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傳璽

曹操於銅雀臺大宴文武,各臣屬盡皆諛辭如潮,曹操頗是自得。坐中唯有一人卻是不樂,正是尚令荀。曹操瞥見,不由問道“文若緣何如此?今日之盛事繁華,亦不自出於君手,尚不可樂乎?”

荀面色淡然,就於座上躬身道“自隨王上,每臨事機,皆窮竭思智,不敢稍怠。今幸得稍有局面,皆賴王上開明納言,衆將奮力而致。身臨盛事,如何不樂?只是心下有些思緒,卻不知當說不當說。”

曹操聞言大笑“文若乃孤之股肱,但有何言,大可講來,不需顧忌。”

荀微一沉吟,道“若此,斗膽放言了。”說着擡起頭望着曹操道“以爲,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當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主公如今進位爲王,已是逾越,必招致天下詬之。今尚聽如此諛辭,非仁君所爲。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荀此言一出,衆皆大驚,一時鴉雀無聲。曹操亦是愣在當場,旋即卻是怒氣勃然。他此時已是微醺,斜眼睨着荀,冷聲道“文若可有二心乎?若非如此,便是已醉矣,且休多言,可速去!”說着,已是拂袖而起。

荀攸在旁大急,急向曹操請罪,拉着荀退去。荀下得臺來,回望高峨的銅雀臺,不由仰天長嘆,道“吾不想竟見今日之事。”說罷,轉身離去。

這邊臺上,曹操與衆人卻也失了興致。曹操強忍怒氣,草草與衆人散了。回至府中,越想越氣,自此對荀已是大有猜忌。

消息傳進宮中,獻帝和皇后俱皆感嘆,實爲想到荀還有此番忠義之心。及至見了王朗和鍾繇所做詩詞。又俱是暗暗垂淚。

獻帝泣道“但觀此詩,曹賊謀篡之心已是昭然若揭了。卻不知你我二人將身葬何處了,只可惜了我漢家天下。終是要斷於此撩之手。”

後勸道“陛下且勿擔憂,妾聞川蜀皇叔處頗是昌盛,想來定可治的那賊。臣妾與陛下雖是命繫一線,然社稷卻必不會就此崩摧。”

獻帝聞聽,稍抑悲聲,點頭道“朕亦知皇叔英雄,只是爲何這般時候。竟還是不見北伐,朕心實憂。”

伏後想了想道“想那曹賊以陛下爲質。動輒便以皇命行天下。皇叔處怕是少了名義。又顧慮陛下安危。投鼠忌器。故而才未能輕動。唉。臣妾此番倒突然覺得。若是能不爲帝王之家。陛下與妾當能安度一生了。”說着。亦是不由地輕泣。

獻帝聞聽。卻是不由地眼睛一亮。起身來回踱步。暗暗尋思。半響道“今朕與卿傢俱陷於賊手。便是這帝位亦只不過虛名耳。未得其利卻先受其害。還被賊子所用。今不若禪位於皇叔。即使皇叔有了名義。也使曹賊失了所持。不定反是我二人得脫之機。”

伏後聞言愣住。才喜又愁道“便是陛下肯舍了這皇位。卻又如何將旨意布達天下。今陛下之言出不了二門。便只有些手段。卻也是難出。爲之奈何?”

獻帝一呆。面現焦躁。終是長嘆一聲道“卿可有良策。能解此困否?”伏後想了想道“妾有一策。陛下可將傳國玉璽。使人賁往皇叔處。再附一手詔。就叫皇叔先正大位。恢復漢祚。皇叔若遵詔。則妾與陛下不過許昌一民家耳。操挾之爲無名。殺之無足輕重。或反留陛下以餌皇叔。轉勝於襲虛位以受禍也。”

帝道“孤方寸巳亂。卿可爲孤作。”伏後領旨。即操筆爲道。“朕遭家不造。幼遘閔凶。近益孤危。命懸旦夕!今遣內臣穆順。賚璽付叔。璽到日。便可速正大位。以定人心。無以朕故。致多所疑慮。以誤事機!若宗佑重光。鍾無恙。朕死之日。猶生之年!願叔以天下爲重。以一人爲輕。上慰高祖世祖之靈!朕雖遘災。有辭以對。功成之日。當以少牢告朕也。建安年月日”獻帝覽流涕道“漢室再興。卿之功也。惜孤德薄。累卿同此困苦耳!”伏後亦泫然。即喚穆順近前。告以此事。順頓首帝前。以死自誓。密密地藏了詔璽。借個名色。出了宮門。

及至出來。方纔猛省。自己一身宮人裝扮。如何出地那城門。待要尋個所在換衣。卻一時沒有去處。正自焦躁中。卻忽見街盡頭一隊甲兵奔來。心下大駭。自己一命固不足惜。然陛下之大事卻要誤了。

惶惶中不敢稍停,急往人流密集處躲避。正自三步一回頭,心驚膽顫之際,不妨迎面正撞到一人。只覺一陣柔和之力迎來,身子不覺已是退在一旁,並無疼痛。

擡頭看時,卻見一個白髮老道,正自詫異的望着自己。穆順趕忙施禮道“急於趕路,衝撞了道長,尚祈勿怪。”

老道捋須搖頭,目光卻往後面看去,見那隊甲兵正自推開路人,急往這邊趕來。又見穆順一身宮人打扮,面色蒼白,渾身微抖,不由心中一動,微笑道“休要驚懼,且隨我來。”

說着一把挾住穆順,腳下發力處,已是接連幾個縱躍,消失於屋鑾疊嶂之後。穆順被挾住,心中大駭。方要叫出,只覺勁風迎面,口鼻難張。但見西周景物飛速倒退,竟是快愈奔馬,不由的一陣目眩。

不片刻,只覺身子一頓,已是置身於一處林間。穆順只覺胃中翻騰,不禁扶樹嘔吐,忽覺後背一隻手掌搭上,隨即一股溫和的暖流傳入,不消多時,已是將那股不適撫平。

轉頭來看,卻見那道人正自微笑着看着自己。心下惶惑間,施禮道“多謝道長救助之恩,不知道長如何稱呼?”

那道人微微一笑道“老道左慈是也。我觀你一身宮裝,可是宮中幹事?又怎會被兵士追捕?”

原來這老道正是自青城而來地左慈,他自當日和郭奕一番談話,便心中念着能助柳飛一臂之力。及至自己坎離真氣小成,自是忍耐不住,這日才趕至許都。不想方入城中,便遇上穆順。眼見他一身宮人打扮,想及素日所聞,心下不由懷疑,這才伸手將其救下,帶到此處問話。

穆順聞聽左慈報名,不由的一呆,隨即大喜道“道長可是稱作烏角先生的左慈左神仙?”口中說着,兩眼已是放光。

左慈頷首道“正是貧道,卻不敢當什麼神仙之稱。汝且將方纔之事說與我知曉,若是偷擬宮中財物,卻莫怪老道要將你送官置辦。”

穆順驚道“順如何敢爲這般逆事,實是有事情需要出城辦理。奈何魏王府中兵丁強橫,但是宮中所出,俱不輕放,這才驚慌躲避。”

左慈一愣,旋即沉臉喝道“何敢亂言瞞我?你身着宮裝,即出地宮門,如何沒有出城令牌,若非有甚麼隱情,魏王府又如何前來拿你?”

穆順心下惶急,素日聽聞這老道修爲精深,方纔還想着能得他之助,定可想法出的城去。此際眼見其疑心大起,恐卻是脫身也是難了。想到急處,不由額頭冒出汗來。

左慈心中電轉,忽的想起柳飛當日言說血帶詔一事,心下不由暗襯,莫不是宮中那位不甘寂寞,又是生出什麼事來?權且詐他一詐。

想及此,突然出聲道“你既身懷帝命,可是欲往南方而去?”

穆順正自暗自苦思脫身之道,乍聞此言,如同一個炸雷響在耳邊。心中狂震之下,已是面色慘白,蹬蹬倒退兩步,顫聲道“你待如何?汝雖世外之人,亦是我大漢臣民,難不成也欲行那助紂爲虐之事嗎?”

左慈見狀心中如何還能不知,不由哈哈一笑道“汝且休慌,老道乃是皇叔蜀王之師,神隱谷主柳飛之友,此番前來許都,便是爲着老友稍盡薄力。你既是欲往川蜀而去,可將事情細細告我,我必全力助你。”

穆順聞言,幾疑身在夢中。只是左慈出現實在太巧,而自己所謀甚大,如何敢輕易相告。當下道“道長若真能相助,待得到了蜀王駕前,順自當盡數告知。此刻卻恕順不恭之罪,便斬某頭,也是無可奉告。”

左慈心中讚賞,微微一笑道“如此也好。只是你這般打扮,卻是休想能出的城去。老道且幫你找個託身之處,你且暫時隱匿。待我將事情辦好,爲你尋些衣物,親送你往成都去,你意下如何?”

穆順暗思此刻自己也是無處可逃,若是老道心懷害己之意,以其身手,只需將自己拿住送到魏王駕前便可,終不需費這許多手腳。當下頷首而謝。

左慈見他應了,便自領他往西而走,道“此處乃是老道昔日落腳之處,號曰天都觀。觀中乃是老道一個記名弟子。汝且暫時在此安身,待得老道辦完事,多則三日,少則一日,自來接你。”

穆順大喜應了。轉出林子,果見前面一個道觀,頗是小舊,卻是少有人來。左慈上前叫門,半響,一個四十餘歲的道士將門打開。一眼望見左慈,登時一震,旋即大喜跪倒,口稱師父。

左慈呵呵笑着,將其扶起。三人隨即進去,將門關好。待到進了靜室,左慈纔將穆順介紹給他,囑咐他定要將穆順安頓好,萬勿走漏了風聲。那道人自是應下。

左慈見穆順安頓好,便自出門,徑往魏王府尋來。

第67章 對樂第165章 治癒第305章 再擒第17章 傳刀第195章 起源第249章 身死第152章 入荊(二)第95章 傾訴第27章 天殘第356章 老驥第244章 大戰第110章 收服第14章 偶遇第50章 翱遊第215章 會師第138章 北地第199章 前因第30章 陣法第287章 潛入第286章 激將第104章 知音第204章 新城第285章 青蒿第147章 計議第305章 再擒第32章 聞警第372章 餘孽第272章 潼關(一)第177章 雪崩第231章 悟道第16章 赴宴第344章 歸天第236章 歸家第238章 官渡第4章 入世第11章 論勢(二)第122章 捉弄第75章 風起第182章 徵西第17章 傳刀第387章 真相第279章 復活第386章 條件第260章 聚殲(一)第52章 張機第257章 開拔第40章 邀鬥第285章 青蒿第197章 大牢第225章 龍現第50章 翱遊第48章 水鏡第139章 僞帝第141章 大敗第164章 敘說(二)第199章 前因第397章 晉立第197章 大牢第290章 死靈第93章 定計第393章 荒島第147章 計議第292章 山魈第392章 掌控第364章 洛陽第225章 龍現第37章 盡屠第348章 武威第249章 身死第60章 宮亂第70章 比鬥(一)第101章 大戰第81章 亂殺第220章 薦書第196章 驚聞第75章 風起第70章 比鬥(一)第37章 盡屠第349章 顯殺第140章 血詔第360章 壽春第147章 計議第74章 救曹第21章 增功第207章 恩仇第77章 斬將第39章 琅琊第120章 沛城第219章 論政第23章 出塞第354章 逆襲第222章 拜會第78章 虎牢第142章 埋伏第384章 虎癡第239章 遁走第175章 天山第232章 八陣第360章 壽春
第67章 對樂第165章 治癒第305章 再擒第17章 傳刀第195章 起源第249章 身死第152章 入荊(二)第95章 傾訴第27章 天殘第356章 老驥第244章 大戰第110章 收服第14章 偶遇第50章 翱遊第215章 會師第138章 北地第199章 前因第30章 陣法第287章 潛入第286章 激將第104章 知音第204章 新城第285章 青蒿第147章 計議第305章 再擒第32章 聞警第372章 餘孽第272章 潼關(一)第177章 雪崩第231章 悟道第16章 赴宴第344章 歸天第236章 歸家第238章 官渡第4章 入世第11章 論勢(二)第122章 捉弄第75章 風起第182章 徵西第17章 傳刀第387章 真相第279章 復活第386章 條件第260章 聚殲(一)第52章 張機第257章 開拔第40章 邀鬥第285章 青蒿第197章 大牢第225章 龍現第50章 翱遊第48章 水鏡第139章 僞帝第141章 大敗第164章 敘說(二)第199章 前因第397章 晉立第197章 大牢第290章 死靈第93章 定計第393章 荒島第147章 計議第292章 山魈第392章 掌控第364章 洛陽第225章 龍現第37章 盡屠第348章 武威第249章 身死第60章 宮亂第70章 比鬥(一)第101章 大戰第81章 亂殺第220章 薦書第196章 驚聞第75章 風起第70章 比鬥(一)第37章 盡屠第349章 顯殺第140章 血詔第360章 壽春第147章 計議第74章 救曹第21章 增功第207章 恩仇第77章 斬將第39章 琅琊第120章 沛城第219章 論政第23章 出塞第354章 逆襲第222章 拜會第78章 虎牢第142章 埋伏第384章 虎癡第239章 遁走第175章 天山第232章 八陣第360章 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