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陳倉(一)

大軍到了離陳倉三十里時,前軍太史慈派人來報,稱駐守陳倉的主將要爲大軍接風,已出城十里。

陳倉雖是座小城,卻是兵家必爭之地,皇甫嵩派的是何人爲主將?大戰在即,還有心思給他接風,這種人一看就不是能征善戰之輩,劉鵬懶的理會。

旁邊的趙雲見劉鵬心情不好,遂道:“主公,陳倉彈丸小城,恐抵擋不住叛軍,末將願意率領一萬鐵騎,駐守在城外十里外的山頭上,以主公相互策應、互爲依靠。”|

趙雲的這種計策,雖說不上制勝,但卻不會輕易敗,可謂是守衛陳倉的最好辦法。

思索了下,劉鵬同意道:“好,子龍你就帶一月的糧草,率一萬鐵騎駐守在城外十里的山上,若叛軍攻你部,可譴信使報與我,本將會率大軍援助你,若叛軍進攻陳倉,你可率領鐵騎殺出,直取敵軍大營,這樣可保陳倉不失。”

“諾,末將這就去安排。”趙雲見劉鵬採納了他的計策,一臉高興的回道。

趙雲的表情,劉鵬看在眼裡,知其一生不得重用,要點就在於他不是世家出身,甚至連良家子都算不上。現在他給了趙雲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以趙雲的聰明,定會把握住機會。

行到陳倉十里處,趙雲率領一萬鐵騎在最高的山上安營紮寨,又在旁邊的兩座山上分別置二千鐵騎守衛,兩座小山拱衛着趙雲的主山,互爲依託,敵軍攻擊其中的一座山,定會遭到另兩座山的攻擊。

三座山上皆有水源,也不怕敵軍切斷水源。糧草足夠一月可用,軍械也是帶了一批足夠萬餘鐵騎用的。

而劉鵬率領文聘的步卒與太史慈的輕騎,在陳倉城下三裡處,安營紮寨,對於那個陳倉主將周望,他是一點面子都沒有給,此人給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奸猾。他正暗思着,想個什麼方法殺掉此人,有此人在,他可不敢把三萬大軍放在眼皮底下睡覺。

周望乃周慎之弟,領了個軍司馬,率所部二千多人駐紮陳倉。此人仗着周慎的名聲,在陳倉那是天老大,他老二,橫行無忌。先零羌北宮伯玉率大軍攻擊三輔,周望立刻向皇甫嵩上報,稱賊軍有數十萬,他唯恐丟失陳倉要地,特請援兵。

皇甫嵩對這個周望知之不多,見其上報有數萬敵軍來攻,知陳倉乃是戰略要地,立即發信於劉鵬,請劉鵬率領大軍回防陳倉,自己則坐鎮扶風郡槐裡,抵抗其他叛軍。

而這個周望知來援的人乃是劉鵬後,極力想巴結這個漢室宗親,以求在以後的日子裡,能對他照顧一點。

奈何他在城外等了三個小時,劉鵬率領大軍到後只說了句,本將軍中還有事要處理,就將他給打發走了。

安營紮寨好,劉鵬令文聘立即派出哨騎,對周圍的敵軍兵力進行探查。

五月中旬的關中,天氣算不上太熱,只有太陽在中午時會有點熱感,其餘時間都是涼嗖嗖的。

晚上睡了一個好覺,早起後立刻將文聘召來,問道:“仲業,哨騎可探出什麼消息?”

文聘正想報與敵軍之數量,見劉鵬召自己回話,道:“主公,昨夜哨騎探報,北宮伯玉率領一萬大軍在離我軍三十里外紮營,營中多爲健卒。”

聽到只有一萬兵力,劉鵬暗罵皇甫嵩昏庸。

要想消滅這一萬叛軍,只需集中優勢兵力,與敵軍在野外大戰,一戰定可平定這一萬賊軍。

“傳令,太史慈率一萬輕騎,押着那四千俘虜在敵軍營寨叫陣,仲業率領步卒守衛大營,在令趙雲率五千鐵騎助陣,本將要一戰破敵。”

帳中的劉鵬自信的說道。

等文聘下去傳令後,劉鵬冷笑着:“惡來,派人去將周望,就說本將請他觀陣。”

按劍立於帳外的典韋,聽到此言立刻[派人前去邀請。

中午時分,趙雲率領五千鐵騎依令而來,太史慈也早已準備好。只是那被邀請的周望遲遲未到。

見周望不來,劉鵬冷笑着率領一萬五千人出戰,只是在臨走之時,向文聘下了密令。若是那周望在他出戰後而來,立刻派人將其拿下,等他滅了北宮伯玉回來在處理此人。

北宮伯玉昨夜得到探報,稱有三萬漢軍前來支援,心中卻是不信,漢軍被李文候與韓遂率領四萬大軍壓制在三輔之地,哪還有援兵前來,肯定是漢軍虛張聲勢。

中午正在大帳中抱着美人飲酒的北宮伯玉,正嬉笑着同美人玩耍時,士卒進來報,稱漢軍在外叫陣,陣前還押着幾千羌人。

北宮伯玉麾下的士卒多爲羌人,而羌人又極重義氣。此時漢軍如此做派,豈不是令他麾下的士卒不戰自亂。更可怕的是他若不救那些羌人,以後麾下還有何人敬重於他,又有何人再爲他賣命。

一瞬間,想了很多的北宮伯玉,決定還是率兵出營探查下,令道:“傳令下去,讓兒郎們準備好,隨本將出戰。”

漢軍陣中,中軍大旗上,徵北將軍劉的字樣,迎風飄揚。

陣前是一排排用繩子連在一起的羌人,而太史慈的輕騎立於身後,士卒皆拿着大刀,彷彿如北宮伯玉不出來,就會立刻斬下那些羌人的頭顱。

劉鵬騎在馬上,立於中軍大旗下,眼望着三裡外的敵軍營寨,若他所料不錯的話,北宮伯玉定會相救這些羌人,可惜這些人他卻是救不了。

一小兒的時間,敵軍營寨大門而開,一騎騎的羌人大叫着衝了出來,爲首的是一員三十多歲,身穿虎形戰甲的男子,和漢人不一樣的是,此人頭髮未用髮髻束起,只用一根布條沿着額頭紮了一圈。

北宮伯玉率領大軍在離漢軍一里之地間,排列好戰陣,率先出了陣前,見中軍大旗上的字樣,就知是誰了。

“劉將軍,你乃戰場驍將,爲何使出如此下三濫伎倆,是想逼我們投降嗎?”騎在馬上的北宮伯玉,在兩軍陣前,朝着漢軍就是幾聲大喝。

第68章 州牧第28章 劉備出現第64章 蔡瑁的恨!第46章 苦澀的李傕第18章 劉備遁走第85章 結盟?第45章 燕狼騎第110章 王成的密信?第42章 錢雪第87章 黃雀來了!第19章 攻樂安!第35章 田豐第10章 帶着貂蟬取幷州?第78章 伊人第92章 拿下廣宗第57章 滅烏桓(三)第13章 廣陽太守第78章 內外廝殺!第17章 調集兵馬第65章 鮮卑攻略第91章 老匹夫第58章 蔡邕上鉤?第15章 大婚(二)第51章 忽悠陳到第11章 金蟬脫殼第77章 誘敵劫營第64章 蔡瑁的恨!第4章 關羽大驚!第14章 諸侯會盟第29章 陳倉(二)第22章 歸降?第30章 四個兒子?第92章 投石車!!!第73章 稱帝?第45章 破虎牢第108章 煙火!第5章 食色性也!第103章 訓斥第93章 閔純之策第4章 傲氣第17章 北上幽州第42章 槍矛森立第92章 拿下廣宗第27章 三萬大軍第101章 行程第16章 又得大才!第47章 逐鹿迎敵第12章 廢帝第94章 劉關張養馬第50章 天下動盪第20章 買官第77章 大勝第80章 破代縣第50章 董卓遷都第9章 陣斬夏侯!第19章 陳到第46章 罵陶謙第80章 陣前辱罵第35章 戰!!!第67章 血腥遷徙第26章 秋風血雨第48章 千豔閣第113章 入陣第18章 泗水關第65章 鮮卑攻略第32章 出頭鳥?第5章 食色性也!第42章 錢雪第68章 喬玄第18章 瑣事第66章 萬里長江第19章 呂布的不安!第26章 秋風血雨第62章 內訌第51章 陳琳!建安七子第116章 進城?民心?第71章 雪夜美人膝第81章 太史慈第48章 曹氏第55章 段氏第84章 狼煙四起第33章 招攬?第66章 張家有寶第49章 黃忠遇伏第19章 居庸城第83章 皇后的風情第二十九 黃忠戰呂布第17章 董卓的咆哮第2章 立足第19章 華雄神勇第11章 呂布第19章 陳到第70章 赤膽忠心第3章 王伯第62章 滅烏桓(八)第31章 鳴金第2章 盧植第12章 廢帝第22章 歸降?第36章 劉備借糧
第68章 州牧第28章 劉備出現第64章 蔡瑁的恨!第46章 苦澀的李傕第18章 劉備遁走第85章 結盟?第45章 燕狼騎第110章 王成的密信?第42章 錢雪第87章 黃雀來了!第19章 攻樂安!第35章 田豐第10章 帶着貂蟬取幷州?第78章 伊人第92章 拿下廣宗第57章 滅烏桓(三)第13章 廣陽太守第78章 內外廝殺!第17章 調集兵馬第65章 鮮卑攻略第91章 老匹夫第58章 蔡邕上鉤?第15章 大婚(二)第51章 忽悠陳到第11章 金蟬脫殼第77章 誘敵劫營第64章 蔡瑁的恨!第4章 關羽大驚!第14章 諸侯會盟第29章 陳倉(二)第22章 歸降?第30章 四個兒子?第92章 投石車!!!第73章 稱帝?第45章 破虎牢第108章 煙火!第5章 食色性也!第103章 訓斥第93章 閔純之策第4章 傲氣第17章 北上幽州第42章 槍矛森立第92章 拿下廣宗第27章 三萬大軍第101章 行程第16章 又得大才!第47章 逐鹿迎敵第12章 廢帝第94章 劉關張養馬第50章 天下動盪第20章 買官第77章 大勝第80章 破代縣第50章 董卓遷都第9章 陣斬夏侯!第19章 陳到第46章 罵陶謙第80章 陣前辱罵第35章 戰!!!第67章 血腥遷徙第26章 秋風血雨第48章 千豔閣第113章 入陣第18章 泗水關第65章 鮮卑攻略第32章 出頭鳥?第5章 食色性也!第42章 錢雪第68章 喬玄第18章 瑣事第66章 萬里長江第19章 呂布的不安!第26章 秋風血雨第62章 內訌第51章 陳琳!建安七子第116章 進城?民心?第71章 雪夜美人膝第81章 太史慈第48章 曹氏第55章 段氏第84章 狼煙四起第33章 招攬?第66章 張家有寶第49章 黃忠遇伏第19章 居庸城第83章 皇后的風情第二十九 黃忠戰呂布第17章 董卓的咆哮第2章 立足第19章 華雄神勇第11章 呂布第19章 陳到第70章 赤膽忠心第3章 王伯第62章 滅烏桓(八)第31章 鳴金第2章 盧植第12章 廢帝第22章 歸降?第36章 劉備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