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琅琊

車聲粼粼,自河北往東萊的路上,此時正有一輛青幔圍就的馬車,正緩緩的行着。

車轅上未見馭者,但那拉車的馬兒卻極是雄駿。

那馬色做深紫,自頭至尾,幾近丈二。渾身紫毛打着卷兒,如一個個漩渦。兔頭狐耳,鳥目龍頸。額間簇起一團毛髮,如同犄角一般。此時,拉着這輛車,甚是輕鬆。只是不時的打着響鼻,顯得很是不耐。

那車後面,卻還跟着兩馬,亦是極爲神駿,但和那拉車的馬比起來,卻是差了不止一籌。車中不聞人聲,只聞得一陣陣笛音婉轉,卻是主人正弄笛自娛。

那笛聲不知什麼緣故,並未如正常般飄揚於外,似是被什麼刻意的控制在狹小的車廂之內。只有靠近車廂,才隱隱的聽到一些。那笛聲悠揚婉轉,如泣如訴,清鳴處如珠濺玉盤,清泉鳴脆。低沉處卻如暗夜私語,呢喃纏mian。。。。。。。

良久,笛聲漸歇。卻有一男子語聲響起

問世間情爲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fei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

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語音低沉,似帶着無限惆悵。卻聽得一糯軟的女聲輕輕勸解道“大哥,莫要再傷懷了,當心傷了身子”

這二人正是自塞外而回的柳飛、甄姜夫婦。

柳飛當日將來犯扶余鐵騎,一怒之下,殺了個乾淨。回去後,將結果告知格日勒和巴特魯,又去墳上悼念了容格兒,便收拾情懷,與格日勒等人告辭。

臨行之際,格日勒將日前自西域所得寶馬『紫驊騮』贈與柳飛。柳飛記得太史慈所託,早將此事託付于格日勒,請他留意。此時也不推辭,自行收了。

待的套車之時,本想將『紫驊騮』繫於車後,讓原本兩馬拉車,但那『紫驊騮』卻不肯讓任何馬跑於自家前面,一路只是往前直撞。柳飛無奈,欲將三馬並行,那兩馬卻是甚懼『紫驊騮』,離得老遠,搞的車子無法正常走動。最好,只得做了敗家子的行爲,讓『紫驊騮』於前獨自拉車。

那『紫驊騮』乃是絕世良駒,一路不得奮蹄,甚是不耐。頻頻打着響鼻,柳飛也不理它,任它發些小脾氣。『紫驊騮』見沒市場,也是無味,慢慢也只得暫時接收這種屈辱的活計了。

這一趟塞外之行,柳飛大有所得,卻也失去了一個兄弟和一個還說不上愛人的愛人。心中酸甜苦辣,百味俱陳。深感人之聚散無常、得失難控。不免就有些鬱郁,甄姜自是一路撫慰。

他雖一身本領功參造化,但心態其實還是一個正常的凡人。若不是一絲執念,要回到自己的世界,怕不早就迷失在這個空間了。對於容格兒的感情,本是濛濛朧朧,並不清晰。但在突然失去時,卻驀然發現,竟是如此刻骨銘心。

此時聽得甄姜安慰,柳飛長吸了口氣,將甄姜攬入懷中,輕嗅着佳人的髮香,道“爲夫沒事,呵呵,姜兒,此次咱們回東萊,尋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安頓下來。平靜平靜可好?”

甄姜溫柔的道“只要大哥喜歡,怎樣都是好的”

柳飛心中感動,也不再說。馭使『紫驊騮』直往青州而去。

這一日,進入青州地界,見前面山奇水秀,向人打聽,原來是到了琅琊。琅琊位於後世山東青島的膠南西南部,擁有秀麗的自然風光,山海薈萃,景緻宜人,具有山、海、古、俗、仙、奇、美的獨有特性。自海上看去,型如一臺,故也稱作琅琊臺。

琅琊臺前的琅琊港是中國五大古港之一,原系中國古代海港的鼻祖。隔海相望的齋堂島是當年秦始皇侍從齋沐數日,爲其祈求長生不老的地方。這個海島,彷彿一條長鯨靜臥在海面上,風光秀美。

柳飛不禁動了遊興,甄姜也被這動人的風光打動。夫婦二人便決定稍停一日,遊覽一下這琅琊風光,權且發散一下。

當夜二人將一干物事暫寄農家,連夜登山,準備一觀日出之景緻。

翌日,卯時,二人已是登上琅琊臺頂。至卯時二刻,天邊忽現一抹胭脂,一輪紅日似赤盤一般自海天相接之處升騰而起,霎那間,天地一片通亮。

站在琅琊臺上,放眼望去,天高地闊,空氣清新,彷彿進入了人間仙境,洶涌澎湃的大海,無涯無際,朝夕暉陽,讓人心曠神怡。腳下雲遮日靄,水迴天籟;鶴舞松濤之上,鹿呦澗水林陰,大珠山、小珠山、水靈山島、齋堂島環伺周邊;觀龍灣的白龍戲灘,海市蜃樓的時隱時現,心曠神怡。環視四周,山光嵐影,海濤變幻,漁帆點點,氣象壯觀。

夫婦二人看的心神俱醉,不忍離去。

良久,柳飛方道“不若咱們在四處看看,尋個好去處,便在此安頓了,卻也是不虛此行了”

甄姜亦是深感贊同。當下,二人自琅琊臺上下來,徑自在琅琊四周尋幽探奇。以他二人腳力,只不過半天時間,便已看完。

此時,柳飛見大珠山與琅琊臺隔海相望。不禁心中一動,那裡僻荒一域,外人難以近前,自己再稍加布置,便自成一境了。當下和甄姜說了,甄姜自是點頭。

進入大珠山,但見怪石嶙峋,與海天相依。走兔飛烏,碧樹成陰,松濤訇鳴,澗泉戲流水,白雲舞清風。山上有峰狀如帽子。峰下麓角入海。潮涌起處白雪橫鋪,蛟梟龜壽,漁礁存生。白帆孤影盡窮天際,一派仙家樂土,隱士聖地。

柳飛大喜,對甄姜道“此真天授與我也。便是此地如何?”

甄姜此時早已是目眩神迷,頻頻點頭不已。

二人也不稍歇。便於那帽子峰上,開始佈置。伐樹爲木,搭樑建屋。讓柳飛感到意外之喜的是,竟然在靠近山壁處,發現一片竹林。想那竹子本生長在川中、南方一帶,於這北方,竟能生出這麼一片竹林,實是罕見。

當即,伐竹插土,編成竹牆。遍植花草。在房屋前深挖一塘,以竹筒引山澗水入。柳飛更是在房內以黃土夯成一張大炕,如此,至冬日時,以火燒之,那美妙滋味,想想都讓他愜意。

待的二人將整個峰頂佈置完,柳飛取數塊晶石,佈下一個周天衍行大陣,將進出之法細細教了甄姜。找了一塊碩大的山石,凝氣於指,縱身而起,由上而下,一揮而就。但見三個大字『隱神谷』現於其上。字體蒼勁古樸,肥虞挺拔。

但見帽子峰頂,一片雲騰霧隱,如至九天幻境。二人相視一笑,心中滿意。當下下山,自農家取了寄存之物,這才往東萊而去。

第365章 登基第374章 遁走第5章 名傳第227章 縱論第220章 薦書第149章 怒殺第17章 傳刀第382章 獲救第288章 暗窺第246章 女將第19章 考驗第380章 魏亡第271章 破竹第186章 癔症第80章 再救第256章 成軍第177章 雪崩第286章 激將第393章 荒島第227章 縱論第366章 遷都第23章 出塞第194章 激情第346章 東川第191章 海嘯第354章 逆襲第29章 內傷第128章 警訊第253章 兵法第120章 沛城第256章 成軍第71章 比鬥(二)第378章 突圍第287章 潛入第316章 鬼徒第247章 收蜀第147章 計議第233章 寶刀第194章 激情第361章 身死第273章 潼關(二)第378章 突圍第140章 血詔第226章 歸漢第115章 冤案第221章 又見第30章 陣法第171章 互算第110章 收服第234章 張任第96章 二女第134章 終失第13章 喜事第196章 驚聞第171章 互算第398章 殲滅第225章 龍現第204章 新城第331章 甬道第14章 偶遇第9章 乾坤第303章 八納第370章 對決第88章 重煉第76章 汜水第212章 伏擊第319章 求兵第394章 日落第99章 鉅變第347章 定軍第113章 對歌第46章 結義第3章 功成第12章 心動第26章 源石第368章 合圍第268章 醒來第391章 海上第135章 救援第309章 情重第157章 政變第12章 心動第46章 結義第33章 迎敵第367章 青徐第305章 再擒第367章 青徐第139章 僞帝第214章 夾擊第133章 大勝第282章 殘念第320章 哀牢第169章 情意第179章 脫困第327章 納魂第376章 遇鬼第79章 遷都第164章 敘說(二)第39章 琅琊第351章 收復
第365章 登基第374章 遁走第5章 名傳第227章 縱論第220章 薦書第149章 怒殺第17章 傳刀第382章 獲救第288章 暗窺第246章 女將第19章 考驗第380章 魏亡第271章 破竹第186章 癔症第80章 再救第256章 成軍第177章 雪崩第286章 激將第393章 荒島第227章 縱論第366章 遷都第23章 出塞第194章 激情第346章 東川第191章 海嘯第354章 逆襲第29章 內傷第128章 警訊第253章 兵法第120章 沛城第256章 成軍第71章 比鬥(二)第378章 突圍第287章 潛入第316章 鬼徒第247章 收蜀第147章 計議第233章 寶刀第194章 激情第361章 身死第273章 潼關(二)第378章 突圍第140章 血詔第226章 歸漢第115章 冤案第221章 又見第30章 陣法第171章 互算第110章 收服第234章 張任第96章 二女第134章 終失第13章 喜事第196章 驚聞第171章 互算第398章 殲滅第225章 龍現第204章 新城第331章 甬道第14章 偶遇第9章 乾坤第303章 八納第370章 對決第88章 重煉第76章 汜水第212章 伏擊第319章 求兵第394章 日落第99章 鉅變第347章 定軍第113章 對歌第46章 結義第3章 功成第12章 心動第26章 源石第368章 合圍第268章 醒來第391章 海上第135章 救援第309章 情重第157章 政變第12章 心動第46章 結義第33章 迎敵第367章 青徐第305章 再擒第367章 青徐第139章 僞帝第214章 夾擊第133章 大勝第282章 殘念第320章 哀牢第169章 情意第179章 脫困第327章 納魂第376章 遇鬼第79章 遷都第164章 敘說(二)第39章 琅琊第351章 收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