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僞帝

陳宮三人呆呆的聽着,他們一生中都在想着如何建功立業,青史留名,但對柳飛所說這些都有些發懵,實在說不出什麼,只是此時聽了,卻實在有些膽戰心驚,震饋發聾之感,一時間俱是冷汗津津而下。半響,陳宮方顫聲問道“如此,我等當如何?”

柳飛冷冷的道“你們俱爲華夏子孫,自三皇五帝開創我華夏一脈,朝代更替,爲皇爲帝者更替繽紛,但你們就沒有發現,唯一沒變的是什麼嗎?”

三人聞言,不禁皺眉苦苦思索。良久,高順突然大叫道“我知道了,是血脈!是我華夏之血脈未變。”

柳飛欣然的看着他,點頭讚賞,道“不錯!是血脈!是我們華夏之血脈從未改變。”看着陳宮、張遼恍然的樣子,柳飛又道“每朝每代,咱們華夏能人輩出,但俱是隻想着盡忠於當朝之帝君,何曾有人想過,開創我華夏一脈的祖先呢?那麼多的賢臣良將,他們金戈鐵馬,揮斥方遒,血灑華夏大地。但看看咱們華夏之地,卻是越打越小,今天東少一塊,明天西少一塊,每少一塊,我們的華夏子民就要被奴役一片。但這些個皇帝們,誰去看過、想過、做過呢?偶有所爲,也只是爲了面子,一旦達到政治目的,便將他的子民拋棄。他們從來沒想過,其實,真正承擔起延續我華夏血脈的人,正是那些百姓,用他們的堅忍和屈辱,默默的將我華夏語言口口傳承,將我華夏血脈代代延續。”

說到這,柳飛站立起來,用手在空中畫了個半圓,道“看看我們周圍,那些異族今日盤踞之地,那個不是當日我等祖宗之基業?在那些異族之地的我華夏先民們。不是被屠戮殆盡,就是長期被奴役驅馳,做牛做馬。有誰想過去解救他們?大家今日只盯着中原這方寸之地,殺來伐去,損失的卻全是我華夏之精英,長此以往。今日之異族之地,就是他日我華夏中原之地的前車之鑑!”

陳宮、高順、張遼三人聽到此處,早已是面白脣青,滿頭冷汗。張遼亦是面色沉重的道“我等愚昧,還請先生指點”

柳飛道“公臺剛剛分析了中原之勢,其實中原之勢只是腹地之爭,若只着眼於此,怎能將這盤棋盤活?我等當放目遠眺,將周邊所地盡數納入眼中。提前布子於周邊。既能在與異族的戰鬥中壯大自己,也能給予異族以打擊,在敵人之地練兵,在敵人之地納兵,一旦中原有變,則中間開花,四地齊至,於最短時日,最低代價,一舉底定大勢。如此才能保我華夏元氣。然後方有餘力復我華夏之地。救我華夏遺民。納天下之地以充我華夏之地,納百族之民,教育之、同化之,以充我華夏之民。如此,是爲萬世之基也。”

柳飛慷慨激昂一番話,描繪出一個嶄新的世界。置於三人眼前。三人只聽地熱血賁張,不能自已。試想。若能參與到這樣一項偉業之中,方是不負大丈夫來此世間走一遭啊!

三人已是不約而同的霍然而起,相互看了一眼,同時其聲道“願隨先生創此大業,萬死不辭。”

柳飛點點頭,微微一笑道“卻不是爲我,你等盡皆華夏子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豈能爲一人一朝乎?當爲天下萬民而戰。我柳飛本一世外之人。機緣巧合下,來此世間。即不能久留。便以我之辦法來盡一分華夏子民的責任吧”

三人口中喃喃自語“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短短八個字,卻是道盡丈夫心胸。不覺間,將這八字大聲喝出。整個九里山大寨,突地一靜,過不ωωω.多時,竟是所有人同時大喊起來,一時間,九里山上,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之聲響徹山野,響徹天空。這聲音不久的將來,必能響徹在華夏的每一寸土地上,響徹在每一個華夏人的心靈深處。

當下,柳飛就他們三人地安排細細說了,卻是直指向河套地區的賀蘭山脈。以戰養戰,就糧於敵,淬鍊精予諸侯以口實,若羣起來攻,我揚州危矣。望主公三思啊”

袁術心中正是害怕自己沒能享受一天皇帝待遇,就被滅了,才如此急於登基稱帝,此時聽的閻象所言,猶如火上澆油。登時暴躁,怒道“我袁姓本出於陳。陳乃大舜之後。以土承火,正應其運。近日又有語道:代漢者,當塗高也。吾字公路,正應其讖。又有傳國玉璽。若不爲君,背天道也。吾意已決。多言者斬”遂不聽閻象所言。當即宣佈開國稱帝。

是年秋,袁術於瘋狂中開國稱帝。建國號“仲”。都城壽春,設立臺省等官,乘龍鳳輦,祀南北郊,立妻馮氏爲後,立子爲東宮。

消息一出,天下大譁。諸侯震怒。時曹操已是於北方立穩腳跟。北方最大敵人已只剩袁紹、公孫瓚二人。常思伐之,又恐張繡、劉備、袁術趁自己北伐之時。於後施展手腳。此三人雖都較之自己弱小,但若聯合起來,卻是大敵。便是單個而來,也是頭疼。正自煩惱間,卻聽得袁術稱帝,不禁大喜,道“此天所以賜我之機也”遂召衆謀士論事。

待得衆謀士到了,曹操以袁術之事問之。郭嘉已是嘻嘻一笑,拱手向曹操稱賀,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

曹操捋須微笑道“敢問奉孝,吾喜從何來啊”

郭嘉笑道“恭喜主公將得豫州,後患將除。”曹操大笑,指着郭嘉道“好個郭奉孝,真真鬼才也。某隻感到其機可乘,卻未想到細處。奉孝卻是一言點出,心中必有成算,還不快快道出”

郭嘉微微一笑,道“今日北方之地,主公位於中,袁紹、公孫贊位於後,張繡、劉備、袁術位於前。於前之三位若能和盟以結之,實爲大敵。今袁術喪心病狂,妄自稱帝,是自絕於諸侯也。非但聯盟不成,反成仇讎。此時,只要主公一紙詔書,令劉備再次領軍伐之。我等卻於中取利,則豫州爲我囊中之物也。更以檄文以布天下,以正名聲。”

微微一頓,接着道“而我此時亦可同時而動,此時動則袁紹不敢動,蓋因我以正而伐不義。袁紹若動,是爲天下公敵也,待我將前面之敵一一盡破,則一統北方之日不遠矣,如此,不該賀喜主公嗎?”言罷,呵呵而笑。

曹操聞聽,仰天大笑,道“郭奉孝,真妙人也”當下,令人擬檄文以遍傳天下,號召諸侯共伐僞帝袁術,以正大漢威名。更以詔書以驅劉備。

卻說劉備在豫州,經過一段時間修養,漸復元氣,更設招賢館,招攬賢才,附近多有相投者,計有昔日黃巾舊部周倉、裴元紹,廖化,南陽人文聘來投,不幾日,更有高順所召之藏霸領着孫觀、吳敦,尹禮、昌來投。劉備大喜,俱皆用爲都尉。

陳羣暗諫道“孫觀、吳敦之輩皆無良之人,不可用之”玄德道“我故知曉,然藏宣高大才也,若不用之,恐其心不安。只要將其分開,不是四人獨自領軍便可”陳羣進言道“可借曾爲黃巾爲由暗貶之”劉備道“若如此,周倉、元紹,元檢處卻如何說”陳羣道“此三人卻是忠義之輩”劉備道“然何獨貶孫觀等人,如此,人人心寒,不復有人投矣”遂不聽。

待到收到曹操詔書時,劉備亦有伐揚州之心。陳羣、趙儼俱諫,道“此時我豫州內部不穩,不宜動兵,當緩圖之”劉備道“我本宗親,又離袁術賊子最近,若不動,天下何人肯再爲漢室效死?且有詔書在此,雖知是計,卻不得不往。”二人俱皆沉默。

劉備遂起三軍,以趙雲、洪銳爲先鋒,領兵兩萬進發安風津,自領張飛、文聘、管亥、藏霸爲中軍,陳羣、趙儼爲隨軍參贊。太史慈、廖化爲合後,盡起豫州大軍六萬來攻袁術。雲長領周倉、裴元紹及泰山衆將,留兵一萬守豫州。

曹操自兗州亦是起兵十萬,以典韋、許褚爲先鋒,自領夏侯、夏侯淵爲中軍,程昱、荀攸隨軍參贊。李典樂進爲合後。出蕭關自靈璧向壽春進發。卻又密使曹仁、郭嘉領兵兩萬,暗至南頓,以窺豫州。

袁術聞聽劉備、曹操俱來,不由大驚,忙喚衆臣前來商議。閻象道“事已至此,吾等實無退路。陛下可使紀靈將軍領兵十萬暫抵曹操。陛下當御駕親征,自領大軍十萬去迎劉備,以多勝寡。只要擊退一路,便可合兵邀擊另一路,可得勝也。”袁術大喜,依計而行。

這兩邊均暗自定計,卻說在兗州地漢帝。自被曹操接到,本以爲終得擎天保駕之臣,那曉得竟是再次落入虎口。曹操之跋扈竟是更甚董卓、李郭。

某日,曹操謀士程昱,暗勸曹操行王霸之圖,曹操卻怕朝中漢帝股肱之臣尚多,不敢驟然行之。便設計逼迫獻帝圍獵,及至到獻帝射wа獵時未能射中,曹操更藉藉弓爲由,用獻帝之金枇箭射之,待到射中獵物,衆軍見是金枇箭,皆以爲是獻帝所射,便俱皆口呼萬歲。曹操卻是搶身向前受之,以觀衆大臣動靜。衆臣中多有憤懣者,眼見曹操篡越,卻是不敢多言。曹操自此愈發驕橫。

獻帝當日回來,不敢表露。直至此時曹操帶軍去討袁術,離了朝廷,方敢稍露心思。念及自己繼位以來,所受種種,心中悲苦,不由與伏皇后抱頭痛哭,憂懼不知何日便要身首異處。國丈伏完於旁勸慰道“陛下休要煩惱,我舉一人,可制國賊也”

第98章 誅殺第51章 宛城第348章 武威第23章 出塞第351章 收復第56章 請求第175章 天山第53章 虎將第47章 相邀第204章 新城第373章 天滅第267章 沉睡第289章 謀刺第81章 亂殺第56章 請求第136章 水淹第356章 老驥第377章 掘墳第106章 錦帆第295章 蹊蹺第98章 誅殺第235章 授藝第214章 夾擊第285章 青蒿第117章 突變第75章 風起第288章 暗窺第25章 怪病第114章 暗布第229章 得第216章 槍神第232章 八陣第327章 納魂第332章 驚魂第257章 開拔第55章 療治(二)第94章 心事第399章 神戰第78章 虎牢第353章 奮威第393章 荒島第53章 虎將第191章 海嘯第312章 分說第100章 撫慰第302章 長嘯第304章 傾情第396章 理由第180章 神威第9章 乾坤第27章 天殘第32章 聞警第398章 殲滅第45章 庭議第56章 請求第282章 殘念第302章 長嘯第237章 戰事第292章 山魈第164章 敘說(二)第254章 選兵第287章 潛入第222章 拜會第89章 長安第207章 恩仇第146章 聚將第186章 癔症第230章 傳說第231章 悟道第309章 情重第337章 受困第385章 激鬥第72章 定親第354章 逆襲第113章 對歌第256章 成軍第113章 對歌第211章 難爲(二)第374章 遁走第203章 論醫第224章 羣英第139章 僞帝第25章 怪病第134章 終失第237章 戰事第307章 召喚第76章 汜水第213章 反勝第373章 天滅第2章 山中第345章 篡漢第317章 巫尊第335章 骨靈第154章 誤解第271章 破竹第25章 怪病第362章 還都第49章 詰問第338章 木魈第399章 神戰
第98章 誅殺第51章 宛城第348章 武威第23章 出塞第351章 收復第56章 請求第175章 天山第53章 虎將第47章 相邀第204章 新城第373章 天滅第267章 沉睡第289章 謀刺第81章 亂殺第56章 請求第136章 水淹第356章 老驥第377章 掘墳第106章 錦帆第295章 蹊蹺第98章 誅殺第235章 授藝第214章 夾擊第285章 青蒿第117章 突變第75章 風起第288章 暗窺第25章 怪病第114章 暗布第229章 得第216章 槍神第232章 八陣第327章 納魂第332章 驚魂第257章 開拔第55章 療治(二)第94章 心事第399章 神戰第78章 虎牢第353章 奮威第393章 荒島第53章 虎將第191章 海嘯第312章 分說第100章 撫慰第302章 長嘯第304章 傾情第396章 理由第180章 神威第9章 乾坤第27章 天殘第32章 聞警第398章 殲滅第45章 庭議第56章 請求第282章 殘念第302章 長嘯第237章 戰事第292章 山魈第164章 敘說(二)第254章 選兵第287章 潛入第222章 拜會第89章 長安第207章 恩仇第146章 聚將第186章 癔症第230章 傳說第231章 悟道第309章 情重第337章 受困第385章 激鬥第72章 定親第354章 逆襲第113章 對歌第256章 成軍第113章 對歌第211章 難爲(二)第374章 遁走第203章 論醫第224章 羣英第139章 僞帝第25章 怪病第134章 終失第237章 戰事第307章 召喚第76章 汜水第213章 反勝第373章 天滅第2章 山中第345章 篡漢第317章 巫尊第335章 骨靈第154章 誤解第271章 破竹第25章 怪病第362章 還都第49章 詰問第338章 木魈第399章 神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