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建安三神醫

據燕軍探子所傳消息,張機現任長沙太守。

長沙乃是荊州劉表管轄之地,又處於南方!與河北之地相距數千裡之遠,劉鵬想將其請來,先不說道路難走,就是張機本人,也未必肯前來。

東漢末年共有三位神醫,除張仲景之外。還有兩位神醫,其中一位就是華佗字元化,精於內、外、婦、兒、鍼灸各科,尤其擅長外科,是世界上第一個運用全身麻醉進行腹腔手術的人。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災荒頻仍,戰爭連年不斷,造成多種疫病流行,人民苦不堪言。華佗潛心研讀醫書,廣泛蒐集民間驗方,認真加以總結,掌握了高超的醫療技術。

華佗擅長外科手術,能夠進行諸如腹腔腫物摘除、胃腸吻合等大手術。他發明了全身麻醉劑——麻沸散,用全身麻醉和手術的方法,救治了不少垂危病人。華佗治病,善於根據病人的形色判斷疾病,辨證施治,對症下藥。

華佗很重視疾病的預防,創造了一套‘五禽戲‘(模仿虎、鹿、熊、猿、鳥動作的保健體操),傳授於百姓。

隨着戰亂頻繁,各地百姓瘟病不斷,華佗每到一地,必會親力親爲,其醫術精湛,各種病症到得他手中,必有良方可醫。隨着年代越久,華佗也因此而得神醫之稱。

但是華佗行蹤不定,今日或許在此地,明日又或許雲遊他地。找到此人乃是不可能的事,不過吩咐探子注意其行蹤還是可以的。

另一位神醫乃是董奉字君異。少年學醫。信奉道教。年青時,曾任侯官縣小吏,不久歸隱,在其家村後山中,一面練功,一面行醫。

董奉醫術高明,治病不取錢物,只要重病癒者在山中栽杏株。輕病癒者栽杏1株。數年之後,有杏萬株,鬱然成林。春天杏子熟時,董奉便在樹下建一草倉儲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穀子自行交換。再將所得之谷賑濟貧民,供給行旅。後世稱頌醫家“杏林春暖”之語,蓋源於此。

董奉在江西行醫期間,有一縣令女兒得了怪病,遍尋名醫治療無效,請董奉醫治即愈。於是縣令便把女兒嫁給董奉爲妻。因董奉長年累月要外出爲人治病,怕妻子孤單。便收養一女爲她侍候。

董奉醫術的高明和不求名利,樂善好施的高尚醫德被人們傳爲佳話,千秋流傳。人們把他同當時譙郡的華佗、南陽的張仲景並稱爲“建安三神醫”。後世以“杏林春暖”,“譽滿杏林”稱譽醫術高尚的醫家,喚中醫爲“杏林”。

董奉此人雖不追求名利,可人活一世,有些事情非得如他所願。

在將這三位神醫在腦中過濾一次後,劉鵬當下便派侍衛傳他口令,命王成在最短時日中,必須將董奉找到,並將其接到幽州安養。同時也將董奉現在的居住之處告訴了王成。

秋雨渲染了一幅靜秋雨韻圖,秋天的大地原本是喧鬧的,但是在經過秋雨的洗禮後,一切都是那樣的靜,更加顯示出了秋雨的韻味,靜秋雨韻,淒涼淡雅……

可這一幅秋雨情景,概被燕軍的行軍聲打破。

經過數日後,劉鵬率領大軍返回邳城。

回城當日,秋雨未停,依舊細細纏綿。邳城外衣甲上滴着雨水的兵卒威立兩側,在五里外,依稀就能看見。

留守在邳城的田豐、文聘二人率領一衆燕軍文武,及投降過來的韓馥舊部,出五里之外,冒秋雨浸溼。在外迎接凱旋歸來的劉鵬。

本來田豐是不想這麼鋪張的,奈何文聘認爲主公已經佔得冀州大部,唯有勃海未下。此時更應該彰顯燕軍兵威,讓勃海的袁紹看看,也讓那些心懷不軌的冀州士人看看。

田豐經文聘之言,仔細一想,也是這麼個理!現在的冀州是百廢待興,各種錢糧賦稅、人丁名冊、官員名冊,已忙的他是暈頭轉向。還有那些冀州的士人,總是明裡暗裡地找事。

在同意過文聘之言後,田豐便下令各級官員,在主公凱旋迴邳城之日,必須悉數到場,並出五里相迎。

秋雨下的道路泥濘不堪,劉鵬也就沒有坐戰車,而是騎上赤兔馬而回。

煙雨蒙朧間,前方田豐、文聘等人身影越來越清晰。

全身溼透的荀攸,一甩長袖上的雨滴,出聲道:";元皓、仲業二人真是深知主公之心,在此時機,竟能出五里相迎,揚我燕軍之威。此舉定然能讓心懷叵測之人心驚膽戰。”

對於田豐、文聘二人行徑,劉鵬很是高興,現在的冀州雖是在燕軍控制之下,可暗地裡卻是潮流涌動!各方勢力犬牙交錯,有交好中原諸侯的士家,也有爲袁紹效力的士家。

也有最近親靠燕軍的士家大族,這些士家無一不是抱着在亂世中投靠一方強者,方能成就功名的夢。

不管這些士家到底親近誰?唯不例外的就是,冀州已經是燕軍的地盤,既然他們生活在燕軍控制之下,就要學會做順民。

而田豐、文聘出城相迎五里,兩側甲士如林,道路兩旁可見秋風吹起的旌旗四飄。

“公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元皓、仲業此舉,確是深得本將之意!”

劉鵬毫不避諱,臉上涌出一抹自信神色,淡淡回道。

荀攸聞言一愣,最近數年中,他發現原先這個傲氣凌人的主公,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有着雄主之姿的將軍,而是真正成了一方雄主,同時也成了一名比董卓更加可怕的奸雄。

董卓雖狠如豺狼,但終究不過是曇花一現;而劉鵬就不一樣,這個雄主已經慢慢露出獠牙。從剛纔之話中,荀攸不僅聽出了劉鵬一統天下的野心,同時也聽出了其對當今天下的瞻望。

?荀攸在雨地中,策馬緊跟在劉鵬身後,心中卻是不住的感嘆。半年時間就得冀州大部,那麼大漢天下十三州,又能需要多長時間?恐怕再有十幾年,身前這個人就該做到一統天下的偉業。(……)

第94章 劉關張養馬第24章 萬兩黃金第57章 紛亂的荊州第120章 審配第7章 爭霸天下第28章 攻擊賊軍第13章 晉陽!第21章 董昭的計策第54章 行刑第46章 罵陶謙第15章 愚昧無知!第68章 喬玄第82章 戰車騎顯威!第58章 滅烏桓(四)第112章 要面子的袁紹!第23章 收張楊左右臂膀第39章 馬尿粥?第21章 婦人之心第88章 狂妄第79章 憤恨第13章 廣陽太守第50章 董卓遷都第116章 進城?民心?第69章 江東二喬第17章 聖旨下第50章 周倉第26章 秋風血雨第20章 識人之明第43章 私自納妾第122章 張燕發難!第76章 裝病第二十九 黃忠戰呂布第110章 王成的密信?第23章 收張楊左右臂膀第42章 錢雪第19章 華雄神勇第33章 朝廷旨意第42章 徵張燕(五)第3章 北地年關第49章 六個半州第54章 磨刀霍霍第43章 享受!第9章 狩獵(三)第83章 離間計!第38章 徵張燕(一)第46章 進京第50章 送行第22章 歸降?第118章 夜晚的小院第53章 絕戶計第15章 盟主之位第3章 屯兵長安第40章 青州?第41章 粗暴第72章 戰孫策第39章 暗度?第8章 吐血的劉備第38章 徵張燕(一)第34章 陳倉(七)第47章 逐鹿迎敵第73章 稱帝?第93章 閔純之策第71章 交易第97章 要當爹?第54章 磨刀霍霍第1章 宦官亂第51章 據中原第36章 鼠輩!劉備!第84章 再次爲使第8章 世家大族!第55章 顏良戰張繡第6章 許攸爲使第69章 歲月匆匆第6章 劫掠唐皇后第64章 班師回幽第16章 諸侯出兵第16章 返回樂安郡第33章 回營?第17章 董卓的咆哮第70章 豔后哭泣?第71章 交易第21章 婦人之心第23章 杜義第70章 董卓攔路第75章 做詩?第69章 歲月匆匆第79章 攻心之戰第8章 嚇王允第49章 六個半州第22章 夜戰第96章 魏郡第二十九 黃忠戰呂布第74章 主公第124章 找死?第5章 呂布的算盤第25章 邊章死第122章 張燕發難!第130章 洛神之母第18章 王家亡!第73章 稱帝?
第94章 劉關張養馬第24章 萬兩黃金第57章 紛亂的荊州第120章 審配第7章 爭霸天下第28章 攻擊賊軍第13章 晉陽!第21章 董昭的計策第54章 行刑第46章 罵陶謙第15章 愚昧無知!第68章 喬玄第82章 戰車騎顯威!第58章 滅烏桓(四)第112章 要面子的袁紹!第23章 收張楊左右臂膀第39章 馬尿粥?第21章 婦人之心第88章 狂妄第79章 憤恨第13章 廣陽太守第50章 董卓遷都第116章 進城?民心?第69章 江東二喬第17章 聖旨下第50章 周倉第26章 秋風血雨第20章 識人之明第43章 私自納妾第122章 張燕發難!第76章 裝病第二十九 黃忠戰呂布第110章 王成的密信?第23章 收張楊左右臂膀第42章 錢雪第19章 華雄神勇第33章 朝廷旨意第42章 徵張燕(五)第3章 北地年關第49章 六個半州第54章 磨刀霍霍第43章 享受!第9章 狩獵(三)第83章 離間計!第38章 徵張燕(一)第46章 進京第50章 送行第22章 歸降?第118章 夜晚的小院第53章 絕戶計第15章 盟主之位第3章 屯兵長安第40章 青州?第41章 粗暴第72章 戰孫策第39章 暗度?第8章 吐血的劉備第38章 徵張燕(一)第34章 陳倉(七)第47章 逐鹿迎敵第73章 稱帝?第93章 閔純之策第71章 交易第97章 要當爹?第54章 磨刀霍霍第1章 宦官亂第51章 據中原第36章 鼠輩!劉備!第84章 再次爲使第8章 世家大族!第55章 顏良戰張繡第6章 許攸爲使第69章 歲月匆匆第6章 劫掠唐皇后第64章 班師回幽第16章 諸侯出兵第16章 返回樂安郡第33章 回營?第17章 董卓的咆哮第70章 豔后哭泣?第71章 交易第21章 婦人之心第23章 杜義第70章 董卓攔路第75章 做詩?第69章 歲月匆匆第79章 攻心之戰第8章 嚇王允第49章 六個半州第22章 夜戰第96章 魏郡第二十九 黃忠戰呂布第74章 主公第124章 找死?第5章 呂布的算盤第25章 邊章死第122章 張燕發難!第130章 洛神之母第18章 王家亡!第73章 稱帝?