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論政

卻說童淵得柳飛所授太極秘要,他本是一代武術大家,悟性之高,在當世實是不做第二人想。此時即已明瞭以柔克剛,後發制人的武學綱要,結合自身所學,終是創出了一套介乎太極與形意之間的武術套路,使得中華武學提前千年得以放出璀璨的光芒。也爲後世武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童淵心情暢快之下,已是迫不及待的提槍,將自己方纔領悟的功法施展了一遍,待到收勢之後,只感周身通泰,暢美難言。

柳飛於旁見了,也是暗歎童淵之天賦驚人。他卻不知童淵自幼習武,今已年逾八旬,一生大小打鬥幾百場,其所積累的經驗那是他所可比擬的。今日得了這等至高的武學秘要,便如同在堆積許久的火藥堆上扔了一點火星,自然是噴薄而發。卻是標準的厚積薄發了。

柳飛斟了滿滿一杯玉露,遞於童淵,朗聲道“恭喜大哥,創出一代奇功絕藝。大哥之名,定當在我華夏武學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

童淵滿面欣然,接過酒杯一飲而盡,卻是望着柳飛道“兄弟卻來取笑哥哥,若無你一番指點,哥哥焉有如此成就。兄弟之才,便爲吾師亦不爲過矣”

柳飛大汗,這太極秘要卻是他自後世剽竊而來,自己焉有如此大才,只是此時卻是無法言之於口,只得哈哈一笑帶過。

兄弟二人重整杯盤,落座相對而飲。童淵問道“兄弟如此大才。那皇叔卻如何肯讓你如此逍遙,竟不留你於身邊,日夜請教”

柳飛笑道“那小子如何不想,只是小弟性子疏懶。更不耐久在一處。再說,我所能教的已是盡數教了給他,與其在他身側,讓他畏手畏腳地,反不如遠離。讓其放開手腳,自行發展。也不枉他一番抱負。況且,自古君臣之道,不宜過近。弟並無問鼎之心。總在其身邊,讓其屬下究是忠於何人,此一蛇二頭之像,不可爲也。”

童淵聞言,深以爲然,點頭歎服。柳飛自飲了一杯,又道“況我雖置身於外,卻也並非全然撒手不管,自會在時機合適之時。爲其多做些佈置。若整天便在他身邊。斤斤着眼於方寸之地,又如何能復我炎黃之祖業”

童淵聞言一愣,詫異道“兄弟卻是心大,只是何爲炎黃祖業?願詳聞之”柳飛輕輕點頭,道“大哥應知,我漢之一族乃是上古黃帝一系。當日混沌初開,盤古開天闢地,始有世間。我等祖先在其率領之下。南征北戰。歷三百餘年,經涿鹿、板泉等數次大戰。始得華夏之地。盡收各族爲我華夏兄弟。其基業比之今日之中原,不知大上幾倍。然後世子孫不屑,日日內鬥不息,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外族紛紛乘機蠶食。我華夏先祖辛苦所得之地,便今天割一塊,明日丟一塊。及至今時,已是所剩無幾了”說至此,柳飛已是滿面憤然。

童淵聞聽亦是嗟嘆,他當日隱居,固然是因親人俱喪,然又何嘗不是因爲對當世政權失望所致。世事紛擾,爭鬥不息,民不聊生,即不能改變其況,唯有獨善其身罷了。此時聽柳飛所言,深有同感,不禁悶頭飲了一杯,喟然長嘆。

柳飛陪着進了一杯,方纔接道“弟也不才,既是機緣巧合來此世間,眼見此時之機實爲變局之開端,便不自量力,欲要行那當日先祖之偉業。然弟實爲修天道之人,亦不知何時便會離去,若以自身爲之,唯恐事尚不諧而身便去了,若此,則使華夏陷入更大危機中矣。更兼弟本性疏懶,雖有微力薄才,然即不能上馬管軍,亦不能下馬治民。更煩那勾心鬥角之事。若說以一人之力而抗百萬之衆,又焉有是理?且不說無能爲之,便是能爲,則一統之後,如何治理?若遺於人,則下屬不能服焉,久之,畢生禍事。如此則前面辛苦所爲,盡付流水。自爲之,卻無其才。無奈下,方遍查於今之士,欲尋一明主代之。”

只是說至此,卻是微微搖頭。童淵見他搖頭,問道“兄弟方纔所言卻是有理,今不是已定皇叔爲代行之人,何故搖頭?”

柳飛苦笑道“雖定玄德,卻非理想中人。想此時焉有如先祖輩之英雄人物,實是衆相比較,即取其德,又取其身份,量天下之士、各世家之擇主心理而勉強爲之耳。以玄德之才,若能得賢名之臣相輔,可得三世之安。三世之後,世事莫測矣”

童淵愣住,半響方道“然則如此,賢弟又何苦費如許心力,便只爲三世之安”柳飛正色道“兄長此言差矣。大丈夫有所爲有所不爲。今飛至此,便是機緣,若是不爲,豈不是愧立於天地之間,枉自世間走一遭。更何況,正所謂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安知三世之後,沒有明主出世。須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若只因懼怕後世之事,而致今日之不爲,便只這三世之安,又有何人賜之?更何況今日之勢,外族窺於外而內鬥不息,若不爲之,便是日後但有明主出,而我華夏已幾不復存,更有何能爲之?故,今日之事,實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耳。”

童淵聞言,面現敬服,正身施禮道“兄弟心懷抱負,胸有天下。爲真名士也,爲兄慚愧,不及也。”稍微頓了頓,又道“然賢弟即爲天下計,何不往扶漢室以保漢帝,勝卻苦苦於天下尋主,尚自得一無奈之主?若論身份,漢帝之尊又豈是一皇叔可比?”

柳飛苦笑,道“弟何嘗不知,然今日之漢室,如久枯之大樹,其下盤根錯雜,俱以爛至骨子裡。若只爲平亂,直是簡單。然不過是舊壺裝新酒而已。漢帝之權柄早爲其下架空,威望不存,政令不通。若要根治,卻是牽一而發全身,其爲難處,更甚於事倍功半。如此,不若借動亂之機,破而後立。借名望之大旗而立新權,其時,新主控下之力遠甚於今日之漢室,其下更因俱爲新進之士,而一掃頹靡之氣。主顯則臣貴,主弱則臣危,必殫精竭慮而盡心相輔,其新生之力又豈是漢帝之所能比耶”

童淵聞聽,恍然而悟,點頭贊同。卻又道“既是如此,賢弟何不速發雷霆,以弟之身手,將與皇叔對立之諸侯盡皆誅除,其下無主,必將潰散,再輔助皇叔發兵,一掃天下,豈不痛快。勝卻這般苦苦相挨,讓人氣悶。”

柳飛聞聽童淵此言,更是苦笑,心知這位老大哥於政治上實是白癡一個,便是連自己都是不如。當下,只得耐心解釋道“今天下與玄德相對之人,無外乎曹操、袁紹寥寥幾人,我若將其斬殺,其人豈無後人,我便殺一人,彼等更立一人。今日殺了曹操,明日卻出個王操、張操,又有何益?便是我能一直殺下去,其屬下俱爲忠貞之士,又安能服新主乎。如此剛剛平定之地方,豈不又是烽煙四起。到時與其四處征伐,又哪有將其聚在一起,一戰而定更善。這且不說,便說當真將這些事情俱都平定,那麼將那漢帝救出,屆時是以漢帝爲尊還是以玄德爲尊?若以漢帝爲尊,豈不是又恢復老路?若以玄德爲尊,則不啻於通告天下,玄德實爲篡逆,一旦失去大義之所在,各地但有異念之人,卻又是有了藉口,如此天下又何時能平息?便是玄德手下,亦會離心離德,如此則敗亡之期不遠矣。”

頓立頓,又道“吾今不即下手,卻是爲其留出時間。欲借其之手行事。借其才幹處,可使其爲鷹犬,以獵北地之諸侯,一旦其一統北地,則只需謀其一處,畢其功於一役,勝其一方則北地可定。更因其人及其下屬,俱是治國之能手,吾借其財力物力,以少復民生,屆時,接其地便可以最少投入得最大回報。此爲一也;其二,曹操其人,專橫跋扈,視其之前行事,便知端倪,今漢帝置於其手,雖得一時之勢,然必然矛盾日深,爭鬥日趨激烈。前有衣帶詔之事,後有吉平投毒之舉,便俱是明證。以操之性,吾料其早晚必行那廢立之事。此時不動,卻是因北方未靖,袁紹窺伺於側,玄德,公瑾割據南方。其勢尚不足以獨據三方。若一日掃除後患,一統北方之地,其勢大增,以半壁江山而對江南,勝算在握。則漢帝有無,便俱爲兩可了。其行必更爲跋扈,漢帝受欺愈甚而心愈不甘,以至尊之位而懷不甘之心,卻置強權之下,其安能久乎?如此則必生變。變成,則玄德這邊便可名正言順豎立新政,屆時,天下輿論在手,以正討逆,順勢而爲,天下更有何人再能御之。此正爲兵法之,將欲取之必先與之也”

柳飛一番話,童淵只聽的瞠目結舌,茫然無言以對。半響方纔苦笑道“這般複雜之事,卻叫人頭疼,也便只有你能受的了。若是換作爲兄,早早便去取了他們人頭了事”

第305章 再擒第78章 虎牢第226章 歸漢第370章 對決第321章 教主第49章 詰問第183章 煉藥第79章 遷都第136章 水淹第300章 木鹿第24章 歌聲第191章 海嘯第335章 骨靈第151章 入荊(一)第9章 乾坤第2章 山中第106章 錦帆第52章 張機第366章 遷都第359章 突刺第234章 張任第249章 身死第195章 起源第310章 彙報第238章 官渡第94章 心事第175章 天山第239章 遁走第172章 悍衛第262章 覆沒第205章 難題第2章 山中第232章 八陣第125章 將隕第74章 救曹第249章 身死第24章 歌聲第105章 江上第120章 沛城第225章 龍現第328章 機關第308章 滅靈第271章 破竹第393章 荒島第338章 木魈第120章 沛城第349章 顯殺第103章 暫別第314章 洞穴第16章 赴宴第48章 水鏡第2章 山中第258章 詭殺第221章 又見第388章 平定第381章 陰謀第152章 入荊(二)第260章 聚殲(一)第54章 療治(一)第207章 恩仇第97章 反目第159章 絕脈第234章 張任第371章 鏖戰第39章 琅琊第57章 歸途第279章 復活第141章 大敗第270章 起兵第391章 海上第141章 大敗第94章 心事第191章 海嘯第94章 心事第301章 被掠第68章 造紙第101章 大戰第174章 奪天第25章 怪病第264章 平定第10章 論勢(一)第186章 癔症第360章 壽春第96章 二女第208章 請求第134章 終失第316章 鬼徒第249章 身死第244章 大戰第61章 心境第370章 對決第390章 躡蹤第188章 醒轉第95章 傾訴第392章 掌控第113章 對歌第54章 療治(一)第131章 挾天第222章 拜會第222章 拜會
第305章 再擒第78章 虎牢第226章 歸漢第370章 對決第321章 教主第49章 詰問第183章 煉藥第79章 遷都第136章 水淹第300章 木鹿第24章 歌聲第191章 海嘯第335章 骨靈第151章 入荊(一)第9章 乾坤第2章 山中第106章 錦帆第52章 張機第366章 遷都第359章 突刺第234章 張任第249章 身死第195章 起源第310章 彙報第238章 官渡第94章 心事第175章 天山第239章 遁走第172章 悍衛第262章 覆沒第205章 難題第2章 山中第232章 八陣第125章 將隕第74章 救曹第249章 身死第24章 歌聲第105章 江上第120章 沛城第225章 龍現第328章 機關第308章 滅靈第271章 破竹第393章 荒島第338章 木魈第120章 沛城第349章 顯殺第103章 暫別第314章 洞穴第16章 赴宴第48章 水鏡第2章 山中第258章 詭殺第221章 又見第388章 平定第381章 陰謀第152章 入荊(二)第260章 聚殲(一)第54章 療治(一)第207章 恩仇第97章 反目第159章 絕脈第234章 張任第371章 鏖戰第39章 琅琊第57章 歸途第279章 復活第141章 大敗第270章 起兵第391章 海上第141章 大敗第94章 心事第191章 海嘯第94章 心事第301章 被掠第68章 造紙第101章 大戰第174章 奪天第25章 怪病第264章 平定第10章 論勢(一)第186章 癔症第360章 壽春第96章 二女第208章 請求第134章 終失第316章 鬼徒第249章 身死第244章 大戰第61章 心境第370章 對決第390章 躡蹤第188章 醒轉第95章 傾訴第392章 掌控第113章 對歌第54章 療治(一)第131章 挾天第222章 拜會第222章 拜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