章 怒殺第356章 老驥第207章 恩仇第364章 洛陽第186章 癔症第52章 張機第278章 猜破第8章 制器第365章 登基第255章 練兵第126章 暗算第80章 再救第128章 警訊第31章 昊天第285章 青蒿第112章 盟約第325章 鬥法第280章 哭求第312章 分說第283章 烏龍第11章 論勢(二)第218章 切磋第285章 青蒿第377章 掘墳第25章 怪病第122章 捉弄第151章 入荊(一)第373章 天滅第32章 聞警第159章 絕脈第209章 喜聞第284章 伐蠻第186章 癔症第214章 夾擊第364章 洛陽第303章 八納第192章 海上第114章 暗布第100章 撫慰第175章 天山第13章 喜事第5章 名傳第132章 收網第326章 兵主第272章 潼關(一)第99章 鉅變第143章 事泄第103章 暫別第97章 反目第24章 歌聲第60章 宮亂第240章 完敗第101章 大戰第92章 怒駁第305章 再擒第370章 對決第329章 淵源第296章 妖蹤第87章 再聚第295章 蹊蹺第305章 再擒第347章 定軍第117章 突變第292章 山魈第305章 再擒第151章 入荊(一)第243章 漢中第73章 誓言第146章 聚將第380章 魏亡第192章 海上第71章 比鬥(二)第326章 兵主第151章 入荊(一)第316章 鬼徒第263章 白狼第133章 大勝第61章 心境第391章 海上第226章 歸漢第156章 叛亂第52章 張機第357章 失利第185章 追憶第259章 夜襲第238章 官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